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194|回复: 49

[板块交流] 周梅森对中国股市的现状剖析一针见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梅森对中国股市的现状剖析一针见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inxyz 浏览:27194 回复:4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周梅森:启动二次股改 恢复市场信心
编者按:从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到鼓励大股东增持,从“二次发售”到沟通红利税,证监会似乎一直想“维稳”股市,然而,股市依旧节节败退,投资者雪上加霜、损失惨重。市场是最好的评判,“维稳”之所以没有起到任何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层没有触及股市的“病根”。那么,股市的病根究竟在哪里,如何才能根除?对此,千千万万和中国股市休戚与共的广大投资者是最有发言权的,真理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期望管理层以最大的诚意倾听投资者的建言献策。为此,《大众证券报》与新浪网联手推出特别策划——“投资者给股市暴跌开药方”。
迷雾渐渐散去,真相现出了狰狞的面孔:面对股改前的存量大小非和股改后源源不断的增量大小非,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骤然发现,他们掉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中。有些激愤的朋友甚至说,“这是资本市场从未有过的最大骗局,监管部门用股改设局,欺骗了全国投资者”。于是,市场崩溃,投资者信心崩溃,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作为股改的亲历者,我不相信股改是个骗局。监管部门怎么可能设局欺骗全国投资者呢?他们是要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啊!我怀着最大的善意,回顾起了不久前的历史,认真研究今天的现状,结果吓了我一跳,我不愿承认的骗局,还真的十分可疑。
可疑的第一幕发生在股改时。大小非依靠行政权力为对价设立底线,造成了大小非的持股成本和市场投资者持股成本的天壤之别,为今天的市场崩溃留下了隐患。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除了崩溃,别无选择。现在,市场人士强烈要求对大小非减持征收暴利税,证券监管部门官员却极力反对,说是大小非的流通是市场博弈的结果,是当初得到流通股东认可的。事实是这样吗?股改博弈原本就是一场虚假的游戏,因为国资部门对价底线的狙击,真正的博弈无从谈起。我在股改期间三封公开信中提出的:应根据每个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该十送十就十送十,该送二十就送二十”的呼吁,仅是个呼吁而已,市场最终以十送三的主流方案完成了“钦办股改”。而真正公平的对价中枢,我认为应该在十送十五至十送二十之间。流通股东当初的所谓认可,并非真实意愿的体现,实则是在行政权力和强势利益集团压迫下,对自身权益的无奈放弃。现在无视市场崩溃的严重后果,继续以此做借口为大小非们辩护,即使不是存心欺骗,也是说不通的。在这里,我恳切建议证券监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在百忙之中能亲自阅读一下《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发改委专家李琨先生的重要文章,弄清楚两类股权的不同性质。
可疑的第二幕发生在股改后。在存量大小非隐患未除,洪水般一浪接一浪冲击市场的时候,大盘股仍在不断上市,又制造了近乎天文数字的大小非。更可疑的是,发行手法和股改前毫无区别,仍是从巨大的总股份中拿出很少一点上市,在二级市场把股价炒上去,然后再把非流通部分拿到市场上抛售。这一来,中国石油就被炒到了48元的高位。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石油一次发行几百亿,市场的定价会是多少?只怕连8元也到不了吧?到了最近的中国南车,市场已经崩溃了,管理层还在麻木地我行我素。我说这是麻木,是糊涂,可市场认为是欺骗,也不是全无道理。连我类个人投资者都看清的问题,监管层偏没看到,肯定是哪里出了大问题。果然是出了问题:前几日,又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官员大发高论,说是数据表明,中国南车这类大盘股的上市并没有从市场上抽血,看了报道,我简直惊的目瞪口呆……
因此,我认为,要拯救这个崩溃的市场,首先要拯救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一个历史原罪没得到清算,如今又因政策错误不断而走在崩溃道路上的市场,加上一个让投资者毫无信心的可疑的监管层,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而要恢复公信力,管理层就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排除阻力,用当初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魄力,启动二次股改,不设任何对价底线,让大小非们和中小流通股东进行一场真正的市场博弈,彻底清算历史原罪。而对股改后产生增量大小非的上市公司,要进行一次性完整的股改,让恺撒的归恺撒,人民的归人民。在二次股改未完成之前,应该暂停新股上市。日后上市一律一次性上市,在首次发行时不愿上市的股份,应永久锁定,使之不再产生增量大小非。
另外,对大小非的减持征收暴利税的市场呼声,管理层似也应认真考虑。若能以此项暴利税为基础,加上取之于市场的印花税,成立证券平准基金,平抑市场大幅波动,也不失为一个维稳的有力措施。
我这些话说了估计也没用,但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因为我不愿看到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的证券市场就这么在错误市场政策的误导下走向深渊,不愿看到亿万中小投资者的眼泪和哭泣,不愿看到中国人民在三十年改革开放中积累的金融资产在这个毫无希望的市场上不断消失,够了,这一切该结束了!管理层,拿出你的公信力来,把没完成的股改真正完成,用行动来恢复市场和人民的信心吧!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周梅森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金枪鱼 + 5 2008-9-6 19:45 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3 天

发表于 2008-9-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43 天

发表于 2008-9-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高人!顶上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2 天

发表于 2008-9-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梅森


老股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主沉浮"的作者,呵呵,周梅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2 天

发表于 2008-9-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再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2 天

发表于 2008-9-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 :发改委专家称大小非减持是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
来源:大政网    时间:2008-9-1
    目前股票市场的问题主要是制度因素引起的,不是凭市场运行之力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仅仅靠投入资金所能“救”的。尽快建立规范的大宗交易平台和对“大小非”征收暴利税,应是推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大小非”减持是市场持续调整的重要原因
    记者:今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高增长态势依然,股票市场却一路下跌。您认为市场一步步陷入低迷的原因在哪里?
    李琨:诚然,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石油价格上涨等都会对股市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仍然无法解释如此深幅的持续下跌。市场不稳定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显然不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因为在不少股票已经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下,他们的卖出多数意味着亏损;也不会是公募或私募基金,他们可以不买,但在这样的低位也很难再继续亏损卖出。然而,市场的确存在强而持续的做空动能,存在着在低价位上卖出依然能够获利的群体——“大小非”。
    我这里有两组数据:一是截至今年7月底,“大小非”已累计减持258.56亿股,套现资金保守估计应不低于3000亿元;二是截至7月21日,已发布成立公告的基金共有56只,募集资金总量不足1300亿元。由此看出,即便不考虑老基金的赎回情况,同时假定所有中小投资者的买卖能够保持均衡,以“大小非”为主体的净卖出力量也远远大于以基金为主体的买入力量,这是股指之所以持续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大小非”解禁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一次性事件,根据股改安排,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总解禁数量达1.2万亿股。这意味着“大小非”解禁有一个很长的释放过程。在股票市场上,所有的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会被放大,何况“大小非”是在实质性地抛售,这必然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形成强烈的心理压力。
 “大小非”所持股权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不同质
    记者:解决股市的股权割裂问题,实现上市公司股份的全流通,是资本市场基础建设的一个突破。“大小非”持股的上市,为什么会带来剧烈的“阵痛”呢?
    李琨:应当说,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改革和制度安排,解禁“大小非”,让全部股权具有流动性,是股市完全市场化运行的基本规则和条件,基本方向是对的,否则,我国股市将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但是在具体改革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小非”所持股权与二级市场上普通投资者的股权其实是不同质的:
    首先是每股的含金量不同。“大小非”所持的股份一般只有1—2元的成本(这个区间包括了股改过程的送股成本),而二级市场流通股的发行价格则是10倍以上的市盈率。近20年正值我国上市公司快速发展期,不同的股份为上市公司贡献的资金量有如此大的差距,每份股票对企业发展所起作用自然也有很大不同。
    其次是股权内在价值的获得渠道不同。“大小非”所持股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结果,没有经过市场交易环节。这种情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竞争获得原始股溢价权有着本质的不同,理论上并不具有在二级市场上进一步获得股票溢价所得的权力。
    三是投资性质的区别。在市场化运行的股市上,任何参与主体都需要承担风险,但“大小非”所持股权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经过上市公司多年的分红,非常低廉的成本也早已收回。显然,这种由制度因素形成的只有纯收益而无风险的股权并不具有市场化特征,与二级市场投资者购买的风险股权在投资性质上是全然不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的流通股是“不同股”的,因而也就不能“同权”,尤其不能同价,两种股票根本就不具备平等交易的基本条件。现在“大小非”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意味着将这两种不同质的股权放在了同一个交易平台上。
   股市长期非正常运行,可能在某一时期给经济运行造成不应有的“内伤”
    记者:股市与经济不仅仅表现为是一种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您认为目前股市的状况,可能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哪些影响?
    李琨:目前,“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使投资者信心受到很大损伤,股市因此出现非理性运行,由此带来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市场公信力受到挑战。2007年以来,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尤其是基金投资者,是带着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投资的信念入场的。然而,目前两种不同质的股票在同一交易平台上形成的不公平交易,使普通投资者在任何价位上购买股票都没有安全感。
    二是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可能延缓。应当看到,当今的股市已是容纳着10多万亿资本的巨大“资金池”。它的一端连接着数千万中小投资者的钱袋,另一端关系着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资金池里的水有序流动,缓缓上升,两端都能双赢;反之,如果任由“大小非”通过减持吮吸资金,两端都会“双输”。一方面,百姓财富缩水的同时必然缩减消费,刚刚开始的消费升级进程被迫延缓;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融资困难,创新脚步也被迫放缓,突出的表现是创业板的推迟。
    三是在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化进程和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股市下跌不仅仅是投资者的损失,更关系国家总体利益。正因为此,许多国家股市出现动荡后,政府都有救市行为,有些国家甚至只许涨不许跌,这种情况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从国家利益角度审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否则股市长期非正常运行的结果,很可能会在某一时期给经济运行造成不应有的“内伤”。
   股改在形成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机制方面已初见成效,今后重点应是形成稳定的市场机制
    记者:对于如何解决“大小非”问题,市场各方给出了很多建议。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难题,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李琨:在股权分置的状态下,由于割裂了股价波动与大股东利益的联系,使其不仅不致力于提升公司业绩,还常常恶意圈钱。这次股改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以往的痼疾,但由于未能兼顾“大小非”与流通股东的利益,使得“大小非”客观上成为市场不稳定的根源。如果说前一时期的股权分置改革在形成上市公司业绩激励机制方面已经初见成效的话,那么,今后的重点就应是如何形成稳定的市场机制了。
    首先,区分股票性质,明确地为两类股票“正名”。即:将“大小非”所持股份与二级市场投资者所持股份区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票,前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可考虑界定为控股股权,后者为普通股权。
    其次,分离交易平台。“大小非”所持控股权主要通过大宗交易股权平台流通,在这个系统中交易的股票是不能无条件地转入流通股市场 的。大宗股权交易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供方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流通股在含金量和投资风险等方面都高于“大小非”的原始股权,企业在二级市场购买的流通股在控股权益上完全可以等同于控股权,因此,除大宗交易平台外,普通流通股市场仍然可以为企业提供要约收购的便利,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
    事实上,真正能够对“大小非”的原始股权有一个市场定价的还应是大宗股权交易市场。一些已经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如珠海中富、苏泊尔、三联商社等,其大宗股权的价 格都远远高于目前二级市场流通股的价格。上市公司只要不急功近利,在长期内,其公允价值会在大宗股权交易市场得到体现的,大宗交易市场的控股权价格未必比流通股市场低。
    再次,通过征收暴利税搭建两类股票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转换流通渠道。“大小非”所持股份要进入二级流通市场,必须经过登记程序,就像高速公路要设收费关卡,暴利税就起到这样一个关卡的作用。征税可以提高“大小非”的减持成本,间接地缩小“大小非”所持股票与流通股在含金量上的差别。暴利税的税率原则上宜高不宜低,以让“大小非”感到减持不如分享红利划算为宜。此外,已经减持的,不论发生在何时均应悉数追缴,不留政策漏洞。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应无条件允许在两个市场之间自由选择流通,这部分股权不多,但却是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只有业绩创造者所持的激励股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流通权,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链接并实现双赢。
    应当看到,目前市场的问题既然主要是制度因素引起的,就不是凭市场运行之力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仅仅靠投入资金所能“救”的,因为暂时买卖的均衡并不能改变“大小非”的减持套利冲动,也就很难改变市场的趋势。目前,尽快建立规范的大宗交易平台和对“大小非”征收暴利税,应是推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记者:根据您的建议,对两类股票建立相对分离的交易平台,并通过暴利税限制两个平台间的流通,这样会不会形成新的“股权分置”?
    李琨: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交易平台和流通方式,与双轨制时期冻结“大小非”的 “股权分置”有本质区别,因为后者是根本不流通的。“全流通”并不意味着“大小非”全部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也不意味着全部股权都时时处于流动状态,资本不同于商品,大部分都要沉淀下来,才能有利于实体经济产出的形成。所以全流通只是一种制度设计,尤其“大小非”这样的持股者,本应90%以上是持股不动的。
    而且,股票市场原本就是多层次的,比如有场外交易与场内交易之分,有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之分等等。由于股权的性质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市场和交易方式,对其市场和交易进行分离或分割只是为了使流通更加有秩序和有效率。“大小非”是我国独有的问题,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管理层来说 这些言论跟街边一条狗汪汪几声一样 根本引不起他们的重视

除非来一个股市版刀客杨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hu/wen能够真正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决策的失误要敢于修正,对利益的寻租更要敢于法办,对于公正的形象务必要维护,对于民怨的后果要清醒认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变本加厉了,3年改1年了,还能说什么,现在的股市,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虎口拔牙的操作智慧,最好还是远离股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来一个股市版刀客杨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90 天

发表于 2008-9-6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股改:*P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9-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可惜没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7 15:06 , Processed in 0.47459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