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美髯骑手

[大盘交流] 纵横MACD论坛,有几个比我资格老?照样是个好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8-10-5 13:14 发表
对大盘的转折把握得恰到好处
对个股的选择更是符合大道至简思维(649除外)

649如果选择成1099
那就简直是完美无缺

8-18日晚上我选出来的也是0562+109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zbs006 于 2008-10-5 11:48 发表

我今年三次操作:4月18日买000562,赚30%清仓;6月18日买000802,赚30%清仓;8月18日买000562,赚30%清仓,600649,节前减半仓。

可惜在MACD没有看到你的主帖
在别的地方有吗?

看了你的几个跟帖
感觉你是波浪人士
通过波浪找到了大盘的相对重要转折点
其他的操作就比较水到渠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您的文章,说声谢谢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看看自己的I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8-10-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zbs006 于 2008-10-5 11:48 发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bzbs006 于 2008-10-5 11:48 发表


确实厉害,盼望多谈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ID真够老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越盖越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全部时间看了但为君故的《十年一场梦》

★十年一场梦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6 17:37  多彩总汇   浏览/回复:139151/584】
闽发是我喜欢的一个论坛,因为在这里总能看到许多人在非常努力地用功研究,也经常能看到思想的碰撞,让我不禁有些说两句的冲动。真正想落笔,才发现自己的思绪零碎。但有些话还是想说一说,相信对大家会有点帮助。
  毕业后就来到这家机构,沉浮了这么些年,心中的感觉就像标题所示。但也留下了一些观感,看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名为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市场的评论,总觉得陌生,还是说说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怎么看这个市场的吧。
  1、所谓机构盈利模式
  吴老先生说的没错,这就是一个赌场。我想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用太多费口舌。而市场一直在聒噪所谓的盈利模式,说白了就是怎么把人家的钱掏到自己口袋里。这里当冤大头的是谁?舆论一边倒地都说是散户,其实散户口袋里那三瓜俩枣怎么喂的饱。如果散户自己损失惨重,人家也是无心之失,不是存心要算计你的,现在看那么多人要上诉,索赔,真是有点啼笑皆非。
  中国改革20多年,就是一个国有资产不断流入私人腰包的过程,证券市场又怎么能例外。其实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自己建好老鼠仓,用公家的前往上打,简单得很。那一个个坚决的涨停,拉起来气势如虹,毫不哆嗦,是什么让里面的资金如此兴奋,难道是上市公司业绩良好、分配优厚、题材独特,这些都是给别人看的,真正让他们勇往直前的是想到自己的小金库正在跟着不断膨胀,香车豪宅指日可待。后来市场看到许多大盘股都有大机构入住,欢呼什么“蓝筹时代”。其实是因为几年的发展,老鼠仓规模已经太大,小盘股已经容纳不下了,用大盘股做做波段,倒也有滋有味。
  那国家亏空了也不好交待啊,放心,国家不会亏的,只要把股价高高的顶在上面,账面一堆浮赢。到年末做帐的时候,把筹码倒一遍,浮赢变实赢,当然是会计上的,然后明年接着顶,许多人都注意看年底拉尾盘,其实年底突然放量对倒才是主要的,不信去看看k线。许多人看到一些大机构控盘度太高,还替人家担心怎么出货。不用担心,过两年,张老总高升了,李老总接任,张老总就算出货给李老总了,李老总好好干,只要不出篓子,会有机会出给王老总的,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去年以来,这种盈利模式不好做了,为什么?市场开始结构性调整引发价值重心下降当然是主因,但如果你够横一样可以继续做。直接的原因说出来大家都无法想心。就是因为一级市场取消,改为市值配售,没有一级市场收益了。管理层的这个措施最失败,想激活市场,没想到成了导致阴跌的导火索。其中的原因只有你深入了解机构的运作才能够理解。虽然可以用会计办法做出利润,但证券业务已经成了许多国企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每年等着这些钱发奖金呢。你必须给我一些现金。以前很好办啊,控盘拉高为自己挣钱同时做业绩,用一级市场的收益作为利润上交。许多基金不就是这么做的吗,重仓拉市值,一级市场的收益拿出来分红。现在没有一级市场了,到年底上哪里弄现金去啊,手中的票控盘度又那么高。没办法跳水吧。先弄点钱回来。所以,管理层要激活这个市场其实很简单,要么回到以前打新股的年代,要么取消市值配售单个账户的上限。虽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但要比什么降印花税强百倍。许多人还夸管理层调控有度,从这件事情上看,他们也是不明就里。
  多年不摸笔了,原来写东西那么费劲。还想接着谈谈关于技术分析,关于市场的一些感悟,有时间再写吧。(待续)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6 21:52 】  
   接着上面的话题再说几句。机构所采用的会计方法会极大地影响所操作个股的盘面。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机构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指标,在完成今年的利润指标的同时,必须为来年的利润做点储备。但是有些股票又必须在今年出掉一部分。这样兑现出来的利润岂不是让今年超额,而明年少了储备了吗?现实情况是,许多机构采用卖出后不计收益,直接冲减成本的办法。这样有的股票成本就被冲得很低,我们有一个股票的成本是0,外人确实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市场惯用的技术分析手段根本派不上用场,你觉得好象所有的筹码都是套牢盘,但卖单还是源源不断,因为它的成本是0,不明内情的人你能想得到?。之所以现在可以公开的来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去年估计所有的机构都把老本吃光了,这种会计手法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呵呵。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0:20 】  
   话题越扯越多,看来以前老师教导的写文章要先拟提纲是很有必要的。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有可能没有把主要的思想表述清楚,会将大家带入一些误区。这个市场上不是只有一类机构,最起码我们还应该来谈谈私募基金和基金。我在这里谈盈利模式,其实是在说这个市场的生态环境,大家在这里怎么混饭吃。吴老说这是个赌场,非常对,赌场里进行的是负和游戏。上面说过,冤大头是国家。我是不是太罗嗦了?但是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谁?就是这些所谓的私募基金。先看看所谓的私募基金是怎么出现的吧。有这么一些人,做股票挣了钱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等等,如果言语冒犯了某些同志,请见谅。于是就开始为别人理财,想用杠杆多挣点,也许资金大了,觉得坐庄很容易,想自己做一把。看看,他们已经开始走入误区了。在这个赌场里,你要挣钱,就要找到那个输钱给你的人,这就是盈利模式。主流机构的盈利模式很稳定,就是赢国家的钱嘛。原来你跟着这些主流机构挖墙角,挣到了一些钱,你就误认为是自己厉害,要单干了,做私募了,你的灾难开始降临了。你也要找那个输钱给你的人,你以为他应该是那些散户。庄家吃散户,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呵呵,全国散户就那么多,资金就那么大,好嘛,突然出现那么多庄家要吃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喂不饱啊。有些私募还是比较聪明的,继续跟着挖墙角,0048之流。而那些想单干的,以为学到主流机构的操作手法了,吸筹、拉高,很顺利,该出货了,怎么好像不一样了,出给谁啊?每天只有自己的单子在对敲,散户呢?散户在哪里?所以去年灭了那么多私募,不知道他们痛定思痛之后,想明白没有,如果觉得是市场不好害了你,那下次你还要再被灭。你在开始单干的时候,就决定了你必将灭亡。现在看到许多所谓的私募基金代言人,隔三差五的在那里写评论,说我们私募的动态如何,准备发动什么行情了,看来还是执迷不悟,还想吃散户?所以大家注意了,如果你想跟庄,首先要搞明白你在这个食物链中的环节,你是愿意做帮凶,一齐挖墙角,还是愿意做人家的食物。为什么有的散户挣钱,有的亏钱,主要的原因不是水平高低,是他们在这个赌场中不自觉地站到了不同的位置。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1:28 】  
   该谈谈基金了。大家都知道基金黑幕,黑幕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基金充当了赌场中冤大头的角色。这个角色本来是由国家充当的,但是当时封闭基金的性质决定了自身的命运,15、20年的封闭期,圈了钱相当于不用还,市场中的大鳄是不会放过这块肥肉的。当然基金当时的一些锁仓行为也做了不少好事,至少客观上也充当了一起挖墙角的角色。而且每年通过打新股的优势也分了不少红。但基金的这点钱和庞大的国家资源比起来还是太渺小,因此他无法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这就决定了他净值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动了。当时我对做基金的朋友开玩笑说,买基金其实很简单,他从舱位轻到重的过程就是净值不断提高的过程,你就挑个舱位轻的,没什么重仓股的买进去,等他舱位重了后再出来就行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一开始的基金明星是安系、裕系,后来是同系,再后来大家舱位都重了,也爆黑幕了,一个叫泰和的哥们因为没有黑幕舱位特别轻,结果他开始冒出来了,大手笔不断。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舱位不是一般的什么50%持仓,是指有没有重仓股。后来发开放式了,这绝对是中国基金业的里程碑,也可以算证券市场的一个小里程碑。因为开放式,基金公司的人开始认真做基金了。现在的开放式基金中存在着中国未来机构投资者的雏形,尽管希望还是很微小,但不能忽视。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基金已经从大家很不屑的一个冤大头,逐渐转变为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角色。这次的反弹,主流板块大部分是基金在主导,而且他们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正在转型的机构的认同。我记得好像有一次某私募基金代言人撰稿大骂基金的手法耽误了行情的发展。这已经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大家可以揣摩一下。
   在现在的基金公司里,我唯一佩服的是博时。我不是做广告,也不建议去买他们的基金。我建议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从总经理、投资总监到基金经理,给我的印象非常好。不多说,再说真成广告了。对了,闽发有许多做数据分析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去看看博时的数据分析系统,相信你会垂涎三尺的,他们的数据是直接从交易所拷的。也就是看了这个公司后,让我有一个感觉,他们在做的是专业化,也就是我觉得的希望所在。当然也许我看到的只是表象,毕竟不在其中,说的没那么深。
   还想罗嗦一点就是,基金公司的分化已经很严重了,从开放式的发行可以看出来。如果有机构朋友在选择开放式进行投资,有几点心得可以告诉你。首先,如果他宣称他们的优势是时点判断,看大盘很准,有多种工具,然后以分散组合来跑赢大盘,那你直接可以cancel掉他。这是个大散户。其次,让基金经理不要看材料,把这个基金的招股书给你讲一遍。因为许多基金都是糊弄事,研发部弄出一堆名词,基金经理并不了解,也许也不认同,以后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贴子太象广告了,不多说了。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2:34 】  
   聊完这个市场的所谓盈利模式,附带说了说各色机构,声明一点,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更不要到处散播,权做饭后谈资吧。
   接下来想聊一聊我对技术分析的一些看法。不过我想到闽发里以技术分析自负的高手很多,如果看了后觉得是谬论,不屑辩驳倒好,如果非要争个明白,我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招架,只能搞挂免战,见谅见谅。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3:42 】  
   我对技术分析的看法是,一对我没用,二如果沉迷其中就成不了大器。
   我不能说技术分析没用,这样太托大了,大的道理我也不想说太多,就举一个例子,说一说技术分析的主流之一形态分析。我刚入行的时候,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觉得技术分析神奇有效,值得好好学习,而且也乐此不疲,如饥似渴。后来有一次,我们在讨论一个股票,从a点要拉到b点,怎么个走法。然后我就在纸上画了许多可能性。画着画着,我觉得无论我怎么画,最后一笔总要画到b点,而且看看我画好的几幅图,什么旗型突破,楔型突破,三角整理突破,上升通道,箱形整理突破,或者往下做个双底再突破,等等,都被我画出来了。怎么都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图形阿?至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形态分析里的各种形态都没错,凡是上涨的股票都会走出其中一种形态来。但是哪个是本?哪个是标呢?不是因为走出这样的形态才使股价从a点到b点,而是因为股价必然会从a点到b点,然后其运动轨迹出现经典形态。形态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而想通过形态分析,得出股价会从a点到b点,逻辑上就是错误的。实际上效果也不好。效果好的时候是因为你正好碰上了。其实很多评价技术分析的文章都谈过这个问题,我只不过是说一个实际的例子,现身说法。形态分析是如此,那波浪理论呢,太高深了,不敢评论。
   其实我想告诉一些年轻朋友的是,如果你把投资当作一项事业,那沉迷于技术分析是成不了大器的。经过严格的技术分析训练,我相信你会变得敏感,对细节把握很好,但无论你怎么去缩小k线,或者换成周线、月线、年线,你都无法跳出其中的起起伏伏,以更大的气魄和眼光去看市场。你对技术分析运用的越纯熟,你对投资的认识越接近自身的局限,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匠”,但成不了“师”。这说的还是好的情况,糟糕的情况就是你浸淫几年后,脑袋里越来越迷糊,最终被市场淘汰,你最后发出的感叹是,我不适合做股票。这些东西要靠你自己领悟,还有些话,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补充。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4:13 】  
   从技术分析延伸开去,再说点别的。
   近几年散户受到的专业化教育中,最深入人心的我觉得是两个字,“止损”。这两个字被不断强调,重要性日益提高,最后俨然成了投资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有一次我面试一个学生,他说,只要做好止损,做股票挣钱很容易,我亏了10次都止损了,一次挣个够。cut the lose shor,let profit run。中毒太深。
   我不否认止损的重要性,但要时刻牢记,止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如果你买一个股票,让你心安的是,大不了我止损,那你最好不要动,你这是给人送钱去了。
   还是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给几个交易员每人500万的额度,让他们自己做做看。后来都亏了。我看了看他们买的股票,不应该亏损阿。原因是他们都在波动中止损了。问他们为什么止损,他们说心里没底,对这个股票又不了解,单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破位就应该止损。
   所以,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止损,是选一个好股票。要在深入了解这个股票的基础上再来谈风险控制,谈止损。否则你会越止越瘦。
   大家很奇怪,觉得我后面写的和前面写的风格好像不一样,有点投资的味道了。在一个赌场里谈这些干么?后面我会谈到。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15:24 】  
   回到这个市场。这个市场为什么会成为赌场?这方面的论述太多了,该说的大多也说到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股权分割,3/4的股权不流通。这样的造成的结果是,大股东不关心流通市值,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比尔盖茨会拼命的蹂躏公司刮钱吗?不会,因为他世界首富的地位和微软的股价息息相关。所有市场化的措施都应该建立在全流通的基础上,否则南辕北辙。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但为什么迟迟无法解决呢?
   02年初曾经出台了全流通的征求意见稿,结果市场以暴跌来回答,这个方案收回去了。可是流通股东们,你们可知道,这是唯一可能有利于流通股东的一个全流通方案,现在在提的许多全流通方案要么不切实际,要么都是那个方案的翻版。但是机会已经被市场自己放弃了。博弈论里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现在的管理层和市场就是一对囚徒,博弈的结果就是那个效果最差的均衡。流通股东很难再有什么补偿了,国有股正在流到各个利益集团手里。
   2001年6月开始暴跌不久,2100点左右,5个号称经济学家的跳出来炮轰吴敬链,市场反弹了一下。后来市场跌去近千点,你还看见过他们这么大的仗势吗?没有。为什么?利益使然。当时情况太紧急,好多人都来不及出,于是会气急败坏地说“如果让吴敬链得逞,将是中国股市的灾难”,其实是某些人荷包的灾难。据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所有的舆论都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不知你看到没有,现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利益集团的力量正在改变。许多资金撤出流通股市场,大肆收购法人股和国家股。过不了多久,你会发现所有的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告诉你全流通是多么有必要?(这倒是真的),流通股东不该有补偿,应该立刻全流通等等。这一天快要到来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热切盼望全流通到来。波浪理论我虽然不精通,但我觉得它用来解释问题是个很好的工具。我这么认为,一个完整的波浪形态都可以看作更大一个波浪形态的1浪和2浪。所以我很简单的数中国市场的浪型。2001年6月以前都算1浪,这个时期中国股市创立,发展,确立了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之后是2浪,这个时期股市问题暴露,人们开始痛思制度改革的必要。然后就是中国股市的大3浪。20年经济高速增长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时候全流通实施了,股市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不再是个赌场,可以反映经济的面貌。
   全流通会让流通股东利益受损,我觉得这是必然的。但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拒绝它吗?我曾经和一些朋友说过,钱亏了,哪怕腰斩了,都可以再赚回来。但我们的青春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我们的青春多么短暂,而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时光里都在干些什么,在一个赌场里赌博?为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们的事业,为了我们的孩子不会拿着中科创、银广厦的报道对我们说,爸爸你的工作是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再遭受我们这样的痛苦,为了他们能够在一个真正的市场中展现他们的才华。我们需要做出牺牲。常常听到有人说,要是当时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怎么怎么样,但如果当时大多数的人肯做出牺牲,戊戌变法会不成功吗?现在时代把我们推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把选择的权力交到我们手中,何去何从啊?
   不好意思,有点激动了。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7 23:54 】  
   回到标题,十年一场梦,有的人做了几个美梦,有的人噩梦连连,但所有的人在梦里都是浑浑噩噩。醒来以后,是深深的幻灭感。如果我们这一代证券人在历史上留下的只是一个个赌徒、骗子、恶棍的形象,那是怎么样的耻辱。所幸的是,历史没有将我们赶尽杀绝,而是将我们带到了这样的十字路口。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其他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一样,露出大变革的曙光。我所经历的这些,你们所看到的这些,但愿都成为历史,不要再回首。而市场中出现的微弱的希望,但愿是顶着严冬末日寒风绽放的春芽。坚信我们能够迎来中国股市的复兴。
   在新的市场,新的投资理念,新的盈利模式面前,我也在孜孜以求。有些许感悟,愿意和大家分享。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8 01:12 】  
   说大话了,落笔之前才发现自己的所谓感悟也许只是些不入流的东西。其实很多人都很明白,只是在这样的市场里,你故意去遗忘它。
   上面有个朋友说,证券市场的本质是什么?股票的本质是什么?股价为什么必然会从a点到b点?在股价出现波动的时候你凭什么去决定是否止损?在追涨杀跌中,很多人已经不愿意承认,买股票就是投资企业,股票的价值就是企业的价值。这条简单的道理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只能说是人性使然。
   长期稳定盈利的基础必定是企业价值的增长。寻找好的股票就是寻找好的企业。这样简单的道理不需要再有更多的论述。
   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其次是在此信念下的策略,然后才是更具体的东西。比如你首先是有中国股市大调整不可避免的信念,才会有做反弹市的策略;你首先是有投资股票就是投资企业的信念,才会有不断逢低吸纳优质企业,长期持股的策略。
   而信念如何而来,如何而坚定?你是否认为它会来自于你对一些技术指标的加减乘除,一些形态的分析,或者数浪?或许你这样认为,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它应该来自于一些更广阔、更深刻的东西。而且应该来自我们更刻苦的努力。为什么这么说?再此我无意贬低许多技术分析者的热情和努力。但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满足于技术分析是一种懒惰的做法。而认真去研究一些基本面的东西则要辛苦得多。
   闽发的高手很多,许多人对技术分析已经研究的相当深入,悟性也很高。这个市场到目前为止,可能给技术分析者的机会更多一点,但它正在慢慢改变,我相信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你觉得投资是你想从事的一项事业,建议你将你的智慧、汗水投入到对经济、对行业、对企业的研究中来。更大气、更磅礴一些。这个市场会慢慢走向成熟,价值投资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是我的信念。但也不要忘了,市场是由千万个你我组成,市场在改变着你我,你我也在改变着市场。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08 01:26 】  
   为什么会想写这么一些东西。是因为在闽发看到很多热情的年轻人正在走我们走过的路。“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总有人在谈论机构如何如何,上次还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问有没有机构愿意要他。也许是所谓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希望能用我所经历的以及我所感悟到的,告诉这些热情的年轻人,不要将你的智慧和青春投入到那些根本没有价值的事情中去。如果你想做这行,你首先必须将它当作一项事业,一项和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刻苦努力和扎实投入才会有成绩的事业。沉迷于那些线和指标中是绝对成不了大器的。如果我碰到这样的应聘者,这就是我的回答。(完)
【 · 发布:但为君故  2003-03-17 16:11 】  
   楼上的朋友说得没错。
   我写这篇东西的目的在文中已经有所表述了。我看到闽发不少有才气的年轻人将大把精力花费在图、线、指标上,甚至有点玄幻的色彩,偶尔地谈及基本面,也很肤浅,不肯深入,颇为他们惋惜。正如你所说,一个市场的基石是什么?已经没有人去关心。我觉得如果中国证券业的从业人员,作为这个事业的最直接推动者,满足于钻研一些奇技淫巧,摆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这个行业的悲哀。许多业内人士都喜欢自诩为精英,殊不知,所谓精英,并不是说你比别人聪明,智商高,而是你能有大胸怀、大智慧、大慈悲心。不说为天下苍生,至少应该为自己正在从事的这项事业。
   至于小资金业余爱好,如果你只是小赌怡情,那到无所谓,十八般武艺挨个招呼,只是图个乐。


参与人数 1奖励 +2 时间 理由
谨慎操作 + 2 2010-2-6 11:36 虽然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是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美股一副标准的暴跌象
中国却要去救市
实在是无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8-10-5 17:53 发表
看着美股一副标准的暴跌象
中国却要去救市
实在是无言

文王问治道于太公,太公回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人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就是所谓的上溢而下漏’
姜太公再能忽悠也想不到国库“富裕后面”还有“暗渡陈仓":*29*:
帮我入市的老朋友移民前和我聊天:中国的朝代更替一直延续“庶族-士族-望族”参与政权的循环,建国不足60年就浓缩了整个循环,为了下一代,他必须移民。
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不可能把双方父母留在国内而我们逃亡国外,只能寄希望于祖国的昌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美髯骑手 于 2008-10-5 18:05 发表

文王问治道于太公,太公回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人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就是所谓的上溢而下漏’
姜太公再能忽悠也想不到国库“富裕后面”还有“暗渡陈仓" ...

你朋友是对的
中国现在的黑暗和无良应该不下于封建社会被灭的最后一个朝代

这几天看政策
连农民手里最后一点的土地也要抢了

到了如此极致
该发生的事情应该也快了
还是移居国外安全一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10-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自己的UI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顶,回帖看看自己的I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P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 天

发表于 2008-10-5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大道的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5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08-10-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zbs006 于 2008-10-5 11:48 发表

我今年三次操作:4月18日买000562,赚30%清仓;6月18日买000802,赚30%清仓;8月18日买000562,赚30%清仓,600649,节前减半仓。


我今年只一次操作:4月18日买000952,赚90%清仓;:*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对融资融券不是很明白,但我真的有点怕。

有好几个朋友虽然股票做的不错,但今年做期货依然是伤痕累累,虽然最近做空赚的不错,也不见年度收益有多高,这个结果除了市场的原因,更多的是交易模式的原因,期货刺激除了可以T+0,主要在与有好几倍的杠杆可以以小博大,融资的话对多头有利,可以用小钱买更多的股票,赚更多的钱,融券反之。
我坚信A股市场是强势群体对公众剪羊毛的场所,我也坚信这个负和游戏的掌柜永远有利可图,我还坚信投机市场的一二七的定律,没有杠杆,广大股民已经哭爹叫娘,如果有了杠杆,或许你不用这玩意,但强势群体用了这玩意只会让他们更强势,就像你低速开车可以不担心撞坏别人,但你不能保证高速汽车撞不到你。
推出融资融券后对市场走势的影响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操作模式、养成的交易习惯是否能适应这个改变了游戏规则的市场,我担心这个适应过程是否会让我感到阵痛。
有了医改、房改、教改这些改革打底,我现在真是害怕任何形式的官方改革,这是真的害怕,不光是为自己害怕,更是为了太多不如我的人害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8-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3 19:27 , Processed in 0.05212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