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203|回复: 1

[大盘交流] 水皮杂谈:国有股划拨岂不皆大欢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皮杂谈:国有股划拨岂不皆大欢喜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股市轮回 浏览:24203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解铃还需系铃人。  2001年6月1日国有股按市价减持的消息公布之后,当时的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对股市是个利好。
  国有股按市价减持对股市是不是利好,项部长说了不算,谁说了算?市场说了算。公布消息之时,上证指数在2200点附近,半年之后,也就是11月份的时候,上证指数已经跌到了1300点附近,国务院只能宣布暂缓A股执行计划。再过半年,也就是2002年的6月24日,国务院索性宣布停止在A股减持国有股,中国股市上有名的“6·24”行情就来源于此。
  其实,国有股减持方案现在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只是在 新股发行之时减持10%充实养老社保基金的缺口,数量是极其有限的。A股宣布停止之后,港股和其他海外上市的IPO都还是执行原方案,并没有太多的负面反应,那么为什么A股就不行呢?问题出在当时的环境是一个 股权分置的环境,全流通始终被投资者视为一个洪水猛兽,虽然减持的份额是有限的,但是按市价减持的原则马上让人联想到全流通。如果说10%的份额大家可以接受的话,那么60%就没有人能够接受了。没有任何补偿的全流通在投资者看来就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变相剥夺股民的资产。
  时过境迁。
  5年之后,当时的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已经成为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理事长,肩负着近2000多亿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任;而且市场也已经不再是当时的那个熊市,指数不但超过了2245点,而且超出了一倍还多。
  但是,国有股减持的话题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不但不会自动消失,而且还在近期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全流通的情况下,国有股如何减持是一个问题,规范的意见国资委已经在7月份出台了三个文件;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则是另一个问题,规范的意见据说正在讨论中。
  国有股减持的目的需要明确吗?
  当然需要。如果是为了打压股价的减持,那反映的就是政策意图。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转轨中的政策市,管理层要让股市下去,投资者就有套牢的危险,这一点不可不防;而反过来讲,如果这样的打压达不到目的,股价下不去,那么国有股就有变相低价减持的嫌疑,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点管理层又不能不防。
  社保资金有缺口大家都知道,数字可能在2万亿元左右,这个缺口怎么填都需要资金,但是资金未必都要现金。
  项怀诚对中国社保基金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巨大的价值不是在于100%的保值,而在于他对国有股减持变成划拨的政策建议。正是这个建议,让社保基金的资产增值了不知道多少倍。按照原来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建行、工行和中行发行时只要按IPO价减持10%就可以了。但是项怀诚看到了其中的缺陷,争取到了相对股权的划拨,将减持的主动权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形成资产管理的新组合。是不是要减持,按什么价减持,一般视市场情况而定,现金分红好的企业可以长期持有,又为什么非要减持呢?
  大牛市重提国有股减持有点煞风景,要想皆大欢喜,按原来10%的比例划拨社保基金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社保基金可以长短组合 理财,管理层不用承担打压的责任,投资者更不必为此杯弓蛇影。
  何乐而不为呢?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9-25 06:20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 天

发表于 2007-9-24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好

此地无银3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8 22:24 , Processed in 0.03151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