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雪灾面前 2007年暴赚券商何以冷血?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99股民
浏览:5334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对于中国南方,这是一场罕见的雪灾。
无数归心似箭的心被阻隔在冰冷的路上,在寒冷中苦苦地等待;电网因冻雨而停电,电力工人靠着最原始的方式一锤锤击打坚冰,三位工人因此悲壮地牺牲……
泪水和鲜血……无数人怀抱着对亲人的思念,无奈地面对着冰雪的肆虐。这个冬天,南方的雪灾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楚。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经济损失数据,截至1月29日,南方地区因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26.7亿元。
从1949年至今,政府受财力限制,不在淮河以南地区建设配套供暖设施和冰雪灾害应急设施。鉴于相对温暖的气候,南方民众也很少自备御寒设施。由是,当雪灾到来,“不设防”的南方不堪其苦。也正因此,南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温暖和救助。
一些企业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捐款1400万元、工商银行捐款1085万元、交通银行捐款1006万元、中国银行捐款1000万元、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各捐款1000万元。这是我查询到的几个数额较大捐款。
在这场雪灾中,我们也看到了近乎冷酷的沉默。特别是作为中国财经传媒人联盟的特约观察员,我惊奇地发现,我涉猎最多的证券界,却保持着近乎冷酷的沉默。
2007年,提到最赚钱的行业,恐怕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券商。牛市让许多券商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2007年年报显示,47家券商当年共实现净利润793.6亿元,同比大增373%,平均每家盈利高达16.9亿元。与券商所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这种财富简直像白捡的。而有的券商干脆就是通过钻制度的空子劫掠财富,如一些券商利用认沽权证创设漏洞从散户口袋中洗劫的财富,就不知道凝聚着多少散户的眼泪。
但是,在迄今为止的捐赠中,看不到券商的身影。面对雪灾,他们集体上演了近乎冷血的逃避闹剧。
2007年,如果人们记得这场雪灾,永远不要忘了,一些企业扮演了何等吝啬、何等可耻的角色。
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说了一句感人的话:“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民有难,中行有责任伸出援手,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次中行向灾区捐款,希望表达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份关心,尽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宣布向我国雨雪冰冻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时,其董事长张亚勤说:“我衷心呼吁更多的跨国公司能够加入到抗灾救灾的行列,帮助灾区人民度过一个美好祥和的春节。”
热心的捐赠和呼吁,在点燃更多爱心的同时,也昭示着一种社会责任感。
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感。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冷血的赚钱机器,是一个受人蔑视乃至唾弃的符号。当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以拒绝捐赠为耻的时候,那些漠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又在想什么呢?在这个冰冷的季节,献爱心,难道也需要提醒吗?
爱心永远是一种循环。借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善有善报。
当一个企业通过爱心捐赠表达爱心,它换取了自身形象的提高,这比起一掷千金的广告更能赢得公众的赞许。而我们的企业所缺少的恰恰是良好的形象。一些企业因为钻制度空子采用露骨的经营模式,在获得财富的同时也常引起公众的唾弃。企业与民众的对立,在我们这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几乎没有企业愿意通过爱心、通过减少掠夺来消解对立情绪。所以,国内很多企业永远走不出去——这何尝不是一种最致命的缺陷?
在这场雪灾中,不少跨国公司倒是在第一时间献出了爱心。这就是距离。
在这个雪灾之冬,一位曾身临困境,与中国乘客共患难的俄罗斯姑娘动情地说:“等我回家后一定要告诉家乡的人们,中国是一个和谐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团结、最可爱的人。”是的,此次雪灾中涌现出来的一幕幕互助场景令人感动:正在等待救援的中青年乘客,自发地将老人、孩子圈坐到车子中间;一群群志愿者将热饭送给被困的乘客……冰雪未能将爱阻隔,而是让爱贴得更紧。
企业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元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雪灾面前,因对财富的吝啬而蜷缩起来逃避责任是可耻的。不能让雪灾冰冻了良知。我们呼唤所有的企业,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伸出援手,献出爱心,共同融化坚冰! |
|
[ 本帖最后由 99股民 于 2008-2-8 19: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