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6-7-3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91年老股民回忆被股评人士忽悠的一次经历!
92年6月南京首家证券营业部开业了,当年7月我出清了91年9月在上海购入的600653,加之年初购买认购证中签的新股,其实我当时在入市不到两年时间里收益已翻了10几倍,此时我思维开始向大户靠拢!
92年下半年,上海的应健中先生创办了内地首份证券周刊《一周投资》,当时这份周刊吸引我的,还不是应健中或童牧野的文章,而是每周一次的大户室亲历记的报道,文章作者(记不起名字了)写得非常风趣幽默,甚至把文革期间的主席语录也用来指导股市操作了,前几年还有人提到这位作者,其实当年我也是其崇拜者,该作者每次在文章末尾都会推荐一只股票,这自然就成了我的选股买股的主要依据(理由:上海的大户也看好该股呗).
由于在入市不足一年半时间就赚了十几倍,所以比较自信,每次跟风我都是满仓跟进,然后割肉,再买进其推荐的股票,再割肉......三.四次下来不到3个多月我就亏了50%.我是做事细心爱较真的人,事后我根据K线走势假定他能在荐股前几日已按最低价预先买入该股票,再假定他在文章见报后能以最高价卖出,我断定他也根本赚不到钱!更何况这种操作假定,其实在现实中是决不会存在的!理由如下:前些年上证指数从01年2245点跌至05年998点,跌幅近60%历时4年,其间还常有200多点的波段反弹行情,而且即使是在下跌趋势中,如果连续几日跌幅过大,也会产生一二天超跌反弹然后接着再下跌.但92年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当时实行T+0和股价完全放开(股价不设涨跌停板)交易制度,况且当时没有大盘权重股来稳定指数,也就是如果指数当日下跌,在当日是不可能有逆市上涨的股票的,况且当时股指从1000多点跌至380点,累计跌幅超过60%,仅用了3个多月(92年8月11日至11月下旬),可见其下跌速率已远超01年至05年那轮近60%的熊市累计跌幅,也就是说92年那轮暴跌几乎是直线下跌,期间未曾有过反弹,这就难怪当时我假定该股评人预先能以最低价买入,在股评文章见报后再以最高价卖出,也不可能赚到钱了!
这个事例再次启示我,别看有些股评人的文才口才俱佳,但其私下的实际炒股水平未必令人称道,这不,我事后根据盘面,当时我假设把最低价让他买,最高价让他卖,他也不可能有钱可赚,那么这样每周一篇的股评佳作,除了有欣赏价值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呢!这些人纯粹是为了写股评文章而写文章.抑或是为了赢得股民读者的喝采,而专做股评表面文章,但其实这类文章并没有任何实际操作价值!
过去在老帖我提到,我91.92年在600653上赚了近9倍,正是因为我当时始终拿住了600653,没有被当时口才文才俱佳的股评人士忽悠而过早抛出.因为早在91年入市之初,我就从书上了解到股市无专家即使让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来炒股,他也未必能赚到钱的道理.92年下半年被股评人士忽悠的这次经历,其实主要是被这位股评人的风趣幽默文笔给忽悠了,有过这一次教训已足矣!在此之后93.94年消灭上海股市个人大户的大震荡年代里,我没再被股评忽悠而且保住了91.92年收获战果,我入市16年以来累计收益颇丰,活得很滋润.99年还用部分股市收益在南京购了商品房.05年12月sohu社区纪念上交所成立15周年征文活动,我这个平时很少动笔的老股民,上传了多张实物照片并且先后发表了追忆91年的上海股市和追忆92年的上海股市原创文章,随后先后被两家报刊媒体报道采用!
最后顺祝各位看客股市里好运!
附91年4月10日我在原万国证券上海静安营业部(位于万航渡路)的买入交割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