搜索
楼主: 语详

[大盘交流] 未来沪深300指数可能的演变 09年8月30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断言经济危机结束为时尚早(二)

(续上文)
确实,近阶段国内的短期经济数据颇见起色。但据此并不能确定国内经济已全面复苏。在分析数据的同时,要研究这些数据产生的背景。
与欧美国家类似,为抵御全球经济危机,我国也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仅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就达到创记录的7.72万亿。在通过银行体系超规模放贷的同时,政府庞大的直接投资(即去年的四万亿)也对经济起到了强心针的作用。这两剂猛药下去,其力度比欧美国家犹有过之,短期经济数据好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这不能排除只是一两年内的短期效应,国内经济的中长期趋势仍需观察。
我对此持谨慎观点的原因很简单,政策不对症。在以前的分析中我已指出,去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调整,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总调整,是各种积弊的总清算。在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长期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和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出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失衡:在内部,投资比重过大,而消费需求不足;在外部,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资金流动性过剩(现在看,这些问题并没有改善)。
而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和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前景更加黯淡。因此,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期待》,期盼能改变财富分配体制、改变经济发展战略。
很遗憾,一年来的应对措施,表明当前并没有下触及经济根本的决心,仍希望沿袭以前贯用的方法,以财政投入拉动GDP,以稳待变,等待欧美消费的全面复苏,继续全球制造工厂之路,沿袭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和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短期效应或很明显,但或许我们正在错失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调整经济战略的时机。
对于国内经济复苏保持谨慎的原因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现有的措施都难以促进其长期增长。出口就不多分析了,国内的出口政策早已用到极致,出口能否复苏取决于欧美国家的消费能否复苏,这在上文已提及。在此,分析一下投资和消费。
从投资看,2008年投资率为43%(2009年肯定更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雄踞世界之巅。可以说,投资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但经济学讲究边际效用,现在早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状况了。而近一年来的四万亿投资,又有把近几年攒的家底一次用干的嫌疑。今年政府的投资力度未来难以为继。很多专家只能希冀的目光放在了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上。
2008年最终消费率为48.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客观地说,为了拉动内需,管理层近年来也是颇为努力,手机下乡、家电下乡、汽车减税、购房减税等,刺激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但这些手段都未触及根本,仅仅是想办法怎么让老百姓花钱,但真正有效的途径是想办法怎么让老百姓挣钱,因为现在的问题是老百姓花不起钱。住房、医疗、教育改革后,国家保障体系缺位,住房、医疗、教育支出成为居民养老支出外新的大宗开支。居民日常可支配收入比实际统计数据要低得多。
我在去年的文中就指出,“近10年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向国家倾斜,人民并没有完全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国富民穷现象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的某一段时期,国民收入分配向国家倾斜可能是有益的、必须的,但决不能是持久的。当前的种种问题显示,改变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比例,藏富于民,才能真正发展国内的需求,解决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而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来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去年此时的土地改革让我看到这种进步,但随后却只闻脚步声。
因此,我们应采取的真正有效的手段,是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消费、振兴经济。在此之前,我很难对消费的增长保持乐观。

总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我国,虽然面临的具体经济问题不同,但经济危机造成的调整都是深层次的调整,而各国采取的措施又都是短期措施,因此,我认为现阶段就轻言经济危机结束为时尚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0日发了克隆图,提示那可能是今年最后的卖点。估计有些人看了以后,只是觉得真像,此外就没什么感觉了。把继续克隆下去的结果也发一下,增加点警惕意识。这种走势与我月前通过其他分析方法得出的可能不谋而合,因此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克隆图2.jpg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新绿 + 1 2009-9-24 15:43 帖子很棒,加分支持,期待更多好帖!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迷信投行报告

现阶段分析市场,我建议主要从资金面去考虑。那现阶段价值分析需要考虑吗?我认为不需要(极个别公司除外)。原因是,当前的市场早就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在利益集团和舆论的误导下在泡沫中起伏。基本面的变化成为了短期炒作的一个借口而已。很多人一定会对此表示异议,会举例当前有某某券商、投行给某某公司的买入报告,而且这样的报告非常多,表明当前市场非常有价值。
对此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投资者很容易成为场内大鳄的猎食对象。反例很好举,6000多点时这些投行报告也大都让你买入。因为其盈利模式和当前的行规造成,投行报告只能给好的评级,不能给差的评级。有些大投行为了平衡一下报告数量,还会给一些基金都不买的小公司一些卖出报告,大多数投行或券商连这个样子都免了。不信你们查一下,谁敢给出中石化的卖出报告?即使在6000点也没有哪家敢出大蓝筹的卖出报告。牵扯到太多的利益。按照行业研究员私下的透露,如果某家公司被下调评级,比如从买入降低到增持,或从买入A降低到买入B之类的(各家体系不一样),那就是告诉你他给出了短线卖出评级。
除了利益之外,还有能力问题,当前很多研究员的研究分析随行就市,追涨现象极其明显。某大行之前给某家公司的估值12元,转天的报告就提高到18元,一看原因——把市盈率从20倍提高到30倍了。让人无话可说。
或许有人比较迷信国外投行,会举例说当前外资大行给很多H股买入的评级呀。我要告诉你,天下乌鸦一般黑,外国鬼子一样给钱什么都干,为了挣钱什么都干。最典型的例子是,当年中国移动香港上市后,外资大行的报告先看多70多港元,拉高出货后又出报告看空到30多港元,把当时的恒指都搞得晕头转向。最夸张的例子是,07年全球股市大顶之际,瑞银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35港元提高到101港元,实在找不到理由了,竟称考虑A股的股价因素。在此阳谋下,次日神华H股一度暴涨近25%,冲高57港元多,成为历史最高价。弄得其他外资大行都看不过眼了,里昂证券研究部主管甚至表示若股价达标将穿上超短裙上中环步行。结果就不用说了,神华H股随后最低跌到8港元。

最近会找时间从资金面简单分析一下股市,另外会换个角度对房地产行业和银行行业这两个当前最被主流机构看好、甚至认为严重低估的板块进行价值分析,让大家多个思路,兼听则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波浪原理--深入讨论

发表于 2009-9-2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语详 于 2009-9-23 21:43 发表
现阶段分析市场,我建议主要从资金面去考虑。那现阶段价值分析需要考虑吗?我认为不需要(极个别公司除外)。原因是,当前的市场早就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在利益集团和舆论的误导下在泡沫中起伏。基本面的变化成为 ...

大师*d:1* *d:1* *d:1* 经济基本MAING波浪都精通,不简单,向你学习,我是不看好眼前的房地产和银行的,长线银行还有希望,而房地产17年后肯定在大衰退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发表于 2009-9-2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参考道指1932年后的那段。那么这波下跌应该是地产泡沫破灭。

真是那次地产泡沫破灭,是当时普通美国人第二波危机中受灾最严重的。

可惜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地产泡沫破灭基本希望不大,因此长线衰退已经必然之路了。

地产不破灭,其他产业复苏希望渺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语详 于 2009-9-23 21:41 发表
9月20日发了克隆图,提示那可能是今年最后的卖点。估计有些人看了以后,只是觉得真像,此外就没什么感觉了。把继续克隆下去的结果也发一下,增加点警惕意识。这种走势与我月前通过其他分析方法得出的可能不谋而 ...


也不必如此悲观,未跌破2740仍保持乐观,2640也有一定的支撑。
场内仍有不少指数基金,创业板盘子太小,打新资金仍会回来的,国庆前后可能就是个震荡走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oyoo 于 2009-9-23 22:06 发表
如果参考道指1932年后的那段。那么这波下跌应该是地产泡沫破灭。

真是那次地产泡沫破灭,是当时普通美国人第二波危机中受灾最严重的。

可惜考虑到目前的政策。地产泡沫破灭基本希望不大,因此长线衰退已经 ...


物联网板块可能是最近刺激消费,保持IT业发展的战略板块,俺并不推荐这个板块,
可能中国想重演当年美国在经济萧条期微软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历程,但是,环顾世界,欧美国家小生意萎缩的很厉害,大生意更不要说(五大全部消失),而像物联网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板块,其推出时机非常尴尬。

另一方面,传感系统在非民用用途上前景很远大,这方面俺是支持的。
还有,“big brother”这类全方位监控系统在国外已经备受争议,中国在这一方面仍属空白,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权利也是一个大问题。

地产板块对于整体经济来说已经成为骨鲠在喉之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ugust8 于 2009-9-23 18:17 发表


一般负责任的数浪的都会在越过浪1顶后才吆喝进场,没有在浪2底还不确认的时候忽悠的,连庄家都有被套的,何况数浪的。
9月18日3025后出现了5浪延伸,...
3025-2872=153,2983后又一轮下跌,那要在2830处止跌,可是今天破了,就说明有风险,
...
因此在不回到2890点之前,下跌不能算完。

珍惜最后的买入机会?买入机会永远都有的,只要你会数浪。


今天大盘小阳线报收2853点,比昨日涨11点或0.38%,盘中最低到2783,最高到2886,量略微放大,未产生任何奇迹。
由于明日创业板申购,且高度未到前言的2890点,不排除继续震荡的可能,在波浪上也仍有下跌浪5的可能,明天仍将考验2800和2768的支撑。

[ 本帖最后由 august8 于 2009-9-24 15:4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金面决定中短期没有行情 9月24日

昨天的分析中提及,现阶段分析市场应主要从资金面去考虑,因为当前的市场早就脱离了其实际价值,在利益集团和舆论的误导下在泡沫中起伏。今天就分析一下资金面的情况。

一、如何看1664点以来的行情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1664点以来行情的深层原因。很多人根据媒体不断灌输的内容,会给出经济复苏、价值回归之类的似是而非的答案。我对此持否定态度,断言经济复苏、危机结束现在为时尚早(有兴趣者可参看我920922日《断言经济危机结束为时尚早》一和二写的内容),价值回归更是无稽之谈,要回归应该向之前十几年股市的价值中枢回归,没听说向历史最大泡沫顶点回归的。
对这轮行情的性质,我说了多次,就是彻头彻尾的资金推动型的泡沫行情。其深层次的原因有二。一是去年9月份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至顶点,我国为避免被卷入危局而在资本市场奋起自救(这是我去年在1664点区域前后坚决预判大底的原因);二是国资背景资金和高层次的利益集团在6124-1664的暴跌中过早抄底而深度套牢,动用一切资源影响高层政策导向和实际政策的执行。在当时的背景下,在于国于民、于公于私均有利的情况下,自上而下促成了1664点开始的反弹自救行情。但中国的事情,从来都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次也不例外。最后将自救行情演变成天量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再造新一轮资产泡沫的闹剧。3478点以来的快速下跌,就是信贷违规资金和高层次解套资金大规模撤离的结果。普通投资者对此感触不深,建议和当地银行的朋友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管理层这次将违规信贷资金挤出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决,绝非以前发个文件警示一下,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办已进驻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重点调查"4万亿"政策配套的项目贷款资金流向。银监会在各地也对信贷资金进行跟踪检查,防止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管理层之前不知道吗?——你觉得可能吗?那为什么之前就采取放任的态度,现在却开始监管了呢?答案只能是:(1)原先被套的国资背景资金和高层次的利益集团资金解套成功,安然离场了;(23000点上方的泡沫已经令管理层感到紧张,担心未来泡沫再次破灭后将今年进场的银行资金陷在其中,造成中国版的金融危机,因此开始清场赶人了。
再从市场成交量看一下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况。从没有新股上市因素干扰的沪深300指数的成交量,可以看到资金离场的迹象非常清晰。从图中,看着8月份以后的成交量象被收割过的麦子,我的感觉就是——秋收了。因此,不要对16643478点行情已经结束还有疑问,不要再幻想年底的38004000点了。
2009-9-24 沪深300秋收图.JPG

二、如何看国庆节前的短期走势
我的判断是,节前无行情。在中期方向尚未完全明朗之际,无风险申购的机会对留在场内的资金是难以抵挡的诱惑。更何况,对大资金而言,这次申购的收益率肯定能排在是今年单日申购收益率的前三位。我看好这次创业板申购收益率原因如下:
1、家数多,但资金容量不大。大资金在网上能申购的有限,一个号大几百万,只能去网下参与,小资金一两只资金就用满了。
2、创业板开户数和本人实名开户。开户数比主板少很多,很多散户这次就参与不了申购,降低申购基数;本人实名开户的严格执行,就杜绝了机构用大量个人帐号申购的漏洞。
3、创业板的开立实质是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博弈竞争。因此,创业板的风险没有媒体忽悠的那么大。我的意思是,创业板公司的质量(至少是前几批)不必主板中小板的公司差,目前看基本与中小板同质。因此,其上市后的收益是有保障的。
这几个原因,基本能保证申购创业板能取得较好的收益(中等规模资金在网上申购、大资金网下申购)。场内未被套资金趋之若骛几成必然。而对超级规模资金,还有本周三的中国国旅可以申购。节前那有资金去发动行情?
等到申购资金解冻了,正好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随后是近10天的长假,有风险控制意识的资金为什么不等节后在决定操作策略呢?
毕竟,从外盘看,道指昨晚已上摸9900多点,距离万点和10300点强阻力区咫尺之遥,短期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而近几个月上升的回调压力越来越大,谁能保证它们不在长假期间快速回调呢?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更是构筑头部的迹象越来越清晰。按照近几年逢国内长假必巨幅波动的规律(我猜测有绞杀中国资金的意图在里面),今年长假期间的大宗商品市场不会平静。

三、如何看四季度的走势
我的判断是,四季度没有大行情。依据是,已经秋收了,清查还在进行时,刚撤走资金马上不会回来。我对仍在场内的资金进行一下分析。
1、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游资,由于资金是有成本的,或者是采取正向收益提成模式的,无时无刻都有寻找热点、制造行情、追求利润的动机。但其实力不足以对大盘造成影响,只能制造局部热点。估计四季度他们的主战场在创业板和中小板。
2、场内规模最大的资金群体公募基金,由于其有高仓位契约限制、按规模收管理费和业内的不合理规则,更注重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此外,基金在振荡市或调整市时,对大盘的把握并不占优,在若干年的振荡市或调整市里,我从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基金经理处最常听到的话是,大盘走势不好说,对重点个股有信心。这是基金运作的典型思路,又涉及到公募基金运作的潜规则了,不详细说了。总之,公募基金更多时候是趋势的跟随者,而非趋势的制造者。对此可以简单理解为基金助涨助跌。
3、有国资背景的资金,这是另一个庞大的资金群体,有社保基金、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国资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大型国企资金等等。我认为这类资金经常是行情发动的主力军。从今年的行情可知,这些资金今年的收益都颇为可观。这些资金当前的主要思路已不是怎么在四季度赚更多的钱,而是研究今年的报表体现赚多少钱,要给明年留多少利润。原因很好理解,今年赚太多了,明年的指标怎么定呀?更主要的是,今年如果赚太多了,主管领导和操盘手的奖金怎么发呀?如果发比老板的老板还多,岂不成了众矢之的了?不如藏一部分利润等明年再发,还能省所得税。而且,在当前经济背景并不支持大牛市的前提下,明年如果想继续有业绩,是年底把市场做到4000点、明年搞到6000点合理呢,还是把市场砸到2300点、明年再搞到3500点容易呢?想清这一点后,这些资金四季度还会发动大行情吗?


跟随我在3040点区域清仓的投资者,我建议全仓参与明天创业板的申购,然后空仓轻松愉快的欢度两节。节后再根据右侧交易原则,决定是否参与短期投机。
参与人数 1奖励 +1 时间 理由
august8 + 1 2009-9-24 15:44 3478是2008年下半年进场庄家做的一波行情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观点不认同。
年底最少还要到3040,这个点位俺是认同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分享.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楼主的好贴!再分析一下国际股市,就更好了。很有水平啊!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语详 于 2009-9-23 21:26 发表
(续上文)
确实,近阶段国内的短期经济数据颇见起色。但据此并不能确定国内经济已全面复苏。在分析数据的同时,要研究这些数据产生的背景。
与欧美国家类似,为抵御全球经济危机,我国也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 ...

刚看到论坛里郎咸平的观点,部分观点和我的观点颇有一致之处。好在我这是他见报前几天就陆续贴出来了(博客还早一两天),否则就要被猜疑“借鉴”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所见略同vv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Watchman 的美股市场看法

本帖由 watchman 编辑

俺准备call中期顶了

股市牛的一塌糊涂,熊熊尸横遍野,踏空的猪猪四处乱窜,只有牛牛意气风发,
一个比一个牛逼,竞相提出了年底前挑战1200点的口号。

在此熊军危亡之际,俺准备call中期顶了。俺估摸着,大概在nasdaq的2150和
2250之间,在未来的3周内,会见到中期顶。既然是所谓的中期顶,接下来
的中期调整,幅度和时间都会比三月以来的任何一次都要大,而且,这个中期
调整,很有可能是瀑布型的大幅暴跌调整。我猜,这个中期调整会回测1800点。

中期调整之后的走势,不确定,再看看吧。

call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情。理由嘛,我尽量列出来一些,信不信随你。

1)nasdaq从今年三月以来已经涨了接近900点,70%的升幅。在这个点位上期待一个中期调整,一点也
不过分。在这个点位上期待在涨300点,那才是贪心不足牛吞熊。

历史上的nasdaq上升行情,最长的大概就是900点左右(当然也有特例,大家自己去看历史图吧)。

2)nasdaq有几个致命的缺口没有补(6个缺口中最后两个),这些缺口不补,期待nasdaq涨300点
是做梦。

3)hongkong虽然创了新高,但明显力度不够,可以看作新兴市场的一个顶背离。
aapl快创新高了,这个东西真的值这个价?

4)巴菲特小幅度减仓。历史证明,虽然老巴很多次被人批评老糊涂,但是老巴总是对的。一年前的
大幅买入,现在证明是明智之举。老巴现在开始减仓,至少说明现在的股市估值如果不是过高,至少是没有吸引力,期待大牛市
纯属做梦。

对于牛牛而言,最有力的武器是60均线上穿200均线,并且形成多头排列,由此带动了一大批技术信号的好转。
均线原则是对的,但是不可以教条。如果未来几年股市走箱型震荡的猪市(很大可能),那么长期均线派就会
死翘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讲讲我的bottom line吧。前半部分写的都是关于市场的中长期view,
千万别拿来指导短期操作。

首先,我不认为大牛市已经开始,大熊市已经结束了。原因可以列出来很多。
最主要的一条:这次熊市,个人认为是二战以后性质最严重的熊市,目前的调整,
时间才1年半多,时间远远不够。无论如何,我也不相信这是大牛市的开始。

其次,根据上一条,目前的rally,应该还是熊市rally,只不过是比较猛烈的
熊市rally。这次rally的本质,是金融自救+政府印钱。那么,印钱真的能救
经济吗?

印象中,金融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印钱解救危机,是希特勒上台头几年的
纳粹德国。在金融奇才沙赫特博士的带领下,纳粹德国变戏法一样的靠着各式
各样的金融票据,为捉襟见肘的纳粹德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和资源。沙赫特开
动过印钞机是不假,但是他的政策总体上却是紧银根的,这意味着严格控制物
价和外汇汇率,而且将大量增发的银行券的用在非生产领域,尽量减少对一
般市场流通的压力。今天的fed是不是在玩同样的把戏呢?然而,在绝大多数
情况下,印钱是饮鸩止渴,只会让危机更加恶化。今天的美国会走那条路,还要
看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anyway,so far,把这次rally定性为金融自救+政府印钱的熊市rally。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Watchman 的美股市场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熊市的走势,因为政府的强力干预,很有可能走势和以往
的美国熊市有所不同。

美国股市自1929年以来的历次大规模熊市,几乎都是趋势下跌性的熊市。
比如1930的大崩溃,1975石油危机,2000 IT泡沫等。趋势性熊市的
特点是沿着200均线一路下跌,中间的反弹都受压于200均线,直到市场
真正见底。

美国股市唯一的一次箱型震荡熊市,是1937-1942的二战熊市。箱型熊市
在其他国家的市场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日经1990后的十年,中国2000年熊市。

美国熊市之所以是趋势熊市为主,我猜,是和美国人的做事方式有关。老美
做事,一是喜欢市场主导,让市场自己解决问题,不喜欢政府干预。
美国的几个趋势性大熊市,都是发生在共和党总统任期内。这和共和党放任自流
的市场主义传统密切相关。1932年是民主党的罗斯福收拾残局。2008年也是
民主党的o8擦屁股。

老美做事,第二个特点是喜欢先报忧,后报喜。这一点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
传统上喜欢捂着盖着,报喜不报忧。老美的做法,虽然表面上和中国相反,其实
骨子里是一样的,都是当官的要推卸责任。老美先把事情夸大的如同天塌下来一
样,然后在慢慢的实情实报。虽然情况实际没有太大的好转,但比先前报道的世界
末日要好,于是大家感觉上事情在好转,对当官的意见也就少了。

因为这样的特点,美国熊市是以趋势熊市为主。

但是民主党政府不同,他们喜欢政府干预,喜欢扰乱自由市场的运行。1937年的震荡
熊市,固然和二战大环境有关,但也和罗斯福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日本1990的十年
熊市,基本上和政府的强力救市和经济刺激政策相关。中国2000后的5年大熊市,中间
也是出台了大量的政府干预措施。简单的说,政府的强力干预,会导致趋势熊市变形
为箱型熊市。

今天的o8政府和Fed,一样的喜欢政府干涉,喜欢出台各式各样的政府管制和刺激。所以,从
政策面说,目前的熊市,具备演化为箱型震荡熊市的政府导向。

当然,我不是说目前的熊市,一定是箱型震荡熊市。这个要走走看,可能要到今年底才看得出来。
但箱型熊市和趋势熊市,在操作上有巨大的差别,要留心。

我个人喜欢趋势熊市,一次跌个透,然后又是大牛市。而箱型熊市,通常时间拖得很久,
老是跌不透,越盘越跌,到最后还是要大跌收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图,下面看三个箱型熊市:

完了,想贴图,发现不会贴,抱歉。
:*25*: :*3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试一下:*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13:41 , Processed in 0.04258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