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4万亿”高抛基建股 基金抱着“熊”不放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informz
浏览:1423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政策向右,市场向左。
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适时推出,市场终于在1700点一线开始筑底反弹。面对着群情亢奋的反弹行情,基金不为所动,趁反弹之机连续减持钢铁、水泥、机械设备和工程等4大基建行业。
显然,基金认为现在还不是反手做多的最恰当时机。
减持45亿基建行业股
自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以来,钢铁、水泥、机械设备和工程建筑四大行业涨势喜人,这四大行业分别以武钢股份、海螺水泥、中国南车和中国中铁为代表,借助政策暖风着实火了一把。如今面对股价相对高位的基础建设4大板块,前期小幅买入的基金将何去何从?
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11月初以来,基金净卖出机械设备板块金额约27.89亿元,基金净卖出钢铁和工程建筑金额分别约为9.5亿和5.34亿元;对水泥的主要重仓品种如海螺水泥等均以减持为主。经测算,期间基金整体减持了超过45亿元市值的主要基建类品种。
在整体减持4大行业的同时,基金短线中的熊市思维没有改变。数据显示,从10月23日到11月3日,再到11月18日,基金看准政策暖风,先增持后减持水泥和工程建筑两大板块,这种策略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铁二局和中国中铁等个股上表现尤为明显。
基金高位撤资最为明显的就是机械设备板块,近2周持股比例净下降约15.7%,中国船舶、太原重工、中国船舶、三一重工和振华港机均在内。然而,前期增持钢铁行业后,钢铁龙头品种宝钢、武钢、马钢和八一钢铁等,也均被基金抛弃。
事实上,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浮出水面之前,地产和汽车对钢材需求大大下降,下游钢价下跌,中游流通环节库存猛增,而水泥也需求疲软。基本面恶化和政策转暖矛盾正面交锋,基金对低估值板块短线策略并无根本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大举抛售中国南车,其对基础建设短线看空的投资策略可见一斑。6亿股网下配售股份11月18日解禁之前,私募游资跟风买入中国南车金额约为4.77亿元,12个交易日累计最高上涨32.1%,基金趁机就从该股抽血13.38亿元。
银行地产“旧情难断”
毕竟大盘突破千亿元成交量大关,蓝筹股普涨迹象显现,基金选择大举减持意味着踏空,基金在选择性地增持银行板块、地产、有色和电力等板块。
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基金买入金融股资金额约为104.52亿元,卖出金额约为64.82亿元,净流入资金约为39.69亿元,金融股成为基金近期流入资金量最多的行业。
基金增持品种中,包括兴业、浦发、北京、建行、华夏和中行等业绩相对明确的银行股,招商银行仅被小幅增持,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也在大幅增持之列。
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净流入有色金属行业约为4.36亿元,电力和电力设备净买入资金约为5.76亿元。
另一方面,增持银行股的同时,基金对地产和煤炭也有所染指。基金本月净买入地产股资金额仅有2.44亿元,总体没有大规模参与炒作地产股,而最近大举增持“石化双雄”之外,小幅增持中国神华、国阳新能和潞安环能等煤炭股。
有趣的是,一个月前,各大基金公司都轮番抛售过银行、保险和地产股,并对这些行业大为看空:去年赚了大钱的银行未来面临利差减小和坏账风险,地产面临市场萎靡不振和明年全行业库存房营销压力等不乐观因素。
基金空翻多仅是愿望
回顾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对市场研判,基金经理更多看重超跌行业的交易性投资机会,例如钢铁和地产,由于各家基金市场研判不同,基金经理看好估值优势与谨慎操作的矛盾激烈对撞。
根据德胜基金研究中心测算,上周股票方向基金仓位增加约2.2%,华夏、南方、嘉实和易方达等一线基金公司没有加仓迹象,而一些小基金公司中的天治、金鹰、申万巴黎、华商等基金大幅加仓,参与短线反弹。
“众所周知,钢铁和水泥行业供给已经过剩,未来政府的刺激政策怎么消化这两大行业存货,对明年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极为关键。地产股让人看不懂,因为地产行业本身趋势很明确,成交量和房价都在低位徘徊,明年地产行业的存货消化和资金链等基本面情况更不乐观,但地产股却被一些基金炒作。”深圳某私募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笑谈,基金加仓的目的或许是为了减仓,极有可能借助反弹使部分前期被套资金解套,因为地产、银行、钢铁等行业目前趋势并不是见底的时候,熊市思维始终萦绕在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心里。
基金裕阳基金经理周力在博时内部刊物上表示,2002年以来的产能扩张规模过于庞大,导致目前全社会的产能出现了明显的过剩,从原煤、钢铁、水泥到化工、有色等,加上内外需的下滑,预示调整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市场上已有不少的分红收益率在4-5%且盈利增长的投资标的了,要想挖掘到“估值+盈利增长”是个小概率事件,现在做投资应该老实点、简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