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efeiddd

生命的本质一吸一呼----------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基础读物]











[佛教故事、传记专集]
释迦牟尼佛传 |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 佛本生故事 | 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 文殊菩萨的故事 |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
佛经故事选辑-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 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 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 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济公活佛传奇录 | 金山活佛 | 金山活佛神异录 | 玉琳国师 |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 观世音菩萨传 | 海涛法师说故事
动物的故事 | 儿童故事选集 | 百喻故事广释 | 百喻经译 | 佛祖十大弟子
故道白云 | 谈古说今 | 证严法师说故事 | 慈济心灯

佛学常识佛门礼仪常识 | 佛学常识问答 | 疑问解答 | 基础佛理 | 佛学的真面目 | 临终关怀 |
佛教常用器物(法器) | 生命手册系列 | 念珠(数珠功德) |
感应念佛感应 | 菩萨感应 | 放生感应 | 佛母大孔雀明王-持验录 | 观世音菩萨-感应录 |
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因果业报专集因果报应的故事 | 因果原理 | 业道轮回经典选辑 |
学佛因缘智海浪花(一百二十五位知识分子的学佛历程) | 入佛因缘 | 出家因缘 | 铁窗下的醒悟
其他宗教政策制度法规 |

杂文、随笔、诗文法云法师文集 | 达照法师诗文 | 达照法师随笔 | 王维咏佛诗文集 | 醒世诗词选
证严法师文集尘尽光生 | 斋后语 | 生死皆自在 | 人中之宝 | 心灵之窗 | 证严法师心莲 | 生活的智慧
欢喜自在 |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7 15:3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地]





[古德]法师著作开示
莲池大师 | 憨山大师 | 蕅益大师 | 达磨祖师 | 善导大师 | 彻悟禅师 | 智者大师 | 慧远大师 | 法藏大师 | 宗密大师

[近代]法师著作开示
虚云法师 | 宣化上人 | 斌宗法师 | 弘一法师 | 清定上师 | 印光法师 | 太虚法师 | 圆瑛法师 | 印顺法师 | 律航法师
慈舟法师 | 广钦和尚 | 道源法师 | 慧明法师 | 正果法师 | 明旸法师 |

[现代]法师著作开示
星云法师 | 净空法师 | 慧律法师 | 海涛法师 | 传喜法师 | 济群法师 | 慧净法师 | 文珠法师 | 道证法师 | 演培法师
心定法师 | 证严法师 | 圣严法师 | 智谕法师 | 学诚法师 | 净因法师 | 圆慈法师 | 如吉法师 | 达照法师 | 普献法师
净慧法师 | 明海法师 | 妙莲法师 | 仁达法师 | 其它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李炳南居士 | 黄念祖居士 | 沈家桢居士 | 元音老人 | 南怀瑾居士 | 耕云先生 | 徐恒志居士 | 凡夫居士 | 妙泽居士
了凡弘法学会 | 陈柏达居士 | 于凌波居士 | 王季同居士 | 王骧陆居士 | 毛凌云居士 | 江味农居士 | 尢智表居士
李圆净居士 | 吴立民居士 | 林慈超居士 | 林园佛教堂 | 周安士居士 | 范古农居士 | 袁了凡居士 | 陈海量居士
云鹤教授 | 智行居士 | 黄智海居士 | 王龙舒居士 | 露意丝·海 | 陈兵教授 | 其它

[高僧传记|人物|历史]
高僧的故事 | 高僧传记 | 佛教历史 | 高僧传 | 续高僧传 | 宋高僧传 | 明高僧传 | 神僧传 | 比丘尼传 | 禅宗祖师传
中国佛教人物 | 佛教史略 |









观世音菩萨专集1.经典 2.疏论 3.讲解 4.传记 5.感应录
地藏菩萨专集1.经典 2.经注 3.仪轨 4.本迹灵感  5.九华山志
禅宗专集1.经典 2.论 3.文集 4.语录 5.灯录
净土宗专集1.净土三部经 2.般舟三昧经 3.弥勒系经典 4 往生论 5《无量寿经》之注疏
6《观无量寿经》之注疏 7《阿弥陀经》之注疏 8 弥勒经系之注疏 
9 净土宗人之著作  10 往生传
华严专集1 六十华严 2 八十华严 3 四十华严 4 其它华严经典 5 华严经探玄记及其它
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7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8 新华严经论 9 其它注述讲记
法华专集1 经典 2 经注论疏
金刚经专集1 经典 2 偈颂 3 经论 4 经注 5 感应录 6 其它参考资料
戒律学专题1 在家律通说 2 三皈五戒 3 八关斋戒 4 梵网菩萨戒 5 瑜伽菩萨戒 
6 优婆塞戒 7 戒律学研究
法相宗
(唯识教理专集)
1.主要经论 2.参考资料 3.《解深密经》研究

孔雀明王专题1.经文 2.文集 3.持验录(感应)
弥勒菩萨专集 1.经典 2.释义 3.弥勒菩萨应化事迹 4.兜率圣贤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7 15:3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地]









[近代|现代]堪布、仁波切 著作开示
索达吉堪布 | 益西彭措堪布 | 慈诚罗珠堪布 | 丹增嘉措仁波切 | 普巴扎西仁波切 | 宗萨钦哲仁波切 | 昆丘嘉真堪布
根让仁波切 | 卡塔仁波切 | 波卡仁波切 | 夏坝仁波切 | 达真堪布 | 祈竹仁波切 | 创古仁波切 | 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泰·锡度仁波切 | 蒋贡康楚仁波切 | 卡卢仁波切 | 多识仁波切 | 嘉察仁波切 | 洛本仁波切 | 索甲仁波切 | 创巴仁波切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 桑吉银登仁波切 | 贡噶仁波切 | 竹清嘉措仁波切 | 塔汤仁波切 | 阿康仁波切 | 其它善知识

[近代|现代]金刚上师、法王 著作开示
晋美彭措法王 | 阿秋法王(阿秋喇嘛) | 顶果钦哲法王 | 贝诺法王 | 敦珠法王

[传记|历史]
莲华生大士 | 八十四大成就者 | 阿底峡尊者 | 密勒日巴 | 宗喀巴大师 | 麦彭仁波切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热罗多吉扎 | 格萨尔王 | 其它传记
历史源流

[经典|法本|著作|资料]
修法仪轨 | 经论著作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转经轮专集 | 其它资料 |

[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承善知识 著作|资料]
莲华生大士 | 宗喀巴大师 | 冈波巴大师 | 阿底峡尊者 |

菩提道次第专题1 根本论述 2 主要解释  3 三主要道 
4 修法: [六加行] [道前基础] [下士道] [上士道] [别修止观]  5 参考资料
五部大论专集1 释量论 2 现证庄严论 3 入中论 4 俱舍论 5 戒经本论
中有见闻解脱专集1 中阴救度密法 2 颇瓦法[往生法]  3 参考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7 15:3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链接:婴灵莲位 http://yingling.smjy.org


















免费为因堕胎来不及出生的小孩设立超渡牌位


中国每年有一千多万胎儿被残忍的堕掉,这真是个母子相残的时代,千万的婴灵在痛苦的飘荡,做为孕育他(她)们的父母--我们,为什么熟视无睹?做为佛陀弟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痛彻骨髓?!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

童子陀罗尼经白话翻译















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奉绍译

释常愍语译








您知道,堕胎是忏悔亦难灭的大罪业吗?

佛陀于此经中,不但慈悲的为不幸堕胎之妇女,开示了补救方法,更有育婴健康知识,成为人人皆应知晓传阅之重要经书。






如是我闻。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闻佛所讲的。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大菩萨万二千人俱。及诸天龙八部鬼神人非人等。共会说法。





佛说这部经之时,地点在王舍城耆闺崛山中。当时在会的常随众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还有来自各方的大菩萨一万二千之多,及许多天龙、八部、鬼神、人非人等,一齐听佛宣讲。





尔时世尊。于其面门。以佛神力。放种种光。其光五色。青黄赤白。一色之中有无量化佛。能作佛事。不可思议。一一化佛。有无量化菩萨赞颂佛德。其光微妙。难可测量。上至非非想天。下至阿鼻地狱。遍匝八万。无不普照。其中众生。遇佛光者。自然念佛。皆得初地方便三昧。





当时,世尊在说法之前,先于其面门,以自在神力放出种种光。其光有青、黄、赤、白等色。一色之中,有无量化佛。每一化佛,能作不可思议佛事,一能化无量无边化菩萨,一一化菩萨,都在赞叹歌颂佛之功德。佛所放之光,微妙难以测量,上至非非想处天,下至阿鼻地狱,无不普遍照耀。遇到佛光照耀之众生,自然懂得念佛,皆得方便禅定,能登初地果位。





尔时众中。有新发意菩萨四十九人。各欲从佛求长寿命。无能发问。时文殊师利菩萨知有所疑。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见众中有所疑者。今欲咨问。唯愿如来。听我所说。




当时,在法会之中,有四十九位新发菩提心之菩萨,都想向佛请求问长寿之法,但不懂得如何请问。当时,文殊师利菩萨知晓他们的心意,便从座位起来,偏袒右边肩膊,恭敬地向佛合掌,代四十九位菩萨向佛请问:‘世尊!我知法会之中有疑难而不懂发问之人,所以愿意代他们向佛请问,但愿世尊允许我说。’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有所疑。当恣汝问。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于生死海。造诸恶业。从劫至劫。轮回六道。纵得人身。得短命报。云何令其得寿命长。灭诸恶业。唯愿世尊。说长寿法。





佛说:‘很好,很好,文殊师利,他们有甚么疑惑,你只管代他们问吧!文殊师利菩萨说:‘世尊!一切众生,于生死海中,造下种种恶业,从无始劫以来,在六道中不断轮回,虽然得到人身,却得短命之报。如何可以令一切众生,消灭一切恶业,使寿命增长?但愿世尊为他们说长寿灭罪之法!’






佛言。文殊。汝大慈无量。愍念罪苦众生。能问斯事。我若具说。一切众生。无能信受。




佛说:‘文殊!你大慈悲无量,愍念一切罪苦众生,为他们问长寿灭罪法,可惜,若我详细说出,恐怕一切众生不能信受行持。’





文殊师利重白佛言。世尊。一切种智。天人之师。普覆众生。是大慈父。一音演说。为大法王。唯愿世尊。哀愍广说。




文殊师利菩萨重新向佛说:‘世尊!你是大智慧之人,是天人之导师,是一切众生之大慈父,你是大法王,能以一种声音演说一切妙法。为了哀愍福荫一切众生,祈请世尊广说此法!’






佛便微笑。普告大众。汝等谛听。当为汝说。过去世时。有世界名无垢清净。其土有佛。号普光正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其佛法中。有一优婆夷。名曰颠倒。闻佛出世。求欲出家。悲号啼哭。白彼佛言。世尊。我有恶业。求欲忏悔。唯愿世尊。听我具说。我于昔时。身怀胎孕。足满八月。为家法故。不贪儿息。遂服毒药。杀子伤胎。唯生死儿。人形具足。曾闻智人来谓我言。若固伤胎。此人现世得重病报。寿命短薄。堕阿鼻狱。受大苦恼。我今惟忖。生大悲惧。唯愿世尊。以慈悲力。为我说法。听我出家。令免斯苦。





于是,佛便微笑地向大众说,你们要专心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广说:

在过去世时,有一个世界名叫无垢清净,其世界中有一尊佛出世,名普光正见如来。又名应供,又名正遍知,又名明行足,又名善逝,又名世间解,又名无上士,又名调御丈夫,又名天人师,又名佛,又名世尊。这位佛被无量无边的菩萨大众,恭敬围绕。那佛在世之时,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人,名叫颠倒。她哀求佛允许其出家,悲伤啼哭地向佛说:‘世尊!我造下深恶罪业,想求忏悔,改过向善,唯愿世尊听我详细说出!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家境不许我有儿息,所以我用药物将腹中足八个月的胎儿杀死,堕下的胎儿人形具足,四肢健全。后来有一位智者来对我说:‘故意堕胎之人,现世便得重病,及寿命短薄之报;死后还要堕阿鼻地狱,受极大痛苦。’我听后十分恐惧,追悔莫及!唯愿世尊你以大慈悲之力,拔我于深渊,为我说解救之法,允许我出家,使我免受大苦!’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告颠倒言。世间有五种。忏悔难灭。何等为五。一者杀父。二者杀母。三者杀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如此恶业。罪难消灭。尔时颠倒女人啼号哽咽。悲泣雨泪。五体投地。踠转佛前。而白佛言。世尊大慈。救护一切。唯愿世尊怜愍说法。





于是,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说:‘世间上有五种恶业,即使忏悔也难消灭。是那五种呢?一者杀父、二者杀母、三者杀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坏和合僧团。这五种罪恶之业,难得消灭。’颠倒女人听后,更是悲切哭泣,泪如雨下。哽咽著向佛五体投地,转伏佛前,再次向佛说:‘世尊!你大慈悲,救护一切众生,祈求世尊怜愍,为我解说获救之法!’





普光正见如来而重告言。汝此恶业。当堕阿鼻地狱。无有休息。热地狱中。暂遇寒风。罪人暂寒。寒地狱中。暂遇热风。罪人暂热。无间地狱无有是处。上火彻下。下火彻上。四面铁墙上安铁网。东西四门。有猛业火。若有一人。身亦遍狱。身长八万由旬。若众多人。亦皆遍满。罪人遍身。有大铁蛇。其毒苦痛。甚于猛火。或从口入从眼耳出。周匝缠身。从劫至劫。罪人肢节。常出猛火。复有铁鸭。啄食其肉。或有铜狗。咬啮其身。牛头狱卒。手执兵具。发大恶声。如雷霹雳。汝固杀胎。当受此苦。我若妄说。不名为佛。尔时颠倒女人。闻佛说已。悲咽辟地。渐得苏息。重白佛言。世尊。唯我一人。受斯苦痛。为复一切众生。皆受此苦。






普光正见如来再对她说:‘你所作的恶业,应堕阿鼻地狱,无休止地受大痛苦,在热地狱中,遇到寒风吹来,罪人骤然受寒;在寒地狱中,遇到热风吹来,罪人骤然受热。在无间地狱,虽无此间歇性的暂寒暂热,却有大猛火燃烧,由上烧彻下,再由下烧彻上。四面是铁围墙,还安上铁网。东西南北四门,都有大猛业火燃烧著。无间地狱的罪人,身长八万由旬。虽然只有一人,其身亦遍满狱中;若是多人,其身亦一样遍满狱中。罪人遍身都有大铁蛇,使其痛苦甚于大猛火。铁蛇或从口入,而由眼耳出。或将罪人之身周围缠绕。罪人之肢节常出猛火,还有铁鸭啄食其肉;或有铜狗咬啮其身;更有牛头狱卒,手执兵器,发出如雷轰霹雳的恶声说:‘你故意杀胎,应当受此大痛苦,从此劫到另一劫,不得休息!’这种苦报,我若妄说骗你,便不名为佛。’这时,颠倒女人闻佛说完,悲痛闷绝,仆倒于地,后渐苏醒,再向佛说:‘世尊!是否唯我一人受此痛苦?抑或一切故意堕胎的女人,都要受此痛苦?’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子在胎。人形具足。在生熟二藏。犹如地狱。两石压身。母若热食。如热地狱。母餐冷食。如冷地狱。终日苦痛。在无明中。汝更恶心。固服毒药。汝此恶业。自堕阿鼻。地狱罪人是汝俦侣。颠倒女人悲号重白。我闻智者说如是言。若造诸恶。值佛及僧。忏悔即灭。设所命终。入诸地狱。造小福者。还得生天。于意云何。愿为我说。





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说:‘你的胎儿人形具足,在子宫内犹如地狱,又如大石压身,母亲若食热的东西,胎儿便如处热地狱;母亲若吃冷的东西,胎儿就如处于寒冰地狱,终日被痛苦煎熬。你自己无明火起,情憎烦燥,即起恶念,故意服毒堕胎。你造下这种恶业,自然要堕阿鼻地狱。无间地狱之罪人就是你的伴侣。’颠倒女人听后,悲苦号哭,再向佛说:‘我曾听有智慧之人说过,不论造下甚么恶罪,只要值遇佛陀及清净僧人,恳求忏悔,改恶迁善,罪业便得消灭。设使命终已堕入地狱,若得在生眷属为其作善修小福,死者还得生到天上,是否有这样的事呢?恳请世尊为我解说!’







普光正见如来。告颠倒言。若有众生。造诸重罪。遇佛及僧。至诚忏悔。不复更作。罪得消灭。设所命终。阎摩罗法王推问未定。亡者生存六亲眷属。请佛迎僧。七日之内。转读大乘方等经典。烧香散花。当有冥使。检覆善恶。持五色神旛。来至王所。其旛前后。歌咏赞叹。出微妙声。柔和善顺。报阎王言。此人积善。或多亡者七日之内。信邪倒见。不信佛法大乘经典。无慈孝心。无慈悲心。当有冥使。持一黑旛。其旛前后。有无量恶鬼。报阎王言。此人积恶。尔时阎罗法王。见五色旛至。心大欢喜。高声唱言。愿我罪身亦同汝善。当此之时。诸地狱中变为清泉。刀山剑树如莲华生。一切罪人咸受快乐。若见黑旛。阎王嗔怒。恶声震裂。则将罪人付十八狱。或上剑树。或刀山中。或卧铁床。或抱铜柱。牛犁拔舌。碓捣硙磨。一日之中。万死万生。乃至展转堕阿鼻狱。受大苦痛。从劫至劫。无有休息。






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说:‘不错,若有众生造下各种重罪,得遇佛陀及清净僧人,能至诚恳切忏悔,以后不再重犯,罪业得消灭。设使命终之后,若得其在生的六亲眷属,为其礼拜佛僧,在七日之内,能读诵大乘经典,烧香散花供养三宝。冥间之差使便会持五色神旛,去到阎王殿,有许多鬼卒绕在旛前旛后,歌咏赞叹,用微妙柔和之声向阎罗王报告说:‘此亡者是积善之人。’阎罗王见五色旛旗至,心中便生大欢喜,高声唱出:‘愿我有罪之身,亦同他一样积善。’即时,所有地狱都变成清泉,刀山剑树都变成莲花,一切罪人皆得舒畅快乐感受。若是另有亡者,不信佛法,不诵读大乘经典,无孝敬心,无慈悲心,又信外道邪见,在七日之内,又无在生之眷属为其修善修福。于是,冥间的差使便持黑色旗旛,更有无量恶鬼跟著,同向阎罗王报告:‘此亡者是积恶之人。’阎罗王一看见黑色旗旛,立即嗔怒,恶声震裂殿宇。随即将罪人押下十八层地狱,或迫其上剑树刀山,或要其卧铁床抱铜柱,或将其舌拔下以牛犁之,或用石碓捣其身体,石磨辗磨其骨肉。在一日之中便有万次生死,然后再辗转堕到阿鼻地狱,更受极大的痛苦,一劫一劫永无休止地受苦。’






所言未讫。尔时空中有大恶声唤言。颠倒女人。汝固杀胎。受短命报。我是鬼使。故来追汝。颠倒女人惊愕悲泣。抱如来足。唯愿世尊为我广说诸佛法藏灭罪因缘。死当愿毕。




普光正见如来还未说完,忽然空中发出心胆俱裂的大恶声,叫唤颠倒女人说:‘你故意杀儿堕胎,应受短命之报。我是鬼差大使,特来追捕你归案。’颠倒女人惊慌错愕,悲泣地抱住如来双足,哀求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诸佛的大法藏,及灭罪的方法,那我才能死得眼闭!’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以佛威力。报鬼使言。无常杀鬼。我今现欲为颠倒女说长寿命灭罪经。且待须臾。自当有证。汝当谛听。我当为汝依过去千佛说诸佛秘法长寿命经。令遣汝等远离恶道。





当时,普光正见如来,以佛之威德神力,与鬼差说:‘无常杀鬼,我现在要为颠倒女人说长寿灭罪经,你且等待片刻,自然会有不同的景况出现。你也应当留意细听,我亦会为你说过去诸佛所说的秘密法门,长寿灭罪经,令你们远离恶道。’





颠倒当知。此无常杀鬼。情求难脱。纵有无量百千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而将赎命。无能得免。纵使国王王子。大臣长者。恃其势力。无常鬼至。断其宝命。无一能免。颠倒当知。唯佛一字能免斯苦。颠倒。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难可值遇。一者不行恶法。二者有罪即能忏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汝能至心于我忏悔。我当为汝说长寿经。令汝得免无常鬼苦。颠倒当知。未来世中五浊乱时。若有众生。造诸重罪。杀父害母。毒药杀胎。破塔坏寺。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是等罪五逆众生。若能受持此长寿经。书写读诵。若自书。若遣人书。犹尚罪灭。得生梵天。何况汝令亲得见我。善哉颠倒。汝于无量旷劫种诸善根。我今因汝善问。殷勤忏悔。即得转于无上法轮。能度无边生死大海。能与波旬共战。能摧波旬所立胜幢。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普光正见如来说:‘颠倒,你应当知道,此无常杀鬼是无人情讲的,纵使你用无数的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等宝,去贿赂他,以赎性命,也是枉费心机。即使贵为国王、王子、大臣、长者等,恃其威神势力,也奈何不了无常杀鬼取其宝贵性命。颠倒,你应该知道,唯有一个佛字能断没命之苦。颠倒,世上有两种人,甚是希有难得,有如优昙花,很难值遇其开放。第一种:是从来不行恶法造罪业之人;第二种:是知罪即能忏悔改过之人。这样的人,甚是希有可贵。你能在我面前诚心忏悔,我当然要为你说长寿灭罪经,令你得免无常恶鬼追捕之苦。颠倒,我告诉你知,在未来的五浊恶世中,若有人杀父害母,故意堕胎,破坏佛塔佛寺,出佛身血,破坏和合僧团等,便是造下五逆重罪,应当要堕无间地狱,受极大痛苦。此等五逆众生,若能受持这部长寿灭罪经,书写读诵,或自己亲笔书写,或委托别人写,这样也能灭罪,得生梵天享受天福。何况你现在得亲见我?还好,你于无量旷劫前曾种下不少善根,加上现在又擅于请问,又能殷勤忏悔,所以不久便能转无上法轮,能度无边生死大海,能与天魔波旬战斗,能摧碎天魔所立之胜幢。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著,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著夺取。没有执著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颠倒,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因为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我现在再为你说一真实道,你应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又名为大乘心。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故诸佛菩萨分别说为三乘。你应当念念常勤守护这个菩提心,切勿令其忘失。纵使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地水火风四蛇吞噬,贪嗔痴三毒发作,色声香味触法等六贼入侵,以及一切妖魔来恼害,你都不能动摇改变这颗菩提心。有了这颗菩提心,你的身体就有如金刚坚固其心,就有如虚空一样,别人难以破坏。菩提心坚固,即能得无上正等正觉,即是具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有了涅槃四德,生老病死,一切地狱便与你绝缘。这样,无常杀鬼自然不会追捕你归案。’







佛于大众中说是法时。虚空鬼使作如是言。我闻世尊说是法要。地狱清净。为莲华池。我今现舍鬼境界。鬼复答言。颠倒。汝得道时。愿见济度。





普光正见如来说完,虚空中的鬼差使便想,听世尊所说的法要,地狱也会变成莲花池一样清净。我何不舍弃此鬼境界?于是,他便对颠倒女人说:‘你证得圣道之后,勿忘来化度我!’






尔时普光正见如来。复告颠倒。我已为汝说十二因缘竟。更为汝说六波罗蜜。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波罗蜜檀波罗蜜。此六波罗蜜。汝当受持。复次为汝说过去诸佛成佛之偈。而说偈言。





接著,普光正见如来再对颠倒女人说:‘我已为你说了十二因缘法,现在再为你说六波罗密,亦即是菩萨所修的六度,何谓六度?第一、要广为布施,布施能度悭贪。第二、要坚守戒律,戒律能度毁犯。第三、时时忍辱,忍辱能度嗔恚。第四、常行精进,精进能度懈怠。第五、勤修禅定,禅定能度散乱。第六、深明智慧,智慧能度愚痴。六度具足方能到达彼岸,缺一不成。还有一首过去诸佛成佛之偈,你应当喜欢奉行。’偈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尔时颠倒女人闻法欢喜。心豁明净。了了而悟。以佛神力。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安心静坐。


当时,颠倒女人闻法后十分欢喜,自心豁然明净,了了而悟。以佛的神力加被,升于虚空,有七棵多罗树那么高。她于虚空中安心静坐。





尔时有一大姓婆罗门。家中巨富。无与等者。忽患重病。医人瞻之。须人眼睛。合药痊愈。时大长者。即令僮仆。行于衢路。高声唱言。谁能忍痛。卖双眼睛。当与千金。库藏珍宝任意所须。终不吝惜。颠倒女人闻此语已。心大欢喜。而自念言。我今从佛闻长寿经。灭除恶业。心以了了。悟诸佛性。又得远离无常杀鬼诸地狱苦。我当碎身报佛慈恩。高声唱言。我今年至四十九岁。从佛闻法。名长寿经。今欲碎身。不惜躯命。写长寿经四十九卷。欲令一切众生受持读诵。我须卖眼。将写此经。我眼无价任汝与直。时天帝释化作四十九人。至颠倒所。我愿为汝书写是经。令汝见已。当任卖眼。时颠倒女庆幸无量。削骨为笔。身肉支解。以血为墨。供给书人。于七日中。书写经竟。诸人写已。白颠倒言。向来所许两眼睛时。我等功毕。愿付我等。持卖与婆罗门。尔时颠倒即命旃陀罗者。汝可为我剜出眼睛。当令四十九人分汝一份。时旃陀罗依法欲剜。四十九人齐唱言。希有希有。不可思议。此颠倒女。削骨出血。疮秽能忍。不惜身命。书写此经。我等云何而取眼睛。以慈悲心。白颠倒女言。我等终不贪汝眼睛卖婆罗门。愿汝得道。当济度我。唯愿我等。在在处处。当当来生。常得与汝同共一处。作善知识。宣说是经。救度一切罪苦众生。





那时,有一位大姓婆罗门,家中巨富,无人可比。一天忽然患上重病,经医生诊断,须要人的眼睛混和草药方能治愈。于是,大富长者即令僮仆于大街小巷高声唱出:‘那一个人能忍受痛苦,挖双眼睛出来卖?高价收购,金银珠宝任君所须,任意所取,决不吝惜食言!’颠倒女人于虚空中听闻此语,心中大喜,即便思惟:我现在听闻佛讲了长寿灭罪经,灭除诸恶罪业,心已了悟诸佛性,得以远离无常杀鬼及地狱之苦。我应该粉身碎骨报佛慈恩。想罢高声唱出:‘我今年四十九岁,得闻佛说长寿灭罪经,我愿不惜躯命,碎身而写长寿灭罪经四十九卷,希望令一切众生受持读诵。我必须卖眼,以作写经之费用。我双眼没有一定价值,随便你出心给我多少也可以。’这时,天帝释化作四十九人,来到颠倒女人之家说:‘我们愿为你写此经,让你见过之后才卖眼,你认为如何?’颠倒女人庆幸异常,无限欢喜。立即将身肉支解,取一根骨头削成笔形,以血作墨,供人书写。经过七日,才将经写完。天帝释所化之人,便对颠倒说:‘你对我们所许下的诺言,希望你能兑现。现在我们巳经写完,让你看过之后,该挖眼睛给我们了吧?让我们拿去卖给婆罗门。’于是,颠倒女人便命一位姓旃陀罗的人,为她挖去双眼,还叫四十九人卖得之钱,分一份给旃陀罗。旃陀罗正想下手挖眼,四十九人齐声喝止,并赞叹说:‘希有难得!希有难得!不可思议!此颠倒女人削骨出血,不惜身命,伤痛能忍,为的是书写此经,我们怎么能忍心挖取她的眼睛?’因而慈悲地对颠倒女人说:‘我们现在不须要你的眼睛卖给婆罗门,但愿你得道后,先来救度我们!我们更希望生生世世,不论在甚么地方,都和你共同一起,作善知识,宣说此经,救度一切罪苦众生。’







尔时难陀龙王等。以大威力。作诸幻术。盗颠倒经。于龙宫中受持供养。时颠倒女于须臾顷忽不见经。流泪哽咽而白佛言。世尊。我所碎身写长寿经。欲令流布一切众生。我今忽然不知所在。我心闷浊。愁毒难忍。




这时,难陀龙王,以神通力化诸幻术,将颠倒女人之经盗回龙宫,受持供养。颠倒女人在顷刻之间,忽然不见此经,急得流泪哽咽,奔到佛所而向佛说:‘世尊!我不惜身命,碎肉挖骨写长寿灭罪经,原意希望广传一切众生。但现在该经忽然不知所踪?使我心中极之愁闷,有如毒箭伤身一样难忍。’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经是八部龙王请在龙宫。受持供养。汝当欢喜。不须愁恼。善哉颠倒。汝当以此功德力故。尽此寿已。生于无色界天。受诸快乐。永不更作女人之身。尔时颠倒女人白佛言。世尊。我之所愿。不愿生天。唯愿生生世世常遇世尊。佛心不退。在在处处。常为一切罪苦众生宣扬此法。





普光如来对颠倒说:‘你的经是八部龙王,请在龙宫中受持供养,你应当欢喜才是,不用忧愁苦恼。颠倒,你这样做很好,当你寿命一尽,必会乘此功德生到无色界天,享受天福快乐,永不作女人之身。’这时,颠倒女人向普光正见如来说:‘世尊!我之所愿,非是生到天上享福,唯愿生生世世值遇世尊,菩提心不退。在在处处,常为一切罪苦众生宣扬此法。’






普光告言。汝应妄语。颠倒又言。我若妄语。愿我依前无常鬼逼。我若实心。愿我身疮对佛除愈。于时颠倒以誓愿力。平复如故。




普光正见如来说:‘你是在说妄语?’颠倒女人说:‘我所说的若是妄语,愿我如前被无常杀鬼追逼;若我所说是真实不妄,我身上的伤损,在佛面前立即平复如故!’颠倒发愿完后,身体即时痊愈如初。





普光如来告颠倒言。汝一心念佛。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汝即能见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文字语言。不可宣说。尔时颠倒。于须臾间得无生法忍三藐三菩提心。





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说:‘你若一心至诚念佛,就可以从一佛国到一佛国,能见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能懂诸佛世界不可思议宣说的语言文字。’当时,颠倒女人于瞬息间,即证得无生法忍,又名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文殊当知。普光如来。我身是也。颠倒女人。汝身是也。四十九人。新发意菩萨是也。我于无量旷劫已来。常以护身。常与汝等宣说此经。令一切众生所有恶业。闻此长寿命经半偈于耳。皆得消灭。今又更说。




这时,佛说:‘文殊,你应该知道,昔日的普光正见如来,就是我的前身;颠倒女人就是你的前身。四十九人,即是眼前四十九位新发菩提心菩萨。文殊,我于无量旷劫以来,当为你们宣说此经,及护身之法。欲令一切有罪业的众生,闻此长寿灭罪经半偈于耳,诸罪皆得消灭,何况现在又重新宣说!’





尔时波斯匿王。于其夜分。在王宫中。闻有女人高声号哭。哀恸难忍。悲不自胜。而自念言。我之深宫曾无是事。何故有是哀屈之声。于晨朝时。即敕所司。往城衢路。寻求此女。使奉王敕。寻得将来。其女惊愕。闷绝王前。王以冷水而洒其面。渐渐得苏。大王问言。昨夜号哭。审是汝不。女人答言。是我悲耳。王曰。何故怨哭。谁之屈汝。女人答言。我之所恨。实无人屈。唯愿大王听我所说。我年十四。嫡于夫家。经三十年生三十子颜容殊妙。头绀青色。唇赤如朱。齿白如玉。身体盛爱。如春中花。我之恋惜。犹如髓脑。亦如肝肠。甚于性命。此子长大。不过一岁。于秋夏时。便弃我死。其最后儿。甚是我命。今现垂困。命将欲终。我昨夜号哭。因此悲耳。






那时,波斯匿王在王宫中,约半夜时分,听闻有女人高声号哭,哀恸震天,悲不自禁。因而自忖:我之深宫应无甚么事发生,何故会有如此哀屈之声?等到天亮,波斯匿王立即派人往大街小巷寻找哭声,王之使者将女人寻获,并带回王宫。女人惊慌错愕,闷绝昏迷倒地,匿王命人以冷水洒其面,女人渐渐苏醒。匿王问她:‘昨夜悲哀恸哭,大慨就是你吧?’女人回答说:‘是,昨夜是我在悲哭。’匿王问:‘你何故如此哀伤痛苦,是谁欺负你?’女人回答:‘我之怨恨痛哭,并非有人欺负我,愿王听我陈说。我十四岁就结婚,三十年来;共生了三十个子女,个个样貌都非常可爱,唇红如朱,齿白如玉,天真活泼,有如春天的花朵。我爱惜他们如掌上明珠,亦如自己的心肝脑髓,我视他们比我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但他们一个个夭折弃我而死。现剩下最后一个,不过一岁大,他等如是我的命根,现在又眼巴巴看著他性命垂危,快将舍我而去。故此,昨夜我禁不住悲痛号哭!’






尔时大王闻此语已。深大愁恼。所有百姓。依因于我。若不救护。非名国王。即集群臣。共相论议。王有六臣。一名见色。二名闻声。三名香足。四名辩才。五名随缘。六名易染。而白王言。童子初生。当作七星二十八宿神坛延命。方免斯苦。唯愿大王。告敕天下。




匿王听后,十分愁恼,对女人深表同情。心想,所有百姓,皆依我而住,有如我的子女,若不救护,为她解危,就不名为国王。因而立即召集群臣,共同商议。其中有六位大臣,他们的名字是:一名见色、二名闻声、三名香足、四名辩才、五名随缘、六名易染。一齐向匿王禀告:‘婴儿初生之时,应当作七星二十八宿神坛,求福延命,方免夭折之苦。愿王将此方法敕告天下。’






尔时有一智臣。曾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名曰定慧。前白大王。大王当知。六臣所言。非能免苦。今有大师字瞿昙氏。号悉达多。无师自悟。今得成佛。在耆阇崛山说长寿经。唯愿大王往彼听受。若闻此经半偈于耳。百劫千生所有重罪无不消灭。一切童子闻经于耳。虽未悟解。以经功德。自然长寿。波斯匿言。我昔曾闻六师所言。瞿昙沙门。学日浅薄。黄颔小儿。其年幼稚。六师经中。妖祥幻化。瞿昙是也。若有崇者。多失正道。尔时定慧以偈白王。






当时,有一位智慧大臣,曾于无量佛所种下很多善根,名叫定慧,上前向匿王禀告:‘愿王明鉴!六位大臣所说的方法,决不能免夭折之苦。这种夭折之苦,唯有佛才能灭。这个佛就是现在的瞿昙氏,悉达多太子。太子无师自悟,彻证宇宙真理。现在耆阇崛山,说长寿灭罪经,唯愿大王前往听受。若得闻此经半偈于耳,百劫千生所有重罪无不消灭。一切童子听到此经,虽未明悟了解,但以听经之功德,自然长寿。’波渐匿王说:‘我昔日曾闻六师讲过,姓瞿昙的沙门,学道的日子非常浅薄,是一个羽毛未丰的黄毛小子,年少幼椎。六师经中说,妖祥幻化就是这个瞿昙小子。若有人崇拜他,多会失去正道。’定慧大巨立即以偈颂形式向大王禀告:





释迦牟尼天人师
曾于无量劫苦行

今得成佛转法轮
还依过去诸佛说

不违一切众生愿
慈悲大力救群迷

见佛如龟值浮木
亦如最妙优昙花

唯愿大王往听法
不信外道六师言






释迦牟尼天人师,曾于无量劫苦行。
今得成佛转法轮,还依过去诸佛说。
不违一切众生愿,慈悲大力救群迷。
见佛如龟值浮木,亦如最妙优昙花。
唯愿大王往听法,不信外道六师言。





尔时定慧说是偈已。以神通力。从地踊上。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即于王前作诸咒术。于一念顷。令须弥山。及大海水。入于心中。安然无碍。




这时,定慧大巨说完偈,以神通力从地踊起,升上虚空,有七棵多罗树之高。即时在大王面前作起咒术,于瞬息间,令须弥山及大海水入于心中,安然无碍。




波斯匿王。见是事已。叹言希有。真善知识。前礼定慧。白定慧言。汝师是谁。定慧答言。我师是释迦牟尼佛。今现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说长寿灭罪经。王闻此语。心大欢喜。即以国事暂委定慧。与无量眷属大臣长者。驷马宝车。前后围绕。并此女人。及其童子。赍持花鬘。百种供养。至王舍城耆阇崛山中。除诸仪饰。绕佛三匝。合掌顶礼。散花供养。具以上事而白佛言。





波渐匿王见此境像,惊叹希有,知道定慧大臣才是真正善知识。于是向前顶礼定慧大臣,并问他:‘你的师父是谁?’定慧大臣回答说:‘我的师父就是释迦牟尼佛。他现今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说长寿灭罪经。’匿王听后,心中无限欢喜。立时将国家大事,暂时委托定慧大臣处理。自己率领很多眷属、及大臣长者等,乘四马宝车,前呼后拥地向王舍城出发。并将该女人及其儿子也带去。到了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将鲜花及百种上好供品献上,除去身上的装饰,然后绕佛七周,向佛合掌顶礼,并散鲜花供养佛。然后将那女人之事向佛陈说一遍。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此女人者。于过去世时。身为后母。心生嫉妒。和合毒药。杀前妻儿三十之子。此子被杀。各发誓言。愿我生生世世常作其子。便即分离。令其苦切。生大悲痛。时此女人。今来得闻我说长寿命经一偈于耳。怨家债主。从斯永绝。




即时世尊对波斯匿王说:‘这个女人于过去世时,身为后母,因心生妒嫉,用毒药杀死正室的三十个儿女。那些被杀的儿女,都各自发誓说:‘愿我生生世世都作其子女,出生后即便夭折分离,令其生大悲痛,苦切如肝肠寸断。’现在她来听我说长寿灭罪经,能将一偈入于耳中,她的怨家债主便从此永绝,不再寻仇。’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童子受胎。魔王波旬。即放四大毒蛇。六尘恶贼。止住其身。若一不调。命根即断。我有陀罗尼咒。善能增益诸童子寿。若有患苦。闻我此咒。一经于耳。无不除差。能令恶鬼四散驰走。即说咒曰。




接著,世尊又对法会大众说:‘童子入胎时,魔王波旬立放四大毒蛇,六尘恶贼依附在其身中,若四蛇六贼有一不调和,童子命根即告断亡。我有陀罗尼咒,能增益童子寿命。若有患疾苦恼,闻我此咒历于耳根,患疾即得消除。此咒能令恶鬼四散驰走。’跟著随即说咒:




波头弥波  头弥提婢  奚尼奚尼  奚弥诸梨
诸罗诸丽 
侯罗侯罗 

由丽由罗 

由丽波罗波丽闻

制嗔迭  频迭般逝末迭迟那迦梨 
苏波诃           


波头弥波  头弥提婢  奚尼奚尼  奚弥诸梨
诸罗诸丽 
侯罗侯罗 
由丽由罗 
由丽波罗波丽闻

制嗔迭  频迭般逝末迭迟那迦梨  苏波诃 



          

佛言。是陀罗尼咒文句。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一切受胎出胎病患童子之所演说。七日七夜。烧香散花。书写供养。至心听受。所有重病。前身业障。皆得消灭。





佛说:‘这个陀罗尼咒文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一切入胎出胎,有病患之童子演说,经过七日七夜,烧香散花,书写供养,专心一意听闻受持,那么,所有重病及前身业障,皆得消灭。’





尔时医王菩萨。名曰耆婆。前白佛言。世尊。我为大医。疗冶众病。诸小童子。有九种病。能短其命。何者为九。一者父母非时行于房室。二者初产。令血秽地。地神不居。恶鬼得便。三者初产。不去脐间诸小毒虫。四者不以兜罗软绵拭其胎中秽血。五者杀生害命而为欢宴。六者其母食一切诸杂冷果。七者童子有病。喂其杂肉。八者初产。子母未分。令诸不祥见产生处。未分解者能令母死。已分解者令童子死。何谓不祥。若有人眼见一切死尸。及诸变怪。眼不净故。名曰不祥。若以牛黄真珠光明砂蜜末微尘定童子心。能免不祥。九者夜行。被恶鬼打之。一切童子。若能慎是九事。终不至死。





这时,医王耆婆菩萨上前向佛说:‘世尊!我身为大医王,治疗一切病,那些小婴儿有九种病,足以断其小命。何谓九种病呢?一者、父母在不适当之时行房。二者、生产时令血污秽了地,使地神不居,而恶鬼得便,乘虚而入。三者、生产时,没有清洁脐间诸小毒虫。四者、生产时,不用消毒棉布拭抹胎中秽血。五者、杀生害命而为欢宴其亲戚朋友。六者、其母怀孕及哺乳期间,吃各类生冷杂果食品。七者、童子有病之时,喂以各类肉食。八者、产妇分娩时,在产房内看见不祥境像,若脐带未断,则令母亲先死;若脐带已断,则令童子夭折。何谓不祥境像?如见一切死尸及一切古怪离奇不洁之像。因其眼不净故,所以名为不祥。若以牛黄、真珠、光明砂,磨成粉末,和蜜给童子服,能定其心神,能免不祥。九者、夜晚抱婴儿外出行走,被恶鬼打之。一切初生婴儿,若能审慎避免以上九种事,终不会夭折。’





尔时天魔波旬有他心智。在魔宫中。知佛说此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心大忿怒。发大恶声。愁忧不乐。魔有三女。前白父王。未审大王。何故愁恼。父王答言。瞿昙沙门。今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为无量无边众生说长寿经。流布一切众生。得长寿乐。侵我境界。我恶心起。我今欲将诸眷属等。一切魔兵。而往讨之。纵使不能止得瞿昙。我今威力。止塞诸天及大众耳。不令闻佛说长寿经。时魔三女以偈谏父。





与此同时,在魔宫中的天魔波旬,因有他心通,知佛正在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故心发大忿怒,出大恶声,忧愁不乐。魔王有三个女儿,看见父王震怒,焦燥愁恼。便趋前问父王:‘未知父王为何事故,如此愁恼不乐?’魔王回答说:‘那个姓瞿昙的沙门,现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无量无边众生说长寿灭罪经,还要将这部经广传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长寿乐。这样就侵损我的境界,叫我如何不起恶念?我现在要率领所有眷属,及一切魔兵前住讨伐。纵使不能阻止瞿昙沙门演讲这部长寿灭罪经,以我现今的神通威力,也可以堵塞诸天及大众之耳,不令得闻佛说此经。’三个魔女听后,立即以偈谏父:





天魔波旬有三女
稽首前白父王言

瞿昙沙门天人师
非是魔力能禁止

昔日在于菩提树
初坐吉祥法座时

我等三女巧懒妍
诸天女中为第一

百种姿态拟欲之
菩萨都无染著意

观我三女如老姥
今成正觉菩提师

父王弯弓作恐怖
诸兵器仗匝虚室

菩萨观如童子戏
一无惊惧退败心

今日道成为法王
唯愿父王息恶意


天广波旬有三女,稽首前白父王言,
瞿昙沙门天入师,非是魔力能禁止。
昔日在于菩提树,初坐吉祥法座时,
我等三女巧缏妍,诸天女中为第一。
百种姿态拟欲之,菩萨都无染著意,
观我三女如老姥,今成正觉菩提师。
父王弯弓作恐怖,诸兵器仗匝虚空,
菩萨观如童子戏,一无惊惧退败心。
今日道成为法王,唯愿父王息恶意。






尔时魔王波旬闻女说偈。将诸眷属。私自平章。我当与汝同往佛所。善巧方便而逡巡之。诈受佛降。令佛信用。若得信者。当作种种一切魔事而障此经。即与眷属同诣佛所。绕佛七匝。而白佛言。世尊。说法无疲劳耶。我今将领诸魔眷属。来听长寿命经。为佛弟子。唯愿世尊不违我愿。





天魔波旬听女儿说偈后,便将所有眷属重新调配,私自重新计划,选出一些精英份子,对他们说:‘我与你们同往佛所,诈作向佛投降,以种种方便善巧,取得佛的信任。若取得信任后,便伺机而作一切魔事,务求障阻此经广传。’说罢即与眷属同到佛所。绕佛七周后而向佛说:‘世尊说法疲劳吗?我现在领诸眷属来听佛说长寿灭罪经,想成为佛弟子,唯愿世尊慈悲摄受,顺我心意。’





尔时世尊呵责魔王。汝在本宫。心生忿怒。设得来此。诈作逡巡。我之法中。不容汝诈。时魔波旬羞愧交集。敛容无色。而白佛言。世尊。是我愚计。实行诈法。唯愿世尊。以大慈悲恕我愆犯。我今得闻长寿经护诸童子陀罗尼咒。我发誓愿。若后末世。有受持此经。书写读诵。所在之处。我当拥护。无令恶鬼伺求其便。设使地狱。若有罪人。须臾之间。忆念此经。我当以大神力。取大海水。灌注罪人。令大地狱。如莲华池。





世尊即时呵责魔王说:‘你在魔宫时,已心生忿怒,计划来这里诈作往来行走,而伺机作一切魔事,我佛法中不会容你欺诈。’魔王波旬立时羞愧交集,收敛欺诈之颜容而向佛说:‘世尊!我这些愚蠢的欺诈计谋,实是瞒不过你。唯愿世尊以大慈悲,宽恕我的罪行!我现在得闻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我现发愿:若以后末世众生,有受持书写读诵此经,所在之处,我即当拥护,无令恶鬼伺机多方加害。假使已在地狱中的罪人,于顷刻间,能忆念此经,我以大神力取大海水,灌注罪人,令得清凉,使大地狱如莲花池。’






尔时复有飞腾罗刹食童子罗刹等。而为上首。与其同类诸眷属等。从空中下。绕佛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无量劫来受罗刹身。我之眷属。如恒河沙。各为饥饿之所逼切。于四天下。唯啖在胎及初生童子血肉。我等眷属。伺候一切众生。夫妇交会食啖其精令无胎息。或在胎中。我亦随入。伤胎食血。初生七日。我等专伺其便。断其命根。乃至十岁。我等眷属。变作种种诸恶毒虫。入童子胎。食其五脏所有精血。能令小儿吐乳下痢。或疳或疟。眼肿水腹。乃至渐渐断其命根。我等今闻世尊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经。奉世尊敕。令我眷属。饥饿所逼。不敢食啖。






这时候,有许多飞腾罗刹,食童子罗刹等为上首,与其同类诸眷属等,从空中而下,绕佛千周,而向佛说:‘世尊!我们于无量劫以来,受罗刹身,我们的眷属有如恒河沙之多。各为饥饿之所逼迫,于四天下,唯一食啖胎儿和初生婴孩之血肉。我们的眷属专门伺候一切众生,待夫妇交合时,食啖其精,令其没有胎息,或随入胎中伤胎食血。或初生的头七天,我们专伺机会而断他命根。乃至十岁之内,我们的眷属会变作种种恶毒小虫,入童子腹中,食其五脏六腑及所有精血。能令小儿吐奶痢疾,或生疳癪或染疟疾,或令其眼睛青蓝,水肿腹胀,以至渐渐断其命根。我们现在闻世尊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奉世尊敕命,使我们眷属虽然受饥饿所逼,再也不敢食啖胎儿及婴儿。’







佛告罗刹。汝等当受我之禁戒。令汝得舍此罗刹身。生天受乐。




佛对罗刹鬼说:‘你们应当接受我佛法之禁戒,能令你们舍此罗刹之身,得生天上享受福乐。’





佛告大众。若有童子受患苦者。令其慈母。分乳微尘。与虚空中。施诸罗刹。并清净受持此长寿命灭罪陀罗尼经。书写读诵。病则除差。时罗刹众甚大欢喜。而白佛言。审得生天。我等眷属终不能侵诸童子乳。乍食铁丸。终不能食诸童子血。于佛灭后。有能读诵受持此经处者。设有恶人恼是法师。或有恶鬼恼诸童子。我等当执佛金刚杵而卫护之。不令恶鬼而得其便。





接著佛又对大众说:,若有童子受诸疾病苦患,教其慈母分少许乳汁,撒向虚空,施给一切罗刹。并以清净身心,受持这部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或书写读诵,病患立即消除。’所有罗刹听佛这么说,生大欢喜而向佛说:‘若真的生天,我们眷属终不侵害一切童子及其母乳,宁愿吞铁丸,也不食童子血。于佛灭度后,若有人能读诵受持这部经,所在之处,假使有恶人恼害法师,或有恶鬼恼害诸童子,我们定会执佛的金刚杵而卫护之,不令恶鬼得到方便。’






尔时一切诸天大王。并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侯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并眷属。礼拜于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从今。在在处处。若有比丘比丘尼。诸优婆塞优婆夷。但有受持此长寿经书写处者。我等眷属。常当卫护。我等诸王。驱策恶鬼。若有恶鬼。恼诸众生。令患苦者。若能清净书持是经。我等诸王。禁摄诸鬼。不令加害。被横死苦。






这时,一切诸天大王与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侯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有各率领其部下眷属,向佛顶礼,同心合掌齐说:‘世尊!我们从今以后,不论在在处处,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但有受持此长寿灭罪经,或书写之处,我等眷属当常常卫护此人和所在之处。我们诸王能驱策恶鬼。若有恶鬼恼害众生,令其得患病苦,病者若能清净身心书写受持让诵此经,我等诸王摄伏一切恶鬼,不许其加害此人,令人横死,或令人死得痛苦。’






尔时牢固地天。从座而起。作如是言。世尊。若佛弟子。受持此长寿灭罪护诸童子经者。我等地天。常出地味。滋润彼人。令其身中增益寿命。我等常以种种金银。种种资生。种种谷米。具足供给此信心人。令无乏少。身得安稳。无有愁恼。心常欢喜。得好福田。无令恶鬼断其命根。若诸童子。生一七日。我等地神。当拥护之。无令断命。






这时,牢固地天也从座而起,向佛禀说:‘世尊!若是佛弟子受持这部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我等地天常出地味滋润此人,令其增益寿命。我等常以各种金银、各种资财、各种谷米,具足供给此有信心之人,使他绝无乏少。令其身体健康平安,没有忧愁苦恼,心常欢喜得好福田,不让恶鬼断其命根。若初生婴儿在七日之内,我等地神当保护,无令他夭折断命。’






尔时众中金刚力士复白佛言。世尊。如来说此长寿命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已。诸大檀越。并眷属众。各各发心。护持读诵书写是经。供给所须。无令乏少。我闻大德婆伽婆说吉祥章句大神力咒。若有众生。一闻于耳。百劫千生终不短命。得寿无量。无有病苦。虽有四魔。不能忤乱。增长寿命。满百二十。不老不死。不退不没。一切佛子。苦患重病。闻此咒者。即免诸鬼之所夺命。即说咒曰。






接著,法会中的金刚力士也向佛说:‘世尊!如来说完此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之后,各大天王并其眷属,诸罗刹王,护法善神等,各各发心发愿,要护持读诵书写此经之人,供给所须,无令他欠缺乏少。我曾问大德婆伽婆说吉祥章句大神力咒,若有众生,在生之时一闻于耳,百劫千生都不会短命,而且得福寿无量兼无病苦。虽然有四魔在身,但不能逆乱作祟,还得寿命增长,可达一百二十岁。更能达到不老不死的境地,得不退转的果位。一切佛弟子若有苦患重病,得闻此咒,立可免诸恶鬼夺其性命。’金刚力士随即说咒:






多地夜他。旃达利。旃达啰毗提。旃达啰魔吽。旃达啰跋帝。旃达啰不梨。旃达啰阇移。旃达啰底梨。旃达吠咩。旃突喽。旃达啰婆啰吇。旃达啰勿达梨。旃达啰婆地移。旃达啰婆咩。旃达啰佉只。旃达啰卢寄。薮婆呵。

多地夜他。旃达利。旃达啰毗提。旃达啰魔吽。旃达啰跋帝。旃达啰不梨。旃达啰阇移。旃达啰底梨。旃达吠咩。旃突喽。旃达啰婆啰吇。旃达啰勿达梨。旃达啰婆地移。旃达啰婆咩。旃达啰佉只。旃达啰卢寄。薮婆呵。






佛言。善哉善哉。金刚力士。汝今能说此护诸童子吉祥神咒。汝当为一切众生之大导师。文殊当知。如是神咒。过去诸佛之所宣说。建立守护。善能增长人天寿命。能除一切罪垢恶见。能护一切持经之人。延其寿命。




佛说:‘很好,很好!金刚力士!你现在能说此护诸童子吉祥神咒,你将会成为一切众生之大导师。’佛转对文殊菩萨说:‘文殊!你要知道这个神咒的威力,它是过去诸佛所宣说的,是为建立守护一切修行人,能增长人天寿命,能消除一切罪垢恶见,能护一切持经之人,增福延寿。’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法王之子。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比丘。破我禁戒。亲比丘尼。及诸处女。并二沙弥。饮酒食肉。奸淫炽盛。为诸白衣之所轻贱。毁灭我法。经营世俗不净之事。无惭愧心。犹如木头。当知此等。是五逆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名曰六师。此比丘等。于现世中得短命报。比丘尼等亦复如是。若能忏悔。不更复作。受持此经。即得长寿。





世尊又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我灭度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比丘破坏我所建立的戒律,亲恋比丘尼及一切女子,或恋沙弥、沙弥尼,或食肉饮酒,奸淫炽盛,或经营世俗不净之事业,而且还心如木头而无惭愧。定必被世俗人所轻贱,囚而毁灭我法。当知这一类比丘就是五逆人,非我弟子;是天魔的眷属,是外道的六师。此一类比丘于现世会得短命报。若比丘尼破犯,亦同样受报。若能至诚忏悔以后不再重犯,更受持此经,即得长寿灭罪。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菩萨。诽谤他人。自赞其善。方等经典不传付人。如是菩萨。是魔伴侣。非真菩萨。若能至心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诸佛不坏常身。




还有,文殊!我灭度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菩萨诽谤他人,而自赞其功德善美,不肯将大乘经典传授教人,这样的菩萨是魔伴侣,非真菩萨,若能至诚专心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诸佛的不坏金刚常身。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国王。杀父害母。诛斩六亲。不依王法。广兴兵甲。侵讨他国。忠谏之臣。枉遭刑戮。淫欲炽盛。违先王法。破塔坏寺。焚烧经像。水旱不调。因王无道。国界饥饿。疾疫死亡。如是国王。现世短命。死入地狱。堕大阿鼻。若能书写是经流通供养。至诚忏悔。依先王法。即得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国王杀害父母,无理诛斩六亲,不依正法行事,无理兴兵侵讨他国,忠臣劝谏反遭刑戮,自己却淫欲无度,违背先王所建立之正法,破坏塔寺,焚烧经像等,便会面临水旱之灾,风雨不调,国民饥饿,疾疫死亡。因国王无道,故此,现世会短命,死后即堕入大阿鼻地狱。若能书写此经流通供养,至诚忏悔罪业,依先王建立之正法行事,即得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大臣及诸官属。身请天禄。无惭愧心。谄佞不忠。专行矫诈。贼臣危害。国土不安。设使临人。不行国法。侵克百姓。恣意贪残。横杀无辜。取他财宝。轻慢经典。魔障大乘。如是等人。现世短命。堕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若能忏悔。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长命。永守天禄。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假若有大臣及一切朝廷命官,安享俸禄却不尽忠职守,又无惭愧心,专行矫诈,谄佞不忠,贪脏枉法,欺压百姓,滥杀无辜,恃权势任意取他人财宝,危害国家人民,加上轻慢经典,障碍大乘佛法广传。这样的人,现世会短命,死后堕入阿鼻地狱,没有出狱之期。若能至诚忏悔,加上受持此经,书写读诵,即得长命,永保官位享受天禄。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有优婆塞及优婆夷。信邪倒见。不信正法大乘经典。如是众生。纵有无量百千金银。而怀悭惜。唯求财利。不能布施。救乏一切贫苦之者。不能书写十二部经。受持读诵。求免无常恶道之苦。如是之人。宅舍虚耗。灶下鸟现。蛇入卧堂。狗忽上舍。鼠百种鸣。诸野禽兽。竞来入宅。百种魑魅。名之为怪。以见怪故。心得烦恼。因烦恼集。得获短命。若能受持书写是经。流通读诵。即能摧破如是等怪而得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右有居家学佛之善男信女,转信外道颠倒邪见,不信正法大乘经典,如这样的人,纵使有无量百千金银,而怀悭吝,却不断贫求财利。有钱而不去布施救济一切贫苦之人,又不能书写十二部经受持读诵,而求免无常恶鬼之苦,是绝无可能的。这种人,其家宅会无缘无故虚耗,灶下突然出现雀鸟,蛇入厅堂睡房,狗忽然上屋舍,老鼠鸣出百种声音,许多野兽飞禽争相入其舍宅,百种魑魅鬼怪出现家中。因为看见鬼怪,心便烦恼恐惧,因烦恼恐惧齐集,以至短命,若能受持书写此经,流通给人读诵,立能摧破以上怪事,反得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男女成就。以怜愍故。而得心病。何以故。或男成长。被充兵役。如是王法。制不由己。父母念之。名为心病。或女成长。配嫡他门。而被轻贱。违夫妇道。父母念之。名为心病。为心病故。愁忧苦恼。愁恼病集。现世短命。若能书写受持此经。转长寿命。以经力故。姻亲和顺。心病消除。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为人父母,儿女长大成年,因怜愍牵挂而得心病。是甚么原因呢?例如男孩长成,被充兵役。这是王法制度,身不由己。令父母悬念,名之为心病。或女儿长成,许配夫家而被轻贱,夫妇不和,要受家姑之气。为此悬念女儿而成心病。因为有心病之故,终日忧愁苦恼,囚终日忧愁苦恼便会百病缠身,现世百病缠身,必然短命。若能书写受持此经,即得长命。以经咒之力量,使婚姻美满,姻亲和顺,儿子平安返家,从而心病也得消除。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无慈悲心。杀生害命。食啖一切众生十种身肉。文殊当知。如杀父母。如食大亲。或因杀命。而复伤胎。为是事故。现世短命。设使夫妇交会之时。被恶罗刹食啖其胎。令无子息。若能书写受持是经。即免斯苦。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心无慈悲,杀生害命,食啖十种众生之身肉。文殊!要知道这样如杀父母,如食六亲。因为杀生害命,又加上伤胎,为此现世短命。假使夫妇交合之时,也会被恶罗刹食啖其精,令无子息后代。若能书写受持读诵此经,立能免短命绝后之恶果。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不知宿命。暂得人身。谓为快乐。更相诽谤。或恃权豪。种种恶心。规他性命。不信经典。我慢大乘。如是之人。现世短命。若能至心忏悔。调柔其心。书写是经。受持读诵。以善根力。得长寿命。设使病患。终不横死。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一切众生因没有宿命神通,故不知因果轮回,暂时得到人身,便视为快乐。纵容此身去造罪业,或诽谤他人,或恃权贵富豪,起种种恶心,威挟他人性命,又不信大乘经典,贡高我慢。像这样的人,现世会得短命报。若能至心诚意忏悔,调和柔软其心,书写此经,并受持读诵,以此善根之力,能延长寿命。即使有病患灾厄,终不会横死。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或奉王敕。或父母教。而于他国及险道处。以商为业。求诸珍宝。为财利故。我慢贡高。围棋六簙。樗蒱投壶。亲近淫女。交恶知识。不用王敕。及父母诫。嗜酒耽淫。丧身殒命。设得财宝。为酒迷浊。不知道路通塞之处。后被诸恶贼劫夺其财。因以害命。若能书写是经。广发誓愿。所在之处。恶贼退散。生欢喜心。诸恶毒兽。不能娆害。身心安稳。多获宝货。以经力故。得长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或奉君王敕,出使他国。或奉父母之命,必须经险道或远洋经商,以求珍宝财富。因有财利而生骄慢贡高,于是围棋赌博,跳舞娱乐,交恶朋友,亲近淫女。不受君王敕命,不听父母教诫,终日嗜酒耽淫,最后只有丧身殒命。又即使侥幸保存残命,还剩财宝,却因酒能乱性,令神志不清,以至不知道路安危,最后被恶贼劫夺财宝,因而害命。若能书写此经,广发誓愿,所在之处,恶贼退散,一切恶兽不能加害,心生欢喜,身得安稳,财宝不失。以经咒之力,故此得长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以恶业故。死入地狱。从地狱出。得畜生身。设得人形。六根不具。聋盲喑哑。癃残背瘘。受女人身。不识经字。设是男子。为恶业故。痴愚暗钝。不能转读此长寿经。心生愁恼。以愁恼故。名为心病。以心病故。现世短命。若能令善知识。书写是经。自取而转。从初至末。一心顶戴。以至诚故。功德无量。如此恶业。不复更受。此人现世得长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因作恶业,死后堕入地狱,地狱苦报尽,出狱还要受畜生身。设使得了人身,却六根不具,或聋盲喑哑,或癃残背痿,或受女人身,而且不识字、不识经。即使得了男身,却因过去所造的恶业,故得愚痴暗钝,不能读诵此长寿灭罪经。因此心生忧愁苦恼,以至形成心病。因有心病,故现生短命。若能请善知识为其书写,转送他人,自己又一心恭敬礼拜此经,以此无量功德消其恶业,以后就不会受此恶报,现世亦得长寿。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若有众生。死亡之后。从一七日。乃至七七日。所为亡者建造诸福。功德七分。亡者所得唯获其一。若能生在之时。于七七日停止家事。书写是经。香花供养。请佛迎僧。设生七斋。所得功德如恒河沙。此人现世得长寿命。永离三涂诸恶道苦。若已亡者。缘身资产建福。七分并获。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死亡之后,在生的眷属于七日之内,或四十九日之内,为亡者建造功德,广作善事。于七分功德中,亡者只能获得一分。反之,若能在世之时,于四十九日之内,停止一切家事俗务,书写此经,香花供养,礼佛请僧,更设办七斋,广修供养,所得功德如恒河沙。这样,此人现世便得长寿,永远不落三恶道受苦。若已死亡,其亲属便用其自身之资产,广行布施济贫,供养十方,这样建福修德,七分功德亡者全获。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不孝五逆。无慈悲心。而于父母。无恩爱情。而事六亲。尔时行道天王绕四天下。种种音乐。将诸眷属。于三斋月。至阎浮提。若有一切众生横被诸病。行道天王为除恶鬼。令得除愈。众生不孝。嫉妒造恶。行病鬼王即以恶气嘘而病之。令得瘟疫一切重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邪魔鬼毒及恶癞病。若能于岁一日。烧香散花。清净身心。书写是经。乃至七日。请佛迎僧。清斋读诵。以是善根。终无疾疫。无疾疫故。得长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一切众生不行孝道,心无慈悲,作五逆罪。对父母不感恩,对兄弟姐妹不亲爱。但行道天王仍然绕四天下,奏出种种音乐。还遣其眷属于三斋月,下至阎浮提,饶益一切众生。倘若被横祸恶病所加,行道天王还为其驱除恶鬼,令其痊愈。不过,众生不行孝道,嫉妒造恶,必然会招致行病鬼王以恶气吹嘘,令其得病。或得瘟疫重病,或乍寒乍热,虚劳下疟,或邪魔鬼入身,令神志不清,或全身癣癞慢性病等,若能于年初一,烧香散花,清净身心,书写此经。或以七日之时间,礼佛请僧,斋戒沐浴而读诵此经。以这样的善功德,终身不会有疾疫。因无疾疫,故得长寿。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众生薄福。其劫欲尽。七日并照。设无七日。国王无道。令天炎旱。大地所有。药木丛林。一切百谷。甘蔗花果。将欲枯死。若有国王。一切众生。能受持读诵此经典者。难陀龙王及婆难陀龙王等。怜愍众生。从大海水。降注甘雨。一切丛林百谷草木。滋荣众生。以此经力。得长寿命。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因众生根性渐趋下劣,福德微薄,末劫将尽,便有七个太阳同时照耀。即使没有七个之多,但因国王无道,令天大旱,炎热如火烧。大地上所有一切草药林木,百谷甘蔗,稻麻花果等,都会枯死。若国王及所有众生,能读诵受持此经典,难陀龙王及婆难陀龙王等会怜愍众生,提大海水降注甘露,令一切丛林,百谷草药,花果甘蔗等得到滋润,雨泽群生。因以此经咒之力,皆得长命。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浊恶世时。一切众生。斗秤欺诳。不义得财。以其罪业。死入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牛驴象马猪狗羊等一切禽兽。蚊虻虱蚁。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慈悲心。于畜生等。及虻蚁前。转读此经。一闻于耳。此经力故。随类皆解。此等畜生。舍此身已。得生天乐。若有菩萨。无慈悲心。不能广说此经典者。非佛弟子。是魔伴侣。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买卖斗量不公,秤磅欺诳,贪取不义之财。以其所作罪业,死后必堕地狱。报尽出狱,会受畜生身。所谓牛马羊驴,猪狗象等,一切禽兽,螶虱虫蚁等。若有大菩萨以慈悲心,于一切畜生禽兽、蛇虫鼠蚁等之前,转读此经,令其闻在本识。以经咒之力,令其各从其类皆得解脱。此等畜生微类,舍此身已,得生天上享受快乐。若有菩萨,无慈悲怜愍心,不能广说此经典,就不是佛的弟子,而是魔之伴侣。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五浊世时。一切众生。心生欺慢。不信经典。毁呰我法。若有说法之处。无心听学。以此罪业。现世短命。堕诸地狱。若有讲说此长寿经处。一切众生能往听者。或能劝他分坐与坐。此人是佛栋梁。得长寿乐。不经恶道。转此经法。清净立坛。随室大小。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若有众生,心中轻慢,不信佛法经典,诽毁我法。或有人说佛法,却无心去听。以这样的罪业,现世便得短命,死后亦会堕地狱。若有道场开讲此长寿灭罪经,一切众生能前往听讲,或劝人同往听讲,分坐与人。这样的人,就是佛门栋梁,能得长寿之乐,不会堕落三恶道。若宣讲此经法时,可以随室大小而建立清净坛场。






复次文殊。我灭度后。一切女人。身怀胎娠。杀一切命。食诸鸟卵。为无慈愍心。现世得短命报。临生产难。以产难故。能断其命。或是怨家。非善知识。若能广发誓愿。书写是经。即令易产。无诸灾障。子母安乐。须男须女。随愿得生。





还有,文殊!我灭度之后,于五浊恶世中,一切女人,身怀胎孕,为滋补而杀害一切生命,或食一切卵类。像这样没有慈愍心,现世即得短命报。分娩时必定难产,因为难产,可能会断送性命。即使安然产下婴儿,却是冤家来索债,非是有利之善知识,若能广发善愿,又能书写此经,受持读诵,即能令难产变为顺产,没有一切灾障,子母都得大安乐。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随愿而生。’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我今说此长寿灭罪十二因缘佛性经时。过去诸佛之所共说。若有众生受持读诵。多获福利。尽其寿命。满百二十。临舍化时。不被风刀诸一切苦。以佛性故。得金刚不坏诸佛常身。湛然清净。念念坚固。常有菩萨。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乘五色云。六牙白象。持莲花台。迎念佛者。生不动国。自然快乐。不经八难。





接著,世尊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现在所说此长寿灭罪十二因缘佛性经,亦是过去诸佛之所共说,若有众生受持读诵此经,多获福利,现生寿命可以满一百二十岁。临命终时,不会被风刀割肉,不用受一切苦。以读诵佛性经故,得佛金刚常住不坏身。当处湛然清净,念念坚固,所在之处,常常有菩萨照临。一位观世音菩萨,一位大势至菩萨,驾五色祥云,乘六牙白象,手持莲花台来迎接念佛人,住生不动佛国,得自然快乐,不须经八难之苦。







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于中不惊不惧。云何于中广贪财利。云何于中耽淫嗜酒。云何于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啖。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于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于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文殊!你要知道,一切愚痴众生,不能觉知寿命短薄,有如石火电光,有如水上泡沬。故此,浸在生死苦海中,也不惊不惧。众生因不知燃眉之危,故广贪财利,故耽爱淫欲,嗜酒害命,嫉妒痴慢。致使沉沦苦海,不得超脱!此生死苦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度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沉没。无常杀鬼来时无定,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贿赂,求情赎命,亦是枉费徒然。

一切众生当须知道,应常常作观:

观此身有如四大毒蛇,更有无量诸虫日夜噬食。

观此身臭秽,贪爱如狱缚,烦恼如葛藤。

观此身可恶,有如死狗,令人厌恶。

观此身不净,九孔常流污垢臭秽。

观此身如城池,罗刹鬼居内。

观此身如朝露,不能久留,当为鸟鹊饿狗食啖。须舍臭秽之身,而求觉悟之心。

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如万箭穿心,痛楚难忍。

当命根断尽时,于一日二日,或至五日之际,便会膨胀青瘀,脓血臭水流出。昔日恩爱之父母妻子,也不喜见。虽然埋在黄土里,却身骨异处,脚骨、肩胛骨、髀骨、腰骨、肋骨、脊骨、项骨髑髅等,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等,皆为诸虫聚蛀。能这样作观,便知虽生存而无我。生在世上,甚么金银财宝,珍珠玛瑙,钱财库藏,也不关我事,就懂得舍此臭秽之身,而求菩提道。






若有众生。须免此苦。当须不惜国城妻子头目髓脑。书写是经。受持读诵诸佛秘藏十二因缘。流通供养。念念成就。当得三藐三菩提心。难可沮坏。终不中夭。被横死逼。




若有众生求免此苦,当须不惜牺牲身外一切,乃至身上的头目脑髓,而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这十二因缘佛性经是诸佛秘藏,若能供养流通,念念不忘,当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无上正等正觉,难以破坏,更不夭折,也不会被横死苦逼。’




佛于大众中说此十二因缘佛性法时。一切大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波斯匿王并其眷属。数如恒沙。皆得三藐三菩提心。无生法忍。叹未曾有。一心顶礼。欢喜奉持。





佛于大众中,说此十二因缘佛性法时,大会里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波斯匿王并其眷属等,数如恒河沙,皆得无上正等正觉,皆得无生法忍。赞叹从未有尝过之法喜!大众一心顶礼,欢喜奉持。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7 16:1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4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原文)
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诚。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


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

本注音引自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的《常诵佛经生字注音手册》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囉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囉謹墀(Na Mo, No La Jin Chi).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Shi Li Mo He, Ba Duo Suo Mi). 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Sa Po Ou Ta, Dou Shu Peng, Ou Shi Yun).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那摩婆伽,摩罰特豆(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怛姪他(Da Zhi Ta), 唵,阿婆盧醯.盧迦帝(An, Ou Po Lu Xi, Lu Jia Di), 迦羅帝.夷醯唎(Jia Lu Di, Yi Xi Li). 摩訶菩提薩埵(Mo He Pu Ti Sa Duo). 薩婆薩婆(Sa Po Sa Po), 摩囉摩囉(Mo La Mo La), 摩醯摩醯、唎馱孕(Mo Xi Mo Xi, Lie Tuo Yun). 俱盧俱盧、羯蒙(Ju Lu Ju Lu, Jie Mong).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摩訶、罰闍耶帝(Mo He, Fa She Ye Di). 陀囉陀囉(Tuo La Tuo La), 地唎尼(Di Li Ni), 室佛囉耶(Shi Fu La Ye). 遮囉遮囉(Zhe La Zhe La), 摩麼罰摩囉(Mo Mo Fa Mo La), 穆帝隸(Mo Die Lie). 伊醯伊醯(Yi Xi Yi Xi), 室那室那(Shi Na Shi Na), 阿囉參、佛囉舍利(Ou La Sen, Fu La She Li). 罰沙罰參(Fa Suo Fa Seng). 佛囉舍耶(Fu La She Ye). 呼嚧呼嚧摩囉(Hu Lu Hu Lu Mo La), 呼嚧呼嚧醯利(Hu Lu Hu Lu Xi Li). 娑囉娑囉(Suo La Suo La), 悉唎悉唎(Xi Li Xi Li), 蘇嚧蘇嚧(Su Lu Su Lu). 菩提夜、菩提夜(Pu Ti Ye, Pu Ti Ye). 菩馱夜、菩馱夜(Pu Tuo Ye, Pu Tuo Ye). 彌帝唎夜(Mi Di Li Y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地利瑟尼那(Di Li Se Ni Na), 波夜摩那(Po Ye Mo Na),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夜(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訶悉陀夜(Mo He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喻藝(Xi Tuo Yu Yi), 室皤囉耶(Shi Bo La Ya),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娑婆訶(Suo Po He). 摩囉那囉(Mo Na Nuo La), 娑婆訶(Suo Po He). 悉囉僧、阿穆佉耶(Xi La Sen, Ou Mu Qie Ye), 娑婆訶(Suo Po He).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Suo Po Mo He,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者吉囉、阿悉陀夜(Zhe Ji La,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波陀摩、羯悉陀夜(Bo Tuo Mo, Ji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Nuo La Jin Chi, Bu Qie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婆利、勝羯囉夜(Mo Po Lie, Sen Ji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a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嚧吉帝(Po Lu Jie Di), 爍皤囉夜(Suo Bo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唵,悉殿都(An, Xi Dian Du), 漫多囉(Man Duo La), 跋陀耶(Ba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7 17:2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07:39
【大悲咒 mp3下载】
桌面下载大悲咒桌面1024x768(下载) 大悲咒桌面1280x1024(下载)[url=]大悲咒桌面1280×800(下载) >>更多桌面下载[/url]
视频教学《大悲咒功德利益》海涛法师开示 [点击查看]
大悲咒(八十四句) MP3下载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
1.大悲咒(汉音唱念) 大悲咒2(清晰版)2.A:大悲咒(奕睆居士) B:大悲咒(奕睆居士 快速)
3.大悲咒 十小咒 心经( 僧众念诵) 查看十小咒4.大悲咒(齐豫 唱)
5.大悲咒(黄慧音 唱)6.大悲咒(大悲咒教念 海涛法师 无伴奏)
7.大悲咒(男声 八十四句梵唱)8.大悲咒(悉昙古音大悲咒教念 84句 无伴奏 查看悉昙的介绍)
9.大悲咒(摘选自 天宁寺唱诵专辑 僧众念诵 快速)10.大悲咒(寺院唱诵 中速)
11.A:大悲咒(清晰快速 大悲神咒 灵岩山寺 比丘尼念诵) B:大悲咒(合声效果 大悲神咒 灵岩山寺 比丘尼念诵)
12.大悲咒(八十四句古梵音-童音)13.大悲咒(灵岩山 沙弥念诵)
14.大悲咒(童声 视屏)15.大悲咒(八十四句 黄慧音 唱)
16.大悲咒(七遍 圆光佛学院女众 28分钟)17.大悲咒(慈航远渡 道心法师首张专辑)
18.大悲咒(祈福佛曲系列之三 平安吉祥 希望的语言) 19.大悲咒(福音佛乐团 广州市信晨文化传播 女声)
20.大悲咒(大悲心陀罗尼)21.大悲咒(大悲咒 八十四句 完美版 国语唱颂)
22.大悲咒(山东博山正觉寺释仁达法师率众念诵)
大悲咒(梵文) 查看内容
1.大悲咒A(梵文 教念 强帝玛法师)
2.大悲咒B(梵文 唱念 强帝玛法师)
日光菩萨陀罗尼 月光菩萨陀罗尼
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海涛法师教念)
(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所说的咒语,念大悲咒者可以加念此咒)
大悲咒(一百一十三句) MP3下载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金刚智三藏译本
大悲咒下载 (黄慧音 唱)
十一面观音根本咒(俗称 藏传大悲咒) MP3下载 查看十一面观音根本咒咒文
1.大悲咒(印度音乐风格)2.大悲咒(仁波切版)
3.大悲咒(仁波切伴奏版)4.大悲咒(pop流行版)
5.大悲咒(现代舞曲版)6.大悲咒(慢拍版)
7.大悲咒(舞曲版之一 快速)8.大悲咒(舞曲版之二 快速)
9.大悲咒(舞曲版之三 快速)10.大悲咒(舞曲版之四 快速)
11.大悲咒(现代劲舞版 快速)12.大悲咒(鼓声伴奏)
13.大悲咒14.大悲咒(持咒版)
15.大悲咒 伴奏(北京快乐小菩萨合唱团)
16.大悲咒(尼泊尔「噶举宁玛寺」领腔师滇津喇嘛唱诵
专辑名称 藏咒精选---大悲咒,收录大悲咒、长寿佛、中阴文武百尊、
六字大明咒、莲师咒、金刚萨埵等 六种咒语及1首荟供歌2首祈请文
*荣获第11屆金曲奖最佳宗教音乐专辑)
17.大悲咒(单曲加长版 札噶仁波切)18.大悲咒(男声 木鱼伴奏版)
19.大悲咒(男声 舒缓)20.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根本咒(莲歌子 风格:流行音乐)
21.大悲咒 (邝美云《禅美云声》)22.大悲咒(妙音《无尘》专辑)
23.大悲咒(轻快版-妙梵天音)
大悲咒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萻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的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大悲咒图表(大悲咒图解,中文译文收集整理自网上,供大家参考) 点击小图片可查看大图
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鉢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1. 宝2. 3. 4.
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萨皤啰罚曳
5. 6. 7. 8.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利埵 伊蒙阿唎婆卢吉帝室佛 啰驮婆南无那啰谨墀
9. 10. 11. 12.
醯唎 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 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13. 14. 15. 16.
摩罚特豆怛侄他唵 阿婆卢醯卢迦帝
17. 18. 19. 20.
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
21.22.23.24.
摩罗摩罗摩醯摩醯 唎驮孕俱卢俱卢 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25.26.27.28.
摩诃罚阇耶帝陀罗陀罗地利尼室佛啰耶
29.30.31.32.
遮罗遮罗摩摩 罚摩啰穆帝囇伊醯伊醯
33.34.35.36.
室那室那阿啰嘇 佛啰舍利罚沙罚嘇佛罗舍耶
37.38.39.40.
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利悉利
41.42.43.44.
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利夜
45.46.47.48.
那啰谨墀地唎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
49.50.51.52.
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
53.54.55.56.
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
57.58.59.60.
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
61.62.63.64.
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 阿悉陀夜
65.66.67.68.
娑婆诃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诃那啰谨墀 皤伽啰
69.70.71.72.
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73.74.75.76.
南无阿唎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
77.78.79.80.
唵 悉殿都曼哆啰跋陀耶娑婆诃
81.82.83.84.

大悲咒句文译意

   南无(皈依)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三宝).南无(皈依)阿唎耶(圣),婆卢羯帝(观)烁钵啰耶(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觉有情). 摩诃萨埵婆耶(大觉有情).摩诃迦卢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萨皤啰罚曳(一切尊).数怛那怛写(为救济于一切恐怖者).南无(皈命)悉吉栗埵(于彼)伊蒙阿唎耶(我圣).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观自在香山).南无(皈命)那啰谨墀(言圣观自在贤爱.慈悲之心).醯利摩诃皤哆沙咩(我今宣说).萨婆阿他豆输朋(一切希望圆满而有光辉者).阿逝孕(无比).萨婆萨哆(一切鬼神不能打胜者)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罚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挣者).怛侄他(谓).唵(皈命).阿婆卢醯(有光明智慧者).卢迦帝(观自在).迦罗帝(超越世间者).夷醯唎(吁狮子王).摩诃菩提萨埵(大菩萨).萨婆萨婆(一切一切).摩啰摩啰(忆念忆念),摩醯摩醯唎驮孕(心真言).俱卢俱卢羯蒙(作作事业).度卢度卢(保持保持)罚阇耶帝(游空者). 摩诃罚阇耶帝(大游空者).陀啰陀啰(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啰耶(帝王自在). 遮啰遮啰(行动).摩么罚摩啰(无垢者).穆帝隶(无垢体).伊醯伊醯(教语).室那室那(弘誓).阿啰参(王)

佛啰舍利(觉坚固). 罚沙罚参(欢喜).佛啰舍耶(除灭由贪瞋痴行动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啰(作法无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鬃者).娑啰娑啰(坚固者),悉唎悉唎(或莲花). 苏嚧苏嚧(莲花颈).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驮夜菩驮夜(教悟).弥帝唎夜(有慈爱者).那啰谨墀(青颈).地利瑟尼那(坚利).波夜摩那 (名闻).娑婆诃(欲见者,令影现,生欢喜圆满成就涅盘之意).悉陀夜(义).娑婆诃(有成就者).摩诃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艺(无为).室皤啰耶(得大自在). 娑婆诃(于悉地与瑜伽有自在者).那啰谨墀(贤爱).娑婆诃(为青颈圆满成就).摩啰那啰(有猪面).娑婆诃(成就).悉啰僧阿穆佉耶(爱语第一义),娑婆诃(手执莲花者). 娑婆摩诃(大成就)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 者吉啰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义).娑婆诃(于法螺之声,令开悟者).那啰谨墀皤伽啰耶(贤首圣尊). 娑婆诃(成就).摩婆利胜羯啰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诃(征于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宝),南无(皈命)阿唎耶(圣).婆嚧吉帝(观).烁皤啰夜(自在).娑婆
诃(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啰(真言).跋陀耶(句),娑婆诃(成就).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原文)
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诚。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

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
本注音引自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的《常诵佛经生字注音手册》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囉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囉謹墀(Na Mo, No La Jin Chi).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Shi Li Mo He, Ba Duo Suo Mi). 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Sa Po Ou Ta, Dou Shu Peng, Ou Shi Yun).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那摩婆伽,摩罰特豆(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怛姪他(Da Zhi Ta), 唵,阿婆盧醯.盧迦帝(An, Ou Po Lu Xi, Lu Jia Di), 迦羅帝.夷醯唎(Jia Lu Di, Yi Xi Li). 摩訶菩提薩埵(Mo He Pu Ti Sa Duo). 薩婆薩婆(Sa Po Sa Po), 摩囉摩囉(Mo La Mo La), 摩醯摩醯、唎馱孕(Mo Xi Mo Xi, Lie Tuo Yun). 俱盧俱盧、羯蒙(Ju Lu Ju Lu, Jie Mong).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摩訶、罰闍耶帝(Mo He, Fa She Ye Di). 陀囉陀囉(Tuo La Tuo La), 地唎尼(Di Li Ni), 室佛囉耶(Shi Fu La Ye). 遮囉遮囉(Zhe La Zhe La), 摩麼罰摩囉(Mo Mo Fa Mo La), 穆帝隸(Mo Die Lie). 伊醯伊醯(Yi Xi Yi Xi), 室那室那(Shi Na Shi Na), 阿囉參、佛囉舍利(Ou La Sen, Fu La She Li). 罰沙罰參(Fa Suo Fa Seng). 佛囉舍耶(Fu La She Ye). 呼嚧呼嚧摩囉(Hu Lu Hu Lu Mo La), 呼嚧呼嚧醯利(Hu Lu Hu Lu Xi Li). 娑囉娑囉(Suo La Suo La), 悉唎悉唎(Xi Li Xi Li), 蘇嚧蘇嚧(Su Lu Su Lu). 菩提夜、菩提夜(Pu Ti Ye, Pu Ti Ye). 菩馱夜、菩馱夜(Pu Tuo Ye, Pu Tuo Ye). 彌帝唎夜(Mi Di Li Y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地利瑟尼那(Di Li Se Ni Na), 波夜摩那(Po Ye Mo Na),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夜(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訶悉陀夜(Mo He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喻藝(Xi Tuo Yu Yi), 室皤囉耶(Shi Bo La Ya),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娑婆訶(Suo Po He). 摩囉那囉(Mo Na Nuo La), 娑婆訶(Suo Po He). 悉囉僧、阿穆佉耶(Xi La Sen, Ou Mu Qie Ye), 娑婆訶(Suo Po He).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Suo Po Mo He,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者吉囉、阿悉陀夜(Zhe Ji La,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波陀摩、羯悉陀夜(Bo Tuo Mo, Ji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Nuo La Jin Chi, Bu Qie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婆利、勝羯囉夜(Mo Po Lie, Sen Ji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a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嚧吉帝(Po Lu Jie Di), 爍皤囉夜(Suo Bo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唵,悉殿都(An, Xi Dian Du), 漫多囉(Man Duo La), 跋陀耶(Ba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1.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NA MWO HE LA DA NWO DWO LA YE YE
2. 南無阿唎耶  NA MWO E LI YE
3.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PWO LU JYE DI SHI BU LA YE
4. 菩提薩埵婆耶  PU TI SA TWO PE YE
5. 摩訶薩埵婆耶  MWO HE SA TWO PE YE
6. 摩訶迦盧尼迦耶  MWO HE JYA LU NI JYA YE
7. 唵  NAN
8. 薩皤囉罰曳  SA PAN LA FA YE
9. 數怛那怛寫  SWO DA NA DA SYIE
10. 南無悉吉塛埵伊蒙阿唎耶   NA MWO SYI JI LI TWO YI MENG E LI YE
11.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PE LU JI DI SHIR FWO LA LENG TWO PE
12. 南無那囉謹墀 NA MWO NA LAN JING CHI
13.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SYI LI MWO HE PAN DWO SA MIE
14. 薩婆阿他豆輸朋   SA PE E TWO DO SHU PENG
15. 阿逝孕   E SHI YUN
16.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 SA PE SA DWO NA MWO PE SA DWO NA MWO PE CHYE
17. 摩罰特豆  MWO FA TE DO
18. 怛姪他  DA JI TA
19. 唵阿婆盧醯  NAN A PE LU SYI
20. 盧迦帝  LE JIA DI
21. 迦羅帝  JIA LA DI
22. 夷醯唎  JI XI LI
23. 摩訶菩提薩埵  MWO HE PU TI SA TWO
24. 薩婆薩婆  SA PE SA PE
25. 摩囉摩囉  MWO LA MWO LA
26. 摩醯摩醯唎馱孕  MWO HE SYI MWO SYI LI TWO YUN
27. 俱盧俱盧羯蒙  JU LU LU JYE MENG
28.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29. 摩訶罰闍耶帝  MWO HE FA SHE YE DI
30. 陀囉陀囉  TWO LA TWO LA
31. 地唎尼  DI LI NI
32. 室佛囉耶  SHR FWO LA YE
33. 遮囉遮囉  JE LA JE LA
34. 麼麼罰摩囉  MWO MWO FA MWO LA
35. 穆帝隸  MU DI LI
36. 伊醯伊醯  YI SYI YI SYI
37. 室那室那  SHI NWO SHI NWO
38. 阿囉嘇佛囉舍利  A LA SHEN FWO LA SHE LI
39. 罰娑罰嘇  FA SHA FA SHEN
40. 佛囉舍耶  FWO LA SHE YE
41. 呼盧呼盧摩囉  HU LU HU LU MWO LA
42. 呼盧呼盧醯利  HU LU HU LU SYI LI
43. 娑囉娑囉  SWO LA SWO LA
44. 悉唎悉唎 SYI LI SYI LI
45. 蘇嚧蘇嚧  SU LU SU LU
46. 菩提夜菩提夜  PU TI YE PU TI YE
47. 菩馱夜菩馱夜  PU TWO YE PU TWO YE
48. 彌帝利夜  MI DI LI YE
49. 那囉謹墀  NWO LA JIN CHI
50. 地利瑟尼那  DI LI SHAI NI NWO
51. 婆夜摩那 PE YE MWO MWO
52. 娑婆訶  SWO PE HE
53. 悉陀夜  SYI TWO YE
54. 娑婆訶  SWO PE HE
55. 摩訶悉陀夜  MWO HE SYI TWO YE
56. 娑婆訶  SWO PE HE
57. 悉陀喻藝  SYI TWO YU YI
58. 室皤囉耶  SHI PAN LA YE
59. 娑婆訶  SWO PE HE
60. 那囉謹墀  NWO LA JIN CHI
61. 娑婆訶  SWO PE HE
62. 摩囉那囉  MWO LA NOU LA
63. 娑婆訶  SWO PE HE
64. 悉囉僧阿穆佉耶  SYI LU SENG A MU CHYE YE
65. 娑婆訶  SWO PE HE
66.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SWO PE MWO HE A SYI TWO YE
67. 娑婆訶  SWO PE HE
68. 者吉囉阿悉陀夜  JE JI LA A SYI TWO YE
69. 娑婆訶  SWO PE HE
70. 波陀摩羯悉陀夜  BWO TWO MWO JIE SYI TWO YE
71. 娑婆訶  SWO PE HE
72.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NWO LA JIN CHI PAN CHYE LA YE
73. 娑婆訶  SWO PE HE
74. 摩婆利勝羯囉夜  MWO PE LI SHENG JYE LA YE
75. 娑婆訶  SWO PE HE
76.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NA MWO HE LA DA NWO DWO LA YE YE
77. 南無阿利耶  NA MWO E LI YE
78. 婆嚧吉帝 PWO LU JYE DI
79. 爍皤囉夜  SHAO PA LA YE
80. 娑婆訶 SWO PE HE
81. 唵悉殿都  NAN SYI DIAN DU
82. 漫多囉  MAN DWO LA
83. 跋陀耶  BA TWO YE
84. 娑婆訶  SWO PE HE

悉昙梵文大悲咒
大悲咒持诵须知

一凡持诵是咒者.不拘宰官士庶.男妇老幼道士僧尼.当守戒律.竭忠于君.孝养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骄不诈.不绮言妄语.不恶口毒舌.尊重是咒.敬而信之.如获至宝.自然所求如意.所愿遂心.功德不可思议.

一凡持诵是咒者.先念经中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云云.再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南无双手合十礼十声.欲求某事.即观想图中某手眼宝相.至心持诵.虔诚拜祷.无不响应.

一凡持诵是经者.必须庵观寺院之内.广设坛场.作种种布施供养.洁净身心.焚修叩礼.乃为尽善.次则家庭静室.洒扫严洁.焚香供养.方可诵持.又或力不从心.即望空一香.按日持诵.但办诚心.自得孚感之应.甚至舟车鞍马.旅舍市尘.不及焚香.无由礼拜之处.只于每日清晨盥洗之后.至心望空虔诵五遍.勿令间断.大悲威神之力.亦无有不感应者.

一凡持诵是咒者.当悟经中所云.广宣流布.莫令断绝二句.或印施.或抄写.或口授.务令此咒普为流传.辗转济度.功德无量.

一持此神妙大陀罗尼之人.必由夙世已曾供养诸佛.广植善根.始能信心受持.是人幼德.已无量无边.获福亦不可思议.但始勤终怠.修行人所忌.怀不信心.罪业更深.经云.于咒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普愿同志善友.信心坚固.善果圆成.实厚望焉.
大悲咒的念服法

凡三宝弟子净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疗疾,并布施结缘。念时,先须梵香顶礼,供开水一杯(多少不拘);应念(一)香赞,(二)净口业真言,(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四)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三声),大悲咒四十九遍,(五)补缺真言,(六)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难之症。服此水者必须素口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如小儿或病者无法念时,凡有关系之人均可同声代念),然后服下,立刻见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发愿放生,或每月斋素几日,尤见功效,至若潜修大德念大悲水时,水可无限而布施亦无限,此随发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灾法:除用大悲水遍潇居屋可免火灾外,可改备黄元纸一张,念咒时仪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于此黄纸上印一红圈「○」。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个「○」或一成行,共七行)并于四角○上,每角○加念观音灵感真言一遍,加一小咒于角上大○内,然后将此咒纸焚于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灾。如念咒者功德圆满,能使四周邻居同受法益,不遭回禄。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

净意业真言
唵.缚日啰怛.诃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襪日啰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悲大咒通地天——宣化上人

《大悲咒》是通天彻地的,你一念,一切鬼神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 ...

〈大悲咒〉根本就没有法子讲的,因为它是密语。所以我把〈大悲咒〉总起来,用四句偈说一说它的意思:

大悲大咒通地天 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 孽镜一照匾高悬

大悲大咒通地天:这有大慈大悲的大咒﹣﹣咒中之王﹣﹣通地天。它通天彻地的,你一念〈大悲咒〉,天上的神,都要恭恭敬敬地来听你诵咒;一切鬼,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大悲咒〉。为什么〈大悲咒〉能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就因为他们一听到〈大悲咒〉,就好像听到号令,都要依照这命令去做。所以你念〈大悲咒〉,天上的天也震动了,地下的地也震动了,通天彻地。

一百一千十王欢:你每天能诵满一百零八遍,念一千天;或者你一天念一千遍,能念一千天,那更好。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千天就是三年。你念三年,每天不间断;并且你每天什么时候念〈大悲咒〉,一定在什么时候念,怎样忙也念一百零八遍。念到三年的时候,地狱里头的十殿阎君──一殿阎罗王、二殿阎罗王,乃至十殿阎君──都生欢喜了,说:「若有一个人修大悲法,每天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再能修四十二手法,这是相得益彰,有双倍的功效,能有这两种的力量!」这叫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大悲咒〉为什么叫〈大悲咒〉呢?因为「悲能拔苦」,它能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拔出来;这是「拔苦予乐」,所以叫〈大悲咒〉。拔苦予乐,主要的就是可以治病--世界上有八万四千种病,无论有什么病痛,若诚心念〈大悲咒〉,病都会好。有的说:「我念〈大悲咒〉,怎么不好呢?」因为你没有诚心;若有诚心,一定有感应的。

孽镜一照匾高悬:在你一天念一百零八遍,念了一千天,也就是三年的时候,十殿阎君欢喜了,什么病都可以治。这时你立了很多功;因为三年的时间,天天诵咒,而又不造业。

在地狱里头,就是十殿阎君那儿,有一个孽镜台。什么叫孽镜台?你一生所造的孽,在地狱这个地方都会显现出 来了。你所行所做,就像演电影,一幕一幕地在孽镜里现出来。你杀过人,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杀人的情形;你偷人家东西,在孽镜里就现出你去偷东西;你放火,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放火;或者你尽好喝酒、尽打妄语,做不正当的事,也都现出来。总之,你造什么业就现出什么。如果你没有业了呢?这个镜也就没有任何的境界现前。

所以你诵咒的这三年,若不饮酒、不吃肉、不吃五辛,孽镜一照,你的业障都空了;那么在地狱里,就给你挂上一块匾说:「某某人诵持〈大悲咒〉,已经把他的罪业消了,所有地狱的一切鬼神,见到这个人都应该叩头礼拜,和恭敬尊重三世诸佛一样;也都应该保护这个人,如保护一切诸佛一样。也应该到处告诉其它的鬼神,见到这个人,不可给他麻烦。」所以〈大悲咒〉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海涛法师编辑

壹、观世音菩萨说大悲咒的因缘
贰、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参、大悲神咒的修法
肆、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伍、诵持大悲咒如法结界
陆、诵持大悲咒功德尽未来际
柒、大悲神咒消灾解厄、治病愈疾之法
捌、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十手印用途
玖、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拾、大悲咒发愿文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壹、观世音菩萨大悲咒的因缘

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2、除一切病故。
3、得寿命故。 4、得富饶故。
5、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6、离障难故。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 8、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9、远杂一切诸怖畏故。 10、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贰、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9、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1)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2)不为枷禁杖楚死。
(3)不为怨家仇对死。 (4)不为军阵相杀死。
(5)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7)不为水火焚漂死。 (8)不为毒药所中死。
(9)不为蛊毒害死。 (10)不为狂乱失念死。
(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12)不为恶人厌魅死。
(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14)不为恶病缠身死。
(15)不为非分自害死。

10、诵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种善生者: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2)常生善国。
(3)常值好时。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纯熟。
(7)不犯禁戒。 (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10)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13)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参、大悲神咒的修法

1、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
2、住于净室,澡浴清净,著净衣服。
3、悬旛、燃灯,备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
4、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肆、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论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士,莲花化生,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15、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

当知其人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羁留故;
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伍、诵持大悲咒如法结界

1、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静处,清净结界,咒衣著,、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

2、结界法:

(1)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
(2)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为界;
(3)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著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
(4)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
(5)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陆、诵持大悲咒功德尽未来际

1、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

2、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

3、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

柒、大悲神咒消灾解厄、治病愈疾之法

1、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

2、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稳。

3、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安息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

4、若有猫儿所著者,取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差不著。

5、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华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差。

6、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著疮中,立即除差。

7、若为恶怨横相谋书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薵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8、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著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著眼中满七日,在深重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诃梨勒果:一种可供药用的植物,此云天主将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

※庵摩勒果:或称阿摩洛迦(Amalaka),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即余甘子,似银合欢子。

※鞞醯勒果:古印度鞞醯勒果林所生之果实。

9、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著身上即差,师子皮最上。

10、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月宁)(千手观音和药经:耳屎也),咒三七遍,著疮中即差。

11、若患恶病人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差;其药莫使妇人煎。

12、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安息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差;慎酒肉五辛及恶骂。

13、若取摩那屎罗(雄黄)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14、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著耳中即差。

15、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差;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差。

※青木香:马兜铃科的中药药材,是疏经活血汤及防已黄歧汤的成份,用以去水肿与伤科止痛。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因含有马兜铃酸,故列为禁药。

16、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17、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差。

18、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薰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差;慎五辛酒肉。

19、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咒三七遍,涂疮上即差。

20、若患蛔虫咬心,取骨噜木遮(白马尿)半升,咒三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21、若患丁疮者,取凌锁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著疮上,即拔根出,立差。

22、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尿粪),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著眼中即差。

23、若患腹中痛,和※井华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差。

※井华水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井泉水《集解》:‘汪颖曰:“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

24、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

25、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26、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27、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28、若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29、若欲降服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30、若取胡噜遮那(牛黄)一大两,著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

31、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

32、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33、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净灰、净沙或净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边,虫即退散也;果树兼咒水洒著树上,虫不敢食果也。

捌、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十手印用途

1、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当修如意珠法)
2、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当于绢索手;(当修绢索法)
3、若为腹中诸病,当于宝钵手;(当修宝钵法)
4、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当于宝剑手;(当修宝剑法)
5、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于跋折罗手;(当修跋折罗法)
6、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于金刚杵手;(当修金刚杵法)
7、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当于施无畏手;(当修施无畏法)
8、若为眼闇无光明者,当于日精摩尼手;(当修日精摩尼法)
9、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当月精摩尼法)
10、若为荣官益职者,当于宝弓手;(当修宝弓法)
11、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当于宝箭手;(当修宝箭法)
12、若为身上种种病者,当于杨枝手;(当修杨枝法)
13、若为除身上恶障难者,当于白拂手;(当修白拂法)
14、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手;(当修胡瓶法)
15、若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诸恶兽者,当于旁牌手;(当修旁牌法)
16、若为一切时处好离官难者,当于钺斧手;(当修钺斧法)
17、若为男女仆使者,当于玉环手;(当修玉环法)
18、若为种种功德者,当于白莲华手;(当修白莲华法)
19、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于青莲华手;(当修青莲华法)
20、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当修宝镜法)
21、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于紫莲华手;(当修紫莲华法)
22、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于实箧手;(当修宝箧法)
23、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当修五色云法)
24、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当修军持法)
25、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当修红莲华法)
26、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当修宝戟法)
27、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当修宝螺法)
28、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当修髑髅杖法)
29、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当修数珠法)
30、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当修宝铎法)
31、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当修宝印法)
32、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当修俱尸铁钩法)
33、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当修锡杖手法)
34、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当修合掌法)
35、若为生生之众,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彿手;(当修化佛法)
36、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当修宫殿法)
37、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当修宝经法)
38、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于不退金轮手;(当修不退金轮法)
39、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于顶上化佛手;(当修顶上化佛法)
40、若为果蓏诸壳稼者,当于蒲萄手。(当修蒲萄法)

玖、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

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耆摩吒。沙婆诃。’

功德: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3、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

4、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拾、大悲咒发愿文

稽首观音大悲主 愿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 无为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
龙天圣众同慈护 百千三昧顿薰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濯尘劳愿济海 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归依 所愿从心悉圆满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遍)
南无双手合十礼(一百零八遍)
南无观世音菩萨 嗡 嘛呢 呗美 吽(一百零八遍)
《日光菩萨陀罗尼》
ná mó bó tuó qú nà mí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南无僧伽多夜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低帝屠苏吒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若蜜帝乌都吒

shēn qí zhà
深耆吒

bō lài dì
波赖帝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耶弥若吒乌都吒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拘罗帝吒耆摩吒

suō pó hē
沙婆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咒 mp3下载】











桌面下载大悲咒桌面1024x768(下载) 大悲咒桌面1280x1024(下载)[url=]大悲咒桌面1280×800(下载) >>更多桌面下载[/url]




视频教学《大悲咒功德利益》海涛法师开示





大悲咒(八十四句) MP3下载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
1.大悲咒(汉音唱念) 大悲咒2(清晰版)2.A:大悲咒(奕睆居士) B:大悲咒(奕睆居士 快速)
3.大悲咒 十小咒 心经( 僧众念诵) 查看十小咒4.大悲咒(齐豫 唱)
5.大悲咒(黄慧音 唱)6.大悲咒(大悲咒教念 海涛法师 无伴奏)
7.大悲咒(男声 八十四句梵唱)8.大悲咒(悉昙古音大悲咒教念 84句 无伴奏 查看悉昙的介绍)
9.大悲咒(摘选自 天宁寺唱诵专辑 僧众念诵 快速)10.大悲咒(寺院唱诵 中速)
11.A:大悲咒(清晰快速 大悲神咒 灵岩山寺 比丘尼念诵) B:大悲咒(合声效果 大悲神咒 灵岩山寺 比丘尼念诵)
12.大悲咒(八十四句古梵音-童音)13.大悲咒(灵岩山 沙弥念诵)
14.大悲咒(童声 视屏)15.大悲咒(八十四句 黄慧音 唱)
16.大悲咒(七遍 圆光佛学院女众 28分钟)17.大悲咒(慈航远渡 道心法师首张专辑)
18.大悲咒(祈福佛曲系列之三 平安吉祥 希望的语言) 19.大悲咒(福音佛乐团 广州市信晨文化传播 女声)
20.大悲咒(大悲心陀罗尼)21.大悲咒(大悲咒 八十四句 完美版 国语唱颂)
22.大悲咒(山东博山正觉寺释仁达法师率众念诵)
大悲咒(梵文) 查看内容
1.大悲咒A(梵文 教念 强帝玛法师)
2.大悲咒B(梵文 唱念 强帝玛法师)
日光菩萨陀罗尼 月光菩萨陀罗尼
日光菩萨陀罗尼和月光菩萨陀罗尼(海涛法师教念)
(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所说的咒语,念大悲咒者可以加念此咒)
大悲咒(一百一十三句) MP3下载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金刚智三藏译本
大悲咒下载 (黄慧音 唱)
十一面观音根本咒(俗称 藏传大悲咒) MP3下载 查看十一面观音根本咒咒文
1.大悲咒(印度音乐风格)2.大悲咒(仁波切版)
3.大悲咒(仁波切伴奏版)4.大悲咒(pop流行版)
5.大悲咒(现代舞曲版)6.大悲咒(慢拍版)
7.大悲咒(舞曲版之一 快速)8.大悲咒(舞曲版之二 快速)
9.大悲咒(舞曲版之三 快速)10.大悲咒(舞曲版之四 快速)
11.大悲咒(现代劲舞版 快速)12.大悲咒(鼓声伴奏)
13.大悲咒14.大悲咒(持咒版)
15.大悲咒 伴奏(北京快乐小菩萨合唱团)
16.大悲咒(尼泊尔「噶举宁玛寺」领腔师滇津喇嘛唱诵
专辑名称 藏咒精选---大悲咒,收录大悲咒、长寿佛、中阴文武百尊、
六字大明咒、莲师咒、金刚萨埵等 六种咒语及1首荟供歌2首祈请文
*荣获第11屆金曲奖最佳宗教音乐专辑)
17.大悲咒(单曲加长版 札噶仁波切)18.大悲咒(男声 木鱼伴奏版)
19.大悲咒(男声 舒缓)20.十一面观自在菩萨根本咒(莲歌子 风格:流行音乐)
21.大悲咒 (邝美云《禅美云声》)22.大悲咒(妙音《无尘》专辑)
23.大悲咒(轻快版-妙梵天音)
大悲咒 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八十四句)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萻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本咒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详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其得名的由来是:有一次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它的被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经在千光王静住如来住所时,静住如来特为了他说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据经的记载: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后,即由初地证至第八地--不动地。于是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的无边世界。

至于本咒所以有种种异名,释尊曾经告诉阿难说:这是起因于观音菩萨的宏愿。菩萨曾在世尊处发誓说:「设若诸人天诚心念我名者,亦应念本师阿弥陀如来名,然后诵此陀罗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诵五遍,则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于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怖畏,所以我们应以十分虔敬的信心与清挣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获得无上的利益。
沉沦在三界五趣众生,果能经常持诵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与身病,且能由此超脱生死轮回,愿众生齐诵本咒,同证佛果。
大悲咒图表(大悲咒图解,中文译文收集整理自网上,供大家参考) 点击小图片可查看大图
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鉢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1. 宝2. 3. 4.
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萨皤啰罚曳
5. 6. 7. 8.
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利埵 伊蒙阿唎婆卢吉帝室佛 啰驮婆南无那啰谨墀
9. 10. 11. 12.
醯唎 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 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
那摩婆伽
13. 14. 15. 16.
摩罚特豆怛侄他唵 阿婆卢醯卢迦帝
17. 18. 19. 20.
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
21.22.23.24.
摩罗摩罗摩醯摩醯 唎驮孕俱卢俱卢 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25.26.27.28.
摩诃罚阇耶帝陀罗陀罗地利尼室佛啰耶
29.30.31.32.
遮罗遮罗摩摩 罚摩啰穆帝囇伊醯伊醯
33.34.35.36.
室那室那阿啰嘇 佛啰舍利罚沙罚嘇佛罗舍耶
37.38.39.40.
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利悉利
41.42.43.44.
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利夜
45.46.47.48.
那啰谨墀地唎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
49.50.51.52.
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
53.54.55.56.
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
57.58.59.60.
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
61.62.63.64.
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 阿悉陀夜
65.66.67.68.
娑婆诃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诃那啰谨墀 皤伽啰
69.70.71.72.
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73.74.75.76.
南无阿唎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
77.78.79.80.
唵 悉殿都曼哆啰跋陀耶娑婆诃
81.82.83.84.







大悲咒句文译意
   南无(皈依)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三宝).南无(皈依)阿唎耶(圣),婆卢羯帝(观)烁钵啰耶(自在).菩提萨埵婆耶(觉有情). 摩诃萨埵婆耶(大觉有情).摩诃迦卢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萨皤啰罚曳(一切尊).数怛那怛写(为救济于一切恐怖者).南无(皈命)悉吉栗埵(于彼)伊蒙阿唎耶(我圣).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观自在香山).南无(皈命)那啰谨墀(言圣观自在贤爱.慈悲之心).醯利摩诃皤哆沙咩(我今宣说).萨婆阿他豆输朋(一切希望圆满而有光辉者).阿逝孕(无比).萨婆萨哆(一切鬼神不能打胜者)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罚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挣者).怛侄他(谓).唵(皈命).阿婆卢醯(有光明智慧者).卢迦帝(观自在).迦罗帝(超越世间者).夷醯唎(吁狮子王).摩诃菩提萨埵(大菩萨).萨婆萨婆(一切一切).摩啰摩啰(忆念忆念),摩醯摩醯唎驮孕(心真言).俱卢俱卢羯蒙(作作事业).度卢度卢(保持保持)罚阇耶帝(游空者). 摩诃罚阇耶帝(大游空者).陀啰陀啰(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啰耶(帝王自在). 遮啰遮啰(行动).摩么罚摩啰(无垢者).穆帝隶(无垢体).伊醯伊醯(教语).室那室那(弘誓).阿啰参(王)

佛啰舍利(觉坚固). 罚沙罚参(欢喜).佛啰舍耶(除灭由贪瞋痴行动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啰(作法无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鬃者).娑啰娑啰(坚固者),悉唎悉唎(或莲花). 苏嚧苏嚧(莲花颈).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驮夜菩驮夜(教悟).弥帝唎夜(有慈爱者).那啰谨墀(青颈).地利瑟尼那(坚利).波夜摩那 (名闻).娑婆诃(欲见者,令影现,生欢喜圆满成就涅盘之意).悉陀夜(义).娑婆诃(有成就者).摩诃悉陀夜(大义).娑婆诃(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艺(无为).室皤啰耶(得大自在). 娑婆诃(于悉地与瑜伽有自在者).那啰谨墀(贤爱).娑婆诃(为青颈圆满成就).摩啰那啰(有猪面).娑婆诃(成就).悉啰僧阿穆佉耶(爱语第一义),娑婆诃(手执莲花者). 娑婆摩诃(大成就)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 者吉啰阿悉陀夜(无比).娑婆诃(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义).娑婆诃(于法螺之声,令开悟者).那啰谨墀皤伽啰耶(贤首圣尊). 娑婆诃(成就).摩婆利胜羯啰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诃(征于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宝),南无(皈命)阿唎耶(圣).婆嚧吉帝(观).烁皤啰夜(自在).娑婆
诃(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啰(真言).跋陀耶(句),娑婆诃(成就).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原文)
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诚。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

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大悲大咒通地天】

宣化上人

  《大悲咒》是通天彻地的,你一念,一切鬼神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
  〈大悲咒〉根本就没有法子讲的,因为它是密语。所以我把〈大悲咒〉总起来,用四句偈说一说它的意思:
  大悲大咒通地天 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 孽镜一照匾高悬
  大悲大咒通地天:这有大慈大悲的大咒﹣﹣咒中之王﹣﹣通地天。它通天彻地的,你一念〈大悲咒〉,天上的神,都要恭恭敬敬地来听你诵咒;一切鬼,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大悲咒〉。为什么〈大悲咒〉能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就因为他们一听到〈大悲咒〉,就好像听到号令,都要依照这命令去做。所以你念〈大悲咒〉,天上的天也震动了,地下的地也震动了,通天彻地。
  一百一千十王欢:你每天能诵满一百零八遍,念一千天;或者你一天念一千遍,能念一千天,那更好。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千天就是三年。你念三年,每天不间断;并且你每天什么时候念〈大悲咒〉,一定在什么时候念,怎样忙也念一百零八遍。念到三年的时候,地狱里头的十殿?阎?君──一殿阎罗王、二殿阎罗王,乃至十殿阎君──都生欢喜了,说:「若有一个人修大悲法,每天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再能修四十二手法,这是相得益彰,有双倍的功效,能有这两种的力量!」这叫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大悲咒〉为什么叫〈大悲咒〉呢?因为「悲能拔苦」,它能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拔出来;这是「拔苦予乐」,所以叫〈大悲咒〉。拔苦予乐,主要的就是可以治病﹣﹣世界上有八万四千种病,无论有什么病痛,若诚心念〈大悲咒〉,病都会好。有的说:「我念〈大悲咒〉,怎么不好呢?」因为你没有诚心;若有诚心,一定有感应的。
  孽镜一照匾高悬:在你一天念一百零八遍,念了一千天,也就是三年的时候,十殿阎君欢喜了,什么病都可以治。这时你立了很多功;因为三年的时间,天天诵咒,而又不造业。
  在地狱里头,就是十殿阎君那儿,有一个孽镜台。什么叫孽镜台?你一生所造的孽,在地狱这个地方都会显现出来了。你所行所做,就像演电影,一幕一幕地在孽镜里现出来。你杀过人,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杀人的情形;你偷人家东西,在孽镜里就现出你去偷东西;你放火,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放火;或者你尽好喝酒、尽打妄语,做不正当的事,也都现出来。总之,你造什么业就现出什么。如果你没有业了呢?这个镜也就没有任何的境界现前。
  所以你诵咒的这三年,若不饮酒、不吃肉、不吃五辛,孽镜一照,你的业障都空了;那么在地狱里,就给你挂上一块匾说:「某某人诵持〈大悲咒〉,已经把他的罪业消了,所有地狱的一切鬼神,见到这个人都应该叩头礼拜,和恭敬尊重三世诸佛一样;也都应该保护这个人,如保护一切诸佛一样。也应该到处告诉其它的鬼神,见到这个人,不可给他麻烦。」所以〈大悲咒〉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

本注音引自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的《常诵佛经生字注音手册》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e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Po Luo Jie Di, Shuo Bo La Ye). 菩提薩埵婆耶(Pu Ti Sa Duo Po Ye), 摩訶薩埵婆耶(Mo He Sa Duo Po Ye). 摩訶、迦盧尼迦耶(Mo He, Jia Lu Ni Jia Ye). 唵,薩皤囉罰曳(An,Sa Bo La Fa Yi), 數怛那怛寫(Su Da Na Da Xia). 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Na Mo, Xi Ji LieDuo, Yi Mong Ou Li Ye). 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Po Lu Jie Di, Shi Fu La Leng Tuo Po). 南無、那囉謹墀(Na Mo, No La Jin Chi). 醯利摩訶、皤哆沙咩(Shi Li Mo He, Ba Duo Suo Mi). 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Sa Po Ou Ta, Dou Shu Peng, Ou Shi Yun).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Sa Po Sa Duo, Na Mo Po Sa Duo), 那摩婆伽,摩罰特豆(Na Mo Po Qie, Mo Fa Te Dou). 怛姪他(Da Zhi Ta), 唵,阿婆盧醯.盧迦帝(An, Ou Po Lu Xi, Lu Jia Di), 迦羅帝.夷醯唎(Jia Lu Di, Yi Xi Li). 摩訶菩提薩埵(Mo He Pu Ti Sa Duo). 薩婆薩婆(Sa Po Sa Po), 摩囉摩囉(Mo La Mo La), 摩醯摩醯、唎馱孕(Mo Xi Mo Xi, Lie Tuo Yun). 俱盧俱盧、羯蒙(Ju Lu Ju Lu, Jie Mong).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摩訶、罰闍耶帝(Mo He, Fa She Ye Di). 陀囉陀囉(Tuo La Tuo La), 地唎尼(Di Li Ni), 室佛囉耶(Shi Fu La Ye). 遮囉遮囉(Zhe La Zhe La), 摩麼罰摩囉(Mo Mo Fa Mo La), 穆帝隸(Mo Die Lie). 伊醯伊醯(Yi Xi Yi Xi), 室那室那(Shi Na Shi Na), 阿囉參、佛囉舍利(Ou La Sen, Fu La She Li). 罰沙罰參(Fa Suo Fa Seng). 佛囉舍耶(Fu La She Ye). 呼嚧呼嚧摩囉(Hu Lu Hu Lu Mo La), 呼嚧呼嚧醯利(Hu Lu Hu Lu Xi Li). 娑囉娑囉(Suo La Suo La), 悉唎悉唎(Xi Li Xi Li), 蘇嚧蘇嚧(Su Lu Su Lu). 菩提夜、菩提夜(Pu Ti Ye, Pu Ti Ye). 菩馱夜、菩馱夜(Pu Tuo Ye, Pu Tuo Ye). 彌帝唎夜(Mi Di Li Y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地利瑟尼那(Di Li Se Ni Na), 波夜摩那(Po Ye Mo Na),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夜(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訶悉陀夜(Mo He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悉陀喻藝(Xi Tuo Yu Yi), 室皤囉耶(Shi Bo La Ya),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Nuo La Jin Chi), 娑婆訶(Suo Po He). 摩囉那囉(Mo Na Nuo La), 娑婆訶(Suo Po He). 悉囉僧、阿穆佉耶(Xi La Sen, Ou Mu Qie Ye), 娑婆訶(Suo Po He).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Suo Po Mo He,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者吉囉、阿悉陀夜(Zhe Ji La, Ou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波陀摩、羯悉陀夜(Bo Tuo Mo, Ji Xi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Nuo La Jin Chi, Bu Qie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摩婆利、勝羯囉夜(Mo Po Lie, Sen Ji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Na Mo He La Da Na, Duo La Ye Ye). 南無阿唎耶(Na Mo Ou Li Ye). 婆嚧吉帝(Po Lu Jie Di), 爍皤囉夜(Suo Bo La Ye), 娑婆訶(Suo Po He). 唵,悉殿都(An, Xi Dian Du), 漫多囉(Man Duo La), 跋陀耶(Ba Tuo Ye), 娑婆訶(Suo Po He).





1.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NA MWO HE LA DA NWO DWO LA YE YE
2. 南無阿唎耶  NA MWO E LI YE
3.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  PWO LU JYE DI SHI BU LA YE
4. 菩提薩埵婆耶  PU TI SA TWO PE YE
5. 摩訶薩埵婆耶  MWO HE SA TWO PE YE
6. 摩訶迦盧尼迦耶  MWO HE JYA LU NI JYA YE
7. 唵  NAN
8. 薩皤囉罰曳  SA PAN LA FA YE
9. 數怛那怛寫  SWO DA NA DA SYIE
10. 南無悉吉塛埵伊蒙阿唎耶   NA MWO SYI JI LI TWO YI MENG E LI YE
11.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  PE LU JI DI SHIR FWO LA LENG TWO PE
12. 南無那囉謹墀 NA MWO NA LAN JING CHI
13.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  SYI LI MWO HE PAN DWO SA MIE
14. 薩婆阿他豆輸朋   SA PE E TWO DO SHU PENG
15. 阿逝孕   E SHI YUN
16.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 SA PE SA DWO NA MWO PE SA DWO NA MWO PE CHYE
17. 摩罰特豆  MWO FA TE DO
18. 怛姪他  DA JI TA
19. 唵阿婆盧醯  NAN A PE LU SYI
20. 盧迦帝  LE JIA DI
21. 迦羅帝  JIA LA DI
22. 夷醯唎  JI XI LI
23. 摩訶菩提薩埵  MWO HE PU TI SA TWO
24. 薩婆薩婆  SA PE SA PE
25. 摩囉摩囉  MWO LA MWO LA
26. 摩醯摩醯唎馱孕  MWO HE SYI MWO SYI LI TWO YUN
27. 俱盧俱盧羯蒙  JU LU LU JYE MENG
28.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 DU LU DU LU FA SHE YE DI
29. 摩訶罰闍耶帝  MWO HE FA SHE YE DI
30. 陀囉陀囉  TWO LA TWO LA
31. 地唎尼  DI LI NI
32. 室佛囉耶  SHR FWO LA YE
33. 遮囉遮囉  JE LA JE LA
34. 麼麼罰摩囉  MWO MWO FA MWO LA
35. 穆帝隸  MU DI LI
36. 伊醯伊醯  YI SYI YI SYI
37. 室那室那  SHI NWO SHI NWO
38. 阿囉嘇佛囉舍利  A LA SHEN FWO LA SHE LI
39. 罰娑罰嘇  FA SHA FA SHEN
40. 佛囉舍耶  FWO LA SHE YE
41. 呼盧呼盧摩囉  HU LU HU LU MWO LA
42. 呼盧呼盧醯利  HU LU HU LU SYI LI
43. 娑囉娑囉  SWO LA SWO LA
44. 悉唎悉唎 SYI LI SYI LI
45. 蘇嚧蘇嚧  SU LU SU LU
46. 菩提夜菩提夜  PU TI YE PU TI YE
47. 菩馱夜菩馱夜  PU TWO YE PU TWO YE
48. 彌帝利夜  MI DI LI YE
49. 那囉謹墀  NWO LA JIN CHI
50. 地利瑟尼那  DI LI SHAI NI NWO
51. 婆夜摩那 PE YE MWO MWO
52. 娑婆訶  SWO PE HE
53. 悉陀夜  SYI TWO YE
54. 娑婆訶  SWO PE HE
55. 摩訶悉陀夜  MWO HE SYI TWO YE
56. 娑婆訶  SWO PE HE
57. 悉陀喻藝  SYI TWO YU YI
58. 室皤囉耶  SHI PAN LA YE
59. 娑婆訶  SWO PE HE
60. 那囉謹墀  NWO LA JIN CHI
61. 娑婆訶  SWO PE HE
62. 摩囉那囉  MWO LA NOU LA
63. 娑婆訶  SWO PE HE
64. 悉囉僧阿穆佉耶  SYI LU SENG A MU CHYE YE
65. 娑婆訶  SWO PE HE
66.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SWO PE MWO HE A SYI TWO YE
67. 娑婆訶  SWO PE HE
68. 者吉囉阿悉陀夜  JE JI LA A SYI TWO YE
69. 娑婆訶  SWO PE HE
70. 波陀摩羯悉陀夜  BWO TWO MWO JIE SYI TWO YE
71. 娑婆訶  SWO PE HE
72.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NWO LA JIN CHI PAN CHYE LA YE
73. 娑婆訶  SWO PE HE
74. 摩婆利勝羯囉夜  MWO PE LI SHENG JYE LA YE
75. 娑婆訶  SWO PE HE
76.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NA MWO HE LA DA NWO DWO LA YE YE
77. 南無阿利耶  NA MWO E LI YE
78. 婆嚧吉帝 PWO LU JYE DI
79. 爍皤囉夜  SHAO PA LA YE
80. 娑婆訶 SWO PE HE
81. 唵悉殿都  NAN SYI DIAN DU
82. 漫多囉  MAN DWO LA
83. 跋陀耶  BA TWO YE
84. 娑婆訶  SWO PE HE



悉昙梵文大悲咒







大悲咒持诵须知
一凡持诵是咒者.不拘宰官士庶.男妇老幼道士僧尼.当守戒律.竭忠于君.孝养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骄不诈.不绮言妄语.不恶口毒舌.尊重是咒.敬而信之.如获至宝.自然所求如意.所愿遂心.功德不可思议.

一凡持诵是咒者.先念经中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云云.再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南无双手合十礼十声.欲求某事.即观想图中某手眼宝相.至心持诵.虔诚拜祷.无不响应.

一凡持诵是经者.必须庵观寺院之内.广设坛场.作种种布施供养.洁净身心.焚修叩礼.乃为尽善.次则家庭静室.洒扫严洁.焚香供养.方可诵持.又或力不从心.即望空一香.按日持诵.但办诚心.自得孚感之应.甚至舟车鞍马.旅舍市尘.不及焚香.无由礼拜之处.只于每日清晨盥洗之后.至心望空虔诵五遍.勿令间断.大悲威神之力.亦无有不感应者.

一凡持诵是咒者.当悟经中所云.广宣流布.莫令断绝二句.或印施.或抄写.或口授.务令此咒普为流传.辗转济度.功德无量.

一持此神妙大陀罗尼之人.必由夙世已曾供养诸佛.广植善根.始能信心受持.是人幼德.已无量无边.获福亦不可思议.但始勤终怠.修行人所忌.怀不信心.罪业更深.经云.于咒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普愿同志善友.信心坚固.善果圆成.实厚望焉.





大悲咒的念服法
凡三宝弟子净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疗疾,并布施结缘。念时,先须梵香顶礼,供开水一杯(多少不拘);应念(一)香赞,(二)净口业真言,(三)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四)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三声),大悲咒四十九遍,(五)补缺真言,(六)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难之症。服此水者必须素口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如小儿或病者无法念时,凡有关系之人均可同声代念),然后服下,立刻见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发愿放生,或每月斋素几日,尤见功效,至若潜修大德念大悲水时,水可无限而布施亦无限,此随发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灾法:除用大悲水遍潇居屋可免火灾外,可改备黄元纸一张,念咒时仪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于此黄纸上印一红圈「○」。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个「○」或一成行,共七行)并于四角○上,每角○加念观音灵感真言一遍,加一小咒于角上大○内,然后将此咒纸焚于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灾。如念咒者功德圆满,能使四周邻居同受法益,不遭回禄。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修修唎.萨婆诃.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诃.

净意业真言
唵.缚日啰怛.诃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缚.襪日啰斛.

奉请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南无妙吉祥菩萨摩诃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悲大咒通地天——宣化上人

《大悲咒》是通天彻地的,你一念,一切鬼神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 ...

〈大悲咒〉根本就没有法子讲的,因为它是密语。所以我把〈大悲咒〉总起来,用四句偈说一说它的意思:

大悲大咒通地天 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 孽镜一照匾高悬

大悲大咒通地天:这有大慈大悲的大咒﹣﹣咒中之王﹣﹣通地天。它通天彻地的,你一念〈大悲咒〉,天上的神,都要恭恭敬敬地来听你诵咒;一切鬼,也都要合起掌来,跪那儿静听你诵〈大悲咒〉。为什么〈大悲咒〉能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就因为他们一听到〈大悲咒〉,就好像听到号令,都要依照这命令去做。所以你念〈大悲咒〉,天上的天也震动了,地下的地也震动了,通天彻地。

一百一千十王欢:你每天能诵满一百零八遍,念一千天;或者你一天念一千遍,能念一千天,那更好。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千天就是三年。你念三年,每天不间断;并且你每天什么时候念〈大悲咒〉,一定在什么时候念,怎样忙也念一百零八遍。念到三年的时候,地狱里头的十殿阎君──一殿阎罗王、二殿阎罗王,乃至十殿阎君──都生欢喜了,说:「若有一个人修大悲法,每天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再能修四十二手法,这是相得益彰,有双倍的功效,能有这两种的力量!」这叫一百一千十王欢。

大悲大慈能祛病:〈大悲咒〉为什么叫〈大悲咒〉呢?因为「悲能拔苦」,它能把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拔出来;这是「拔苦予乐」,所以叫〈大悲咒〉。拔苦予乐,主要的就是可以治病--世界上有八万四千种病,无论有什么病痛,若诚心念〈大悲咒〉,病都会好。有的说:「我念〈大悲咒〉,怎么不好呢?」因为你没有诚心;若有诚心,一定有感应的。

孽镜一照匾高悬:在你一天念一百零八遍,念了一千天,也就是三年的时候,十殿阎君欢喜了,什么病都可以治。这时你立了很多功;因为三年的时间,天天诵咒,而又不造业。

在地狱里头,就是十殿阎君那儿,有一个孽镜台。什么叫孽镜台?你一生所造的孽,在地狱这个地方都会显现出来了。你所行所做,就像演电影,一幕一幕地在孽镜里现出来。你杀过人,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杀人的情形;你偷人家东西,在孽镜里就现出你去偷东西;你放火,在孽镜里就现出你放火;或者你尽好喝酒、尽打妄语,做不正当的事,也都现出来。总之,你造什么业就现出什么。如果你没有业了呢?这个镜也就没有任何的境界现前。

所以你诵咒的这三年,若不饮酒、不吃肉、不吃五辛,孽镜一照,你的业障都空了;那么在地狱里,就给你挂上一块匾说:「某某人诵持〈大悲咒〉,已经把他的罪业消了,所有地狱的一切鬼神,见到这个人都应该叩头礼拜,和恭敬尊重三世诸佛一样;也都应该保护这个人,如保护一切诸佛一样。也应该到处告诉其它的鬼神,见到这个人,不可给他麻烦。」所以〈大悲咒〉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大悲咒修持法与功德利益 ---- 海涛法师编辑

壹、观世音菩萨说大悲咒的因缘
贰、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参、大悲神咒的修法
肆、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伍、诵持大悲咒如法结界
陆、诵持大悲咒功德尽未来际
柒、大悲神咒消灾解厄、治病愈疾之法
捌、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十手印用途
玖、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拾、大悲咒发愿文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壹、观世音菩萨大悲咒的因缘

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2、除一切病故。
3、得寿命故。 4、得富饶故。
5、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6、离障难故。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 8、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9、远杂一切诸怖畏故。 10、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贰、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9、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1)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2)不为枷禁杖楚死。
(3)不为怨家仇对死。 (4)不为军阵相杀死。
(5)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7)不为水火焚漂死。 (8)不为毒药所中死。
(9)不为蛊毒害死。 (10)不为狂乱失念死。
(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12)不为恶人厌魅死。
(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14)不为恶病缠身死。
(15)不为非分自害死。

10、诵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种善生者: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2)常生善国。
(3)常值好时。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纯熟。
(7)不犯禁戒。 (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10)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13)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参、大悲神咒的修法

1、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
2、住于净室,澡浴清净,著净衣服。
3、悬旛、燃灯,备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
4、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肆、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
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论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士,莲花化生,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
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15、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

当知其人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羁留故;
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伍、诵持大悲咒如法结界

1、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静处,清净结界,咒衣著,、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

2、结界法:

(1)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
(2)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为界;
(3)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著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
(4)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
(5)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陆、诵持大悲咒功德尽未来际

1、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

2、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

3、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

柒、大悲神咒消灾解厄、治病愈疾之法

1、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

2、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稳。

3、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安息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

4、若有猫儿所著者,取弭哩吒那(死猫儿头骨)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差不著。

5、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华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差。

6、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著疮中,立即除差。

7、若为恶怨横相谋书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薵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8、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著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著眼中满七日,在深重慎风,眼睛还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诃梨勒果:一种可供药用的植物,此云天主将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

※庵摩勒果:或称阿摩洛迦(Amalaka),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即余甘子,似银合欢子。

※鞞醯勒果:古印度鞞醯勒果林所生之果实。

9、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著身上即差,师子皮最上。

10、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月宁)(千手观音和药经:耳屎也),咒三七遍,著疮中即差。

11、若患恶病人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差;其药莫使妇人煎。

12、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安息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差;慎酒肉五辛及恶骂。

13、若取摩那屎罗(雄黄)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14、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著耳中即差。

15、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差;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差。

※青木香:马兜铃科的中药药材,是疏经活血汤及防已黄歧汤的成份,用以去水肿与伤科止痛。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因含有马兜铃酸,故列为禁药。

16、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17、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差。

18、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薰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差;慎五辛酒肉。

19、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咒三七遍,涂疮上即差。

20、若患蛔虫咬心,取骨噜木遮(白马尿)半升,咒三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21、若患丁疮者,取凌锁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著疮上,即拔根出,立差。

22、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尿粪),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著眼中即差。

23、若患腹中痛,和※井华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差。

※井华水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井泉水《集解》:‘汪颖曰:“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

24、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

25、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26、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27、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28、若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29、若欲降服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30、若取胡噜遮那(牛黄)一大两,著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

31、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

32、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33、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净灰、净沙或净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边,虫即退散也;果树兼咒水洒著树上,虫不敢食果也。

捌、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十手印用途

1、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于如意珠手;(当修如意珠法)
2、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当于绢索手;(当修绢索法)
3、若为腹中诸病,当于宝钵手;(当修宝钵法)
4、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当于宝剑手;(当修宝剑法)
5、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于跋折罗手;(当修跋折罗法)
6、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于金刚杵手;(当修金刚杵法)
7、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当于施无畏手;(当修施无畏法)
8、若为眼闇无光明者,当于日精摩尼手;(当修日精摩尼法)
9、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当月精摩尼法)
10、若为荣官益职者,当于宝弓手;(当修宝弓法)
11、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当于宝箭手;(当修宝箭法)
12、若为身上种种病者,当于杨枝手;(当修杨枝法)
13、若为除身上恶障难者,当于白拂手;(当修白拂法)
14、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手;(当修胡瓶法)
15、若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诸恶兽者,当于旁牌手;(当修旁牌法)
16、若为一切时处好离官难者,当于钺斧手;(当修钺斧法)
17、若为男女仆使者,当于玉环手;(当修玉环法)
18、若为种种功德者,当于白莲华手;(当修白莲华法)
19、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于青莲华手;(当修青莲华法)
20、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当修宝镜法)
21、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于紫莲华手;(当修紫莲华法)
22、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于实箧手;(当修宝箧法)
23、若为仙道者,当于五色云手;(当修五色云法)
24、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持手;(当修军持法)
25、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于红莲华手;(当修红莲华法)
26、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当修宝戟法)
27、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当修宝螺法)
28、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于髑髅杖手;(当修髑髅杖法)
29、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于数珠手;(当修数珠法)
30、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于宝铎手;(当修宝铎法)
31、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当修宝印法)
32、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于俱尸铁钩手;(当修俱尸铁钩法)
33、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于锡杖手(当修锡杖手法)
34、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于合掌手;(当修合掌法)
35、若为生生之众,不离诸佛边者,当于化彿手;(当修化佛法)
36、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于化宫殿手;(当修宫殿法)
37、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于宝经手;(当修宝经法)
38、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于不退金轮手;(当修不退金轮法)
39、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于顶上化佛手;(当修顶上化佛法)
40、若为果蓏诸壳稼者,当于蒲萄手。(当修蒲萄法)

玖、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咄檐纳摩。’

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

‘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耆摩吒。沙婆诃。’

功德: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3、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

4、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处。

拾、大悲咒发愿文

稽首观音大悲主 愿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 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 无为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 永使灭除诸罪业
龙天圣众同慈护 百千三昧顿薰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濯尘劳愿济海 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归依 所愿从心悉圆满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遍)
南无双手合十礼(一百零八遍)
南无观世音菩萨 嗡 嘛呢 呗美 吽(一百零八遍)
《日光菩萨陀罗尼》
ná mó bó tuó qú nà mí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南无僧伽多夜泥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月光菩萨陀罗尼》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深低帝屠苏吒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阿若蜜帝乌都吒

shēn qí zhà
深耆吒

bō lài dì
波赖帝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耶弥若吒乌都吒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拘罗帝吒耆摩吒

suō pó hē
沙婆诃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8 15:3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咒(一百一十三句) mp3下载



新世代最能触动人心的天女之声
佛曲创作才女黄慧音感应最深的咒语唱诵
畅销西方国家的万咒之王





如果说黄慧音的《大悲咒【梵音修心版】》带来的是慈悲无限的深沉感动,那么黄慧音的《古梵音大悲咒》,带来的就是一种在慈悲中超脱自在的无上喜悦。 脱俗流畅而清悦如风的新世纪曲风,让人身心不由得随之自在飞扬,在佛菩萨的慈悲护佑中,看到天地是如此开阔,生命是如此充满喜悦与幸福。(别于一般以中文译音为主的《大悲咒》版本,本辑为取材自古代梵文的《大悲咒》。黄慧音特别以未经译音的原始梵音唱诵《大悲咒》,希望在更贴近原始梵音的咒音中,带给大家更深的感应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

No. 1061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







大唐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大弘教三藏沙门金刚智奉 诏译


曩慕啰(引)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曩莫阿(引)哩夜(二合二)
嚩[口*路]枳谛湿嚩(二合)啰(引)耶(三)冐(毛上音下同)地萨多嚩(二合下同)耶(四) 莽(浮声呼)贺萨多嚩(同上)耶
(五)莽(浮声呼)贺迦(去)噜聍(卷舌呼)迦(引)耶(六)萨摩(上)满陀(上)曩(七)泚娜曩迦啰(引)耶(八)萨摩(上)婆嚩(九)娑母(浮声呼)捺唠(二合)酢洒拿(卷舌呼)迦啰耶(十)萨摩(上)弥夜(二合)地(十一)跛啰(二合)舍莽(浮声呼)曩迦啰(引)耶(十二)萨谜底多庾(二合)跛[木*奈]啰(二合)嚩(十三)尾那舍曩(浮声呼)迦啰(引)耶(十四)萨摩(上)婆曳数(十五)怛啰(二合)拿迦啰(去引)耶(十六)亸思每(二合)曩莽思吉哩(三合)多嚩(二合)伊(去)那摩阿哩夜(二合十七)嚩[口*路]枳帝湿嚩(二合)啰皤使单儞罗建姹闭(十八)曩(引)莽缬哩(二合)娜耶(十九)摩物刺(二合)亸以使夜(二合)弭(二十)萨末(引)他些驮建(二十一)戍畔阿尔延(二十二引)萨摩部跢南(二十三)婆嚩末誐尾戍驮剑(二十四)怛儞也(二合)他(二十五)唵(二十六)阿(引)[口*路]计阿(引)[口*路]迦莽底(二十七)[口*路]迦(引)底讫[口*阑](二合)谛傒贺[口*(隶-木+士)]阿哩夜(二十八) 嚩[口*路]枳谛湿嚩(二合)罗(二十九)莽(浮声呼)贺冒地萨多嚩(二合三十)傒冒地萨多嚩(二合三十一)傒莽(浮声呼)贺冒地萨多嚩(二合三十二)傒比哩(二合)也冒地萨多嚩(二合三十三)傒莽(浮声呼)贺迦(引)噜聍(卷舌呼)迦(三十四)徙莽(二合)啰缬哩(二合)娜延(三十五)呬呬贺[口*(隶-木+匕)]阿哩耶(三十六)嚩[口*路]枳谛湿嚩(二合)啰(三十七)莽(浮声呼)傒湿嚩(二合)啰(三十八)跛啰莽(浮声呼)多啰(二合)质多(三十九)莽(浮声呼)贺迦噜聍(卷舌呼)迦(四十)矩噜矩噜羯满些大耶些大耶(四十一)尾儞延(二合四十二)聍傒祢傒多嚩[口*阑](四十三)迦满誐莽(四十四)尾捍誐莽尾誐莽悉陀(上)谕擬(引)湿嚩(二合)啰(四十五)杜噜杜噜尾演底(四十六)莽贺尾演底(四十七)驮啰驮罗达[口*(隶-木+士)]印涅[口*(隶-木+士)](三合)湿嚩(二合)罗(四十八)左攞左攞尾莽(浮声呼)逻莽罗(四十九)阿哩夜(二合五十)嚩 [口*路]枳帝湿嚩(二合)罗(去五十一)尔曩讫哩(二合)使拏(二合五十二)惹咤(引)莽(浮声呼)矩咤(五十三)嚩览摩跛罗(二合)览摩尾览摩(五十四)莽(浮声呼)贺徙陀(上)尾儞夜(二合)驮啰(五十五)皤罗皤啰莽贺皤啰(五十六)么攞么攞莽贺么攞(五十七)左啰左啰莽贺左啰(五十八)讫哩(二合)史拏(二合)物[口*栗](二合)拏儞[口*栗]伽(五十九)讫哩(二合)史拏(二合)跛乞洒(二合)怩茄(去)跢曩(浮声呼六十)傒跛娜莽(二合)贺徙多(二合六十一)左罗左罗聍舍左[口*(隶-木+士)]湿嚩 (二合)啰(六十二)讫哩(二合)史拏(二合)萨啰跛讫哩(二合)亸也尔谕(二合)跛尾多(六十三)翳傒兮莽(浮声呼)贺嚩啰贺母(浮声呼)佉(六十四)怛哩(二合)补啰娜贺宁湿嚩 (二合)啰(六十五)曩啰也拿嚩[口*路]跛(六十六)嚩罗末誐阿(上)唎傒聍罗建姹傒么贺迦(去)罗(六十七)贺罗贺罗(六十八)尾沙(上)怩尔跢[口*路]迦写(六十九)啰(去)誐尾沙(上)尾曩(引)舍曩(七十)那味(二合)沙(上)尾沙(上)尾曩舍曩(七十一)慕贺尾沙(上)尾曩(引)舍曩(七十二)户噜户噜莽罗户噜贺[口*(隶-木+士)](七十三)莽贺跛那莽(二合)曩(引)婆(七十四)萨啰萨啰(七十五)徙哩徙哩(七十六)苏噜苏噜(七十七)母噜母噜(七十八)母地也(二合)母地也(二合七十九)冐大也(二合)冐大也(二合八十)弭帝(八十一)儞啰建姹翳醯兮摩莽思体(二合)多徙应(二合)贺母佉(八十二)贺娑贺娑(八十三)闷左闷左(八十四)莽贺咤(去)咤(上)贺珊(八十五)翳醯兮抱莽贺悉陀(上)谕诣湿嚩(二合)罗(八十六)娑拏娑拏嚩(引)济(八十七)些大耶些大耶尾儞延(二合八十八)徙莽啰徙莽罗(八十九)瞻婆誐满单[口*路]枳多尾[口*路]枳单(九十)[口*路]计湿嚩(二合)[口*阑](去)怛他(上)誐单(九十一)娜娜(引)醯名娜哩舍(二合)曩(九十二)迦莽写那哩(二合)舍难(九十三)跛啰(二合)纥逻(二合)娜耶莽曩莎贺(九十四)悉驮也莎贺(九十五)莽贺悉驮也莎贺(九十六)莽贺悉驮也莎贺(九十七)悉驮谕诣湿嚩 (二合)逻耶莎贺(九十八)儞罗建姹耶莎贺(九十九)嚩啰(引)贺母佉(去)耶莎贺(一百)莽贺娜逻徙应(二合)贺母佉耶莎贺(一百一)悉驮尾儞夜(二合)达逻耶莎贺(一百二)跛娜莽(二合)贺萨跢(二合)耶莎贺(一百三)讫哩(二合)史拏(二合)萨波讫哩(二合)[亭*夜]也尔谕(二合)跛尾跢耶莎贺(一百四)莽贺攞矩咤陀(上)逻(去)耶莎贺(一百五)斫羯啰(去)庾驮耶莎贺(一百六)胜佉(去)摄那儞冒驮曩(去)耶莎贺(一百七)摩莽思建(二合)陀(上)味沙(上)思体(二合)多讫哩(二合)史拏(二合)尔曩(去)耶莎贺(一百九)弭夜(二合)佉啰(二合)折莽儞嚩娑曩(去)耶莎贺[口*路]计湿嚩(二合)罗(去)耶莎贺(一百一十)萨摩(上)悉第湿嚩(二合)罗耶莎贺(一百一十一)曩慕婆誐嚩谛阿(引)哩夜(二合)嚩[口*路]枳谛湿嚩(二合)啰(去)耶冒地萨怛嚩(二合)耶莽贺萨怛嚩(二合)耶莽贺迦(去)噜聍迦耶(一百一十二)悉殿(二合)睹名满多罗(二合)跛娜耶莎贺(一百一十三)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一卷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注音 
na mo raa tna tra yaa ya na ma.h 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a ya bo dhi sa tvaa ya ma haa sa tvaa ya
ma haa kaa ru .ni kaa ya sa rva ba ndha na cche da
na ka raa ya sa rva bha va sa mu dra.m su k.sa .na
ka raa ya sa rva vya dhi pra `sa ma na ka raa ya
sa rve ti tyu bha ndra va vi naa `sa na ka raa ya
sa rva bha ye .syo tra .na ka raa ya ta smai na ma
sk.r tvaa i na m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 bha .si
ta.m ni ra ka.m .ta bhe naa ma h.r da ya ma vra ta
i cchya mi sa rvaa tha sa dha ka.m `su va.m a ji ya.m
sa rva bhuu ta na.m bha va ma rga vi `su ddha ka.m ta
dya thaa o.m aa lo ke aa lo ka ma ti lo kaa ti
kra.m te he ha re 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 ma
haa bo dhi sa tva he bo dhi sa tva he ma haa vo
dhi sa tva he vi rya bo dhi sa tva he ma haa kaa
ru .ni kaa smii ra h.r da ya.m hi hi ha re 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 ma he `sva ra pa ra ma tra
ci tta ma haa kaa ru .ni kaa ku ru ku ru ka rma.m
sa dha ya sa dha ya vi dvya.m .ni he .ni he ta va
ra.m ka ma.m ga ma vi ga ma si ddha yu ge `sva ra
dhu ru dhu ru vi ya nti ma haa vi ya nti dha ra
dha ra dha re i ndre `sva ra ca la ca la vi ma
la ma ra 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 ji na k.r
.s.ni ja .taa ma ku .ta va ra.m ma pra ra.m ma vi ra.m
ma ma haa si ddha vi dya dha ra va ra va ra ma
haa ba ra ba la ba la ma haa ba la ca ra ca
ra ma haa ca ra k.r .s.ni v.r .na dii rgha k.r .s.ni pa
k.sa dii rgha ta na he pa dma ha sti ca ra ca ra
di `sa ca le `sva ra k.r .s.ni sa ra pa k.r ta ya
jyo pa vi ta e hye he ma haa va ra ha mu kha
tri puu ra da ha ne `sva ra na ra ya .na va ru
pa va ra ma rga a ri he ni ra ka.m .ta he ma
haa kaa ra ha ra ha ra vi .sa ni rji ta lo ka
sya raa ga vi .sa vi naa `sa na dvi .sa vi .sa vi
naa `sa na mu ha vi .sa vi naa `sa na hu lu hu
lu ma ra hu lu ha le ma haa pa dma naa bha sa
ra sa ra si ri si ri su ru su ru mu ru mu
ru bu dvya bu dvya bo ddha ya bo ddha ya mai te ni
ra ka.m .ta e hye he ma ma sthi ta syi.m ha mu kha
ha sa ha sa mu.m ca mu.m ca ma haa .taa .ta ha sa.m
e hye he pa.m ma haa si ddha yu ge `sva ra sa .na
sa .na vaa ce sa dha ya sa dha ya vi dvya.m smii ra
smi ra `sa.m bha ga va.m ta.m lo ki ta vi lo ki ta.m
lo ke `sva ra.m ta thaa ga ta.m da daa he me da r`sa
na ka ma sya da r`sa na.m pra kra da ya ma na svaa
haa si ddhaa ya svaa haa ma haa si ddhaa ya svaa haa si
ddhaa yo ge `sva ra ya svaa haa ni ra ka.m .ta ya svaa
haa va raa ha mu khaa ya svaa haa ma haa da ra syi.m
ha mu kha ya svaa haa si ddha vi dvya dha ra ya svaa
haa pa dma ha sta ya svaa haa haa k.r .s.ni sa rpa k.r
dhya ya jyo pa vi ta ya svaa haa ma haa la ku .ta
dha raa ya svaa haa ca kra yu dha ya svaa haa `sa ^nkha
`sa vda ni bo ddha naa ya svaa haa ma ma ska nda vi
.sa sthi ta k.r .s.ni ji naa ya svaa haa vyaa ghra ca ma
ni va sa naa ya svaa haa lo ke `sva raa ya svaa haa
sa rva si ddhe `sva ra ya svaa haa na mo bha ga va
te aa ryaa va lo ki te `sva raa ya bo dhi sa tvaa
ya ma haa sa tvaa ya ma haa kaa ru .ni kaa ya si
dvya ntu me va ntra pa daa ya svaa haa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8 15:4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下载: 密咒真言 偈赞祈请 经典念诵 念佛 凡歌咏法









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作为宗教,音乐作为艺术,佛教的传播是以音乐为一种媒介手段。佛教传入东土以后,其音乐风靡天下,而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功能较之其他艺术更加强烈。同时,佛教音乐特有的韵味很吻合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闻者,胸襟豁然,神游情动,使人意念净化,于袅袅音声中细细体味人生真谛。

  中国佛教音乐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级: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北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阶段。

  
唐代佛曲大盛,俗讲风行,朝庭耽于佛曲,百姓则把庙会视为最重要的娱乐场所。唐代无论寺院、宫庭、民间、佛教音乐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初唐善导,传净土法门,但专心念佛,曾著《法事赞》、《往生赞》、《般舟赞》等歌赞三卷中。
唐法照制定了“五会念佛”法规,并作有《散花乐》等曲,影响甚远,流传至今的《千声佛》等绕佛之曲,可视为“五会”之遗续。晚唐少康,则更辟蹊径,面向民间,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新的佛曲。赞宁《高僧传》中称:“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得处中曲韵。”用当时、当地老百姓所熟悉喜爱的音调演唱佛曲,应该说是中国佛教音乐的一个优良传统。

  中国佛教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佛教音乐,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其宁静、清淡、脱俗、高雅、独特风味浓厚,其表达情感,是其他音乐所不能替代的。

音乐下载: 密咒真言 偈赞祈请 经典念诵 念佛 凡歌咏法







下载媒体
播放软件
RealOnePlayerV2GOLD_cn 非常著名的媒体播放软件,用 RealPlayer 可欣赏网上在线音频和视频资料。
KMPlayer2.8.1.1031 Kmplayer(简称KMP)几乎可以播放您系统上所有的影音文件。
音频转换 全能音频转换 它支持所有流行的媒体文件格式(MP3 WAV WMA AVI
RM等),典型的应用如WAV转MP3,MP3转WMARM(RMVB)转MP3,RM(RMVB)转WMA等。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2-18 15:4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4:34 , Processed in 0.10130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