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中国经济不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lsy2007
浏览:1263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久前,中国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闪亮登场,增长了7.1%。中国国家统计局认为,这一数字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
这样的表述令人感觉喜中隐忧。很多人都想知道,下半年的中国经济是否继续走向回升之路?会不会有二次探底的风险?上半年高达7万3000亿元人民币(1万5000亿新元)的银行信贷,又会不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本报就上述问题,在香港访问了汇丰银行全球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
复苏刚刚开始
谈到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屈宏斌认为,首先这一数据的确显示中国经济在复苏;其次是复苏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他说,大部分人还记得年初时,在金融市场,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很多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抱有很大忧虑,对全年的GDP增长也不是很乐观。有人说中国全年GDP至多只能增长5%或6%,很多研究机构都在下调中国GDP的增长预期,因为今年一季度的GDP仍然比较低。
屈宏斌说,现在回过头来看,上半年的GDP增长的确超过了大部分人的预想,包括研究人员在内。“我们在过去六个月是相对比较乐观的,觉得中国的刺激政策会起作用。在年初的时候,我们认为2009年下半年中国的GDP增长很有可能到8%,甚至更高。但第二季度的GDP增长还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基本上接近8%了,中国的经济复苏来得比预期的早。”
不过他认为,尽管目前有很多好的迹象,但这个复苏才刚刚开始。对于未来而言,中国经济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一复苏能够持续下去。
至于会否发生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屈宏斌认为,所谓经济第二次掉头的风险不存在,因为中国这一轮经济复苏主要是靠基建投资所拉动的,只要基建投资不熄火或出现大幅回调,经济复苏的趋势就不会改变。
那么,基建投资会不会熄火呢?他说,很多人在讨论经济问题时,总是忘记一个基本的常识,即基建项目本身就是一些中长期的项目。一旦项目开工,工期都会延续一至两年,很难出现开工三个月就完工的情况。毫无疑问,还会有更多的后续项目,如铁路、廉租房等等,需求很大。
明年会有温和通胀
为了配合经济刺激计划,上半年中国银行业放出了7万3000亿的天量贷款,这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巨量的信贷,会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呢?
屈宏斌说,回头看过去六个月,我们所经历的是非常时期。六个月之前没有人知道我们将面临什么,所以中国政府鼓励银行贷款。如此大规模的贷款流出的确也会是一个问题,但总的来说,这实际上还是利大于弊的。如果没有这么多贷款的话,那今天的经济可能就没有复苏的局面。假设银行不贷,或是贷得很少,那我们现在讨论的,可能就是衰退不衰退的问题了。
他说,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银行贷款贷得刚好合适,但这是很难把握的。现在大家考虑的主要是事后的影响。如果新增贷款的规模持续增大,再加上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的确会隐藏通胀的风险。但如果银行进行周期性地调节,比如过去贷得比较多,下半年就贷得比较少。新增贷款有所放缓的话,就不至于在短期内造成通胀的压力。到今年年底之前,通缩会结束,消费价格指数(CPI)会由负转正。“我们估计明年的通胀会在2.5%左右,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lsy2007 于 2009-8-22 17: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