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12-23
|
|
平准基金的"救市猜想"
当市场出现深幅下跌,暴跌的股市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正常金融安全,救市方案再次被市场热议。在多个方案之中,除了本报在圈内首倡的向大小非抛售者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方案外,建立强有力的平准基金入市抄底也成为市场新热点。
"多听专家意见"
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Intervention Fund),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非理性证券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基金。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当记者拨通证监会、外管局与财政部三部门的媒体联络人电话时。他们已统一口径为"他们对平准基金一事,尚未掌握"。
记者按图索骥,找到当年参与制订股改方案、与高层保持密切联系的经济学家李振宁。
李振宁表示,虽然近日他没听说平准基金会马上推出,但是当初他们完成股改方案之后,便继续为中国股市下一步的发展设计配套措施。比如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方案,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
"正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从不讳言打补丁一样,在众多的'补丁'中,平准基金是一把利刃。因为其原理再简单不过,那就是'逃顶、抄底',将股市的运行轨迹比较稳定地锁定在一定区域之内,在股市过高过热时,积极抛售,在股市过分下跌,并有可能一蹶不振时,积极入市,表明态度。"李振宁表示,平准基金的及早建立,是一项有备无患的举措。
而资金来源,李振宁想到了证券交易印花税。
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7.4%,增收1826亿元,是2006年的11倍。而财政部3月曾宣布,印花税安排收入1945亿与2007年持平。
李振宁认为,既然股市印花税来自于股市,那就应该在股市有难时,再回馈股市。这样,他认为即使只将去年印花税收入的一半,约一千亿元,结合先前已经有的"投资者保护基金",就可以尽快和最低成本地实现"平准基金制度"的实体结构。
问题与难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望直击股市谷底,效果立竿见影的平准基金,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实除了让印花税出手救市的观点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可以效仿香港当年使用外汇储备组成平准基金。
1998年,香港政府对国际金融炒家的一场成功的阻击战,成为平准基金传奇的故事基础。
香港财政司当时在国际炒家汹涌而来的背景下,注册成立了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入市"行动中购买的股票。到2001年为止的32个月中,香港政府当时动用的外汇基金已经尽数回笼。同时还赚回1100多亿。2002年,外汇基金通过盈富基金,将手中的港股平稳地转入香港市民的手中,顺利完成了"救市"的历史使命。
于是,市场还有声音称,既然美元贬值得那么厉害,不妨动用每天都在损失的外汇储备入市救火。
但是,谢国忠认为,外汇储备是不可以这样拿回国内使用的。因为一则外汇储备存在国外,直接拿回的话,就是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当前高CPI的背景下,这样的后果将很严重,尤其不符合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千方百计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则认为,从性质上看,今天国内的形势和当年香港的形势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同样有危机,但是当初香港市场是面对国际金融炒家,威胁的是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可能崩溃。因此方才动用平准基金这样的重手。
事实上,贺力平教授认为,今年国家面临这么多的"突发事件"考验,财政上可能相当紧张。而谢国忠认为,如果财政系统出资,或许需要通过抛售部分国债套现才行。
除了动用什么资金成立平准基金存在争议之外,券商的态度也令人匪夷所思。首先是一位超级券商的总经理一听说"平准基金"4个字,就马上表示"没观点"。另外一家券商,则表示"等出来再说不迟"。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券商担心这次又和2005年成立投资者保护基金那样,让券商出钱。
2007年4月初,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实施办法(试行)》通知,要求从当年1月开始,证券公司应当按其营业收入的0.5%-5%向保护基金公司缴纳保护基金。2005年发布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实施后,证券公司应缴部分因各种原因一度并没有落实。
因此,券商一听"平准基金",就以为又要开征新的费用了,所以积极性并不高。(华夏时报 宁国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