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和尚说股经--爱听你就来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傻和尚
浏览:280103
回复:126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贴仅纪录我傻和尚的个人观点。
我和尚傻,有愿意指点的请多多指教。
个人观点,仅供娱乐,有时间就会更新。
2008年7月市场分析。
1.石油上涨超过140美元
2.世界各国股市出现普遍下跌
3.我们的市场下跌超过50%市盈率接近20倍
4.市场普遍预期不佳,对上市公司业绩成长性严重怀疑
5.紧缩的金融政策一直持续,且已经发生作用
6.大小非减持成为市场之痛
7.数据表明上半年企业利润增长在20%,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减慢的趋势但增速依然高位
8.通胀维持高位
……
这些可以归结为次级债的爆发和石油暴涨引发的连锁反应。这里不讨论世界经济变坏有多深,或者持续多长时间,或者带来多大的危害。我们只讨论中国股市这么大的跌幅是否反应过度。
什么是中国速度,看看这两年的中国股市就理解啦!去年连续暴涨,创造着一个有一个传奇,好像我们只要把国企都拿来上市,基本上现代化就完成啦。今年正好反过来,连续暴跌,再持续的话,股市关不关门也没有关系啦,基本上就不需要开门啦。
在经历啦6124的疯狂后我们冷静下来,看到很多不利。在连续的下跌后有没有将不利放大!
市场目前言论主要的焦点是资金不足和业绩成长性的怀疑。资金不足主要焦点在紧缩的金融政策和大小非减持,业绩成长性怀疑是来自经济增长上的。下面具体分析:
首先石油的上涨是最主要的焦点之一。其上涨的复杂性要超出想象,但我实在看不出140至上的合理性。价格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内在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些关系我没有数据来证明观点,但石油在目前价格是暴利是不争的事实。停滞多年大的油田发现在近期不断出新就是佐证,因为有啦足够的利润动力去寻找油田。上周沙特开的会本就不会有结果,你要产油国增产去抑制自己的收入谁也不会干,石油供给方对降低石油价格的意愿谁都知道结果。但这不能说石油就会一直涨下去。市场会自然地发挥作用。存在暴利就会有新的产能出现来抑制价格。且石油上涨在近期忽略啦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带来的需求下降,有色早就开始跌啦。本人的观点,随着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以石油为代表的上游资源价格将进入下降通道。近期石油走势在技术上出现背离可能就是先兆。
石油之后就是我们通胀,既然我们的通胀是输入性的,那么石油见顶的时候我们的通胀也就开始下滑,当然也存在经济下滑带来通缩。但总之防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会随着通胀的变化及经济增长变化而变化。这在近期已经有政策信号,但不明确。总之我的观点是紧缩的金融政策不会长期执行,这个政策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回到市场中来,按照目前价格来计算,市盈率大概在20倍左右。比起6124的时候已经冷静下来,具体市盈率问题我有过专门文。市场对价格的看法就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问题。这次应该是心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产生严重怀疑。但现实是虽然没有去年同期的40%,但还是有20%的。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可以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我们有大量的外汇来保证经济的稳定。如果我们可以10%以上的业绩增长,目前价格都是吸引人的。但问题是我们可以保持多少的业绩增长?我们的出口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投资受到调控压制,但剩下的消费还是保持稳定增长的。虽然人工成本增长吞噬啦利润,但也会刺激消费。消费的变化决定着经济增长和业绩变化。想着启动多年的消费是否可以扛过大旗是个未知数。个人观点,至少现在体现的数据说明消费是在稳定增长的。
说啦这么多,我的观点很简单。只要我们可以忍受黎明前的黑暗,下半年也许就可以看到,石油价格的下跌,通胀的可能缓解,夏粮丰收带来的通胀预期进一步降低,积极的财政政策,较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和相对合理价格这些有利条件。当然同时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我国工业产业持续转移等不利因素。我们要两眼看股市,一多、一空。单纯那种都会害死人。在被无数利空惊吓的同时应该知道下一次惊喜和惊吓的几率只是各半而不是百分百的惊吓。
非流通上市减持问题和2008资金面简单分析
先说最关心的非流通部分减持问题。
可以减持的非流通上市市值,2007年是上市流通1.8万亿非流通,2008年目前统计大概在2.8万亿【数据来自机构统计后的公布,我自己没有能力算】。我把它们分战略投资者,国有股,非国有股。他们减持可能性各不同。其重点是减持后资金流向,留在这个市场和流出市场,这点最重要。
大家目前最关心的非流通上市问题的关键是虽然数量巨大,但谁有可能减持,且减持后的流向要具体分析,我分三种是根据减持可能和归属来分的。
战略投资者获利比较大,本身就是做投资,这部分筹码是很容易松动的,但这部分即使减持,减持后资金应当还是留在市场中,只要资金留在市场就不可怕。
国有股减持就不好说啦,这部分的持有者本身减持欲望不强【除外政策性减持补充社保等】,且受管理控制,坚持与否个人以为主要看管理意愿。但这部分如果减持基本是流出市场的。
非国有部分同样获利丰厚,是否减持就要各家具体分析,假如【我是说假如】持有者是茅台这样的公司本身不缺钱甚至是钱多的很,那么即使获利丰厚减持欲望应当不强,而目前银根偏紧的情况下有很强的资金需求的公司比如房地产行业公司持有的部分,在筹资很难的现状下减持欲望很强,且这部分流出市场的。这部分是目前看到的最可怕的,有很强的减持欲望且资金多是流出市场的。换句话说就是在目前银根收紧的情况下,非流通上市部分很有可能成为资金需求大的公司的筹资手段。
除外减持的资金流出还有
二、印花税和手续费【手续费部分多数通过券商留在市场】
三、上市首发和增发金额,这部分基本是流出市场的。
上面是资金需求方。下面是供应。
一、
基民买基金可以提供的资金,和散户直接入市的新增部分。
二、上市公司分红。
三、政策放宽后流入的资金。
四、其他可以流入的资金【如通过非常规通道流入的受限资金】。
本人能力有限,自己不可能得到具体数据,无法量化分析。但这里的关键点我可以简单说一下。首先
资金要看总计流入和流出情况,我无法量化就无法得出最后结论,谁有能力算出数据的可以帮忙发一下。
大约一个半月前写过一次市场分析,现在依然有效。当然现在也有新东西,这里写一个续。
利好因素:
1.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增,2008年预期依然增长,但增速降低。
2.人民币继续升值,且有加速升值迹象。
3.市场依然保持拉流动性过剩的特点,但有遭遇调控。
4.中国经济多数研究报告乐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利空因素:
1.
石油已经达到100美元。
2.
市场市盈率偏高是不争的事实。
3.
美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与紧缩并存。
4.
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在没有新数据出来前,政策偏紧不会有本质改变。
下面不一一细说,因为有的已经说过,捡重点的来。
市场从来的都是一个综合体,如果单看目前市场市盈率,没有不跌的理由,但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依然高速增长,只是增速有所降低,这个又支撑市场。单看世界经济,市场也没有不跌的理由,可中国经济预期依然向好,分析中国市场还是要看国内经济。单看经济向好预期,市场长到10000也不为过,但调控不断出台,使得上行压力很大。这些矛盾很难有一个好解,我只是抛砖引玉。
1.石油100美元成为现实,且高位运行的可能极大。石油在2008年初成为每一个人都想谈论的话题。石油多少美元也许是个符号,但由此引发的问题很棘手。石油涨价—汽油、柴油涨价—运费涨价—物价上涨或企业利润减少—消费者实际购买力降低导致消费意愿降低—消费不足,这是第一个链条。石油涨价—引发石油替代(目前主要是生物能源)—粮食等农产品产量降低—粮食涨价—农产品全面涨价—消费者实际购买力降低导致消费意愿降低—消费不足。这两个链条是交织不断强化传导的,比如粮食涨价也有运费上涨的因素,而物价上涨很大比例是农产品涨价。这个链条传导最后是消费不足—通货紧缩—企业利润降低。美国上周大跌真正的原因不是石油到100没有,而是因为看到这个链条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且开始加强,失业率上升—消费者购买力降低—消费不足。这个传导链很难被中断,因为链条的前面涨价只要石油不跌就不会被中断,后面的消费不足也很难得到解决,因为不管是增加投资还是涨工资都将最终增加石油消费导致石油涨价,而石油涨价获利的国家都是小国家承不起世界消费的。中国目前坚持油品不涨价的做法也不好,首先不是市场经济的做法,其次是加剧石油消费强化链条,且链条是世界范围的最终还是要在中国起作用。我想说的是由石油引发的是刚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预期并存。
2.世界经济预期依然乐观,乐观原因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乐观。我不知道印度如何,只说中国。国内近几年增长的确不错,但主要动力应当是来自出口和投资,其中投资增长有很大的出口因素。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美国的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长,当这些消费降低后,就目前的出口依赖程度来说,到底会如何真不好说。为何没有结论,因为世界消费者消费不足后,也许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正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
3.这个和市场更密切,目前看调控政策是要是控制信贷。但资金需求是必然的,这会加剧市场的资金流失。国内资本市场有限,想解决资金缺口,现在看股市流动性不错。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减持都可以得到资金。我不知道信贷控制之后企业的感受,但如果资金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看到小非减持。这不是一个好事,信贷控制恰好赶上小非上市流通。
2007年底市场现状
目前市场现状:
1.目前市场以2007年市盈率计算大概在40倍左右。剔除一次性收益后的主营业绩市盈率大概在50倍左右。
2.自2005年开始的牛市已经运行29个月,中国有限的证券史曾有几次牛市均在运行28个月左右见到高点开始大调整。
3.人民币升值依然继续。
4.流动性过剩没有改变,但有潜在的改变可能。
5.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良好,但也存在问题。
6.美国经济受次级债影响有陷入衰退迹象,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世界经济。
7.石油即将突破100美元,通货膨胀成为一个世界问题。
这些东西对市场是相互影响的,
这些东西有向好的,也有向坏的,有市场内的因素也有市场外的因素,有来自基本面的也有技术面的。分别来说。
1.目前市场以2007年市盈率计算大概在40倍左右。剔除一次性收益后的主营业绩市盈率大概在50倍左右。这个数据各家也许会有少许出入,但目前市场处在市盈率高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这里不探讨中国到底多少市盈率是好的,但以前的股票史告诉我们目前的市盈率在中国历史上是高的区间。既然高拉那就需要化解,2种方法:一种是下跌,一种是上市公司业绩高成长。这2种方法都可以有效降低市场市盈率。2007年的业绩基本已经摆到桌面,成长性非常好,2008年哪?至少目前看业绩是可以继续成长的,只是能成长多少我说不好。
2.中国证券史比较短,曾经出现过的牛市基本是在运行28个月后开始出现大级别的调整的,这个数据是否能用到现在,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可以参考的历史是这样的,而且我个人数浪的话,自998开始到现在5大浪已经走完啦,至少这一点上是吻合的。当然我和尚傻,技术比高人差的远,有愿意指点的请多多指教。
3.人民币升值依然继续。已经到拉7.4一线,离7也不远啦。升值和流动性过剩是伙伴。人民币升值不假,但要看到升值的标底物,这次是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其实相对别国主要货币例如欧元,人民币是贬值的。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大。
4.流动性过剩现在是个世界问题,不光中国。在我看来这无非是企业,个人有钱拉带来的问题,不过中国的老百姓和企业就真的那么有钱?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其实是金融机构通过杠杆作用放大资金造成的。这也是今年不断上调准备金,利率的原因,其实反过来也一样流动性不足的时候就是银行惜贷的时候。所以流动性过剩并不是永远存在的,这关键要看商业性银行如何做。
5.这里我把5、6一起说20多年来中国经济始终是高速增长,这成为一个神话。我同样相信以后中国经济依然可以继续高增长,但这不是说中国的企业也可以将利润的增长保持下去。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中国的企业的业绩是整体上前进,但波动性很强,否则就不会出现很多带有时间性质的名词例如xx。美国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世界经济放缓是事实,本周周小川说这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这里的潜台词就是说“有影响”。用我刚才的分析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影响就是业绩。放到股票市场中来,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受到影响。这里回到第1条来2008年虽然很多行业受到税改的影响业绩将继续向好,但主营利润也许会有变化。
6.石油突破100美元看来已经不是时间的问题啦,也许下周就上去拉。这里我想说的是,此次世界经济受到的冲击是,过去人们已经习惯的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的秩序被打破,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的过程。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我能力有限说不出来。
我们还是回到市场中来,有人说此次行情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其实在我看来,这是舍本求末。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只是此次行情的主题,就像以前的绩优网络股,重组股一样,只是主题
。每次行情的真正本质推动力量都是市场的内在规律,我不敢说这个内在规律是什么,但我知道,一味的去追求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这个主题而忘记市场是多么的愚蠢。目前市场是不是到顶拉,我也不知道,但高我是知道的。
本周一级市场打新资金有3.5万亿,数量惊人,流动性过剩可见。有人拿这个来说市场资金富裕,可以如何如何。就不想想,这些资金为啥来打新,这些资金要么是不能承受二级市场的风险,要么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绝大多数是不会到二级市场中来的,就像二级市场中的活跃资金是不会打新的一样。
[ 本帖最后由 傻和尚 于 2008-7-3 21:4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