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87|回复: 5

保持"四稳定" 三中全会传重要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四稳定" 三中全会传重要信号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烟雨尘 浏览:2087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改变
  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会议公报说,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与人数 1奖励 +38 热心 +2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8 + 2 2008-10-13 21:50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四稳定"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农村改革发展决定
   公报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在中央文件中首提"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公报第一次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公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昨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昨日发布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显示,今后我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公报特别提到农村改革问题,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中国著名战略发展专家武建东先生认为,公报超越了学术界土地流转问题的争议,高屋建瓴地勾勒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路线图,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改革方式,而城乡一体化落实到农村土地制度上,其本质就是"统一地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四稳定"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全会认为,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公报显示,今后我国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除了保持"经济"、"金融"、"资本市场"、"社会大局"稳定外,全会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
  对此,武建东此前在早报独家撰文指出,中国从外向经济向构建世界上最大的内需经济体系的转型的焦点,就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再造,这需要全面进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中国城市化时期。
  农村改革方式:
  城乡一体化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特别提到农村改革的问题。在这份4800多字的公报中,10多次出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
  武建东认为,这些论述确立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式--"城乡一体化",而城乡一体化落实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其本质就是"统一地权"。
  在中国农村3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针对推进农村改革问题,中央全会9次专题讨论、出台了10个中央"一号文件"。本次公报则是第一次提出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战略。

 基本目标:
  2020年建立一体化机制
  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等。
  武建东表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拟定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的战略目标。要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意味着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也就是说在未来12年内中国需要将相当于美国人口一倍半的农民从村镇迁移进城市。这既是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裂散、城市社区的扩大和这个社会科层化重组,也需要城市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
  实现一体化目前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实现"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目标。
  曹锦清表示,针对的是村委会的规范建设,"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目标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村民直选由村级向乡镇级逐步推广。农民的利益一直太分散,需要更加集中的表现。推广到乡镇直选,农民的声音可以得到更多反映,而乡镇人大也应该更多的反映民意。其二,经过近些年的推广,目前在农村民主选举基本已经实现,但是由于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和小孩,"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很难实现。
  因此,需要一些能力的人来帮助实现。来源则可能有,诸如县委派、大学生村官、或者是那些在外边干得不错愿意回来的人,在经济收入上给他们保障。最终使上述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
  土改原则:
  "健全严格规范"
  9月30日,**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30年来**9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10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但此次公报中明确"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在中央文件中首提"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在武建东看来,所谓"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30年的承包权延长到70年。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1982年《宪法》"的修改案。"1988年《宪法》"修改时,没有区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可以转让。武建东认为,所谓"健全",就是把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法律建立起来。
  所谓"严格",武建东说,就是要严格耕地、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目标,耕地面积不能减少。
  所谓"规范",武建东说,就是要修改我国现在的《土地管理法》,解决商业征地所造成的社会不公问题。下一阶段,将修改《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等涉农法律的相关内容。
  对此,曹锦清表示,公报的上述内容表明:其一,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即土地不会私有化。其二,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其三,在土地流转上,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农民可以把土地交给另一个人来经营,这样有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
  武建东说,公报"微言大义",实际勾勒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路线图。同时,采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措施,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意。
  曹锦清亦认为,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把分散的利益体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主体",即区域主体的自治,然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才会更好地完成新农村建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昨日刊发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对此,专家分析指出,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将更灵活,下一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财政货币政策或进一步放松
  对于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提出的"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专家认为,受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影响,中央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将进一步放松。

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此,专家均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并指出在当前外部需求有可能放缓的情形下,扩大内需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下一阶段政府有可能出台一系列旨在刺激内需的政策。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美国包括欧洲消费市场将可能萎缩,这将大大影响我国的出口。"周到说,因此,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促进内需,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他看来,我国要促进内需,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因此政府有可能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农村消费。


  稳定资本市场或有更多举措
  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三中全会不仅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而且还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对此,黄学军表示,这可以看出中央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视,也表明下一步中央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
  在欧美股市风雨飘摇之际,亚太市场包括中国股市也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政府各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措施稳定股市。"在我的印象中,资本市场在中央全会中提出是很少见的,这次三中全会上提出要'保持资本市场稳定',说明中央对资本市场重视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周到说,这反映出未来有更多的有利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出台。
  黄学军也表示,事实上,近一段时间以来,对资本市场"稳"的政策措施出台力度前所未有,制度、税收、资金、供求等政策涉及股市方方面面,几乎"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政策力度已经是相当大了,中央决心可见一斑。但黄学军认为,政策的核心应该落在供求关系上,只有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才能稳定股市,才能使更多的投资关注基本面,从而提升市场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对银监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部署,指出,银监会要研究并落实好如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推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一是认真学习部署。各级党委要按照统一安排,组织进一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各项工作。
  二是制定银监会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总目标和实施细则,制定完成工作时间表和责任制度。要研究农发行如何更好发展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研究农业银行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和商业化改革要求内涵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办法;要研究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农村信用社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研究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服务范围;要研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规范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引导各类资本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要研究农村金融创新,加强监管,研究如何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以及如何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同时,要研究落实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监管,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和防范非法集资,确保各项支农金融服务稳健发展。
  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立健康、稳定、商业可持续农村市场体制。
  会议强调,在第四季度和以后的工作中,银监会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完成今年工作计划安排,全面分析并冷静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加倍努力工作,不断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
  银监会党委委员、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银监会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全体党员干部出席了会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这次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有关专家认为,此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契合8亿农民的意愿,表明了党中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坚定决心。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必将因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载入史册。
 
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贯穿了这一总要求。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全会闭幕时发表的公报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目标任务:全面描绘农村未来美好图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大部署: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图"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制度创新:夯实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依靠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专家表示,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全会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突出强调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
  --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08:49 , Processed in 0.035568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