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老和讯

[大盘交流] 老和讯看盘(应网友建议,标题修改)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伤疤;忘记疼

大家好:

请我们大家相互尊重;谢绝谩骂。坦诚交流;严禁人生攻击!

和讯大哥的修养也很好;也大家也知道:一个大涨:

就忘记:“大小非”?

就忘记:经济已经走坏?(政府都是逆风向标的政策)

就忘记:中国的股市是为某些企业无成本的融资?

就忘记:如何一年从6124---1664?

就忘记:老和讯等等高手对我们的指导?让我“活到”现在!?

请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自勉。谢谢大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认为6124点是正常点位,那现在政府政策的转向,是该进场抄底了,如果你认为2000点是正常点位,那么现在的经济形势,目前指数好象还高估,粗粗算算,按2007年的静态PE看,2000点是16倍PE,2.2倍PB,因此2007年偶认为2000点回过头看,才是正常的点位哪,现在2008年的形势,除了金融业不正常的暴利外,其它行业大部分好象是比去年更差了,而金融业的修理现在也开始了,煤炭化工等少数暴利行业估计目前也回到一年前的形势了

4万亿的投资确实有效果,但那是对防止经济崩溃起到效果,是为了给经济留口气看到好日子来临,目前最乐的是各地政府当官的,肉多汤就肥了,经济的好日子何时来临,恐怕一要看美国脸色,二要看新的增长亮点,这两者我没有看到,谁有数了请马上通知大家,不要自己闷声发财哦

[ 本帖最后由 天玑星 于 2008-11-10 22:2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自己闷声发财哦:*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经济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卖地就没钱,所以中央想让他们发地方债。
4万亿无非是发债或放松银行贷款,如果债发不出去,银行贷不出去,就只有印钞了。
而发债和银行贷款说白了来源都是老百姓的储蓄。
你不花钱,国家想办法把你的钱搞出来替你花。:*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1 天

发表于 2008-11-1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赞同这个观点。

再加一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11-11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指不给面子,来个高开低走!明天大盘会不会也来个高开低走:*29*: :*29*: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11-11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前先来看看老和讯,明天继续看戏。另外这波反弹可能会摸一下2000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来看看老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和讯 于 2008-11-10 15:11 发表
今日大涨,原来预测的11月份单边下跌周线4连阴已不现实。
大盘是再次抽筋,还是短期底部,需要今后进一步观察。


[size=-1]作者:cxy4397 回复日期:2008-11-10 18:47:26 
  
081110财经消息分享与简评(这个栏目将从今天开始,争取每日发布,敬请关注):

  2、观察中国经济的放缓的真实信号、不能作假的信号可以观察“发电量”及“港口吞吐量”。10月份,电力的供给与需求都是十年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长,经济下滑信号明显:
  A、从电力供给上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显示,今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增长仅9.9%,是近年来首次跌至两位数以下。

  B、从电力需求上看:前9个月用电量增长仅9.67%,一些高耗电省份如广东、山东与江苏则出现负增长,也是近10年以来首见。

  3、FDI(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自7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3个月下降的情况,7、8、9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83.36亿美元、70.08亿美元、66.42亿美元,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持谨慎态度。

  4、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但可实现贸易顺差293亿美元,前者小于后者,说明要么外资流出了,要么是说明企业收汇后并未完全结汇,而企业推迟结汇说明企业对人民币产生了贬值预期,而人民币贬值又加大了热钱流出意愿,总之是钱更愿意流出了。事实上,根据外汇储备减去外贸顺差及FDI数值的方法估算,自6月份以来的4个月里,热钱共计流出了近800亿美元,热钱流出意味着我国外储的名义损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真实损失,郁闷中.....:*27*:

  5、关于裁员:国外企业纷纷掀起了裁员潮,中国已不能独善其身了:如中法合资的东风雪铁龙日前承认,公司已经裁减1000名员工。此外,奇瑞汽车、长安福特、江淮汽车等汽车品牌也陆续传出裁员的消息(汽车业不景气又是佐证了楼主开帖八必的关于汽车股的特别说明)。引外,深圳房地产开发商和航运业也有不同程度的裁员计划。如果加上沿海地区企业倒闭所导致的民工失业返乡潮,这足以表明我国明年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

  6、关于减薪: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等金融机构近日亟不可待地以不同形式调低员工薪水,最高降幅达20%左右

  7、第三季度,中国的出口增长22.3%,前9个月,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为3225亿美元;同期,美国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为2515亿美元;日本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为2027亿美元。而这三位经济都将衰退,中国出口前景对GDP的拖累十分明显啊:

  8、房市08年未现金九银十。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10月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杭州、深圳、武汉、广州、重庆和成都11个主要城市交易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了34%和41%。与此同时,主要城市存货水平却大幅攀升,平均需要23个月才能消化。且地产公司的业绩和财务情况已明显恶化,平均资产负债率由年初的62%上升至64%,随着年底付款期的来临,上市公司的现金情况可能继续恶化。评:房地产企业手里拿着大把的房子却没有现金的结果是抛吧快抛吧.....

  9、财政刺激计划。亚洲98金融危机后两年间,中国每年发行了约1050亿元特别国债(相当于财政收入10%,GDP的1.3%)。在01年到02年全球经济低迷时期,中国每年发行了1500亿特别国债(相当于财政收入8.5%,GDP的1.3%)。目前有估算表明08年中国的名义GDP能达到29万亿元,则按财收或GDP框算的债券绝对规模可以达到3500亿元-5500亿元。评:这又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刺激资金啊....

  10、目前国家放松的商业银行的信贷硬约束(不受规模限制想放就放啊),不过楼主担心银行普遍的“惜贷”行为将使这一政策效果打折。

  11、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如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对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这些中的很多措施符合楼主“抛弃GDP崇拜选择功在千秋富民强国国家战略图式”中的建议,欣慰ing....

  12、平准基金传言刺激股市:市场关于平准基金的讨论与模糊消息骤然增加。这与来自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的一份《建立股票市场稳定基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关于稳定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有关。据愁,该报告特别注明了“供内部讨论”,累计5页,核心内容3页,另两页为买入标的股票清单。据传“政策建议”已递交高层。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余永定证实了该报告的真实性。

  13、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7日证实,已对某投资咨询机构法定代表人公开荐股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案情将于近期公布,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罚款上亿元。这是迄今为止,内地对个人开出的最大金额的单笔处罚。证监会表示,近年证券违法行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此前操纵市场的行为多是利用资金优势以及“老鼠仓”等,证监会已对这类与以往违法行为不同的案件作出了突破性的认定,如“老鼠仓”被认定为“金融从业人员背信行为”,为查处找到了法律依据。评:公布的是“某机构”而不敢说是谁,这力度大打折扣了,也足见老鼠仓很牛很强大啊:

  14、欧洲联手减息,英国更大减一厘半,但欧洲股市仍续泻,反映在环球金融海啸与衰退下,减息已失以往大补剂的药效。说明在去杠杆化过程中,纵使央行大力减息、向市场注资,但金融机构要收缩借贷,可供放贷出去的资金实际上仍在缩减。何况,由于环球经济步向衰退,不论是企业信贷、楼宇按揭、消费信贷变呆坏账的风险都持续上升,要减低杠杆比率、重建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更不愿冒险放宽信贷。

  15、最后八卦一下:1933年,罗斯福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手段广播,打赢了美国总统选举战;1960年,肯尼迪通过电视获得了竞争优势;2008年,奥巴马所依赖的则是互联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线该收阳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08 米糠 的帖子

米糠怎么把1吞了呢  ???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面确实是已经大方向转弯, 那些股票会真实受惠?

技术面时间没到? 还是这次不去山脚碰碰了,再次直上云霄,?

相信波段横盘的机会会很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06 天

发表于 2008-11-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弹有资金支持,。市场并未呈现短线暴涨更有利于反弹延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弹有资金支持,。市场并未呈现短线暴涨更有利于反弹延续。。。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01 天玑星 的帖子

天玑兄说得我赞成,
我认为:2009年的低点为应该比2000点 低很多。

目前的1800点 比较正常,但是一个股市应该有波动,尤其是在中国,大小非是什么,长期如5-8年看什么都不是,他基本不会影响股市的价值中枢,在此空仓的人士应该感谢大小非,因为它能使股市走的很低。让我们有机会拿到很低廉的筹码,而且还和世界接轨。

下一波大牛市 我认为主要是 跌出来的。

个人的观点,请大家指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多买入,看空卖出:*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此次经济刺激方案的个人看法: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经济刺激方案仍是大忽悠。
今年中央安排1000亿,明年安排4000亿,其他由地方相应配套,可是地方Z*F自身难保,房地产和工商企业不景气,税根本收上不来,地又卖不出去,地方Z*F拿什么配套?这是其一,其二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下,就象国家的扶贫开发资金一样,地方Z*F表面上说要配套,其实配个屁,不但不配套,反而要层层扒皮,最终的结果是把中央那一点一点资金全**掉,几乎都装进个人腰包里,因此此次经济方案就是个闹剧,根本不是为了救经济,而是为了赶在本月15日之前,胡锦涛到美国参加峰会时,有个说头而已。
  股市铁定好不了,仅仅抽筋而已,会有更多的散户在这场忽悠中死掉。因为药不对症。股市自身的问题(比如说新股发行制度)应该说比经济本身更好解决,但是至今他们都没有丝毫解决的意思,这说明他们仍然把股市定位在多圈钱上,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我也就不多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追波逐浪股指家园道亦有道特训营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指标公式及程序化交易

发表于 2008-11-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老今天有判断了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扬评论: 关于最近投资政策的交流
  
  最近雷声频频,出台了很多“大饼”式的政策,又是铁道部2万亿投资,又是交通部5万亿投资,又是国务
  
  院4万亿投资,当然,每个地方ZF也都不甘落后,这个几千亿,那个上万亿,广东2万亿,上海1万多亿,等
  
  等,林林总总,都打着一个旗号,拉动内需!真是好伟大的口号,仿佛只要扯上拉动内需这张虎皮,就什
  
  么事情都是为了老百姓似的。。。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钱是怎么来,又是怎么用,最后是怎么拉动内需的,拉动的,又是哪些人的内需?
  
  1,首先,简单统计了一下,中央和各地ZF提出的投资计划,已经超过20万亿,但是大家都知道,2007年,
  
  中央财政收入是5万亿,地方财政收入据说是6万亿,但是中央的财政负债是2000亿,地方我不知道,我只
  
  知道,因为房价的停滞土地卖不出去,很多地方财政都已经入不覆出,这样的情况下,这20万亿以上的投
  
  资,钱从哪里来呢?
  
  2,我们都知道,钱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要搞这么多钱来,就只有三条路了,一是发国债,借人
  
  民手上的钱用;二是加大税收力度,多收点税,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由财政来出;三,最后剩下的,就只
  
  有印钞票了,嘿嘿
  
  3,好,问题来了,现在中国总共的储蓄存款只有20万亿,超过80%的还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发国债借
  
  这个钱,怎么借?全借出来了,老百姓还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生活?那就加大税收,提高财政收入吧,不
  
  过现在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倒闭中,企业都不行了,工人也失业了,这好象也行不通啊;没办法,只好印钞
  
  票勒,这是我D的一贯做法,这个倒是比较简单,印钞厂加班加点就行了,不过,真要印这么多钱出来,你
  
  我手上的钱经过如此一稀释,购买力不就折了一半了啊?
  
  4,好,钱印出来了,我们来看看怎么用?基本上,ZF的措施都是以投资基础设施“拉动内需”为主,修铁
  
  路,公路,修大型工程,这些工程有什么特点呢?一是工程大,耗资大,要经过层层审批,层层分包,每
  
  过一关,都有各级公仆剐一层油,中间的贪污腐败,行贿受贿,至是必然,这能肥一大批人;二是现在大
  
  工程基本以大型施工机械为主,并不需要太多的施工人员,对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作用不大;三是由
  
  于制造业的下滑,民营经济的萎缩,你修了大量的路,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农田,结果到时有路没车跑,
  
  或者因为收费站太多跑不起,这样,能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当然,大兴土木,对钢铁,水泥等行业会有
  
  一定拉动,但效果有效,这样做,只会将有限的资源,投到效率低下的部门,肥一小部分人,但却损害大
  
  多数人的利益,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无尽的后患!当有一天,我们的耕地不用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
  
  我们是否要退路退房还田呢?
  
  5,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财富分配机制不合理,少量的特权阶层占用了大量的资源,80%以上的财富
  
  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而大多数民众的收入过低,并且缺乏社会保障和福利,造成内需占GDP的比例连年
  
  降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不得不依靠欧美发达市场生存。
  
  6,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提高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为大多数
  
  人提供基本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解除民众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民消费,提高内需,形成
  
  良性循环。
  
  当然,经济的背后是政治,唯有进行合理的政治体制改革,让权力归属于人民,让统治者接受人民的监督
  
  和制约,这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之道。
  
  7,就当下来说,要想避免或者降低这一次经济危机的危害,非常迫切的急救措施如下:首先要进行国家公
  
  务员和国企管理人员的家庭财产公示和家庭成员持有外国护照及绿卡,工作职位和收入的申报和公示制度
  
  ,争取人民的理解和信任,鼓励民众对这个国家和体制的信心;其次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削减ZF公务用
  
  车,出国旅游和吃饭喝酒的费用,ZF雇员合理优化,裁减多余岗位,打击公务员灰色收入,变卖各地ZF豪
  
  华办公楼;然后要降低税负,支持中小企业及服务业发展,支持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民众收入水
  
  平,为大多数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和教育保障,降低过高的房价,促进内需的增长;同时,要支持农业集约
  
  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业物资生产企业的补助和支持,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确保
  
  粮食供给,废除工农业剪刀差,真正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8,至于根本性的制度改革,首先是赋予人民真正的民主权利,让权力归于人民,实现真正的民选,民治,
  
  民享,实行基本的 新 闻 自 由,言论 自 由和教育 自 由,这些比较敏感,就不多谈了,但唯有如此,
  
  中国才有希望,我们的后代才有希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而不是一直做奴隶和贱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13 06:26 , Processed in 0.041565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