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29|回复: 7

发改委:明日起再降成品油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明日起再降成品油价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lbyj 浏览:2329 回复: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新报道:沪上两石油巨头15日零时齐调价 价格战可能暂停(滚动)
        发改委:航空汽油供应价格每吨下调140元
        近年国内成品油调价一览

  专家观点:进一步调整油价是为实现国内外接轨

  受益的不止企业:明起成品油价下调 有车没车都能得到大实惠
           中国安排50亿元对农民购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板块掘金:成品油价格下调四行业最受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几日来虽有波动,但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仍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为此,国家决定相应下调成品油价格。

  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要努力做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的衔接,确保市场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沪上两石油巨头15日零时齐调价 价格战可能暂停

  今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明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14日晚间,新民网记者从中石化、中石油上海分公司获悉,在明日零时,按照国家安排,沪上两公司加油站将进行价格调整。业内人士判断,在国家的价格调整下,两公司在沪上的价格对擂将会暂停。

  “目前我们上海分公司还没有获得集团总部具体的降价通知。”中石化相关人士向新民网记者说道,他介绍,一切都要等晚间的总部电传后才能知晓。而中石油的一位相关人士则表示,此次降幅不大,基本在0.10-0.15元/升之间。

  业内人士指出,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近日来虽有波动,但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仍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使得两大公司都为了争夺市场,频频降价促销,现在,国家进行了统一下调成品油价格,压缩了两家公司的降幅空间,估计两公司在沪上的价格对擂将会暂时停止一段时间。(新民网 张骏斓)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2009-1-15 20:08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航空汽油供应价格每吨下调140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根据通知中数据显示,航空汽油供应价格调整前为每吨5740元,调整后为每吨5600元,每吨下调140元。(中国经济网 李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国内成品油调价一览

2009年1月14日
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2008年12月19日
汽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480元调整为5580元,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由每吨6070元调整为4970元,每吨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

2008年6月20日
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上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1500元;

2007年10月31日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5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50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500元;

2007年1月14日
下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20元;下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90元;

2006年5月24日
上调汽、柴、航空煤油每吨500元;

2006年3月26日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300元;

2005年7月23日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2005年6月25日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2005年5月23日
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5月10日
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3月23日
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调整油价是为实现国内外接轨

  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下调每吨140、160元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1月15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将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完善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而根据新机制,国内成品油价将和国际油价间接接轨,这意味着接轨频率将比以往大幅提高。上海证券报1月14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为体现新机制后国内外油价的确已经接轨,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改革后的第二轮调价,最快就在今晚(即14日)。

  此前的2008年12月1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曾进行过一次调整,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00元、1100元,同时汽柴油零售价每升分别下调0.91元、1.08元,降幅大于出厂价。

  “尽管上次降价后,国内外油价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接近,但仍存在一定价差。为此,国家打算进一步调整价格,以顺利实现接轨。最快,今天晚上就可能调整。”上述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对此,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向本报记者分析称,如果这次调价是对应国际三地原油(布伦特、迪拜、米纳斯)12月平均价每桶42美元为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基准,那么,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很可能略为下调每吨200元(合每升0.15-0.2元)左右。

  在他看来,近期两大主营集团在各地掀起的一轮下调零售价浪潮就是官方降价的一个信号。除了有为促销降库的应急需要及竞争态势进入深层次的广义原因外,也或是两大集团已感觉到国家近日可能出台调价政策,而主动适应市场的应变之举。

  易贸资讯分析师同样认为,12月19日国家调价后的幅度并未到位。但他计算的结果略有不同。据他统计,自11月25日至12月24日,国际三地原油加权价为44.01美元,以此价格为参考(当月平均汇率为6.84),以汽柴油出厂价分别为5580元/吨和4970元/吨为参考基数,国内含消费税的汽柴油出厂价仍分别存有1547元/吨和973元/吨的理论下滑空间。

  根据此前发布并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内成品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和适当利润确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一段时间内平均价格变化超过一定水平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中国证券网)

  15日起成品油价下调 有车没车都能得到大实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15日起成品油价下调 有车没车都能得到大实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日宣布,根据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自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这是自上个月18日以来第二次下调油价。或许有的人觉得成品油价的下跌,只与有车族有关,但实际上,无论你是否有车都能从此次降价中得到不少实惠。

  有车族:直接实惠看得到

  2008年12月18日,发展改革委宣布自次日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00元和1100元,同时,适当压缩了流通环节差价,以最大限度让利于消费者。此次再度下调,无疑显示出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优越性。

  从零售环节来看,随着汽、柴油价格的下跌,有车族的加油成本肯定会进一步下调。但是值得车主们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上海的汽、柴油零售价已经比上次调价的基准价低了不少,此次降价后的市场表现还是值得进一步关注。同时,中石油的优惠活动将于1月31日结束,因此之后是否会优惠以及优惠的程度,将不仅影响到车主的利益,更会影响到竞争对手——上海中石化的表现。对此,普通百姓不妨可以加以重点关注。

  无车族:间接利好亦不少

  或许对于无车一族来说,此次成品油价的下调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但实际上其所带来的间接利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品油价的下调,对于运输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普通百姓在乘坐飞机、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时候,肯定会感受到此次降价带来的实惠。

  从资本市场来看,成品油价的下调对于股市中的各大板块也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像汽车制造业板块、交通运输板块、航空板块等都将产生利好,节约相关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而像石油石化板块、新能源板块等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看未来:国际油价需关注

  从此次油价的下调来看,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联动已经日趋密切。因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关注国际油价的变化就需要非常关注。

  1月14日,国际油价在连跌5天后出现反弹,对于未来油价的走势,市场也出现了分歧。瑞银集团执行董事、全球石油行业经济学家Jan Stuart表示,预计2009年油价平均水平是60美元。但如果全球经济收缩,则油价最低会跌至28美元的水平。可以这样说,油价的变化与全球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普通消费者不仅要乐见于成品油价的下跌,更要对于今后可能的上涨有心理准备。(东方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安排50亿元对农民购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决定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增加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并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

  会议还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

  会议强调,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国新闻网)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2009-1-15 20:0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品油价格下调四行业最受益

  分析师认为,石化、汽车、高速公路、航空股潜力较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09年1月1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对上述政策出台,业内人士认为符合市场预期,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时间选择上较为符合市场预期,即先降低成品油销售价格。毕竟,炼油企业在消化完油价高企时购入的存货之后,成品油价格率先下调一直为市场所期待。二是在当前油价背景下,成品油消费税改革不会额加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成品油改革是一个包括三个层面的系统工程:一是建立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机制,从而为炼油等相关行业的业绩变化趋势提供了一个相对确定的研究依据。二是燃油税改革之后,也取消了一些原先存在的规费如养路费等,如此也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利润的重新分配,自然会也带来投资机会。三是燃油税改革之后,也会引导着市场的消费心理倾向的改变,如小排量汽车风行、走节省能源的高速公路的车多了等等,这也会对相关个股产生一定的投资机会。

  循此思路,笔者认为这么三类个股或有投资机会:一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权重石化股。因为成品油价格改革不仅仅是成品油价格的调整,还包括确立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这有利于石化股的盈利能力稳定。中国石化有望反复活跃,成为大盘的牵引力量,S上石化也可跟踪。

  二是汽车板块。目前汽车行业销售数据不振,固然在于消费者的收入预期下滑,但也与目前成品油价格高企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成品油改革之后或将对汽车行业的销售形成较大刺激,尤其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A股市场的汽车类上市公司,这可能也是近期汽车股反复活跃的动能之一,故笔者认为,未来汽车股仍有进一步活跃的可能,可关注上海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等个股。

  三是高速公路股。有观点认为,燃油税改革之后,将陆续取消二级公路的收费站,从而对高速公路形成分流。但实际上,由于二级公路通行畅通有较大变数,出于安全、通畅以省油等因素,驾乘人员仍然愿意走高速公路。所以,取消二级公路的收费站对高速公路的影响不大,该板块较低的估值仍有望吸引市场的注意。

  四是航空股也将受益。发改委早前还宣布,自08年12月19日零时起将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下调2400元至5050元。有分析认为,国航、东航、南航因此一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航油成本。有如此巨大的节约,对公司业绩的改观肯定的个好事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该降了,
*d:1* *d:1*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2009-1-15 20:0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1:17 , Processed in 0.02932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