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回到未来

[讨论] 不要相信任何人——给8000万新股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梁的罪与罚(之一)
作者:方泉 2008-04-03 13:13:38
  

  
吕梁的罪与罚(之一)

方泉

2000年12月27日,中科创业第三个跌停板了,吕梁来电话让我中午前去他家。这是一个新的手机号码,从中科创业跌停起他原来的两个手机即已关机,朋友们又一般不知道他家的电话号码。

到北辰花园别墅。他知道我进来了,却未抬头,而是在字台前奋笔疾书。我注意到桌上的一盘黄瓜条和樱桃西红柿已没了光泽和湿润,而且还是满满的。在字台前坐定,沉默,铅一样重的沉默。

他抬头,两眼血红,却莞尔笑道:“昨夜我刚从X办回来”他说出了一个让我闻之色变的顶级大人物的名字“他让我站出来诉诸媒体承担责任”我不敢相信他所言真伪,但过去的确在他那儿见过顶级大人物们的公子。

“那样既对你个人不利,也会引起股市的进一步混乱,媒体再一炒做,股市岂不让人觉得更加乌烟瘴气?”我还是为他的反常反应担忧。

“你不懂政治……”他不再解释,转身拿出一叠稿纸“这是我做庄中科创业的所有内幕,刚写了十几页,你先看看,可以在你们杂志发表。”

“南美洲一只蝴蝶扑闪一下翅膀,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居然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场风暴……”吕梁的文字很精道,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蝴蝶效应”的概念。他还是那样“高瞻远瞩”他以为中国股市将以他的崩溃为契机开始一场市场震荡,从而结束庄股时代。从中科创业起到2004年夏天德隆系的崩溃,一个违规却普遍不觉得违规的庄股时代真真结束了,而市场付出的代价是市值损失近50%,熊市持续了四年之久。

读吕梁这十几页文字时,我更为作庄内幕津津乐道,却没觉出他将导致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此后几天在与另一参与做庄一大牛股“亿安科技”的熟人相谈时,他说:“一个时代结束了,老吕公开跳出来,兔死狐悲,其他庄早晚完蛋”。这傢伙从此便消失了,数年后听说他在南中国的某个小城做私立教育。

吕梁的文字讲述的是中科创业崩溃的偶然性。他与深圳大户朱焕良联合做庄中科创业,两人合计投入现金十几亿,包括理财盘、透支盘在内控制了中科创业80%以上的流通股。但吕梁一直想装进公司的优质资产偏偏好事多磨,朱焕良有些耐不住,想出一部分股票。但联合锁庄,谁都知道大比例抛售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又都怕对方“背信弃义”先下手为强。这时的“意外”是吕梁的主要合伙人董某因另一起银行诈骗案被拘,而董某作为做庄知情者自会有不少的“老鼠仓”,他一被抓,他的亲友便不由分说抛股票。股价一下跌,朱焕良那边的反应是你老吕你不让我抛你先抛——凭吕梁怎么解释也难让朱焕良确信,至少你吕梁的人有这么大的“老鼠仓”也是你失控。再往后吕梁就打不通朱焕良电话了,再往后吕梁也“技术性”地一开盘即以巨量封住跌停板让谁也跑不掉。于是中科创业直到11个跌停板才止住。

但他所言的“偶然性”实在是命定在必然性之中,董某不出事,他与朱焕良的合作也已危如累卵。根本上讲还是这种不顾公司基本面只把股票控盘成所谓“财务工具”的模式是谬误的。但谬误的模式却从1999年风起到2001年达到几乎“无股不庄”的极致,而且是非颠倒,那时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市场中人都在研究如何跟庄,如何打探庄家的成本线目标位……还有一系列诸如《与庄共舞》、《战胜庄家》等“专著”风行于市。

吕梁当然是有罪的,并且他为他的“罪”而受到了至今生死未卜的“罚”。但我们那个时期各个市场参与主体包括机构投资人和个人大户、上市公司和营业部为主的中介机构(主要起到操作违规资金的中介作用)、甚至我们各类监管机构又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而有关市场交易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失一定是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得以完善吗?

温故察新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相信任何人——给8000万新股民


股市没有高手,只有赢家,和输家。不要以为庄家不会输。

股市没有神仙,只有半仙,和半傻。你投身股市,就如同你投身爱情,后果都是,智力严重降低。

股市没有雷锋,没人哭着喊着让你跟他一块发财。也没人在你跌倒的时候冒着暴雨搀扶你回家。

不要听信任何小道消息,内幕消息,那很可能是一个令你事后追悔的陷阱。

不要相信股评解盘,媒体宣传,利好利空的唯一目的,是引诱你。

不要相信股市里的任何神话。


vv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9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相信股评解盘,媒体宣传,利好利空的唯一目的,是引诱你。:*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

最好是相信自己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8-4-27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都说了,只有在退潮的时候就知道那些人没穿内裤就下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东的救赎
作者:方泉 2008-06-05 10:03:37

        其实,刹那间痛不欲生的经历,许多人都有过。比如大醉后几乎胆汁都吐出来时的煎熬,再比如在海拔 4500米高山上因严寒和高山反应整宿整宿难以入睡时的躁郁。——我以为深度抑郁症最终的自我解脱一定是欣悦的。但生不如死的决定毕竟是极难做出的,因而也是极其罕见的。

魏东的所谓因抑郁症自弃是一个理由,却绝不是全部的理由。在他弃世前三周他还跟上海的一些朋友讨论大小非解禁的实际影响。从网上公布的他的遗书来看,他也强调了“新的外部压力”。关键是这个“新的外部压力”!

在有关部门没有公布有关魏东和涌金集团的结论之前,笔者多方了解的一些“内情”也无法见诸文字。但他选择下午晚些时候从十几层楼纵身一跃,却是异乎寻常的。有心理专家讲过,深陷抑郁症不能自拔者多是选择夜深人静时自弃。而在光天化日之下自弃,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显然是“新的外部压力”逼到门口……

我想说魏东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吕梁失踪了,德隆轰塌了,葛政入狱了,孙田志被判刑了,徐卫国精神失常了……这些风云人物的悲剧也当然都不仅是个人悲剧……

上文我讨论的“第一桶金”问题,虽未明言魏东“第一桶金”的曲直,但相信看官多数能心领神会。我是说,一代资本枭雄的“第一桶金”都脱不了“原罪”的阴影。因而也总有如影随形的“外部压力”。特别是“第一桶金”捞到后又抑制不住地“做大”,而“做大”的过程也十有八九是胡雪岩式的借势模式。——借势当然借来的是双刃剑,因为“钱不压势”,更因为“势变无常”!回头数数这三十年的富豪特征,几乎绝大多数都是靠占有垄断性资源迅速膨胀。房地产是资源,矿产和其他有色金属是资源,金融机构牌照是资源,甚至通讯服务领域一些产品环节也是资源……这些资源原都是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的,因而便具有垄断性,因而获取这类资源必须要“政府公关”,因而这些富豪“做大”的模式十有八九离不开“借势”。因为“借势”了更因为“势变无常”——你看那些大贪官的背后有多少是房地产商?是矿主?是体制含糊的金融机构?——富豪的“做大”的过程中摆脱不了清夜扪心时的战战惊惊,其中善良而脆弱者自会有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富贵病”。

甚至“做大”的过程中你嚣张也好,低调也罢,“原罪”与“借势”的阴影都无以化解。

但这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转轨经济的悲剧,甚至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悲剧。一方面企业家的创富热情与创富能力必须得到保护和鼓励,因为全球化中国与国的竞争本质上是企业家的竞争,放眼世界国家的崛起一定是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崛起为代表的。但另一方面多数脱不掉“原罪”与“借势”阴影的企业家们必须要时时保有敬畏与感恩之心,必须以常态的方式和特殊的方式回馈社会,积善救赎——因为这首先是自我救赎!就像深圳那位中国最大的慈善家,他的真诚的倾尽所能的善举完成之后,没人再追究他的“原罪”与“借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次赈灾捐助中,房地产界和矿产界富豪的整体表现是让全社会失望的。特别是我敬重的登山界前辈王石的初始表现,实在是太自以为与众不同因而下意识到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反应了。

魏东以消极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救赎,他的悲剧或许正在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否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创富模式的终结?是否是一代富豪或企业家正视和提升自我救赎方式的开始?

胡**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讲解放思想,汪洋在广东讲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法无禁止的便可做……今年底中央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否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性开始?

魏东的弃世当然也与政治体制改革存在关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真的不简单 (2008-06-05 09:39:02)
  张志雄



2007年12月的《Value》刊登了一篇有关塞思·卡拉曼的《安全边际》的读书札记,便有读者上门与我们谈生意,说该书没有再版,在e-Bay上的售价超过1,000美元,他想以1,000美元卖给我们。我当然拒绝了,这价格明显不符合安全边际嘛。但这也让我有所好奇,设法搞到这本书,看个究竟。

看完这本书,觉得它对中国现今的投资者极有针对性,便想以内部报告的形式译成中文,让《Value》的读者独家分享。

《安全边际》字数不多,译成中文也就13万字,分三部分。我读第一部分《多数投资者会在哪里跌倒》时,眼前一亮,因为根据我近20年大量阅读投资书籍的经验,让读者感到投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的书和人,凤毛麟角。

中国股市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经出现过两波投资(机)方法热潮,第一波是技术分析热,它告诉你只要掌握股市价格走势的基本要素和指标,熟记各种图形模式,再加以变化,便可战胜股市。这对投资人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因为世上没有比仅看图形就能赚钱更容易的事了。当然,这波潮流在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遭到彻底失败,因为残酷的行情几乎把所有的技术分析迷信者害惨了。回顾往事,我们发现技术分析的成功者都是“老师”,他们只是靠教授技术分析知识和出书赚钱而已,不过,其中的佼佼者下场未必妙,像畅销书《短线是银》的作者唐能通就遭“受害人”举报,被证监会登报“请他来喝茶”,后者逃之夭夭。

第二波价值投资热则从2005年延续至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价值投资就被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内地来,我和《上海证券报》的同事做过不少工作,但仅是潜流而已。这波热潮与前一波技术分析热看似截然相反,背后的思维方式却是相似的,那就是投资还是简单的,只要你信奉“价值投资”,一定能赚大钱。而且我注意到,在民间鼓吹“价值投资”最热烈最夸张的人不少是从技术分析的信奉者转变而来的(他们的解释是巴菲特最早也相信技术分析)。

要形成群众性的热潮,首先要简单易懂,其次是可以自我循环论证,消除怀疑。例如价值投资被人概括成“买入(好公司)持有”,多么简单啊。要找好公司还不容易嘛,任何一家商业财经媒体上都会介绍一些好公司,它们往往是行业的龙头或老二、老三,认同度极高。持有,更是简单,那就是安心睡大觉不卖啦。

问题是,买入后股价暴跌怎么办?尤其是买入的股票价格被过分高估,一路下跌个50%乃至70%怎么办?这些“价值投资者”照样有办法,他们高喊考验自己信念的时候到了,现在如果谁动摇了,把股票卖了,就是“甫志高”(叛徒)或是“伪价值投资者”。一旦股市大跌,他们就会聚在论坛或某些著名“价值投资者”的博客里,相互鼓励呐喊,倒也热闹。

这种对资本急剧损失毫不在意,反而做出快乐状的姿态,让人想起宗教中有关魔鬼试练的说法。不过,他们比宗教信徒更为狂妄,在股价高涨时,有不少人就狂喊暴风雨来了也不怕,跌个50%也没问题。而宗教徒在祈祷时一定希望上帝“给予我们的试练不要多于我们所能承受的”。

见祖国大陆的“价值投资”如此热闹,台湾人也来混个脸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3月出了一本《超越巴菲特》,作者周皇仁和梁凯恩英姿勃勃,做背靠背状,颇有好莱坞警匪片的派头,手中就缺两把枪。封面上有两行字颇为醒目,一行是“我的人生目标是30年平均复利35%”,稍懂投资专业这一行的,都会吓一跳,因为当年巴菲特30年的平均复利不会超过25%吧。“我”是作者之一的周皇仁,介绍是“台湾华波超巴投资公司董事长,上海同亿富利投资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兼基金经理人,巴菲特投资研究团队执行合伙人。15年证券市场经验,近7年复利投资报酬率17.4%,近3年复利投资报酬率35.5%。研究沃伦·巴菲特价值投资法至今12年,超过60,000小时。”周先生在股市里做了15年,近7年年复利投资报酬率17.4%,近3年复利投资报酬率35.5%,这样的业绩我周围的不少朋友都超过了,可没有谁自夸要“超过巴菲特”啊,更不会以此命名公司啊。不好意思,笔者虽没细算过自己的投资业绩,但肯定要比周先生好,投资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在我看来,只是自己运气较好而已。最新鲜的说法是他研究巴菲特“超过60,000小时”,巴菲特变成一门外语啦。

另一行字是:“这是股神沃伦·巴菲特高度关注并正在阅读的一本书”。好啊,受到价值投资大师的首肯了。2007年,国内有一本“价值投资”书籍很畅销,有崇拜者献计献策,是不是翻译成英文,让巴菲特瞧瞧,礼尚往来。这回,巴菲特终于直接看中文书了。

怎么回事?原来2006年6月底“与巴菲特午餐慈善义卖会”全球竞标,作者之一梁凯恩以100美元之差“饮恨”输给了段永平。“我们转而将出价竞标传真给沃伦·巴菲特的秘书,告知我们正在着手写这本书,后来得到的响应是:‘沃伦·巴菲特先生很关注,并且允诺一定会好好地阅读本书!’”呵呵,亲爱的聪明的读者,你们认为滥用别人的礼貌是件礼貌的事吗?

当年我得知段永平以620,100美元的代价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就认为这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宣传吧。我的议论马上遭到网友的攻击,而上述的手法再次仅供参考。

梁凯恩花大价钱要与巴菲特吃饭干什么?看看他的介绍吧——“台湾亚洲超越极限公司总经理,著名行销大师,亚洲超级演说家,曾获得国际大师马修·史维、罗杰·道森、安东尼·罗宾等授予的14张国际讲师授证。著述《别说不可能》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两岸三地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励志大师啊。

励志大师与价值投资有何关系?这个奥妙我有机会再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些内地所谓著名价值投资者的博客,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容大多是励志,吸引了一批批急着想发财致富的人。

而《安全边际》的内容风格与《超越巴菲特》之流恰恰相反,孰是孰非请读者明察。

在附录一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投资者》中有对《安全边际》的详尽导读。附录二的《晚上睡得着比什么都重要》是塞思·卡拉曼2007年10月20日在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演讲。在过去的25年里,卡拉曼所管理的基金年复合回报率为20%,客户当初的1美元如今已经超过94美元。卡拉曼虽然没有超越巴菲特,却牢记了他最重要的法则——“不要亏钱”,在25年中有24年成功地做到这个法则。卡拉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坦承从不为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他首先关注的是风险,只有那时他才会判断,是否所承受的每一种特殊的风险会带来回报。具体到今天的中国人,面对高通胀,如果你为了战胜通胀而急于出手买房或买股票,这就是为投资回报设定具体的目标。若具体到各种基金与理财产品,在你的印象中,又有几家是不暗示自己可能达到某某回报目标的?而结果又有几家能持续地在业绩不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获得如卡拉曼那般优异的回报的?

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投资不简单》的读书笔记,而《安全边际》还是告诉大家,投资真的不简单。

(本文为《价值报告(二)》之《投资大家塞思·卡拉曼》的编后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too lo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页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相信任何人——给8000万新股民


股市没有高手,只有赢家,和输家。不要以为庄家不会输。

股市没有神仙,只有半仙,和半傻。你投身股市,就如同你投身爱情,后果都是,智力严重降低。

股市没有雷锋,没人哭着喊着让你跟他一块发财。也没人在你跌倒的时候冒着暴雨搀扶你回家。

不要听信任何小道消息,内幕消息,那很可能是一个令你事后追悔的陷阱。

不要相信股评解盘,媒体宣传,利好利空的唯一目的,是引诱你。

不要相信股市里的任何神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创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16 天

发表于 2008-6-1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全是好话,不过有几个能作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进入了股市往往就会失去理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甲缠着操盘手说,我一定要跟庄赚大钱。操盘手说,别跟了,庄很难跟的。某甲说,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一定要跟。操盘手无奈,只好提出:你跟我3个动作,都跟上了我就让你跟。某甲同意!于是:操盘手举起水杯,某甲照办。操盘手喝了一口水,某甲也喝了一口水,某甲非常得意,已经两个动作了。奇迹在第三个动作发生了,操盘手从口中吐出了刚才喝的水,某甲傻傻的看着,说:我已经吞下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也不能相信政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回到未来 于 2008-6-18 23:31 发表
某甲缠着操盘手说,我一定要跟庄赚大钱。操盘手说,别跟了,庄很难跟的。某甲说,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一定要跟。操盘手无奈,只好提出:你跟我3个动作,都跟上了我就让你跟。某甲同意!于是:操盘手举起水杯 ...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7 06:15 , Processed in 0.0334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