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chenjq6378

聊天室------让你不再无聊(6月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那个高楼,我心里对姥姥说,我长大了,要学本•拉登,开个飞机把他撞翻,重新给您盖个四合院,载上枣树、石榴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6-1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学习```
参与人数 1奖励 +50 时间 理由
chenjq6378 + 50 2008-6-18 16:14 8666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天使的帖子,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震撼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喜欢那个高楼,我心里对姥姥说,我长大了,要学本•拉登,开个飞机把他撞翻,重新给您盖个四合院,载上枣树、石榴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报告强调采取综合措施避免股市大幅波动
  央行《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强调
  采取综合措施避免股市大幅波动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日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强调,应密切关注市场发展,改进和完善股票市场运行制度;及时采取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有效调节市场需求,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标本兼治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报告指出:"国际经验表明,股票价格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势必对经济运行和居民财产产生不利影响。应密切关注市场发展,采取综合措施,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报告提出,避免股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一是要改进和完善股票市场运行制度,稳步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发展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质量。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适时推出创业板。四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拓展增加市场长期投资资金的渠道。五是依法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建立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最后,报告特别提到,可"及时采取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有效调节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一些影响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仍然存在,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自我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除关注股票价格波动,确保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外,报告还建议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市场结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优化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培养价值投资理念。
  银行应严格房贷管理
  对银行业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方面,报告提出,银行业需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改善贷款结构,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房地产贷款管理。报告还指出,银行业流动性总体偏多,但部分时段、部分领域、部分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趋紧,要高度关注部分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时化解风险。
  报告称,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银行业面临"金融脱媒"的挑战,而且利率调整使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今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快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应高度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影响,审慎权衡相关风险,稳妥开展海外业务和投资;积极推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实施。
  保险业方面,报告提出,要推动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定向募集、上市等方式增资扩股,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公司;要努力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应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保险公司等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工具;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和范围。要加快保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资金运用监管。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首次列出专门一章强调,当前需要进一步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报告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途径主要来自金融机构风险积累、金融市场动荡(包括市场流动性紧缺、市场预期逆转、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外生途径包括宏观经济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冲击。
  报告称,当前需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防范和应对开放环境下影响金融稳定的主要风险。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二是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三是培育市场理性预期,促进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四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五是加快建立金融安全网,建立风险处置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六是强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国证券报 任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P :*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6-1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cxjxj2 于 2008-6-18 15:59 发表

  突发消息来临时选股技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12-20 19:50:04

查看( 57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在《意见》消息突然公布作用下,股市行情再现震荡,盘中个股活跃,一波大行情正在持续磅礴展开。突发消息来临时,该如何选股是摆在每个投资者面前的课题,我们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投资者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轮下跌行情跌幅甚巨,且跌期较长,完全具备了技术上超跌反弹的要求,此时犹如一堆干柴,就缺一颗星星之火,一旦具备条件马上就会燃成燎原大火,如果消息面、基本面或政策面一旦促使行情启动,此时行情的上涨相当猛烈。历史上"5·19"行情、"6·24"行情都是如此。

  在长期下跌且跌幅甚大的情况下,一旦有政策面利好公布而行情劲升,表明市场在消息面前已突然转强,基于按照顺势而为的原则,坚决择股满仓介入,选股的原则是:

  一、最早放量冲撞涨停板之股;

  二、封涨停板单量占流通量百分比大的股优先;

  三、前期跌幅甚大的超跌板块或个股;

  四、在大盘跌势后期成交量大,换手率高的个股。

  有些投资者抱着空头思路不敢追涨,在成交量巨放的情况下,认为放量是行情头部特征,从而使其错过了第一天买进的最好时机,而在传媒和消息一片叫好的情况下在第二天不该买股时买了股票。众所周知,前期不断逢低的抄底盘在大盘封杀涨停时惜售,而到了第二天这些获利盘会大量涌出,市场的强势将大打折扣。一般来说,在利好消息来临时,原则上下述个股不能买入:

  一、全线涨停的情况下,未封杀涨停或下跌的个股绝对不能买;

  二、涨停时间越靠后个股慎买;

  三、涨停板时封杀单量偏少的个股慎买;

  四、前期抗跌的庄股慎买。

  当行情已经走强后突发利好消息,则选股就应适当谨慎,此时根据以下原则:

  1.可在突发好消息刚被人知道的第一时间买入成交量放大的强势股;

  2.如果利好消息突然在开盘前广为公布,则应以先挂高抛售为主;

  3.当开盘后应仔细观察:大盘高开多少点?个股能否大涨?涨停板的股票比例有多少?盘面成交量放大多少?等等,以确认市场处于强势还是弱势。

  4.如果确认行情强势,且决意做短线的话,则应选择换手率高,并在大盘震荡下跌时抗跌的强势股。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股市见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象,我的心就会震撼!:*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道斑竹不知何时能来,还等他的果果呢:*9*: :*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由的天使 于 2008-6-18 16:09 发表
看了大象,我的心就会震撼!:*29*:


互相震撼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互相震撼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66 淡泊赚了就跑 的帖子

不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76 ycxjxj2 的帖子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高层会议未提"从紧货币"
  大摩称宏观政策已悄变
  上周五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此次会议后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进行分析,并指出此次会议传达出的三大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悄然调整的信号值得关注。
  信号一
  未提"从紧货币政策"
  去年年底中央工作会议确立了2008的政策基调,即"从紧货币政策",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以及更广层面的通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王庆指出,去年以来,几乎在所有涉及经济问题的高层会议的政策讲话中都会提到"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次却意外地没有出现。这说明,高层将更多地关注经济的下行风险,保持经济和市场的稳定性。
  王庆认为,"最近的这次政策讲话代表高层政策重点有了正式的变化,现在的重点已经从原来'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变为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通胀往下走是在央行预期当中的,虽然有这样的预期,但还是在前不久再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热钱流入太快。
  姜超指出,在中美正利差影响下,热钱源源不断进来,而且这次热钱和以前不一样,全都是跑来套取固定收益的,相当于无风险套利,央行不得不提高准备金率,将热钱冻结起来。热钱的进入,看上去是流动性过剩,其实都被冻结在央行,而且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因为热钱还在不断流入。
  信号二
  "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提到"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王庆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包含了一层暗示:高层更希望看到房地产价格至少稳定在现有水平。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即眼下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从紧的贷款控制可能会有所放松,以补充政府主导的投资消费。
  姜超则表示,稳定不一定是价格稳定,因为房地产市场主要还是依赖信贷,就是银行的信贷到底放松不放松。目前信贷这一块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地产商在那里摇旗呐喊制造舆论,地方政府在变向地用各种手段支持地方企业,地方银行也打擦边球,政策走势就是博弈之后的一个结果。
  姜超进一步指出,目前紧缩的基调还是存在的,全面放松信贷不可能,因此未来的信贷政策肯定是有结构导向的,导向服务性、消费型的、节能型的产业,灾区也将有一定放松。
  信号三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央领导同志还指出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王庆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排除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干预,来提振市场情绪,尤其考虑到在过去几星期中,A股市场的下挫似乎已经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王庆表示,"政策层面的新变化,极有可能对股票市场产生激励作用。我们相信,在部分市场参与者中对于过紧政策的恐慌可以消失。"
  姜超认为,政府最大的利好已经出过了,对市场影响并不大,这说明政策出不出来并没有太大关系。很难通过一次讲话就判断出到底中央是什么意思。
  他说,"经济是不是减速了,或者资本市场不行了有多重要还很难说,股市跌了这么多也没出事情,高层眼里未必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新快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明天冲击8888吧,
对了珠穆朗玛是多高,有知道的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消息:北京时间17日上午11时,尚福林在北京宣布辞职.黄齐帆同志接任证监会主席 (未证实)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6 天

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8-6-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77 chenjq6378 的帖子

呵呵` `:*29*: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7 22:26 , Processed in 0.03541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