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zjxlcz

[大盘交流] 一个炒股新手入市三个月的感悟---建议大家看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你的悟性不错,你非常有前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3 kxyz12345 的帖子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的话,还是远离股市吧。:*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http://bbs.macd.cn/thread-571592-1-1.html
    作者:大炼钢铁
    我用经典指标----成交量


看透成交量背后的真实含义
大致流程:
对照指数.看个股历史价与量的表现.去体会控盘资金想干啥。就能大致推测出其目的------当前的放量到底是攻击性质,补仓性质,减仓性质,还是高抛低吸降低成本。
历史高位区域的巨量,一定套牢众多跟风资金。一而再再而三地解放套牢盘,但不立即上涨却回调,说明有人对该股筹码感兴趣,但他可不是为了套牢自己呦.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补仓后的滚动操作,高抛低吸。这也是一种比较积极地吸筹方式图1 图2 000975  0023
某日放出巨量,随后几日不给解套机会 在其下沿反复震荡,让你感觉割了可惜(大盘背景不错,该股技术形态不错,或有什么好消息,等等)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出货清仓。图3
600808
单独对某一天的放量做评判.是极不客观的,至少应看随后几日的表现才能给其定性。比如:
某日放出巨量,随后几日不给低点买进机会 在其上沿反复震荡,振幅越来越小,换手越来越小,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真正的攻击。图4 600808

以上只是针对“量”这个点做出的判断,到真正地决策买卖还有距离,一定要铺到“面”,利用你尽可能多的知识去做判断。
最最最主要看位置,要与经典理论结合.比如:图5 600832
维克多的2B法则处的放量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出货清仓。
江恩说过,第四次突破前高点,往往意味着真突破。
江恩角度线的位置,往往意味着真出货与真补仓。
波浪理论中的B浪新高带巨量,往往意味着减仓,滚动操作,高抛低吸。
波浪理论中三浪位置的放量,往往意味着真突破。

成交量的变化,代表了人气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量能是人气变化的量化值。尤其针对A股市场的应用,极为价值。
这几点肯定不够全面,还有许多种,以后再用经典图片补充。
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
///今日补充《什么是标志性K线》55楼

[ Last edited by 大炼钢铁 on 2004-11-4 at 14:01 ]

    请大家看原帖,不要光看不顶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读书的感悟:
      一根甘蔗你嚼十遍,与嚼十根甘蔗相比,哪个得到的养分多呢?因此,说起“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会悟出什么什么道理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xlcz 于 2008-4-5 09:23 发表
我对读书的感悟:
      一根甘蔗你嚼十遍,与嚼十根甘蔗相比,哪个得到的养分多呢?因此,说起“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会悟出什么什么道理呢?


      接着再谈我对“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感悟:
      也许你会说,你不就是想让我们多多看书学习嘛!其实,你只感悟对了一半,我的感悟还有另外一半。我想到的是:JIANGZEMIN同志之所以能走上最高领导人这个位置,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的胡主席、温总理也是这样的,他们想到的是真正的人民,也只有他们能在冰雪灾害来临之际、在大家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你拍拍自己的良心、扪心自问一下:我能做到吗?

[ 本帖最后由 zjxlcz 于 2008-4-5 11:2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买菜的感悟:
      昨晚,我睡得很迟,看着有缘人的回帖,一直在思考问题。早上,起来比较晚,我去买蚝,人家给我称好了,又加了一个小的。我觉得纳闷,旁边有个大的,怎么不加呢?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说:别看那个个大,那个不新鲜!我绝对是相信她的!因为那个大个的蚝单独放在旁边的一个盘子里。试想一下,以后,假如你再去买蚝的话,你会选择哪个摊主呢?所以说,做人是发财的关键。写来写去,怎么好像是在写论文呀?:*29*: :*29*: :*18*:


[ 本帖最后由 zjxlcz 于 2008-4-5 22:1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http://bbs.macd.cn/thread-803668-1-1.html
    作者:glpjy

      谈谈我买股票的方法!附图


      买股票其实不难,就是看主力什么时候让你踏空。(就是你昨天刚卖出股票,今天就不给你有更便宜的价格买回的机会)
      如果我看到这个踏空,我就可以买股票了。
但要说明:没有100%的成功的可能,那怎么办,我就用买人股票当日的最低价作为我的止损价来控制风险!!!!!

      具体什么图型是踏空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请大家看原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大盘筑底时的感悟:
      大盘将要见底时会有1000只股票跌停,你会吓得魂飞破胆,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跌停?当大盘筑底成功时会有500只股票涨停(因为已有500只提前建仓啦!),你会乐得惊慌失措,不知道哪只股票最好?我猜的对吗?怎么没人回帖呀?难道全是基金经理再看我的帖子不成?:*29*: :*29*: :*18*: :*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http://bbs.macd.cn/thread-1336671-1-1.html
    作者:太平山人

    【山人踏浪】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四)


  上证指数从2007年11月28日4778.73点开始的反弹终于以三浪的形式结束了。我在《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一和续三中揭示的时间窗及关键点位都被实际走势所验证。而自2008年1月15日开始的下跌出人意料的迅猛,如果连续跟踪我的《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系列文章,是能够有所警觉的。

  我们知道,2007年10月16日6124.04点跌到2007年11月28日4778.73点这一波用了31个交易日,其50%位置是5451.38点,而2007年11月28日4778.73点反弹到2008年1月14日5522.78点也用了31个交易日,5522.78点与50%位置的5451.38点十分相近。不论是用波浪理论还是用江恩理论来解释,上证指数的走势是如此完美地符合理论!

  我们进一步观察,将2007年10月16日的高点6124.04点与2007年10月31日的高点6002.12点相连、形成一条压力趋势线,2008年1月14日这一天的高点5522.78点刚好碰触到这条压力趋势线就嘎然而止。趋势理论的功能在此也发挥了作用。对于这条压力趋势线的作用我忽视了它,现在说出来有点马后炮,但我想以后还会发挥作用的。对于从4778.73点开始的反弹,倒底是走三浪还是走五浪?现在已明确了!而后的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波浪的浪型分析。

  从6124点以后的浪型仍然难以确定。当前我依然延续《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一)》中对波浪划分的总体思路。6124.04点到4778.73点这一波有可能是下跌A浪、也有可能是下跌第一浪;4778.73点到5522.78点这一波有可能是B浪反弹、也有可能是第二浪反弹;而自5522.78点之后的下跌有可能是下跌C浪、也有可能是下跌第三浪。

二、波浪的空间分析。

  首先,如果自5522.78点之后的下跌是C浪下跌,那么按照调整浪的一般测算方法:
  ①若A浪与C浪呈1:0.3的比例,则C浪=5522.78-(6124.04-4778.73)×0.3=5119.18;
  ②若A浪与C浪呈1:0.5的比例,则C浪=5522.78-(6124.04-4778.73)×0.5=4850.12;
  ③若A浪与C浪呈1:0.618的比例,则C浪=5522.78-(6124.04-4778.73)×0.618=4691.38;
  ④若A浪与C浪等长,则C浪=5522.78-(6124.04-4778.73)=4177.47。
  目前股指已连续跌破上述①②③测算的目标位,现在只能关注④测算的目标位。

  其次,按照股价的震荡箱原理推算,当前股指已跌破2007年11月28日低点4778.73点,那么则向下推算下一个震荡箱:4778.73-(5522.78-4778.73)=4034.68。

  其三,如果自5522.78点之后的下跌超过4177.47点,那么这一波就有可能演变成下跌第三浪,按照波浪理论的幅度计算,第三浪=5522.78-(6124.04-4778.73)×1.618=3346。

  其四,以998.23点到6124.04点这一波段从上至下划分江恩的百分比价位:
                           12.5%(1/8)        5483.31
                           25.% (1/4)        4842.59
                           33.3%(1/3)        4415.44
                37.5%(3/8)        4201.86
                50.% (1/2)        3561.13
                                                         62.5%(5/8)        2920.41
                                                            66.6%(2/3)        2706.83
                                                            75.% (3/4)        2279.68
  我们用江恩理论的空间模型来观察波浪的运动规律,发现上证股指先后于2007年10月26日跌至12.5%(1/8)的5483.31点一带止跌反弹、2007年11月28日和12月18日跌至25.% (1/4)的4842.59点一带止跌反弹、2008年1月14日反弹至12.5%(1/8)的5483.31点一带止涨,目前已离33.3%(1/3)的4415.44点和37.5%(3/8)的4201.86点这一区间不很远了。

  对于上证指数目前的空间分析,我们必须在江恩理论的空间模型的匡架内,结合波浪理论的测波原理来探寻阶段性区间把握大方向。

三、波浪的时间分析。

  我们知道,6124.04点到4778.73点这一波用了31个交易日、127个小时,而4778.73点到5522.78点这一波也用了31个交易日、123个小时。但我们发现从4778.73点涨到6124.04点至4778.73点这一波的50%5451.38处仅用了27个交易日(即2008年1月8日碰触),前后两波在时空上呈1:1.8~2的比例规律。

  5522.78点之后的时间窗,我们先假定5522.78点之后的下跌是C浪下跌,那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推测:
  ①若A浪与C浪呈1:0.3的比例,则C浪=127×0.3=38个小时,即2008.1.25(周一),这个时间与《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三)》中方法二推算的2008/01/25(周五)共振;

  ②若A浪与C浪呈1:0.5的比例,则C浪=127×0.5=63.5个小时,即2008.2.13(周三),这个时间正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因此对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2.5也要关注;

  ③若A浪与C浪呈1:0.618的比例,则C浪=127×0.618=78.5个小时,即2008.2.19 ;

  ④若A浪与C浪等长,则C浪=127个小时,即2008.3.6(周四)。

  如果上证指数在2008年3月6日前没有跌破4177.47点,则5522.78点之后的下跌必定是C浪,那么股指的低点不会超过2008年3月6日。

  如果上证指数在2008年3月6日前跌破了4177.47点,则5522.78点之后的下跌有可能演变成下跌第三浪,那么上面推算的时间窗不但依然重要,而且可以向后继续推算1.3、1.5、1.618等等比例的时间窗。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998.23点到6124.04点共历时574个交易日,用江恩理论的时间模型推算574天的12.5%(1/8)为71,也就是说6124.04点发生日2007年10月16日的第71个交易日将值得关注,这一天就是2008年1月25日。


《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首 篇:http://bbs.macd.cn/thread-1295443-1-1.html
《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一篇:http://bbs.macd.cn/thread-1303062-1-1.html
《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二篇:http://bbs.macd.cn/thread-1305704-1-1.html
《自6124点之后的波浪分析》续三篇:http://bbs.macd.cn/thread-1317068-1-1.html

[ 本帖最后由 太平山人 于 2008-1-27 11:50 编辑 ]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人让我分析,你说的一点儿也不准呀?你说跌时人家涨,而你说涨时人家跌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你是不是骗子呀?我哑口无言!:mad:
      人们总是喜欢在别人的身上找原因,从来不从自身上查找一下。为什么这么讲呢?在政治学习时,常听人家念什么“立场坚定”什么的。我想问一下,在大盘下跌时,你的阶级立场坚定么?:*29*: :*29*: :*18*: 你想过没有?要是你不抛盘、他(她)不抛盘、大家都不抛盘,抱着死了都不卖的原则,那庄家还需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阿弥托佛!善哉,善哉。:*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http://bbs.macd.cn/thread-1242590-1-1.html
    作者:金融帝国

    本人作品《走出幻觉,走向成熟》(测试版)


曾经我经常在这里发贴,探讨一些有关交易的问题。我慢慢的发现,为了清楚的表达我想说明的道理,而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文字,这样一来我的文章已经越来越变得“又臭又长”。那么我为什么不系统的写一本关于本人交易理念的一本电子书呢?

        我觉得本书最大的看点在于,这是一本站在交易者的视角观察市场的作品。或者说,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为交易者而写的书。我之说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在这个行业中还没有一个“位置”。难道不是这样吗?券商有偏多的倾向、测评机构有短线的倾向、分析师有“讲道理”的倾向。事实上,这个行业内的每一个人所阐述的观点,都不可能不受到自身角色的影响。本书并不想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市场的真相。

        当然,这个市场绝对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市场,我的观点只能说对于我有用。至于是否能够对你有积帮助,那就要因人而异了。不过在我看来,我们有相同的自身环境,我们都是中小投资者。这样一来,我的“非专业”身份,反而成为本书最大的看点。

        另外,每一本关于交易的书籍,读者都是最终的消费者。那么读者就成为了作者的上帝,没有那个作者能够不顾及“上帝”的感受。那么我是给交易者需要的东西,还是给交易者想要的东西呢?我很清楚,本书的很多观点注定无法得到大量读者的认同。如果是在998以前可能还会好一点,但是这轮壮观的大牛市反而使得大家对这些理念上的东西变得不感兴趣起来。我可以很诚实的告诉大家:本书并不能帮助你在明天的市场上多赚一些钱。相反,本书并不会为了“销量”而迁就读者朋友们的本能需要。

       事实上,这是一本尚未完成的作品。前半部分主要用我个人的视角来阐述对市场特征、技术分析、基本分析的看法,这些都是相对容易做到的。至于下半部分我想讲述一些最近一年才形成的一些交易理念、交易哲学上的内容。这方面是很难写的,做到让大家产生共鸣更是难上加难。这部分我想阐述一下古典哲学、心理学、生活上的道理等等同交易之间的关联。由此看来,本书最大的看点还是在下半部分。最近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并且一直没有什么灵感,估计下半部分的完成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我还是放慢写作速度吧。

        这里我先把上班部分制作成为“测试版”,先和大家见见面。由于网络、电子书籍的方便快捷,本书充分利用这种沟通上的优势,使得本作品能够成为一本与读者互动的电子书籍。 本书每一段落都有一个对应网络的链接,从而方便我们的交流。也许下半部分的内容,还会受到你的观点的影响。甚至你还可以帮助我在正式版推出以前,进行必要的修改。      

        由于是测试版,推出的就比较匆忙。制作的也比较粗糙、甚至没有经过严格的效证。由此给大家阅读上带来的不便,请大家谅解。


在线阅读版:


第一章:走向交易之路

学生股民

皇帝的新装

大师的结局


第二章:概念解释

冰山原理

树形原理

巨变效应

恐龙效应

钟摆效应

高低错觉

对错悖论

学习效应

超市原理

复利悖论

鸵鸟现象

圆木桶理论

点球原理

小蝴蝶的故事

损耗原理

依赖现象

绿草坪效应

焦虑原理

赌场原理


第三章:基本分析

价格、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投资不等于“占便宜”

基本分析与自欺欺人

基本分析更适合谁?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兼容性

消息面与未来走势

08年业绩仍将是主线


第四章: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的基石

技术指标

形态分析

k线分析

缺口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第五章:雕虫小技

股市层次理论

反形态理论

择强汰弱

抛弃底部选股策略

万绿丛中一点红

行情扩大器


第六章:系统之路(下半部分,电子版中没有该章)

贪婪与恐惧

趋势是你的朋友

小偷的下场

预测与交易

赌博

再见,确定性

亏损与境界

道与术

系统与资金管理

风险防范

套利原理

一致性

优化与组合

《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交易系统必定是个性化的

昆虫系统

交易系统的前景


下载版:(内容包含在线阅读版所没有的贴图)------请看原贴!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http://bbs.macd.cn/thread-1052204-1-1.html ---一位博士生导师的自白
    作者:vIL6

    想学知识的一定要看看前辈们的好经验呀!:*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xlcz 于 2008-3-18 00:19 发表
  好像 3月12日 是植树节吧?怎么都在忙着减少雪灾造成的损失吗?把植树这茬儿给忘了?今天才想起来挖坑植树吗?记得上小学时,每年春天来到,都要在这个时候去参加义务植树的。学生们热情非常高,大家不怕脏、 ...


    晚上看新闻,发现很多领导参加什么植树活动。难道因为冰冻雪灾,把植树活动推迟了吗?:*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学车的感悟:
    下午,又去学车了,练习九选三。说来惭愧,几天不练习,居然油门跟刹车搞混了,让教练那个一顿臭骂呀...:mad: 。还是说说原因吧:本来是下坡路,想刹车却一脚踩在油门上,而且力度不小,吓得教练急忙紧急制动,路上留出长长的滑痕。由此我想到,假如一只股票正处于疯狂的拉高阶段,在加上散户正好踩了一下油门,我看多半是一下子刹不住车的啊!:*29*: :*29*: :*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炒股有三难:(注意又是一个三!)
    一是选股难,二是买入难,三是卖出难。哪位前辈、老师教教我呀?偶先致谢了!:*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降低印花税并非救市最佳良策


  从6000点下跌到眼前的3300点,监管层并没有像人们预期那样积极阻止股市的下滑。大盘毫无筑底反弹的迹象,而市场投资者一直苦盼的所谓政府救市措施迟迟不见踪影。
  政府应不应该救市,成为业界激辩的热点话题。政府该不该救市?如何救市?宏观调控是否会放松来刺激股市的上涨?救市是否单纯地让指数涨起来?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没有救市措施出台,实际上反映了监管层在股市上涨过程中不断出利空消息打压市场,但在下跌期间却无所作为的逻辑,这是监管层的缺位,暴露了监管层怕涨不怕跌的心态。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业内人士认为,其实"救市"并不是普通投资者理解的那么简单,修正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让资本市场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才是监管层要对股市所做的事情。
  政府为何不救市?
  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认为,目前股市点位还在政府底线之上,不过当前以宏调为重。
  业内一些人士认为,其实股市最近的大跌是市场策略性等待政府出政策,也就是一些机构砸盘逼政府出政策。大小非减持、再融资在牛市并不可怕,但在股市下跌阶段才被市场放大了其利空面。监管层之所以不救市,其实是担心投资者形成这样的误区---股市下跌政府就出手救市,但这不能形成股市的自我修复能力。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表示,今年宏观调控非常严,过去政府谈宏观调控只是说说而已,只有通胀来了才紧张。从去年到现在每个月的CPI都那么高,政府今年会彻底贯彻调控措施,以往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把通胀数字压低,但实际上中央政府非常清楚。再加上这次两会官员更换了,在高通胀下,政府不可能放松宏观调控。国内的股票市场还只是融资的平台,而且程度不高,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影响面并不大。因此政府不会避重就轻,放松宏观调控来拯救市场。
  谢国忠还表示,加息、调银行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规模其实都是为了抑制通胀。在牛市时,这些消息之所以利好,因为大家看到这些消息说明目前市场资金面充裕,所以放心大胆投入股市。但在调整行情,这些消息的利空因素就出来了,这就导致了股市的下跌。但监管层不会因股市的大跌而改变这些政策。
  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目前市场对于政府应不应该救市分歧很大,这也使得政府做出决策很困难。但是要让政府出资金进入市场救市,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把救市的概念理解偏颇了。另外从国内股市发展的程度上看,目前股市并没有被政府纳入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部分。股市目前只是影响了一部分人,并没有产生大面积的影响。
  过度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必然给目前股市雪上加霜,但是考虑到物价是宏观政策最主要的调控目标,有关部门在进行相应决策的时候必然不会把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不利影响放在最重要方面。温总理近期在谈及股市时,其中讲到经济发展状况好了,股市自然就好。其中无疑是将经济大格局作为政策关注的首要位置,而资本市场则相对次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认为,目前股市点位还在政府的底线之上,政府对股市还是充满信心的。只不过当前以宏观调控为重,因此对当前股市只是口头上表态,而完善措施则是慢慢推进。
  孙立坚告诉记者,监管层之所以抑制股市的大涨,其实是担心股市泡沫破灭后带来的一系列金融安全问题。股市无限度地大涨,谁都希望接到泡沫破灭前的倒数第二棒,但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接到最后一棒。大涨导致资金大量流进股市,不管是国内的投资资金还是国外热钱。但是万一大涨后,泡沫破灭,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投资者的财富大量缩水,消费能力萎缩。就像现在美国次级债爆发,美国投资者马上想到的是捂紧自己的口袋,这无异于把经济推向衰退。其次企业融资功能被破坏掉了,企业融资困难将带来资金链的断裂,这会使得有一大批企业面临困境乃至破产。再次,大涨后的大跌,也将使得金融机构估值严重低估,届时海外资本就会伺机并购,这样中国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了国外资本的手里。这将严重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历史上多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明这些后果的严重性。因此监管层对于股市的大涨,不断出政策干预,并非是打压,而是为了避免股市无限度大涨后带来的严重后果。
  调印花税非良药?
  谢国忠表示,印花税调整获利更多的是在市场上快进快出短线操作的机构投资者和大户即使不救市,如果股市持续下跌,也将会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如果政府出台救市措施,哪种措施最有效?
  对于市场普遍呼吁的降低印花税,业内专家认为这其实只能起到安抚投资者情绪的作用,并不能决定股市的反弹和健康发展。谢国忠表示,如果投资者进行的是价值投资,那么投资者不会过多地考虑交易成本。政府调节印花税的过程对股民传递的更多是一个政策信号,如下调税率,股市或许短期会涨一涨,但中长期对股市没有影响。
  而从数据上来看,调整印花税并不能让股市绝地反弹。数据显示,1997年5月12日,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沪指半年内下跌近500点。1998年6月,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股指两个月内振荡走低400点。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调低至2‰,股市又下跌100多点。2005年1月23日印花税税率调整为1‰,股市依旧振荡下行。
  而去年5·30,印花税税率调整为3‰,市场在连续数日下跌后,沪指三个月涨逾2700点。上述历史表现似乎证明,印花税率调整对市场的基本态势并无根本影响,并不必然带来股指上涨。
  印花税调整获利更多的是在市场上快进快出短线操作的机构投资者和大户。
  修复股市制度缺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建议,目前监管层应该做的是供给增长速度减缓一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晓求说:"如果从技术市场层面出发,把政府的利好消息当成救市的话,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政府应该从未来经济正常增长、从完善金融市场核心制度的角度出发,来稳定股市的正常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救市不是单纯地让指数涨起来,而是使证券市场制度完善起来"。
  吴晓求认为,目前所说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指的只是在制度层面上和法律层面上的完成。而从市场层面上来说并没有完成,而且目前这种市场层面上能否完成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监管层要反思股权分置改革制度设计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包括,首先没有在供求政策层面上做一个战略平衡的安排。第二个是没有对市场流通结构的变化给交易制度所带来的影响考虑清楚,进而在股改完成后推出另外一个制度设置,即与大量非流通股进入市场流通相匹配的大宗交易制度。
  现在股改正面临着艰难时期。就目前稳定市场来说,虽然证监会对大小非解禁没有权力制止,但可以通过放慢再融资节奏、放慢IPO节奏等方式来稳定市场。当然,稳定当前的市场,不能仅靠证监会,要有更全面的政策配合。吴晓求建议,目前监管层应该做的是供给增长速度减缓一些。目前已有迹象表明再融资和IPO正在减缓。包括创业板适当地延后,这些都是证监会可以做得到的。而在存量供给方面,国资委对于国有股的减持也应该有明确的表态。三是在市场危急时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如果上市公司觉得自己的股票跌得太低,已经低于公司内在投资价值,可以允许公司回购股票以稳定股价。
  而吴晓求的上述建议也得到多名经济学家的赞同。另外业内专家还提出,要想抑制单边的大涨大跌,引进做空机制非常重要。国内股市为什么能呈现出与海外市场特立独行的性质,就是没有做空机制。孙立坚认为,股指期货之所以迟迟不能推出,主要是监管层担心推出后股市波动性加剧。但其实这种波动性反而能抑制企业不规范的再融资和大小非无节度的减持。企业当然希望股市波动性小,这样他的股票能更好地为股民接受。做空机制推出后,一些投资者做多,另外一些投资者做空,这使得股票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振荡。对于企业来说,这让他们难以判断再融资或减持的时机,因为不像单边市场一样能在上涨时推再融资。因此国内股市要完善双向机制,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股感悟---顺回:http://bbs.macd.cn/thread-1400679-1-1.html
    人吃饱了,往往需要活动一下,名曰:助消化。其实,个股以及大盘也是这个道理的。这个600220,我认为在20080326发出警告信号,20080327发出看跌信号,20080331发出迷惑信号,20080402发出出逃信号。我看它是吃饱了有点儿撑得难受,要消化一下啦!至于要消化多久,个人感觉没有几个月很难消化好哦。:*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http://bbs.macd.cn/thread-1401708-1-1.html
    作者:wddzyxmm

    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历史经验


我入市之初,跟许多股民一样,听专家的股评,专家说看多,我就很开心,专家看空,我就很担心。当然,你也能料到,不久就会觉得靠不住:专家经常出错,而且一些专家永远唱多,不管涨跌,专家都能自圆其说。

我是在朋友带领下入市的,朋友是个老股民,也自认为是个高手,当然水平确实也不错。但是我听他的,也没赚到钱,因为常常没有跟上他的节奏,而且他也有出错的时候。

这样,我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必须自己去认识股市的规律。于是我看了很多书,就像许多股民一样,我开始迷上了跟庄理论,什么打压吸筹、对倒拉升,我研究得不亦乐乎,但是不久也发现,也没什么用,真地要了解庄家的动向真地很难,再说了,就算你知道庄家今天这么做了,你能预测到庄家以后一定会怎么做吗?我本能地感觉,所有的专家理论,都是骗人的,因为这个东西很有诱惑力,越有诱惑力的玩意就越能赚钱。

后来我也关注什么MACD、KDJ等等,也发现不是能凭这个赚钱的。

但是,我痛定思痛,最终让我悟出了一点心得:历史,只有历史,才是制胜的法宝。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介书生,为什么站无不胜,其天才来自哪里?是历史,毛主席度历史上的政治、军事谋略之熟悉,在那个时代的人中是无出其右,更可贵的是,他具有把书中的历史经验为己用的能力和魄力。

后来我就开始研究股市的历史了,我的方法很简单,无非就是根据当前的走势,去与历史上相似的所有走势反复对照,预测出历史上走出这样走势的时候,基本上是怎么走法,我就籍此判断后势,多年来乐此不疲。总算在股市中有了一样安身立命的武器。

此法的好处是,实用。一切的指标、理论最后无非就是那些走势,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走势,我以为,这就是大道至简。

[ 本帖最后由 wddzyxmm 于 2008-4-6 00:36 编辑 ]


    高家庄,高、实在是高!  :*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8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4-6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http://bbs.macd.cn/thread-1400421-1-1.html
    作者:uime
    标题:何谓趋势

    请看原帖!:*19*: :*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7:16 , Processed in 0.03330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