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97|回复: 4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Babbler 浏览:1697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的一些指标出现回落,而比指标回落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恶化,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更挫伤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 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9.9%,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表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十分明显。
  ● 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9万亿美元,是国际支付能力最强的国家。
  ● 前三季度我国就业计划完成情况比较好。
   今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的一些指标出现回落,而比指标回落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恶化,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更挫伤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对中国经济我们究竟应该悲观还是乐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回答非常肯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务必要保持信心!"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基本态势是好是坏,国际通行的分析方法是看四个方面。一看经济增长速度,二看物价状况,三看国际收支,四看就业形势。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9.9%,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而且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再看物价,尽管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为7.0%,但从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同比涨幅已回落到4.6%,逐步回落的趋势明显。从历史上看,1985年-1986年,物价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1987年-1990年,物价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29个月;1992年-1997年,从8%回落到5%,用了59个月。今年从2月份8.7%的高峰值,调控到目前的5%以下,我们只用了6个月时间,中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十分明显。在国际收支方面,尽管今年出口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但前三季度出口额仍达到10741亿美元,增长22.3%, 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9万亿美元,是国际支付能力最强的国家。前三季度我国就业计划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9%。
  尽管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面对国际国内的不利环境,各方面信心降到近几年的低点。外需减弱、国内资本市场大幅下挫导致投资者信心受到伤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房地产不景气则影响了消费信心。那么,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从何而来?
  首先,从供给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为我国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着牢固的基础。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产品供给能力强大。农业、能源、原材料不断改进发展,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其次,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不仅要有能力保证,更要需求支撑。我国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水平虽然都有了显著改善,但人均水平较低,投资和消费都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从投资需求看,交通、住房等仍需要大量投资,从消费需求看,居民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方面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农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低,潜力更大。第三,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成就了30年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也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第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应对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性有效性大大提高。加之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超过20万亿元。掌握了充足的资金,宏观调控空间也比较大。
  面对金融危机加深的挑战,要增强我们的信心,除了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还要主动利用市场压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近日,沿海地区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已经开始在压力下自我调整。马建堂认为,只要保持信心,不仅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还可以把这场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变成中国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 (人民日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50 2008-11-3 20:13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统计局局长: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

  面对世界金融剧烈震荡和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日接受记者专访,以扎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以及他在东南沿海企业最新调研掌握的第一手情况,描绘着中国经济"寒秋中的暖意"。
  "尽管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好的,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马建堂指出。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马建堂表示,这是受国际金融风暴、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内严峻自然灾害影响,也是受中国经济自身周期下行惯性的影响。但从判断经济基本面的国际通行指标经济增速、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和就业形势四方面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运行良好。
  "欧美经济已经或者即将陷入衰退,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前三季度增长率在6%至7%,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9.9%的增速。"马建堂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速进行了全球比较。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从8%以上控制到5%以下,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
  虽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前三季度依然保持了22.3%的增长。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到约1.9万亿美元。马建堂指出,这使得中国具备非常强的支付能力。而且从他在东南沿海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外界所说的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只是极少数,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从就业情况看,中国前三季度新增就业936万人,用了3/4的时间完成了94%的全年就业目标任务,就业形势总体也是好的。
  马建堂总结说,中国经济增速全球最高、物价得到很好控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就业总体良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的支撑因素。 (深圳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8-11-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中国信心来自扩大内需

  目前,全球金融海啸仍在加剧。值此艰难时刻,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那么,对中国经济自身来说,信心来自哪里呢?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经济更有理由保持信心,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尽管存在"经济周期律"和外部形势恶化等不确定因素,但13亿勤劳的中国人民要富起来的愿望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潜力巨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信心来源。
  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外部需求出现问题、内需重要性凸显的时候,我们更应抓住机会扩大内需,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获得更有力的信心保证。(成都晚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11-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变就好哦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2008-11-3 20:14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要能立贴为证就好啦:*29*: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2008-11-3 20:14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08:41 , Processed in 0.036417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