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周亚群

[大盘交流] 分批进场时机来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定看多不动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艾略特波浪看盘

发表于 2008-8-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丫丫怎么变得跟牙牙一样了,死看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声明一点,短期有可能再下跌一些,但中长期上涨是必然的,因此,我坚决看多,不会被短期的波动所迷惑!!!
     按照周老师的观点,我采取的是分批建仓法,下跌不但不害怕,反而高兴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建仓,因此,如果继续下跌20%,我不但不卖出,还要调集所有的资金积极补仓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8-8-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调集所有资金是多少钱哦:*P 私募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也,我的资金从来都是按比例分配在不同的投资品种上,如果继续大跌,将会从债券和货币基金上调取资金投入到股市中,仅此而已,请勿多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股市的投机泡沫和泡沫崩溃后发生的恐慌,在300多年前,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者牛顿就惊呼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但却始终无法探知人群有多疯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市不言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向傻瓜发出警告,但不能禁止傻瓜与人分享自己的财产!!!:*27*: :*27*: :*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倘若大家都沉迷于短期投机暴富的梦想,心甘情愿尝遍每一块诱饵,那么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通常会发生。

    离开了公众的贪婪之欲和恐惧之心,所有的市场操纵者也都无计可施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8-8-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期是一个比较大的反弹,因此底部会有振荡,但实际走势还是有些折磨。所持股今天已是三上三下了,每次波幅都超过15%,其中滋味难以言表。可谁让我是做中线的呢!
底部走的这么复杂,这波行情很值得期待,保守的说也要上4000吧。这是一俩年内唯一的大机会了,大家好好珍惜吧。
看周兄帖子,与我心有戚戚焉,同道中人也,还望多谈高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vv :*19*: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多点唱多,2000多点害怕,这就是众多个人投资者造成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
     目前,从宏观基本面来分析,最大的利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大小非减持;二是实体企业利润下滑;三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对此我的看法是,一、从道理上讲,大小非过了禁售期,解禁是可行的,但会不会大规模的抛售?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从保值增值、稳定市场等政策角度出发,国家不会同意他在目前这个点位上大规模出售。至于有人说原始股的成本极低,许多小非可以不计成本的抛售,这种可能性有但不是主流,因为除了傻瓜都知道稍微等一等就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当然不排除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傻瓜。如果说大小非减持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将制约大盘的上升幅度,一涨就有抛盘。
    二、企业利润下滑。这在今后1-2年内是有可能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前两年股市形势的高涨,有部分企业相互持股或投资于基金、股票,结果股市大幅下滑,导致这些企业投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二是能源、原材料、食品等价格大幅上升,带来的成本上涨造成利润减少;三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企业举步维艰;四是国家采取紧缩政策,企业获得资金困难。但是,目前股市的大跌已经对此做出了充分的反映。国家宏观政策已开始有所松动、美元逐渐走强、石油期货价格大幅回落也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顿减,总之、企业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房地产企业除外)。
     三、通货膨胀。中国的通货膨胀与以前的通胀不同,不是因商品不足导致物价上涨(部分能源原材料除外),而是一种特殊通胀。首先是因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外汇储备过高,用于对冲的资金大量增加,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形成的输入性通胀;其次是高房价带来的通胀。房价高崎,政府和房地产商对卖地、圈地、拆迁开发具有空前的热情。一方面政府卖地收入颇丰,对政府的日常开支大手大脚,贪污浪费风气盛行,同时,大高形象工程,投入大量资金搞一些高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筑材料、装修材料价格飞涨,导致钢铁等原材料物价上涨,部分房地产商暴发户挥霍带来的高消费效应等等。目前,部分热钱已从中国开始撤退(至少是从发地产业开始撤退),人民币升值压力鄹减,同时,房地产企业在今后的5年内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严冬,一些实力较小的地方性中小房地产企业将会在冬眠中死去。房价下降,政府也需要过几年紧日子,而老百姓购则房有望,购房总支出减少,会给其他消费支出留下更多的余地,通货膨胀将会大幅下降。
     以上是对基本面的简单分析,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虚心学习。
    从市场方面来看,从去年10月6124点的顶峰,到目前的2500多点市场调整已经历了整整10个月,点位也被调整了近70%(上升总幅度),这种调整是史无前例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罕见的股灾,但因为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太强,大家也只是见怪不怪而已。我认为无论从调整幅度、还是调整时间而言,都基本上到位了。对此大家的分歧肯定很大,这很正常,市场是由众人组成的,既然有非理性上涨,必会有非理性下跌,跌过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应对策略各有个人的办法,我的策略是暂时抛开波浪理论和其他技术分析,不理会市场的短期波动,勇敢地克服恐惧,抱着中长期投资的态度,控制好仓位,分批进场,不求短期最大盈利,只求长远不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与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句话送给自己和有缘看贴的朋友:

         假如举世彷徨失措,唯你保持清醒------
         大地和它所有的一切,就是属于你的-----
                                                 -————假如——————罗德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发表于 2008-8-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死撑不是办法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灰狼504 于 2008-8-8 14:09 发表
多少高手都死在熊市里了。

你说错了,哪些是老手,不是高手,有些即使买股票50年,他最多是个老手,高手很少的,死的就极少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5 07:35 , Processed in 0.03159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