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21|回复: 2

各方激辩A股估值 公募谨慎券商看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方激辩A股估值 公募谨慎券商看多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uyuezhenqing 浏览:1421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关口之后,市场上对于A股市场即将展开调整的声音开始增多,主要依据就是担心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已处于高位。然而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真的高吗?

  资料显示,2007年6124点对应的估值在50倍左右,而当前3000点的整体估值在30倍左右。在这期间,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已经出现了大幅增加,截至二季度末,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已经突破9万亿元,已经超出上证综指在历史最高点6124点时,两市的流通市场合计为89963亿元。

  在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看来,如果现在以熊市反弹周期来看,当前估值明显偏高。 “市场目前所处区域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在30倍和3.2倍左右,而2008年与目前点位大致相当的PE和PB分别为20倍和3.2倍左右。另外由于2009年一季度较2008年一季度下降了29.29%,考虑到这样一个折扣,那么对应的PE和PB或许应该是14倍和2.3倍左右,也就是目前的估值较去年的2800点左右溢价100%或34.8%左右。假如以牛市周期的高位区域作为天花板的标杆,目前的PE水平相当于历史高点估值均值的0.76,PB相当于历史最高点估值的0.51,距离估值的天花板还有相当距离;但假如以熊市反弹周期的高位区域作为天花板的标杆,已经超越2004年的高位估值34%,就均值来看,现在已经进入反弹行情的估值天花板区域。”

  而中欧基金王磊则认为,虽然时隔近一年上证指数再度站上3000点,市场的估值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这并不代表目前市场估值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王磊称,按2009年业绩预测数计算的沪深300(3398.310,2.01,0.06%)指数成份股整体估值约为23倍,尚处于可以接受的范畴。

  值得关注的是,用“估值”这一指标来判断行情见顶与否是否真的有效,市场人士是见仁见智。上海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武对CBN记者表示,大家之所以关注估值,更多的只是给自己所希望的上涨或者下跌寻找一个支撑的理由,仅此而已。“当市场在疯狂向上或者疯狂向下的时候,大家都会忘却估值。因为所有人唯一关注的都是自己账户里的钱变多或者变少。而当市场展现盘整行情的时候,估值的重要性便开始凸现出来了。”陈继武表示,当前的3000点位置正是这样一个阶段,当市场趋势确定好之后,市场对于估值的讨论就会冷下来。“估值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真的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如果一家公司的未来预期十分良好,它就可以承受很高的估值。”

  申银万国证券客户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单蔚良也对CBN表示,估值只是市场拿来解释之前走势的一个工具而已。“虽然纯粹地从当前的静态估值来看,是有些偏高,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长期来看肯定会逐渐下降并趋于合理的。”而流通盘的扩大对估值的影响在单蔚良看来也不是十分明显。他指出,流通盘的扩大只是改变了股票的供给,短期内可能会使得整个市场的估值出现一定的缩小,但是长期来看,对估值的影响是有限的。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1 2009-7-12 22:3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0 天

发表于 2009-7-1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多不做空,:*22*:
参与人数 1奖励 +8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8 2009-7-12 22:3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努力做得更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9:02 , Processed in 0.03205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