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KDJ

[个股交流] 实战俱乐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湖南“资本关系”即为担保怪圈。据湖南财富证券资料显示,湖南上市公司各公司之间的担保已经被业内人士称为全国上市公司“四大担保圈”之一。从2004年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共有29家上市公司涉及担保,占本省44家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二,担保金额约为52亿多元,对控股公司的担保约计54.6亿元。违规担保约计19.3亿元。湘板资本市场的担保体系的特点是资本系相互交织、网络交叉、纷繁复杂,呈现“荣辱与共”的形态。在资本湘军担保圈中,鸿仪、成功和德隆系都有担保,仅鸿仪系就占有本省近一半的担保和近七成的违规担保额,是担保各系中的“大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其他论坛可以发的内容,这里发不了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今天潇湘晨报头版报道:昨天上午,一则惊人的消息在湖南证券界炸开了锅,我国资本市场赫赫有名的大哥大--涌金财团实际控制人魏东自杀身亡,传闻魏东死前曾接受过相关部门调查,尔后就传出死讯,传是自杀,又传死因不明,但的的确确是死了。
  受此消息影响,涌金旗下九芝堂、国金证券双双停牌,千金药业跌入低谷又被尾市拉回阳间。
  作为即将网申的浙江大华第四大股东,在此公司即将上市前夕象谜一样死亡,让人感到财富如雪球,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肮脏财富,滚得再大,也见不得六月天强烈的阳光,最终会化为足够淹没一船人的水。
  据老一辈股民讲,每轮大牛市过后,不但有很多散户家破人亡,庄家也一样,家破人亡的故事可以结集成厚厚一本书。
  继魏东之后,此轮牛市最终结帐埋单之日,又会有多少一代枭雄离奇消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 天

发表于 2008-5-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瞅瞅大家灌到多少楼了:*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研究几个保险公司,平安、人寿。
  我看了人寿一季度报,股市下跌对他影响很大,业绩下降了50%。人寿的保费收入业绩不错,但是一季度投资失误了。保险业务基本上都是赔的,投资是唯一的利润来源。投资不行严格地说实在就是主业完蛋了。买保险只要买保险功能就好了,想靠这个来投资不可能,保险公司就是靠投资赚钱。 投资收益-运营费用-保单亏损=利润,当然不是所有的保单都亏,很多保单都是赚的,但是考虑这么细没有意义。整体来看,全世界几乎除了AIG在保单基本能持平,没有谁能在整体上在保单上赚到。
  
  平安的一季度报今天也公布了,主要靠少提准备提高利润。投资收益也和人寿差不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再看保单,觉得还是有必要考虑保单的质量的,至少大亏和小亏可不一样阿,别把投资收益都搭进去。我觉得现在平安,人寿保费增长都很快,但好像质量不高,提取得准备很多,影响了利润。
  
  再加上投资不好,就没有好地方了,值得关注,虽然都是好公司,但是低谷中。
  
  再说平安,我并不是反对平安天量增发,只是他增发过程中没有充分披露,显然不把股东利益当回事。他们增发的方式。。。天怨人怒。。。。
  
  而且它的投资项目情况也有待观察,这种收购往往是只有规模的扩张,没有股东利益的增长。海外投资冲动是做大做强不能抵制的诱惑。问题是失败的例子多过成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虽然很看好中国的保险业,持有了大量的平安。长期持有平安不失为上策。你回头看看平安这几十年。人寿要是没了国有垄断,根本不能比。20年前马明哲就是个司机,平安就是个蛇口招商局社保管理中心。可见其发展的迅速。如果比较国内的寿险公司,按照竞争了排名。为什么平安的竞争力最强?体制!产权改制完成,没有阻力。总体感觉机制灵活,避免了国企的无效率。繁文缛节。所以机制上的差异,形成实质上体现的竞争优势。当然,平安的偏向海外很严重,海龟和海外空降把持了政局。这个我保留。。。。
  
  
  但是对目前的投资对象并不满意。如果股市不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好,则利润不好,股价下降。所以保险公司和股市周期同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紫金矿业方面联系《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将尽快向记者公开受争议的《股权激励协议书》,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份被指造假的文件依然未现身。
  
    值得对比的是,如果说陈景河是因那份 《股权激励协议书》才获得0.1元/股的低价转让,那么与金山贸易发生的0.1元/股交易,其实还涉及数笔转让,这是怎么回事?金山贸易接连低价转让过程悬疑重重。
  
    悬疑1 《协议书》究竟是真是假
  
    昨日本报报道,陈景河被举报借道金山贸易,涉嫌伪造《股权激励协议书》。紫金矿业的招股意向书认为,该协议书是低价转让股权的定价依据。
  
    《每日经济新闻》从确切渠道获悉,紫金矿业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蓝福生曾短暂出任金山贸易法定代表人,具体时间是从2001年9月28日至2001年11月23日。这一职位后由胡月生接任。
  
    那份被指伪造而陈景河坚称真有的《股权激励协议书》,签订时间是2002年2月1日。
  
    胡月生目前是金山贸易的股东,持有金山贸易12.93%的股权。胡月生进入金山贸易的时间是2001年9月28日,当时他出资167.2043万元,但多次增资后,胡月生的总出资为667.2万元。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举报信内容分析,胡月生只是上班族,其出资的钱是紫金矿业支付的。紫金矿业董事长此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拒绝对此做出评价。昨日记者致电蓝福生,但他以在开会为由拒绝与记者谈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悬疑2 李荣生到底担任什么角色
  
    据紫金矿业招股意向书披露的信息,去年2月23日,金山贸易把持有的紫金矿业近1.8亿股转给一个叫李荣生的人,价格依然是0.1元/股。
  
    李荣生分别于去年3月5日、7日、22日向金山贸易支付股权转让款176.24万元、704.98万元及881.22万元,共计1762.44万元。
  
    据悉,李荣生以自有资金支付转让价款,而且该股权转让经2007年2月17日金山贸易股东会审议通过。不过,紫金矿业公布的消息显示,李荣生是紫金矿业联营公司马坑矿业的职工,也是金山贸易的股东。
  
    金山贸易和李荣生股权转让前的2月16日,李荣生以货币出资600万元,刚成为金山贸易的股东。这个时间和金山贸易股东会仅仅差1天。
  
    让人生疑的是,李荣生仅是马坑矿业的一名职工,哪里巨额资金?
  
    就在李荣生受让股权的同一天,和李荣生同一天亮相成为金山贸易股东的陈小青、何喜祥、林宇、吴文秀、邓干彬等5人,也分别以0.1元/股拿下约1.24亿股、7079.2万股、1.06亿股、7760.8万股、1.33亿股。据悉,陈小青、何喜祥是紫金矿业的职工,两人分别支付了1236万元和707.92万元。10天前,他们也分别掏了400万元和300万元投到金山贸易成为股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悬疑3 金山贸易为何愿低价转让
  
    此前有人认为,上述人士只是代言者,这部分钱是由紫金矿业包括陈景河在内的人出的。不过,陈此前不愿对此评论。
  
    目前尚无法解释的是,上述0.1元/股的转让价,与紫金矿业在香港的股价形成了巨大差距(2007年2月23日紫金矿业在港交所收盘价为4.264港元)。金山贸易为什么愿意低价转让紫金矿业股权给他们呢?
  
    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收到的举报信分析,低价转让是为偷税做准备。税务部门称,税务调查并无问题。陈景河与金山贸易的悬疑焦点,依然是那份《股权激励协议书》,这些突然亮相者又与金山贸易有怎样的故事?金山贸易身上有太多悬疑待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炼黄金 要用剧毒氰化钠
  
    紫金矿业:我们已实现零排放
  
    本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赶赴上杭县,探秘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在紫金山和炼金厂进行采访,看黄金是怎么炼成的。
  
    在紫金山顶,海拔约1000米的矿山尽收眼底,并没有想象中的金光闪闪。先前这座在一些人看来没有开发价值的“金山”,和其他露天开采的矿山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依山势而开的矿场呈台阶分布,露采的金矿运矿车忙碌地将爆破、破碎后的矿石按一定规模堆积起来。
  
    堆积的矿石和普通碎石相差无几,不过上面有喷头不断喷发水雾,矿山工人介绍,喷出的是经稀释的氰化钠溶液。经过溶液浸泡,黄金会随着液体逐步流出,矿场收集这些液体,并放入活性炭吸收黄金,这些碳变成了载金炭。然后经过数次工艺,黄金被分离出来。原来的液体和活性炭可再循环使用。
  
    下一个环节是在紫金黄金冶炼厂进行。冶炼厂负责人介绍,分离出来的黄金需要提纯,然后铸锭、熔成金水,再倒进模具。最后的工序是用激光打上标识。
  
    紫金通常生产的金砖标准分别为12.5公斤、3公斤、1公斤。12.5公斤折合400盎司,目前的市价在260万元左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12.5公斤的金砖看起来很小,拿起来却很重。这些金砖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伦敦金银交易市场等进行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氰化钠是剧毒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不过紫金矿业方面称,已经实现了零排放。
  
    在很多人看来,黄金冶炼厂非常神秘。为了提防工人将黄金带走,往往会搜身甚至是脱衣检查。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在紫金黄金冶炼厂,有3道安全防卫措施:一是保安人员监控;二是摄像监控;三是特殊仪器检查,进出既严格又通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2.5公斤的金砖看起来很小,拿起来却很重。这些金砖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伦敦金银交易市场等进行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氰化钠是剧毒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不过紫金矿业方面称,已经实现了零排放。
  
    在很多人看来,黄金冶炼厂非常神秘。为了提防工人将黄金带走,往往会搜身甚至是脱衣检查。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在紫金黄金冶炼厂,有3道安全防卫措施:一是保安人员监控;二是摄像监控;三是特殊仪器检查,进出既严格又通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抢楼,搞了二个好楼层爽。:*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海外股市回升了不少,华尔街说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次按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第二,公司业绩比预期的要好,虽然总体来说利润是下降的。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自1933以来第一次可以直接从美联储借钱------可以用在市场上卖不掉的次按证券做抵押----我想这才是最近股市上升的真正原因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即使我们全盘接受上面的三个理由,全球股市还能继续涨下去吗?
  
  在过去几年里,油价涨了N倍,粮价涨了X倍,现在全球都处在通胀的煎熬之中。按过去的经验,各国央行都会加息以遏制通胀,现在由于美联储倒行逆施大幅减息,各国只好跟随减息或暂缓加息,因此,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客观上为股市上升创造了条件,可是同时也为油价和粮价上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油价已到了120 了,还会继续迈向130,140,150,。。。,如果目前的格局没有任何改变的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可以暂时忘记CPI是什么意思,忘记负利率会有什么影响,但炼油厂买原油的时候不能假装油价没涨,航空公司加油的时候不能说因为机票价格没涨所以油价也不能涨-----当企业成本普遍上升的时候,必然意味着企业利润的普遍下降,不只是美国企业的利润下降,中国大企业的利润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二(看看中石化),可见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不能完全归罪于美国的次按问题。
  
  应当承认,油价(或者控制油价的人)并不会因为同情全球企业(包括中石化)利润普遍下降而下降,因此,企业利润的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在企业利润长期趋降的情况下,股市的上升能走多远呢?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个故事:当时香港的楼市疯涨,所有的香港本地同事都忙于买楼,而所有的非香港本地同事,不论是美国人英国人大陆人台湾人日本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按揭利率8厘租金回报2厘的时候买楼呢?应当把自己住的楼卖掉套现存银行,然后租楼住才对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的同事耐心地解释说,租金回报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楼价一年涨10%就一切OK了。有人忍不住问,要是楼价万一不涨呢,那不要跌一半多才能让租金回报与按揭利率基本持平?答曰,香港的楼价从来是只升不跌的,即使偶尔假装跌一下,也很快就会创新高的。有人还不死心,继续怯怯地嘟啷,新界的楼价都5万一平米了,南山才2千5,隔条河相差20倍?这回轮到香港的同事不高兴了,非常严肃地说:“因为,这边是香港,那边是深圳!”。后面的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了!
  
  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不只是A股可以从1000点涨到6000点再从6000点跌到3000点的,其它地方的故事同样的精彩,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全世界都一样。我不知道海外股市能撑到哪一天,也不知道会从哪里开始跌起,但我相信这次一旦跌起来,一定会比上一次更深更广,次按毕竟是美国人的事,石油和粮食则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A股比别人提前一步跌下来不一定是坏事,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A股自由落体比被外围砸下来要好呢?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前者隐含着一种价值回归的理念,而价值投资的理念是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石,是有效分配社会资源的关键,所以股市虽然下跌但市场总体在走向成熟;而后者则往往玉石俱焚,破坏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信念,就像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到今天也没能恢复。用中医的话来说,前者是不伤元气的,只是皮肉外伤,而后者往往大伤元气。资本市场的“元气”,就是市场参与者对价值投资的信念,资本市场的“形体”,就是上市公司的长期赢利能力,如果“形神兼备”,则大市反弹可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之紧密,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全球商品和资本市场的影响,通胀上升和企业利润下降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是,作为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我们有一批上市公司仍然可以保持十年增长十倍的速度,因为他们经过十年以上的磨练,已经具备了核心的赢利能力,如果有投资银行家为其出谋画策,从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内部重组,外部兼并,融资安排,到市场推广,提供全套服务,他们很快就能脱颖而出,带领大市返回5000点,并继续前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25 22:31 , Processed in 0.03745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