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学家:“越南金融危机”的中国对策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99股民
浏览:4328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凤凰财经 > 大中华经济 > 正文
三大经济学家:“越南金融危机”的中国对策
2008年06月08日 17:06中金在线【大 中 小】 【打印】
编者按:通货膨胀形势严峻,股市楼市折腰跌损,国内货币连续大幅贬值……一场金融动荡正在席卷越南。不仅仅是越南,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国家均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金融问题。而中国此刻也正面临"热钱"涌入困扰。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长1600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的一半,4月份创出单月外储增长历史新高。越南的金融危机是否会有扩大化的趋势?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是否真的面临同样的隐忧?美国不断注入的流动性对我们的冲击到底有多大?这次危机中国能否再次幸免于难……
主持人:越南金融危机的事情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越南国内通货膨胀达到25%,股市、楼市价格暴跌,货币连续贬值。您觉得引发动荡的原因是什么?从目前来看,这种危机有没有扩大化的趋势?下一个国家会是哪里?
梅新育:越南经济跑得太快了,积累了大量风险。越南通货膨胀属于输入性通胀,一方面,作为石油输入国,越南能源价格无法自主,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使得国内财政承受巨大压力。尽管是世界第二大大米输出国,但世界粮价高涨必然带动其出口增长,进而带动其国内粮价上涨。另一方面,资本流入对通货膨胀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直接投资扩大了越南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对于通胀压力是有促进作用的。流入房地产、股市的组合投资则通过推高资产价格反过来又推高了商品服务价格。
就内部因素而言,越南投资过高,2002-2006年投资占GDP比例依次为33.2%、35.4%、35.5%、35.6%和35.7%;高投资导致其进口增长过快,从2002年以来经常项目收支便一直是逆差,且逆差额从2002年的5.9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7.22亿美元,占GDP比重从1.7%上升到9.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该项比例将上升到13.6%,而1997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泰国爆发货币危机时,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例才6.5%。
我认为发生危机的第二个国家很可能是印度。两年前我就感到新兴经济体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但引爆国很可能是印度。印度1950-2003年仅有两年贸易顺差,2005年以来整个经常项目收支也呈逆差,且逆差额从2005年的102.85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93.45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其今年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可达378.65亿美元,且其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度比中国和越南都高得多。而且,考虑到印度的政治体制和政界人士教育背景、历史,他们在西方国家利益驱动的劝诱下,盲目激进开放市场导致危机的风险更高。
哈继铭:所谓的越南金融危机,主要反映在该国宏观经济形势转差。越南的贸易赤字在迅速扩大。今年1-5月,由于国际能源、建材和化肥价格的上涨,越南的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而尽管过去几年资金持续流入使越南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但仍低于越南的外债总额。世界银行测算,越南今年的外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占GDP的30.2%。此外,国家财政力量疲弱也是宏观形势转差的表现之一。今年以来,越南政府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并长时间维持在占GDP5%的危险水平。由于食品及能源价格飙升,越南5月份通胀率达到25.2%,为13年来最高,而通胀上行压力仍然严重。
不能无端说其他国家会出现很大问题。但是印度和越南在很多方面比较相似,比如贸易与财政双赤字、资本项目开放程度高导致外资将国内资产价格推得很高,以及高度依赖国外的能源产品等等。这些方面,中国都要健康得多。中国的财政、贸易均为顺差,目前只有45%的原油依赖进口,印度70%的原油需要进口。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使得上述国家财政都扛不住了,中国暂时不存在这种问题。
谢国忠:目前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类似的状况,比如通胀压力大并且呈上升趋势,热钱很多,国内资产估值面临巨大压力。这部分是因为之前看好这些经济体的发展,大量资金涌入带来的后果。现在这些国家经济下调是肯定的了。
我觉得印度出现问题已经不远了,印度目前每周对炼油厂至少补贴1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比如,韩国热钱不多,但贷存比已经达到140%,目前,楼市价格过高,货币贬值压力大;马来西亚、泰国楼价暂时没有问题,但是本币贬值压力很大;另外,东欧的部分国家也有类似的状况。
主持人:导致越南金融危机的因素在中国是否存在?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持续创新高。热钱的不断进入,使得很多学者担心,一旦热钱退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致命性的打击。中国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哪些?类似越南的危机将从哪些渠道进入中国?
梅新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南如果陷入危机,首先可能是通过贸易联系与竞争性贬值传染其他东南亚国家,并进而对中国产生一定冲击;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包括汇率和利率政策)调整非常剧烈,这种冲击更大。
当这种危机及其传染在上述机制下强化到一定程度,还有可能激发显著的"唤醒效应"(Wake-up Effect),推动危机及其传染的冲击力登上新台阶;因为一国发生的危机能够引起投机者对过去危机的回忆,使他们重新估算他们所考虑的债务等经济变量,并在心目中赋予不利情况一个更高的概率;而由于被外生事件唤醒的记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结果就是使两国的价格发生同向运动。在唤醒效应之下,印度等国将受到一定冲击,中国也会出现资本外逃加剧等问题。
哈继铭:中国与越南经济体之间的差别很大,与很多国家相比要健康得多。越南、印度的外贸赤字、财政赤字巨大,财政收入远远不能跟上国内基础设施的发展。而中国经济从2004年就开始调控,目前还有过热的迹象,但是目前经济已经放缓。另外,中国由于资本项目不像上述国家开放得这么大,中国股市外资的比例要小的多,而且已经得到调整。楼市目前也在逐步调整。
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虽然在同一个区域内,很难不受到影响。越南的金融危机如果可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话,主要体现在对于市场判断的影响上。中国与越南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都很快,都面临通胀压力等。1997年泰国的情况就是这样,泰国出现金融危机后,迅速向其他国家蔓延。在危机来临前期,这些国家比如韩国……等亚洲国家前期股价、房价都很高,借贷多,币种错配。
谢国忠:在同一个区域内,多少都会受到影响。不过,目前中国经济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支撑因素,包括外贸顺差、财政顺差都很大,资产价格已经下调--楼市现在调整,股市已经调整过了,另外,通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