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飞舟

[大盘交流] 3244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有股难放下,请君来看风景画:

何处寻觅桃花源


古往今来,人们寻求桃花源的脚步从未停止。人们按照陶渊明的描述,或按图索

骥,或实地考证。最近几年,中国旅游业发达,不少地方乘机大肆炒作,在某些

学者索隐文献的配合下,牵强附会,自称“真”桃花源。于是乎,“真”桃花源

如雨后的春笋,一夜之间冒遍全国各地。那么,这个现实世界中的桃花源究竟在

哪里呢?



    现在比较能获得认同的,也是最有可能是“真”桃花源的有以下七个地方,

它们,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美的七个“世外桃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wl6000 于 2009-8-10 10:24 发表
凡是3字开头的板块已经全线启动

:) :) 6000兄辛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桃花源”

    常德市,古称林沅县,隋代改名武陵县,直到1911年才改称常德。从东汉至

唐代的数百年间,这里是武陵郡的郡治所在地。桃源,古称沅南,历来是武陵郡

所辖的属县之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既已言明“武陵”,而沅水河畔又与

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如此吻合,所以,许多人认为,“桃花源”的创作原型就在这

里。

    今湖南常德桃园县西南的沅水河畔,有一处由桃花山、桃源山和桃花湖构成

的风景胜地。这里有一条名叫桃花溪的小溪,潺潺溪水源于桃花山,汇于沅水。

两岸桃花成林,花开时节,红霞如云,落英缤纷。据说,这就是武陵渔夫前往桃

花源时所遇到的小溪和桃花林。沿着小溪溯流而行,穿过“琼林桥”,经过“桃

花潭”,便来到一个称作“秦人洞”的古山洞口。进入山洞,“初极狭,才通人

”,走出山洞,天地“豁然开朗”: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的古朴、纯真、自然、清新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里就是令人向往不已

的人间仙境“秦人村”。

    对于真桃花源在武陵(今常德),争议恐怕是最小的。历代文人骚客争相咏

题 “桃花源”,譬如南北朝时期有庾信、徐陵等人,唐代有王昌龄、李白、刘禹

锡、杜牧等几十个人,宋代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桃花源”

    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等风俗习惯。据《苗族简史》记载: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开始了“铁犁牛耕

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条件。但

由于生产力还比较低,所能提供的剩余生产品极少,因此,还产生不了突出的富

户和显贵人物”,呈现出了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社会现象:“相命肆农耕

,日入从所憩……”如此世外仙境一般的苗家社会,初当作“异闻”传播。

    东晋文人刘敬叔在他的《异苑》中记述道:“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

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这与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内容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一位写渔家、一位说猎户罢

了。历史学家刘自齐在《学术月刊》上所写的《<桃花源记>与湘西苗族》的文章

认为,《桃花源记》所描述的那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

美好社会生活图景,并非作者的凭空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

地对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乡“桃花源”



    河南南阳内乡县夏馆镇北8公里的青杠树村,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

保护区的优秀景点——桃花源景区。据史料记载,专家考证,是古代文学名篇陶

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源所在地。它座落于宝天曼南麓玉屏山的群山环抱中

,四周山势险峻,植被茂密,封闭性好,与世隔绝,山顶高处是一片近百亩的山

间盆地,现有十一户人家,三十多口人,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因自然环境所限,

历朝历代,官、兵、匪、盗,均未侵扰,居民纯朴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桃花源景区是由桃花谷、桃花溪、桃花源三部分所组成。沿桃花溪进入桃花

谷,谷深3.5公里,可观赏景点十八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山不在高,奇在

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桃花谷俗称“三岭九道弯,九弯十三潭”,谷中

林茂花丰,深秀奇幽。沿谷穿行在峭崖陡壁深幽狭谷中,抬头眺望,天成一线,

呈“一线天”。穿过“一线天”行至“天门瀑”前已无路,但见断崖绝壁中,百

米飞瀑,窕然横空,由天而降,气势飞宏,蔚为壮观。四周绝壁环绕,青苔莹莹

,翠郁丛丛,山峰绝壁把桃花谷和桃花源拦腰隔断,山半腰陡峭密林中,有一洞

叫桃花洞,沿桃花洞拾级而上,约百余米,有一古朴神秘的村落――塘屿村,展

现眼前,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写照。这里山青水

秀,峰岭叠翠,奇花异草,桑竹遍布山野,桃花盛开时,满谷芳菲,鸟嘤虫鸣,

鸡犬相闻,牛羊悠悠。观感上:美色满目,大饱眼福。体验上:这里是大自然氧

吧,可尽情享用;尘嚣无踪,心旷神怡;泉水甘纯,壶瓶无垢;民风纯朴,厚道

和善;……这就是人们所向往和文人墨客雅俗共赏的“世外桃源”。联合国中国

代表团前秘书长王海中来此考察后题词:“人间仙景,胜似仙境”。全国著名作

家乔典运观后题词“何苦万里漫游,这里景致尽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南“桃花源”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

,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

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

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这种景象跟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的描写正好一一对应。

    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

。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

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

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在昏暗

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

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

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

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妙章山人 的帖子

山人         世外桃源

很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击队员莫心急,下午收获有时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歙县“桃花源”

    近年来,根据古代史料和实地考证,今黄山市歙县,是古新安郡境内最西边

的一个县,与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原籍鄱阳郡交界。据古方志记载,歙县南境有

座武陵岭,岭下有个武陵村,村人以捕鱼为生。附近有条小溪,即陶渊明在《蜡

日》诗中提到的“章水”。沿章水上行,一处处桃林夹岸而生。水源尽头的峭壁

上有个山洞,称作“桃源洞”。此洞虽于几十年前修筑公路时被毁,但从前的石

刻仍保留至今。穿过山洞,是一处豁然开朗的山间盆地。那里土地平旷,到处良

田、美池、桑竹、小桥、流水、人家。虽然1500年过去了,景物依然与《桃花源

记》相似。这块盆地,历来被人称作“旧秦村”、“桃花源”。传说唐代诗仙李

白曾游历至此,赋诗“歙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以

赞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重复了,对不起。

结下。

[ 本帖最后由 妙章山人 于 2009-8-10 10:4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9-8-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看桃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版上午好.各位兄弟上午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弘农“桃花源”

    大师陈寅恪在他的文章《“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中告诉我们,较早记载

入史册的 “桃花源”,即古桃林,在古代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相传还是

周武王攻打殷商养牛的地方。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山经》里就

记载“桃林”,晋人郭璞作注时说它在“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

    陈寅恪先生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既深藏有特别的寓意,又含有纪实的

成分。文中的寓意,基本上人人都知道了。但其中纪实的成分,古人和近人讲来

讲去,都不得要领。事实真相是这么的:陶渊明的纪实部分来源于北方弘农或洛

水上游一带——“桃源”的坞堡。皇天原一带不远的地方叫“桃源”,本是周武

王攻打殷商养牛的古“桃林”。“桃林”面积很大,从灵宝县以西到潼关,都属

于“桃林”。那里的地理位置也符合修筑坞堡的特征。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灵宝县还在那里修建了“桃源宫”。

    陈寅恪先生论证有五大要点:(甲)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

不在南方的武陵;(乙)人们逃入真桃花源,是因为躲避符秦之乱,不是躲避秦

始皇的秦朝之乱;(丙)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春夏之际,刘裕曾率军队攻入函

谷关。《桃花源记》纪实成分是依据随军的戴延之等所看到的材料而写成的;(

丁)《桃花源记》寓意的成分是牵连混合刘子骥进入衡山采药故事,还点缀以“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语写成的;(戊)陶渊明《拟古诗》的第二首可以和《

桃花源记》互相验证引申。

    宋代的苏东破说,传说中的桃花源一事言过其实,它不是神仙世界。假如桃

花源真在武陵,早成了人们生死争夺的场地了。陈寅恪先生非常称赞苏东坡,说

他是古今论桃花源中最有通识的,而洪兴祖解释韩愈《桃源图》诗,讲桃源不是

仙境的说法,远在苏东坡的后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源儿处处有,其中就含一句话: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为大盘扰心焦,修正过后有新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章山人 于 2009-8-10 10:46 发表
游击队员莫心急,下午收获有时机。


枪已上膛!:*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0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水千山已踏遍,开心花园在心间,莫再狐疑寻牛郎,白马王子在身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章山人 于 2009-8-10 10:55 发表
桃花源儿处处有,其中就含一句话: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为大盘扰心焦,修正过后有新高。

额把大炮也装上!:*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51 天

发表于 2009-8-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是必要滴、无奈滴
我们不是主力
我们需要等待,寂寞滴等待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hzy6126 于 2009-8-10 10:59 发表
等待是必要滴、无奈滴
我们不是主力
我们需要等待,寂寞滴等待
:) :)

*d:1* *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5 20:58 , Processed in 0.02919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