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交易者之家金融帝国:2008年交易回忆录(59.96-->150.89)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清醒疯子
浏览:13413
回复:3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8年交易回忆录(59.96---150.89 152%)
似乎我从来没有写过叙事性的文章,今天我尝试对已经过去的2008年进行一次回顾。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都能够从我的经历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经验。
第一,走势分化、资金实现软着陆。(农历新年之前)
记得2007年的头一个交易日,资金在大幅增长后出现了单日6位数的巨大亏损。过重的仓位使我仓惶而逃,这也使得我在豆油上丢掉了极其庞大的利润。要知道,整个2007年豆油都是在简单的不断上涨!事后看来,在其后的2008年里,豆油出现了更加壮观的大幅上涨。或许,连续不间断跟踪是永不丢掉跟踪位置的唯一办法。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当趋势完结的时候,资金权益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回撤。如果说在此前的趋势中过度依赖浮动盈利加仓,那么价格折返带来的资金回撤有可能是毁灭性质的。这也是我暂不依赖浮盈加仓的道理,我不想丢掉在市场中的长期位置。
有意思的是,从2007年8月到2008年初,本人的资金权益同样出现了接近100%的巨大升幅。那么,坚持系统的机械操作是否会再次让我经历庞大的亏损,甚至是出现可怕的硬着陆呢?每当市场出现壮观的趋势时,我都能够获取庞大的利润。但这种获利的过程通常并不会让我感到兴奋,因为我知道其后会有永远都不可能摆脱的资金大幅度回撤。资金权益增长的代价是以扩大跟踪乖离率为代价的,而乖离率的扩大意味着潜在风险的扩大。
2008年初,并没有出现我所担心的硬着陆,而是资金在历史最高位横向震荡使乖离率被彻底挤出。我将在农产品多头市场所获取的利润,投入到工业品的空头头寸持仓之上。很幸运,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分化显然让我获取了更多的利润,而后又让我的资金权益出现了软着陆。
这是一个有创意的方案,用趋势中的浮动盈利投入新的市场,用来对冲庞大的乖离率风险(价格折返风险)。在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同样是将在金融危机中大举做空商品期货赚来的利润,投入到股票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到目前为止,这种操作还在继续之中,效果还不能做出最后的评价。在我看来,这种利用浮动盈利来对冲乖离风险的办法很可能是绝佳的。
当期货头寸从全线同方向持仓,转变为大面积多空对持时。我就已经可以笑着说,我的双脚已经平安着陆了。接下来大家将会看到,飞得更高也会摔得更很的案例。在我们尚未双脚着地以前,是不应该轻言胜利的。
第二,多头陷阱使得资金权益大幅波动。(1月底至3月底)
本以为资金软着陆后,能够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期。但阴历年过后,各个期货品种都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行情。一个个品种在短时间内集中发出买入信号。。。。。。难道,新一轮的资金增长开始了吗?看着这种罕见的启动力度和市场广度(全部品种一致性的上涨),让我不得不联想到这是一条我从未见过的大鱼!
我已经别无选择的陆续将空头持仓翻多,最终出现了全线持多的局面。帝国指数从1月28日的53.14点快速上涨至3月4日的76.31点,甚至在3月4日盘中见到过82点以上的高位。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我深信这只是庞大财富的开始,因为中期行情至少会持续三个月。庞大的仓位可以使我赚取上百万的利润,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要知道,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市场广度,就连平时非常呆滞的棉花和铝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事后看来,这种市场广度可以与国庆节后的金融危机时期相媲美。
就在这时,兴奋得几乎飞起来的我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辞去工作,专职交易!客观的说,辞职的想法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交易上的起色让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辞职是对的。我之所以使用“荒唐”这个词,并非是因为这个决定,而是因为我的动机。现在我已经可以确定地说:即使那次真的出现壮观的中期牛市,让我获取超过百万的净利润。那么仍旧有太多的问题是我没有想象到的,专职交易的成本并非只有钱这么简单。讽刺的是,在我辞职后的2周的时间内亏损了38万,一辆国产宝马没有了!此后的半年,我在从未有过的“囊中羞涩”中度过了艰苦的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500元。或许,那时并不存在心理压力,也没有孤独的感觉。因为极度贫穷的我,哪里还有资格考虑这些抽象的东西呢?
言归正传,在我极度兴奋中,市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开盘不久大量的品种已经封死或接近涨停板,而豆油也出现了连续第N个涨停板。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天是我最后一天上班。我在10点15分第一节收盘后才懒洋洋的去了一趟银行,当我到银行打开笔记本电脑时发现:豆油居然从涨停直接打到跌停板,大量的品种跟着跳水。。。。。。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看着价格的跳水,我居然完全无能为力!基本上市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反复,而出现了义无反顾的下跌。起初,我还可以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强洗盘,但下跌的态势却越来越凶猛。天哪,期货的亏损速度居然会这么快!我将自己封闭在屋子中,不吃不喝、甚至不想见人。哎,一辆国产宝马对于有钱人来说恐怕不算什么,但对于我这样的穷人就是大过天的事情。
我已经不再对中期牛市抱有任何幻想了,但我也不能够逃跑!听说过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吗?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其实市场也具有相同的特征,趋势和价位这两种特征,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虽然暴跌的持续,我深信上涨趋势已经完结了!!与此同时,我对于价位的问题就非常的不确定:市场会出现反弹吗?
说到这里有些人就会不理解了:有没有反弹同快速止损并不矛盾呀,你不是求势不求价吗?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一个主观型交易者完全可以在趋势完结时不管价格的离场,甚至这是完全必须的纪律。但对于系统化交易的我来说,脱离系统等与背弃信仰,这甚至有种类似于道德的压力。我很清楚,离开了信念,得到的东西也会最终失去。
前面提到了连续N个涨停板的豆油,而我的第一桶金就是用近乎疯狂的仓位在豆油上获取的。遗憾的是,在2007年初,我将豆油的多头头寸丢掉了!我的确在豆油发出卖出信号的时候离场,但其后的买入信号我却没有参与。我很难估计因为丢失这个信号的损失。根据混沌理论,初始值的一个细小变动,就可以让结果出现天大的变动(数值天气预报)。我不会去算我在豆油上相对于系统少赚了多少钱,而是会去算让我丢掉了资金增长了多大的比例。事实上,这让我失去了将资金增长几倍的机会。假设后期的操作完全不变的前提下,那么我丧失了至少500万以上的纯利!其实呢,我如果能够规避最近三年来的两三个错误,那么我的资金将会早已过千!
我说这些是告诉大家,我绝不允许自己再丢掉市场上的位置!!!请注意,不是趋势中的位置,而是市场上的位置!我们假设,豆油在2007年并没有暴涨,那么我就没有丢掉在趋势中的位置,对吗?但如果豆油其后出现了暴跌,而我并没有参与空头,那么这就叫做丢掉在市场上的位置。一个出色的趋势交易者,必定会有这样的目标:只要市场有趋势行情,那么就必须赚取属于我们的利润。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必须让我自己的资金永远在市场,这样我才能够保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想说的是:我在市场上必须做到永远持仓,我能够做的只是调整方向:非多即空!
明白我的意思吗?即使我看出上涨趋势已经完结,但我也不能够逃跑。如果我不能够由多翻空,那么我就只能够持有多头头寸。从广义上来讲,我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我在半年后的金融危机中赚取了不少的利润,功劳在于我没有丢掉市场上的位置。没有人能够保证看出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也不能!!!但我能够保证,我一定会在金融危机中获利,只要金融危机到来的话。
系统告诉我,我应该等待卖出信号,并且在那时由多翻空。问题是前期的快速上涨,使得乖离率过大,而两条均线也处于发散状态。这说明当趋势起飞以后,系统会接受和容忍更大的波动率。即使价格跌破中期跟踪均线,但我仍旧需要等待短期过滤均线与期交叉。我很清楚,这是市场对我恰到好处的打击,也是我可能出现最为糟糕的局面。很简单,让我大亏的前提必须是让我先赚钱。如果市场没有让我赚钱,那么价格轻微的反向波动就会使我转换持仓方向。赚钱是必须的,关键是让我赚了多少?如果趋势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那么利润就绝对可以抵消这种大亏。如果趋势能够持续更短的时间,那么过小的利润也只能够引发不大的亏损。
直到今天,我还有一种“起飞时的恐惧”。这就像航天器的发射,点火后几分钟是最为危险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不就是在这段时间失事的吗?点火以后,一切都将不可逆转,谁都不能够让其停下来。。。。。。我可以绘制一种趋势起飞后的“最大潜在风险曲线”:随着均线的发散以及跟踪乖离的增加,甚至包括持仓方向的集中(大的趋势必然有大的市场广度),最大潜在风险曲线会快速的走高。当然,与此同时,资金权益曲线也会出现明显的增长。问题在于,最大潜在风险曲线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真实的资金权益曲线的增长!好在,最大潜在风险曲线的增长具有衰竭性:当起飞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出现走横的局面,而不会进一步的增高(这种高度与我们采用的跟踪尺度参数有关)。事实上,资金曲线的上涨是不会衰竭的,当利润数量超过最大潜在风险值后,我们就处于“赚多还是赚少”的安全地带。如果趋势能够继续,那么最大潜在风险曲线也不会出现下跌,趋势结束后的资金回撤期是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的问题。当趋势结束的时候,最大潜在风险曲线会随着资金曲线一起走低,而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如果市场出现分化、或者是横向震荡来挤出乖离率,那么就会出现资金回撤幅度不大的软着陆;而如果市场集中的出现转折,形成尖尖的转折点,那么就会出现很大资金回撤幅度的硬着陆。有人可能会问:最大潜在风险曲线能否用数学来进行可量化的表述呢?我没有办法计算精确数值,因为这涉及到时间和幅度两个问题,但我也可以勉强推出一个表述公式:潜在最大风险=跟踪乖离率+两条均线的乖离率*某个常数。
我从这次多头陷阱事件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暴仓的恐惧。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系统是我的信仰,而我是不能够背弃他的。即使翻空是肯定的,那么我也需要用信号来确定翻空的时间和点位。毕竟,我不能够排除反弹的可能,更不想遭受提前做空而出现反弹的计划外亏损。
但市场是现实的,我的结算准备金已经趋于枯竭!我很庆幸自己做对了两件事情:第一,我没有利用浮动盈利加仓;第二,我已经建立了资金储备制度。事实上,我的期货账户已经暴仓了,而我是利用资金储备解决的问题。由于交易所对于保证金的提高,即使我将全部资金储备都用上,那么我的风险度还是在最后一天超过100%。要知道,我在两周前的仓位只有40%(将储备资金计算在内)。我想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恐怖:暴仓的恐怖!很多人可能会轻蔑的说:“做期货的人有谁没有暴仓过呢?”相信我,这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将全部家产投入到期货市场,那么暴仓就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松的词汇。同样的道理,一年100%的收益率与家产翻番也不是相同的概念。更可怕的是,股票亏损是可以逃避的,而期货的亏损是不可以逃避的。即使真的要不计代价的砍仓,那么也必须有我自己下手。或许结果是一样的,但责任上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时我已经必须要做出选择,而选择只有两种:第一,脱离系统进行避险操作;第二,等比例缩减持仓数量。或许,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放任自流。事实上,我在等比例缩减仓位三分之一的那天,几乎就是我资金权益的最低点,帝国指数的44.62点。虽然风险度超过100%但也不足110%,何况这还是在大幅提高保证金率后的情况。当市场恢复平静后,保证金率就会出现下降。事后从结果上看来,第三种选择会带来最好的效果。仓位应该不会被强平(强平需要到第二天),而我其后的利润也会增加三分之一。
我必须做出选择!我来到市场上是为了获利的,而系统是我获利的基础。我当时对我老妈说:“无论承受多大的代价,我都不能够丢掉自己的信仰(泛指系统)。我的系统曾经给我带来了庞大的利润,我相信未来会给我带来更大的利润。从道义上来讲,我也不能够背弃恩赐于我利润的系统。事实上,很多失败的人,都是在成功以后丢掉了让他们成功的基石。”当时我老妈也很紧张,希望我进行避险操作。其实我心里已经有答案,但我还是与一位朋友谈论了此事。我说:“我深知该涨不涨理应看跌,我相信市场会出现崩溃。此前那些向好的因素在没有支撑市场上涨的时候,完全可以理解为看淡因素。如果我不进行减仓的话,那么今年我几乎肯定能够赚到100万。因为市场走出这种夸张的走势,未来注定不会平静!!即使未来没有大幅下跌,那么大幅上涨也会让我赚到100万。这种大幅震荡不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市场绝对不可能平静,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但是,我无法估计出走出大趋势以前的噪音量。如果市场在继续摇摆一次,我就有一无所有的可能。(这时系统也即将发出卖出信号,我担心市场再一次上涨,甚至一次小小的反弹我都承受不了)。”没有人希望获得别人的意见,我只是想要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很显然,没有朋友会支持你去进入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最终我决定缩减仓位,风险度回归到降低保证金率后的60%。事实上,这种全部家产的60%风险度,也是一种几乎疯狂的高风险重仓。
事后看来,我知道我缩仓在资金权益的最低点,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如果说真的要后悔什么,那也是此前不应该持有过重的仓位。对一个出色的交易者来说,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受到结果的干扰是一种基本素质。我很清楚,当时如果有谁能够承诺我二三十万的信用额度,只需要把钱在我眼前晃一晃,那么我就根本不会缩仓。此前巨大的亏损来自于巨大的乖离率,而这种乖离率已经不存在来,我不可能在继续出现重大的亏损。如果这样的话,我现在的资金应该多一些,而这个想象中的信用额度也根本不会动用。
当然,我可以理解为这是钱少吃的亏,也可以理解为是仓位重吃的亏。自此以后,我建立了非常苛刻的资金管理制度!当我的总风险度超过45%,也就是期货账户风险度的67%。那么即使是天大的好机会,我也无权进行开端开仓(不间断跟踪反手开仓是可以)操作。当我缩仓的时候,我对我老妈说:“现在我们砍掉的,都是将来能够下金蛋的鸡!”我不想再一次受困于资金匮乏的抢劫,真的。在此后金融危机前的加仓操作,我坚决的执行了资金管理规则;股票市场的战略性建仓,我也坚决地执行了资金管理规则。事实上,我将可动用资金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甚至精确到1手的开仓。
对我另一个影响在于,我对浮动盈利加仓的高度谨慎性。事实上,顶级的交易者都采用浮动盈利加仓的方式扩大利润,而我到目前仍旧没有开发这种相关技术。客观地说,浮动盈利加仓真的不会增加我的风险。不可思议吧,其实道理很简单:过重的仓位只会让我更快的逃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愿意或者说能够亏损的钱是一定的。比如说,这次多头陷阱我亏损了38万,而这花费了我两周的时间。如果说我的仓位增加一倍呢?我同样会亏损38万。不,甚至更少!因为我没有这么多的结算准备金让我亏损,这让我更早的面对暴仓的恐惧,我能够做的只有逃跑。事实上,2006年底的几个月内,我反复利用浮动盈利加仓,这让我获得了几倍的荒唐利润。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我当日出现了6位数的亏损,并且风险度立刻超过了100%。当时我没有进行太广阔分散投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持有的全部品种平仓!几倍的利润全部变成了完全没有风险的现金!
凡事都有两面,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浮盈加仓并不会增加我的风险,但却会让我失去未来更加庞大的潜在利润!很显然,资金利用率越高,我就越容易丢掉在市场中的位置。如果我采用浮动盈利加仓的话,那么就绝不可能坚持连续不间断跟踪。即使不加仓,潜在最大风险也会在趋势起飞时快速增加。如果增加仓位,那么这种风险就会像火箭一样攀升。虽然这次的下跌并不是调整而是转折,但我们可以想象另一种可能性:我利用浮动盈利加仓,结果在一两天的快速调整中仓惶而逃,其后价格却大幅度的攀升。我始终相信,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不等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会义无反顾的坚定往前走、按照最短的路线向着理想的目标进军。那么如果路途上有一个陷阱怎么办?很简单:跳下去,然后再爬上来!
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如果再来一遍的话,我仍旧会按照这种方法应对本次的多头陷阱。只不过我不想再经历强迫的缩仓,所以唯一的改动就是此前持有更轻的仓位。这种经历让我非常地感激,因为这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一次交易。虽然这也是我亏损最多的一次交易,但这仍然不会改变这种对市场的感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