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6-7-3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中的投资智慧
四十四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说:"增加我几年寿命,五十以后认真学下"周易",学了以后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了."]
我最早知道周易是看小说来的,看哪个封神演义,文王在那里用他的先天八卦来预知未来,当时觉得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呀?竟然可以先知先觉.
现在周易也多被用来预测.算命的也好,起名字的也好,看风水的也好都挂着周易牌子不一而足,就是股票市场也有专门用周易来预测行情的,可以这么说:只要是未知的,没有办法解决的,周易就可以有办法.
周易到底是不是有这么灵?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据说用来占卜,准确率可以70%以上.不过这个百分率也证明了这个东西用来预测,概率只是比扔硬币高一点而已,远远还谈不上科学.
周易用来预测,我看不是大财小用,那是大财微用.周易是讲哲学的,是讲事物发展规律的.对立与统一,否定之否定,由简到繁,阴阳对立,阴阳交错,阴阳循环.大到宇宙,小到股市,都是依照这样的规律发展着.
股市是个经常犯错误的地方,既然都说市场没有错,那么管理层会出错,公司会出错,投资者也会出错.没有错误的股市,那就不是股市.在这个市场不是比谁有没有错,而是比谁少犯错误[不贰过]比谁不犯大错误.
孔子说:"我于《易》则彬彬矣."[既通文辞,也懂义理],想来无大过,肯定是因为通了义理的缘故.那么周易里的不犯大错的义理主要是什么那?这个想来也是见仁见智,我这里引用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的理解,他说:"为什么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你经过判断,经过理性的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呢?"
孔子经常说思而学,学而思,看来还需加上一点思而做,做而思.
四十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光学一些知识而不用心去思考,那还是茫然无知的;只成天去空想而不去学习知识,则是有害的]
咱们古代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国外有"知识就是财富"这样的句子,知识对于投资的重要,这个是无容质疑的.但是我简单的考究一些投资成功的大师,发现他们又并不是知识的大家,这其中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吗?我想一定可以有许多可以研究的地方,起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善于:"学而思,思而学."都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之人.
有了知识要会恰当的运用,这就是把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了,这样的知识才是属于你的知识.要把知识消化吸收,这就需要去思考,需要去实践."学而不思则罔"其实在股票投资上很常见,比如说波浪理论,有的人学起来是头头是道,数起来是一塌糊涂,这个就是没有学而思.
因为思而不学则罔的缘故,有些人就认为知识在投资上的无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猩猩理论"还有一些人不去学习研究公司基本面,成天幻想着重组、并购等题材,或者只是用以前那点老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或者主观主义泛滥,我想行情应该如何如何.这些都可以算做"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思、思而学.是不是有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味道?
四十六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上文说了孔子的学而思,思而学之间的辨证关系,从孔子的态度看,起码他还是认为学和思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偏颇任何一个.但是具体到个人,那就很容易疏忽一个"学"偏重一个"思".孔子自己就坦白的说自己曾经有过废寝忘食去思,可是没有收获的经过.看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比思要远远重要的多.
如果把学与思放到市场中来,没有"学"基础上的"思",这个"思"不但无益,而且极其有可能有害.一买一卖其实都是一个个决策,决策离不开"思"但是决策的基础是"学"决策如果只是在"思"的层面上,错误的概率恐怕比仍硬币还要高了.
四十七
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国家欣欣向荣,如果你在那里贫贱终生,这是一种耻辱.]
孔子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中庸",中庸之印象一般人以为其偏于保守,其实孔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积极向上的,只是这个向上总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邦有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等等]这是一种鲜明的荣辱观,一种鲜明的爱憎观.这种观点虽然不"革命"但肯定是进步的和有益的.
虽然孔子说过:"学而优则仕"虽然孔子也曾说想学种庄稼的樊迟小人哉,可孔子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想来只要财富来的光明正大,做什么到还是次要的.
我曾经考察过中外古今盛世,其中发现一个小小的规律,这就是盛世大都起于建朝建国后50-100年这个时期.其中必然的因素我虽然没搞清楚,但是想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经济也应该有了一个起飞的基础,如果政府作为,君臣受命,经济腾飞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我们现在建国已经五十多年,改革开放也二十多年,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加上现在中央政府的亲民方针,我的判断是:中华盛世就要到来了!
有外国人不知道我们的盛世就要来了,所以看空香港回归十年;我们股市中有人也不知道盛世就要来了,看空千点股市和1千多点就看空股市;还有一些人不知道盛世就要来了,还在天天的牢骚和抱怨.
盛世的来临也不会是无风险的,其中必有n多的艰难,也还会有许多的反复,也许还有一些乱子让我们怀疑,但盛世的来临是必然的,中华民族的强盛是历史给予的机遇和使命.
盛世就要到来,我们都要寻找自己的位置,都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