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追随者,分析市场时,什么最重要?
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大概要波浪数模式(Pattern)及其前后关系了。确实,一个清晰的5浪推动结构,后面未必一定跟着3浪结构的反向调整,而可能是个5浪结构的反向运动,这又牵涉到波浪级别的问题。于是有关形态、模式、浪级、比例、刻度等一系列问题蜂拥而至,如一团乱麻,难于梳理。千人千浪、波浪是伪科学等杂说四起,让新人旧人们无所适从。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市场运动是先有的趋势还是先有的模式结构? 或是两者同时出现?这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不想挑起无谓的争论,只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市场运动是先有的趋势,才派生出的模式。说说为什么吧。无论一段市场运动在什么时间刻度背景下进行,在最早的那个时刻,一定是第一笔交易确定了市场的起点,接下来的交易产生了相对市场起点的价格变化而产生了价格运动的方向(称为0方向),这形成了这个市场最小规模的趋势,这其后的下一笔交易,或者延续这初始的方向(0方向)而形成较大规模的趋势,或者与原来的运动方向(0方向)相反,产生新的运动方向(A方向),从而形成了最微小的价格运动的模式结构,艾略特波浪理论就在这最微小的价格运动模式中诞生了。
如果我们的眼光从显微镜的镜头前,转到一段更长时间刻度的价格运动图表上,我们发现与微观的发现一样的情况同样存在,只是规模放大了而已。我想我们可以把同样的结论也转到更大规模的价格运动图表上,那就是在这个规模上,也是先有(这个规模的)趋势,才有(这个规模)的模式结构。拷问这个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么?我考虑如果我以上的看法正确的话,那无疑以下这个结论也应该正确:作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追随者,分析市场的时候,对趋势的把握,应该放在对模式结构的分析之前,至少是同时进行。
当然,我这里不是否定对模式结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相反,我认为只有仔细分析价格运动的模式结构,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趋势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分析是纲,对模式结构的分析是目,两者的位置不可对调。正如一个家庭里,先有老大,然后才可能会有老二一样。艾略特发现了市场价格运动的模式重复,他分离出了13种这样的模式或称‘波浪’,并给它们命名并图解。但他并不否认趋势的重要性,否则就不会有所谓“驱动”、“调整”的基本定义。(参见普莱且特《行为关键》第一章,波浪发展方式 一节的叙述)。即艾略特波浪理论要解释的是:趋势及其变化是如何运转的问题。但是现在有一种应用波浪理论的倾向是:用波浪理论找到价格结构模式的转折点并盈利。就是在趋势没有自己表现出来之前,通过对价格模式的研究来预测出趋势的转折点。如果我上面对于趋势与模式结构相互关系的看法正确的话,那么这种应用波浪理论的方式,无疑是本末倒置。产生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只是搭车的乘客,车行走的方向与我们的利益一致,我们就搭乘一段。只研究车门什么时候打开而不考虑车行的方向,往往会违背我们最初的利益诉求。研究什么时候开车门,就是研究市场趋势的运行变化方式,而研究车行的方向,就是研究趋势。
再说情绪。情绪问题,被人们说了很久。中国人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称为“七情”(亦有说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从中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祖宗们生活的年代里,生活一定比我们现在攸闲的多,因为我看到现代人有一种新的情绪状态,那就是‘躁烦’坐立不安,手动,脚动,心动。老祖宗们告诉后人,安身立命的要诀是‘盛世则达(出来做大事),乱世则隐',关于乱世则隐,他们很容易做到,我们很难,因为我们现代人经常‘躁烦’。中国目前的投资市场里,老祖宗留下的要诀同样适用,市场好的时候,群牛飞奔,我们就赶快找一个骑上。市场乱的时候,牛尸遍野,活牛难求,我们就该隐,吃土豆炖牛肉吧,不要再养牛了。
又一个问题再我的脑海里闪现:在市场中,是先有的趋势,还是先有的情绪?想象显微镜下的市场交易,第一对交易者将各自的情绪对冲产生了市场价格记录的起点,然后下一对交易者马上对这个起点的价格有了反应,‘太高了’或‘太便宜了’的情绪引导着他俩分别做到了买入和卖出者的椅子上,于是第二笔交易成交的价格就可能相对价格起点产生某个方向的最小规模的运动,这就是最小规模趋势的产生。或许我可以作个结论了,情绪,产生在市场趋势之前就出现了,并且拥有主要市场资源(资金或股票)者们的市场情绪,将可能主导价格趋势的方向。而价格趋势一旦明显,又将进一步调动后来者的市场情绪,让其加入到拥护这趋势的人流当中,成为主要市场资源拥有者中的一员,并进行交易。但是,自成交的那一刹那,市场主要资源拥有者的身份也就一并转让给了交易对手,当一群满怀多头情绪的主要市场资源拥有者交出自己的资金后,而交易对手们并不抱有同样多头情绪的时候,市场的资金开始短缺,为了与固定数量的股票相匹配,股票的价格将有所下跌,在这种恐惧情绪的引导下,原本满怀多头情绪的股票资源拥有者,被不停的分化瓦解,开始出售股票,于是价格的下跌趋势进一步延续。那么,价格见底的时候,情况也大致雷同。
写到这里,回头看看:情绪->趋势->模式结构,哦,市场波动是这样走过来的啊!如果我们分析市场波动,是否也应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呢?我认为应该!那么,情绪分析,分析谁的情绪呢?市场交易的股票帐户以千万记,肯定不能挨个调查。报纸电视上的所谓机构调查,牵扯暗箱利益太多,又难有可信度。论坛里的言论?和报纸电视比好些,可以做重要参考,但不能做决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搞嘛!其实简单的很,你只要分析一张图,一个人就行了。
一张图?什么图啊!其实就是K线图。(哎,谁扔砖头砸我啊,让我说完行不!) 大家整天看K线图,有很多高手研究了许多K线模式(又是模式!),可我这里说的是要运用你的想象力:在一个辩论赛上,多头和空头两个人,在来回的用话筒表达己方的观点和主张。多头先抢过话筒说:今天我开盘涨停了,空头微笑着夺过话筒:中午收盘时已经是平盘了;多头继续说,今天下午我要红盘开盘,再上涨停;空头插上说:不可能!;临近下午收盘,多头说:今天一定要收红盘!空头说:小样,走着瞧!当天收盘是微跌。从这一天的拉锯发言中,你是否从中体会出了市场的情绪?
‘一个人’是谁啊?这人大家都挺熟悉,那就是你自己。对,就是分析你自己的情绪。因为你自己的情绪,能够反映市场中70%以上散户的情绪状态。相信大家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追高后就开始阴跌,连续不停的阴跌;而股票卖掉后,立马就开始涨,而且是不停的涨。这说明你这个时候是跻身于“群众”当中,就是那70%当中,他们历来是被市场宰杀的主要对象。所以你入场作多的时候,一定要是市场的某个弱势的时刻,“群众”们恐惧异常或迟疑不定的时候。群众是谁?就是你看K线图体会出的市场情绪的代表者。以他们为基准,时刻体会你自己的情绪状态,心理盘算着宰杀“群众”的人此时在想什么,干什么。当你离场收获的时候,一定要是市场的某个强势的时刻,“群众”们兴奋无比或满怀憧憬的时候。而其他的时候,你可以放松自己,“与民同乐”一下。
阅读市场和自己情绪的时候,需要心胸坦荡。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的心胸里面都是沟沟坎坎,怎么可能清晰感受市场和自己情绪的起伏波动呢?怎么样才叫心胸坦荡呢?说简单点就是言行一致。大家或许知道大约40年前,有个紧跟在伟人身边的林某人,手上高举‘红宝书’,嘴里‘一句话顶一万句’的口号喊的山响,心里想的和背后做的,却都是妄图获得最高权力的阴谋诡计,以为自己的聪明超过伟人,最后却被历史无情的堕落。这个人,就不是个心胸坦荡的人!市场里如林某人者大有人在。他们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导,不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市场自然会无情的将他们堕落。孔圣人称心胸坦荡的人为‘君子’,称相反者为‘小人’。投资市场里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前人说的好:做股票,就是做人。投资生涯,就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