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12|回复: 9

多空对决 政策反弹能走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空对决 政策反弹能走多远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烟雨尘 浏览:1712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往的政策性利好引发的反弹都是脉冲式的,来去匆匆,反弹高点往往也是一步到位。但是,本轮反弹却与此前的7次政策性利好引发的反弹存在很大的区别。面对长假过后的第四季度行情,投资者直言:不敢看多,不想看空。那么,节后反弹究竟能走多远?

  政策性利好PK经济面利空

  以往的政策性利好引发的反弹都是脉冲式的,来去匆匆,反弹高点往往也是一步到位。但是,本轮 反弹却与此前的7次政策性利好引发的反弹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虽然美国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9月25日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 公司(FDIC)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银行。这说明,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并不能 保证美国金融危机就此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安全稳定就显得非常必 要。

  其次,汇金公司已经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A股,中国石油集团、中煤集团、联通集 团也分别从二级市场增持中国石油、中煤能源、中国联通的股票。这类被股东增持的股票均是A股市场中 的超级权重股,股价的运行直接影响到股指的涨跌。如果未来市场不断出现央企增持旗下上市公司股票 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同时也对股指的企稳走强提供直接的推动力。

  第三,根据Wind资讯统计,自证监会8月28日发布"自由增持"新规以来,已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的大 股东和高管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增持。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发生434次减持,累计减持26.2 亿股,增持股数仅为11.5亿股,净卖出达14.7亿股。但在8月份开始出现逆转,当月增持数量开始超过减 持数量,出现净买入近2亿股,同时这一增持行为仍在继续。截止9月24日,当月重要股东净买入股数已 超过2.5亿股。由此来看,在管理层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大股东开始加入到增持的行列。

  从技术上来看,此轮调整低点1800点的意义,相当于"2245点至998点"调整周期时的1300点水平,尽 管整体估值已经不高,但还没有到极低的水平。目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现状并不具备A股大幅上涨的 条件,限制了各种利好形成的效果。因此可以预计,节后的A股市场可能会以1800点为箱体下线展开拉锯 战。至于这轮反弹到底有多高,仍将取决于到底有多少资金来"买单",特别是公募基金的表现。多空双 方的最后决战,已经被推迟到了节后。(北京晨报)
参与人数 1奖励 +38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8 2008-9-29 10:02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囧" 四季度留心四大隐患

  今年,"囧"(音jiǒng)一下子成了网络"红词",用来形容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示意很好很强大。而将这个词用到A股的第四季度行情上,也未尝不可。

  过去的一周,对投资者而言可谓非常难熬,利好与利空交织,谁也不知道明天的股市会怎么走--暴涨或者暴跌?虽然国外的利空压力时时会对A股形成一定的压力,让投资者不敢看多,但管理层出手相救,也让投资者失去了看空的理由,更何况是在2000点左右的位置。

  面对长假过后的第四季度行情,投资者直言:不敢看多,不想看空。

  看"囧"第四季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可谓风云突变,对A股投资者来讲,也属喜忧参半。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卖给美国银行,AIG也险象环生,全球股市在华尔街危机的冲击下风雨飘摇。各国政府也一致展开救市行动。

  中国管理层在18日晚宣布了印花税单边征收与汇金入市增持等一揽子利好。这些政策措施大大缓解了中国股市暴跌后的心理压力,同时,各国央行联手救市,全球股市由暴跌转入恢复性大幅上涨。

  A股在19日出现全部股票集体涨停的市场奇观,股指再度回到了2000点的上方,救市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国投资者的信心。

  虽然这一周的行情都是有惊无险,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却是如履薄冰,昨日的大震荡走势,以及美国救市方案的悬而未决,都让股民对四季度的行情不敢乐观。

  不要"想"太多

  "现在的股民都成'经济学家'了,整天跟我们谈的都是外围股市情况,雷曼啥的,说的还头头是道。"一位分析师笑谈,现在的市场不好,外围市场对A股的影响挺大的,所以很多散户也开始密切关注外围股市。

  不仅仅是关心外围股市,很多投资者也关注国内的政策动向。但从历史经验来看,重大利好诱发的V型反弹一般不会走得太远,短期来看,股指受政策预期的影响可能会维持震荡盘整格局,随后仍将陷入调整,这个时点就是三季报公布的密集期十月中下旬。因此国庆节后的行情确实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不是很看好节后走势,首先是因为美国的救市政策其实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不大,况且到目前为止能不能通得过还是一个问题。其二,国内整体的经济环境并没有改善。"一位老股民对节后的走势比较谨慎。

  "其实投资者不必研究得太仔细,他们自身的金融基础有限,因而在形势的理解上也会有一些偏差,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操作,投资者不要都把自己当成'经济学家',即便是经济学家,投资股市也不一定稳赚不赔,去年时经济学家还一片唱'好'就是证明。"银河证券分析师朱洋波表示。

  需要众人"拾柴"

  "现在的股市是一堆干柴,管理层已经点了一把火,将干柴点着,但是现在就是'围观的人'--市场参与者会怎么做,是看着这点柴火烧完之后,大家都散去,还是每人都扔一把柴火,让这个火越烧越旺?"朱洋波表示,目前的市场跌幅已经够了,外围股市的影响或许不如市场表现得那么强烈。最直接的就是中国股市跌了这么多,美国都没有跌这么多,况且很多影响都已经提前表现了,因而节后可能更多是一个震荡筑底的过程。

  此外,有更为乐观的观点是,四季度大盘的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紧缩政策的放松和财政刺激计划推出的预期将有助于大盘的企稳,同时,政府积极救市也有助于提振投资者的做多信心。可以判断,1800点很可能成为年底前的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场底,但不可能是基本面底。四季度有可能结束快速的杀跌,而转入平衡市,甚至不排除走出大级别行情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

  十月期待"回购潮"

  九月,市场刮起了"增持风",仅在"增持新规"出台后,就有40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布增持公告,其中不乏中国石油、中国联通这样的大块头。"增持"带给市场的利好效应明显,相关个股涨势喜人。当然,随着增持消息的增多,"增持概念"带给市场的利好刺激必将逐渐淡化,而"增持"的更高级别--"回购",虽然也公布了"简化方案",至今无人问津。随着九月的结束,"增持风"也将告一段落。我们期待十月迎来更令人惊喜的"回购潮"。

  增持是防守 回购是进攻

  增持只是封住股价下行空间的防守,而回购才是改变市场局面促成上涨的催化剂。

  从历史上看,04、05年的大熊市中,也出现不少公司大股东增持行为。然而当时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只是暂时稳住了继续下滑的局面,"股改"出来前始终没有上涨;而回购虽然曾经也出现过,但毕竟是一个本轮大跌还没有尝试过的新概念,想象空间更足。

  从意图上看,大股东"增持"的目的是维护股价,有人抛,他就接。由于他不是庄家,他不可拉升股价(因为他拉升了也不能短时间内卖出)。所以,股价没有上涨动力;而大股东回购,虽然自己没有拉抬股价,但带动了决定股价的根本--价值的提升。

  从公司本身看,大股东"增持"只是暂时将流通股"保管",对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丝毫改观。投资者还要担心一年半载后大股东减持;而大股东"回购"是将这部分流通股予以注销或"库存",这部分股票将不参与利润分配,将增厚公司业绩。

  从大小非看,"增持"无非是缓解"小非"出逃带来的市场压力,但产业资本不可能全盘照收"大小非",限售股解禁的压力不减;而"回购"一方面"注销"了部分"大小非",另一方面,在PPI高企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还能得以增厚,无疑会吸引价值投资资金参与。

  从心理影响方面考虑,"增持"不改圈钱本色。中石油发行价16.7元,如今12元增持,公司不但将IPO的钱用了近一年,还每股挣了4元;"回购"则一方面回吐了募资,一方面提升了股票的价值,使股东受益。

  "破净"后增持 一笔好买卖

  回购虽好,产业资本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哪些股票有回购的可能呢?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认为,回购注销,因总股本的缩小,每股盈利、净资产都会大幅提升,这是一个非常合算的买卖。如果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回购,显然不合算。"破净才有可能回购"。不过目前的破净股中,一些公司确实不好,净资产水分很大,这是"假破净",不值得参与。另外一些破净的公司,如钢铁股,会成为回购案例首先出现的地方。当然,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充足。

  截至昨日收盘,两市共有85家个股股价跌破或刚好与每股净资产持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面

  政策封杀

  四季度下跌空间

    近日多家券商机构发布了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尽管全球经济和金融动荡加剧,随着各国政府接连抛出拯救政策,事实上已经封杀了股市继续下跌的空间。

  基本面上不乐观

  从1800点回到2300点,尽管许多股民还没有找到赚钱的感觉,但股市的反弹已经有了500点,超过27%的幅度。面对这个并不算弱的反弹,机构的态度依然十分悲观。

  中金认为经历年初以来股价大幅下跌后,A股市场平均静态市盈率已近16倍,接近国际市场估值水平,泡沫挤压过程明显。从A-H溢价率来看,尚有17%的溢价水平。以05年盈利低点对应的股市低点为悲观情景参考,估值上尚有20%左右的下行空间。

  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和申银万国都发布了类似的观点,由于目前全球经济的下滑和极度不稳定,国内企业盈利下滑已是预料中的事情,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股市很难走出一波异样行情。

  政策有望刺激独立行情

  不过也正是对经济下滑的忧虑,助推了市场对政府利好政策的预期。中金公司认为,3-4季度经济下滑较快、通胀放缓趋势确立,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的风险已经高于通胀的风险。所以宽松的刺激经济的各项政策在未来是完全可以期待的。4季度的政策不会带来股市趋势性的改变,但也封杀了股市再次大幅下跌的空间。从政策环境来看,目前当是建仓良机。

  华泰证券持和申银万国类似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四季度可以关注的重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机会;二是暴跌错杀后的纠偏性机会;三是经济下滑周期下稳定增长行业的投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

  基建行业机会最大

  市场人士认为,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是经济政策频繁出台的"窗口期"。

  围绕保增长 哪些政策出台

  中信证券分析师程伟庆透露,宏观政策的调整将着眼于三大部分:一是货币政策可能继续放松,包括取消信贷额度限制、再次不对称降息、再次不对称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二是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可能出台的措施包括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补贴和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等;三是产业转型和升级政策将推出,比如进一步调整资源品价格,推进以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等。如果这些方案出台,无疑给予"保增长"以重大支持。

  政策出台 哪些行业有机会

  国泰君安研究员王成表示,最近有可能实施的是税制改革、产业升级和财政政策。其中在税制改革方面,装备制造、冶金、石化行业,受益增值税改革。重点公司包括徐工科技、振华港机、中国船舶、潍柴动力;而中低端食品饮料、家电、医药、商贸零售、服装等行业将受益于分税制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公司包括双汇发展、青岛啤酒、步步高等;在产业升级中,节能减排和电信改革是主要机会,公司包括烟台万华、中兴通讯等;财政政策的调整则有利于铁路建设、水利水电和新农村建设等行业和板块,公司包括中国铁建、中国南车、葛洲坝、恒瑞医药、青岛海尔等。

  基建行业最被看好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该《通知》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享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程伟庆建议重点关注铁路建筑、工程机械、重卡等行业。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科技等股票。

  广发证券建筑行业研究员王飞认为,葛洲坝、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三大国有建筑企业的成长性看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

  四季度留心四大隐患

  A

  美国次贷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了一种混沌状态,任何一个不经意间的小事,可能引发一连串大的反应。

  如今,美国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正在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原油价格的波动、商品牛市的终结、各国股价的下跌……当然,A股市场也陷入在了这场恐慌中。中行、工行、招行等国内银行持有雷曼债券,中国平安在富通的拖累下,极有可能亏损。昨日,在美救市方案有望通过的乐观预期下,纽约三大股指均大幅上扬。外围的环境还在不断变化。前期暴砸到1802点,不就是因为次贷吗?"十一"期间,密切关注美国经济。

  B

  经济前景的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主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破窗理论"就是典型的"破坏创造财富"。

  在目前经济下滑的预期背景下,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减弱。据中国人民银行对5000户企业调查汇总分析显示,企业家对下季度经济下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出口订单景气度持续回落,生产资料综合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指数均呈回落态势,企业总体盈利能力有所减弱,企业资金流动受阻支付能力下降……等等这一切成为看空者的理由。长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冒余也指出,当企业盈利能力见底,股市也就见底。四季度,经济向好当然好,经济向坏也不赖(管理层自有对策),就怕不明不白把大盘越拖越坏。

  C

  大小非出逃的博弈论

  博弈论:某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自己认可的角度选择策略并加以实施。然而,选择的结果往往是最坏的结果。

  当前的市场,大小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2008年到2010年之间,A股市场将迎来大小非解禁高峰,各种类型的限售股解禁市值合计达到15万亿元,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经理梁钧表示,大小非的解禁和减持压力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困扰中国股市的中长期运行趋势。如此大小非就与整个市场形成了一种"博弈":大小非想抛,抛个高价;市场想阻止它抛,又没有办法。如此一来,在6000点位置不抛的大小非,在2000点位置死命地抛;政策出得越多,大小非跑得越快,股票跌得越狠。如何解决大小非问题,将是四季度需要重点关注的。

  D

  救市VS砸市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在A股市场,善意的投资者可以想象,管理层所有的政策法规都是为A股的健康发展。熊市以来,管理层其实在"建制"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如在新股改革中尝试"将新股限售股锁定期从36个月调低为12个月",规范"大小非"减持而出台"大宗交易","保增长"的举措下"下调两率"。

  然而,这些原本利好的政策却被市场看作是方便"大小非"套现和削减银行收益,股市大跌。另一方面,某些政策虽然刺激股市上涨,被称作利好,但是从长远看,结果却截然相反。前不久,两交所将规定的最后"增持"日期从定期公告前的30天改为10天。表面看,这消息鼓励增持,属于利好。但仔细来看,"游戏规则"的肆意变更,对整个市场有利吗?"十一"期间,密切关注政策动向。(长江商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性反弹能走多远

  两条关键趋势线

  研究当前大盘,有两条趋势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一条是从2008年1月14日5522点到7月28日2924点的连线。这是自5522点以来的重要下降趋势线,目前已被向上穿越。与这条趋势线平行的,是自2007年11月28日最低4778点到2008年4月3日最低2990点的连线。这两条线使大盘形成了一个标准的下降通道。

  一般而言,股指如果穿越了下降通道和下降趋势线,往往会有较好的上涨。但是今年有些不同。这是因为还有另一条下降趋势线和第二个下降通道。

  第二条重要的下降趋势线是从2008年5月6日3786点到7月28日2924点的连线。这是对目前反弹起着重要压制作用的趋势线。与它平行的线是7月3日2566点到9月18日1802点的连线。这两条线构成大盘的第二个下降通道。它是对前一个通道下降斜率过快的修正。

  这次政策救市引发的反弹,将受这个通道的制约。我们认为,大盘下跌趋势还没有结束。根据以往经验,大盘在强有力的政策影响之下,有可能越过这个通道的限制,但其最终运行方向很难一时改变。

  难以轻言见底

  2009年,中国经济和股市将面临空前挑战: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因素,二是外围股市影响。

  2009年,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有两驾恐怕会出问题。第一驾马车——出口——明年大幅下滑已成定局。20世纪以来历次经济危机爆发的第二年,全球进出口贸易都将大幅下滑。明年,中国进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多数人的想象。第二驾马车——消费——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失业人口增多,消费提速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因为楼市、股市泡沫破灭,老百姓资产遭受到极大损失,很难提高消费水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可能骤降至9%以下,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明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但笔者认为,这恰好为宏观政策调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明年中国经济到底会如何运行,政策如何出牌很关键。

  明年,美国次级债危机有可能扩散到全球,成为罕见的大危机。如果这次美国救市不成功,美股120月均线绕不过去,那对全球就会是一场噩梦。香港市场前期已经走出了大型三角形向下突破,它的量度跌幅在9000点附近。笔者认为,这两个市场都是定时炸弹。在它们没有结果之前,不要轻言A股见大底。

   “平准基金”能否大买特买?

  研究A股市场十几年的走势可以发现,熊市的大底,一定是强有力的政策催生的。但这句话倒过来并不一定成立,即有了政策,熊市并不一定见底。

  这次反弹,主要是由政策救市引发的。熊市筑大底,政策是必要条件,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强有力的外力买入。大盘从6124点运行下来,就像一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下跌惯性很强大。这个惯性怎样才能够被扭转过来?一定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和强有力的买入。根据笔者的经验,买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长期阴跌中,主力资金一点点缓慢吸筹,直到在低位把货拿足了,再发动一轮行情。这种方式的条件目前不具备,因为这是一轮暴风骤雨式的下跌。二是外力不计成本地买入,你抛多少他买多少。2005年的大底,就是当时的平准基金这样买出来的。如果“9·19”反弹是大底,就一定是汇金公司、央企大股东不计成本地大买特买,行情就有可能被逆转。但如果发生不了这样的情况,行情逆转的可能性就很小。

  因此,此时需要观察一些超级大盘股的表现,如中石油、中石化、三大行、招行、浦发、平安、中国人寿、宝钢、万科、保利、中信证券等,看看它们的盘面,机构们是不是来者不拒地吸筹。如果不是,行情就不可能逆转。

  另外需要观察的是,大盘成交量能否连续阳量放大。根据笔者的看盘经验,熊市中,一两天的放量往往是出货量,而连续拉阳线放量,则是行情来临的标志之一。

  再则,本次反弹,主要的观察标的可以放到三个板块上,一是金融股,二是采掘股(煤炭、能源股),三是有色板块。这几个板块,分别是短期、中期、长期下跌中跌幅最深的板块。它们前期表现比较抢眼,表明市场很大程度上是超跌反弹。

  大盘未来可能的两种走势

  本次政策变化,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市场博弈主体开始大规模改变——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参与二级市场博弈。大股东增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格比较低,二是政治任务。但这里也有两个方面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一是大股东只是做做样子,二是大股东不计成本地大量买入,它们分别对应一般性反弹和大级别反弹。

  但我们需要明白,大股东参与博弈是一回事儿,市场走势是另一回事儿。2005年,即有少数公司大股东参与二级市场博弈,只是当时不普遍,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罢了。另外,在海外市场,大股东都是参与二级市场博弈的——海外市场的经验是,它们参与博弈也不能改变市场自身运行的规律。但至少,本次国企大股东大规模参与二级市场博弈,表明A股市场越来越成熟了。

  未来大盘走势有两种可能的方向。

  第一种是就此走出大级别的反弹,结束自2007年10月开始的熊市上半场。这是很多市场人士和多数投资者期盼的。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二种是本次反弹在趋势线二附近受阻,然后开始最后的杀跌。笔者认为,大盘如果走出这种走势,下一轮杀跌的领袖股就是贵州茅台,它的股价会从天上回到人间。大盘如果走出这种走势,则12月上旬或中旬,将极有可能是本轮熊市上半场结束的时段,点位在1757点到1541点之间,甚至不排除击穿1541点再收回。(中国经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9-2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边走边看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上来看,此轮调整低点1800点的意义,相当于"2245点至998点"调整周期时的1300点水平,尽 管整体估值已经不高,但还没有到极低的水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08:34 , Processed in 0.037028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