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yuan_jiming

聊天室............十二月熊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扫地:*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烧水。。。:*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12-2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抹桌子。。。:*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泡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去了:*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12-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边上班边聊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26 老鼠牌铅笔 的帖子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股!:*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8-12-22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吃早饭:*22*: :*22*: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为抵御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调控部门祭出了双管齐下之策。据报道,继调控部门出台了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诸多方案之后,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紧张起草。

据统计,目前国内的消费规模只占GDP 35%左右,这一比值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从酝酿中的刺激消费具体措施,调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被视为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切口。比照他国的成功经验,这样的思路无疑具有现实合理性。

日本曾在1960年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年后实现了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并于1968年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减税方面,日本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在居民收入方面,日本政府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而在社保方面,其时日本的养老保险金体系得到了完善,健康保险付给率也有所提高。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根源在于均衡了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通过缩小高速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各阶层收入的差距,催生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消费热潮。相形之下,我国当前实现国民财富积累和消费增长的要害,在于构建财政、企业、居民间的合理分配机制。

以当年日本的成功经验,反观当下发改委起草刺激消费方案,需要对执行中技术层面的问题做出进一步细化。比如,如何实现方案所提及的“大范围提高工资”就值得商榷。在危机蔓延的态势下,企业裁员、减薪等行为是抵御风险的一种本能反应。如若在行政命令之下,事业单位、部分国有企业的员工享受到了工资提高的“福利”,那么收入差距拉大将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值得一提的是,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恰恰是日本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所极力避免的。因此,调控部门提高社会工资的目标必须要立足于削减行政开支费用,同时全面开放对于资源型行业、服务领域的限制措施。借此在赋予企业创造更多商业价值空间的同时,也才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市场价值。这才是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提高社会工资水平的唯一做法。

再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加深了民众的危机感。一直以来,住房、医疗与子女教育都是居民家庭中的开支大项。当收入水平稳定时,这些开支压力处于一个可以承受的平衡范围,而收入骤减时,房贷偿还等压力便突袭而来,此时消费欲望偏低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许多在外打工的“漂一族”难以享受到社保等福利,一旦失业或面临重大疾病的困扰,他们的风险抵御能力是相当薄弱的。所以,社保体系完善是刺激消费的基础。但是,完成这一基础性建设需要财政的大笔投入以及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利益的协调,需要对财政资金投入分配去向的大规模调整,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得到全面完善和改进。

应当看到的是,刺激消费不仅是当前抵御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效、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然而,消费信心的培育牵涉面较广,这考验着有关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缜密性。据此而言,我们期望的是一个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的完备出台,而不仅仅是立足于短期内经济提振的“消费刺激方案”。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造就日本“黄金时代”


在国家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能够使民众有更强购买力?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比例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只有工人和农民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这个人口数字达到美国一半的国家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并成为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1968年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

   为此本期话题讨论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一些经验教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为什么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出现新的技术革命如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经大量生产,而另一方面又出现产品积压,失业率增加。

   20世纪50年代可以被认为是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准备和过渡阶段。资源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部门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部门,通过国外技术的进口加快了发展的脚步。195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二战前的水平。

   但是与此同时,日本社会并未就此稳定。1960年,日美就《共同合作和安保条约》签署了补充修订协议,引发了东京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此外,当时日本的劳资关系也十分紧张。在南九州岛Miike矿场发生了长时间的罢工。在当时日本出现新的技术革命如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经大量生产,而另一方面又出现产品积压,失业率增加。1957年12月日本的完全失业者为49万人,1958年3月增加到92万人。这时任首相的池田勇人决定将国内的注意力引向经济发展。

   1960年年底,深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池田勇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很快就可以稳定在年均增长7%左右。在此基础上,日本应当在1970年把国民生产总值从398亿美元增加到720亿美元。

   不过,在当时的贸易支付差额和产能限制的情况下,许多人,包括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对日本政府设定7%的经济增长目标表示反对,认为这可能会加重通货膨胀的压力。普通的日本人一开始也并不相信这一计划。他们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人们的收入翻一番是有可能的,但是通货膨胀会抵消名义上的收入增长。令日本民众惊讶的是,这一计划超过了预期,在短短7年内就使日本人的收入翻了一倍,比制定该计划时预计的时间缩短了3年。

   在短短10年中,普通人的收入真的翻了超过一番,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日本经济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一书中指出日本的这种高速增长时期以前和以后相比,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如何解决国民收入分化问题?

   日本政府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同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

   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从具体措施方面来看,解决收入分化的问题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日本政府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同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希望以此消除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此外,政府还增加了公共投资,制定了从1961年开始的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国有铁路的柴油机化和复线化,6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共开支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在减税方面,计划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池田内阁1961年制定了目的为“增加从事农业者的收入,使其达到从事其他产业者的生活水平”的《农业基本法》。1963年政府又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它们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国民财富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富”,1955年日本国民财富总额为20.2970万亿日元,1970年增加到160.5450万亿日元,增长了约8倍。而国民生活和社会文化各项指标即“民强”如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热水器、立体声音响等等普及率甚至达到90%以上。

   日本人均报纸消费量比美国还要高。日本人成为了亚洲人中衣食住行水平最高的。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也非常迅速,高中升学率1960年到1975年从57.7%上升为91.1%,大学升学率也从10.3%上升为34.2%,日本摇身一变成为高学历社会。

   日本如何推动居民储蓄转化投资?

   一旦他们对经济增长习以为常,生活水准的实际改善就成为了消费者群体关心的主要问题。工资上涨,而生活开支增加速度低于通货膨胀速度,消费热潮随之出现。




   关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Nakamura在他的《战后日本经济》中指出,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出口,而是投资。从1952年到1970年,日本私人投资的数字增长超过10倍。

   一方面,这得益于日本货币和财政当局五六十年代实行的合理政策,另一方面,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提供了足够的资金。1974年,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增长的幅度高达24%.尽管如此,高储蓄并不等于高投资,因此,日本政府还实行了控制外国投资的政策,以促使国内的高额储蓄能够转化为高额投资。同时,由于平衡的预算,政府开支也没有影响私人投资。

   可以说,直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开始实施,对于经济将继续增长的信心才真正传递给了日本消费者。这一计划酝酿出的信心成为了日本消费者对之前的消费水平感到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他们对经济增长习以为常,生活水准的实际改善就成为了消费者群体关心的主要问题。工资上涨,而生活开支增加速度低于通货膨胀速度,消费热潮随之出现。

   与之相应的,过去以出口为主的日本制造企业也开始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

   孙执中在《战后日本经济史1945—2004》指出的战后日本的消费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5-1964年,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是热门货,获得迅速普及,这是所谓的“旧三大件”,这些商品当时的价格平均在5万日元左右(按现在汇率约3000左右人民币),约相当于日本职工2-3个月的工资。第二个阶段是1965-1974年,“3C”时代终于到来了、所谓“3C”,指的就是汽车(car)、彩电(colorTV)和空调(cooler),这就是“新三大件”。彩电、空调当时的平均价格为20万-25万日元,约为当时职工2-3个月的工资(按制造业平均月工资计算,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6万日元左右,70年代前半期为13万日元左右。

   这10年间平均计算约为每月10万日元左右),小汽车的普及则是在70年代后半期,此时制造业工人工资在20-25万日元,当时每辆售价平均约为100万日元。

   1961年第八届东京车展挤满了汽车发烧友,他们感到,拥有自己的汽车的时代开始了。1961年10月25日举行的第八届东京车展,其展示区域比前一届几乎扩大了一倍,展览时间也被延长到晚上8点。

   20世纪90年代,日本再次出现了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前类似的机遇———住房、医疗、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都出现短缺,但是日本政府没有选择60年代那样的拉动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将日本经济更加紧密地与美国联系起来,并且试图通过扩大产能保持单向的贸易优势。但是其实际结果却是与国际和国内需求不相一致的巨大产能过剩。而这导致了日本至今尚未克服的银行危机和经济萧条。

   ■专家评析

   从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看“经济增长”与“国民增收”的同步性

   如何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收入也能同步增长,是当前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透过日本池田内阁1960年12月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理论根据以下村治为代表“高速增长论”

   作为“代表并体现了战后日本高速度发展期的经济政策构想”的“国民倍增计划”,诞生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如何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销路之间的矛盾?

   当时的理论界有两派观点:一是“稳定成长论”,以后藤誉之助为代表,认为日本经济已经结束战争后的恢复时期,不可能再有新的高速发展,今后只能“稳定”增长。一是“高速增长论”,下村治为代表,认为日本正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础都处于技术改造时期,只要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就可以继续高涨,并精密计算出国民收入在今后10年可增加一倍。

   池田勇人组阁后,内阁会议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权衡下村11%与经济企画厅7.2%两个对立的方案,池田内阁以头三年9%的增长率落定。这一计划更主要的意义,是作为计划背景的对高速增长的自信,为政府和经济界提供了日本经济看好的前景。

   2.“经济增长”为手段,“国民增收”是目的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10年,计划以“高速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完全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计划国民生产年增长率平均7.2%;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最终达到26兆日元目标。为此,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5个中心议题: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计划的正文分为四部:总论、政府公共部门的计划、民间部分的预测与诱导政策、国民生活的将来。

   在计划目的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的必须是,迅速地把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从而谋求通过增加雇用实现完全雇用,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致力于纠正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收入阶层之间的生活上的收入上的差距,以期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得到均衡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项政策,就是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工人、农民的购买力。对于工人,明确规定了进一步推行“最低工资制度”,以在“国民收入的第一阶段,就使收入差别不致扩大”。1961-1970年日本工人的工资指数增长了近1.7倍。(见表1)对于农民,政府规定了“生产者米价”,它远高于国际市场,是美国的2.7倍。米价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结果1960-1969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为95%左右,而农村购入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仅上涨30%左右。(见表2)“剪刀差”的缩小,一方面使农民积极购买生产资料,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实现;另一方面,买得起、用得起的生活资料,使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以在农村普及。这些都为工业品生产创造出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收入的全面提高,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龄者与年轻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由于消费内容趋于均衡和一致,国民具有的“中流阶层意识”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后来近一亿人口的中产阶层成为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的重要因素。

   3.“消费革命”刺激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工资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稳定变化:1955年46.9%,1960年41.6%,1965年38.1%,1970年34.1%(到1988年仅为25.5%)。日本在第一次消费革命(1956-1970)中,开始由“生活合理化”向“更加舒适化”、追求“实现物质需求欲望”发展,进而引发了战后日本第二次(1971- 1980,)和第三次(1981-)的消费革命。娱乐和交际费用或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比重也不断增加,保龄球、高尔夫球、旅行等休闲产业成为时尚。日本进入了“大众消费社会”。可以说,日本消费革命的不断升级,得益于“倍增计划”实施期间创造的“消费时代”所打下的物质基础。

   更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11.6%(计划目标7.8%),而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也达到11.5%(计划目标7.8%),二者实现了同步增长。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造就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20世纪60年代,它堪称日本的“黄金时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好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8-12-2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12-2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32 老鼠牌铅笔 的帖子

浑身发抖:*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8-12-2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鼠牌铅笔 于 2008-12-22 09:27 发表
今天好冷...

好冷好冷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级密电:全天跌到下午1点半附近短线可以大胆买票,后面酌情上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8-12-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38 老鼠牌铅笔 的帖子

密电:*19*: :*19*: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样年 于 2008-12-22 10:07 发表
上级密电:全天跌到下午1点半附近短线可以大胆买票,后面酌情上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5 22:26 , Processed in 0.11586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