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瑞趣

[板块交流] 瑞趣实盘(07年4~6月)(寻找机会&寻找自由)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ZT

“诚实基金”投资报告1386期:市场步入阶段性低迷期

        近阶段连续的暴跌充分显现了股市的风险,这与一个月之前的火爆上涨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特别是大批的三线股,到目前跌幅超过50%的已比比皆是。这样的情景不是什么中线调整确立,而是已经出现了惨烈的熊市式的下跌。回过头来看,对于三线股而言,“5·29”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头部。从那以后至今,很多股票走出了典型的a、b、c三浪下跌,目前正在走C浪。从量度跌幅看,一些股票的C浪已经接近a浪的跌幅。或许C浪还有延伸,但主跌段无疑已经过去。不过调整时间还不充分,大部分股票都还有必要在较低位置进行震荡整理,市场或许将进入一个低迷的阶段。
   此次调整起源于提高印花税的政策调控,到目前调控效果可以说已完全显现。在这场罕见的暴跌中,投资者的炒作热情确定已被有效遏制,很多人以损失50%的惨痛代价接受了一场“买者自负”的风险教育。然而,股市是强行打压下来了,但还有那么大型国企要海归,而且大规模的大非解禁流通都还在后面,这岂一个低迷的股市能够承受之重?也许不久,股市政策又会由打压改为救市。
   在供求关系已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确实有必要重新认识下半年股市的运行趋势。肯定地说,下半年将难以再现上半年的火爆,此次三线股的重创将迫使投资者逐步改变短线炒作的习惯,这也使三线股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那么,市场的资金有可能不断集中到蓝筹股上。
    在一波较大的调整行情中,蓝筹股无疑也需要调整。不过,蓝筹股调整与三线股的调整有本质的区别。三线股经历一波炒作后必然会进行价值回归,就像部分B股目前已回到其启动的位置一样。但对于大多数蓝筹股来说,业绩的支撑使其绝对不可能出现三线股那样的下跌。我们始终相信市场是有效的,好股票跌入低估区域后就一定会有人买进,最终一定会回到其应有的价格上。中国股市的好股票其实还是不多,虽然流动性过剩的环境发生改变,但优质股仍将会供不应求。近期市场暴跌中总有一部分股票很强,没有抛压出来,就是因为其物有所值。如果因市场恐慌而出现急跌,无疑就是买进机会。
   在近一个月市场已经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大盘指数最多还有10%左右的下跌空间。市场还会继续进行结构性调整,但股价的定位将因此而更为合理,从而为下一波行情奠定基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盘指数最多还有10%左右的下跌空间,那就是3400多了,还是危险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6-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瑞版大盘不好时大可空仓休息,生活还有很多乐趣等待你去发掘呢!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3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版要是否继续追停,值得商榷啊,尤其在印花税这么高的今天,中线选股或许是比较好的策略。希望瑞版能改变思路,突破自己,走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地记录一些东西而已,在股市哪敢吹牛哦?
其他地方可以傲一些,唯有股市不敢傲,夹着尾巴炒股。

人生很多路,我们偏走在股市这条通向天堂抑或地狱的路上。
炒股,永远是有很多遗憾的,每天都如此?

人生有很多路,我们偏不认识,股市这条歪七歪八的泥泞的很难走的路,我们偏执地走着,
像极了不走寻常路的那些小孩?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07-7-2 08:5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发表于 2007-7-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坚持下去,也许会笑到最后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证报评论:市场对特别国债反应过度是集体误读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央行手中购买储备资产后,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显然没有造成较大的流动性紧缩冲击。央行购买特别国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对政府债权会大量地增加,这就增加了中央银行以政府债券为操作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同时又可以减少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在我国央行流动性管理中的负担。应当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最近一段时间来,特别国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国债的一个悬念是,它的发行对象是谁?是央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社会公众?对此,市场上有着不同的猜测。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特别国债答记者问似乎为人们解开了这一疑团。他指出:"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增加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支持,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人民银行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功能。"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规模较大,人民银行卖出特别国债时,金融机构等国债投资方可以购买,能较好地满足各方投资需要。"这给人们的印象是:第一,特别国债的直接发行对象为中央银行,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不直接购买特别国债,它又何以增加持有的国债呢?第二,中央银行再根据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向金融机构出售特别国债。
  这样的发行安排,与去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上许多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有异曲同工之妙。甲公司向乙公司定向增发,乙公司再用所筹得的资金去购买甲公司的资产,甲公司增加了对乙公司的股权,同时又在资产出售的过程中收回了购买乙公司股权投入的资金。如果用定向增发做类比,央行就相当于甲公司,财政部则相当于乙公司。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特别国债的发行对流动性有何影响?此前人们估算认为,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相当于央行提高近十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流动性如此大规模紧缩效果的前提是,发行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社会公众。从近期的股票市场表现来看,对于如此规模的紧缩似乎是难以承受的。通过向央行定向发行特别国债,显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流动性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发行特别国债,比如说是15500亿元,最初的效果是中央银行直接增加了15500亿元的基础货币投放;但是,财政部接着又要用发行特别国债筹集的资金从央行手中购买储备资产,这就回笼了央行在购买特别国债时投放的基础货币。这样,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央行手中购买储备资产后,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显然没有造成较大的流动性紧缩冲击。
  尽管如此,这样的安排还是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除了既没有造成流动性过度紧缩的冲击,又达到了储备资产管理多元化的效果之外,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显然提供了新的工具。过去,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就因为其手持的政府债券太少而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不得不自己主动创造负债,以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管理流动性。现在,央行购买特别国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对政府债权会大量地增加,这就增加了中央银行以政府债券为操作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同时又可以减少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在我国央行流动性管理中的负担。应当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如前所述,单纯这样的债务定向发行和购买外汇资产,最终的效果既不会使流动性增加,也不会使流动性减少,显然就达不到收缩过剩流动性的目的。因此,央行在取得特别国债之后,只有再向金融机构出售特别国债,才能回收一部分流动性。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并不一定造成流动性的净减少。因为,目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和特别国债的安排,并没有触及我国流动性增加的源头。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仍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结售汇制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革,因此,输入型的流动性扩张仍会继续。在此情况下,对流动性的冲销操作仍然是央行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到底对流动性有多大的收缩效果,则要取决于双顺差的规模,和央行向金融机构出售特别国债的步调的安排、央行票据的发行情况。不管怎么说,央行冲销的力度肯定会小于输入型流动性增加的规模,这样,总体的流动性不仅不会因为发行特别国债而减少,反而还会有所增加。由此看来,有关发行1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相当于十次左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紧缩效果,市场对流动性紧缩的恐慌性下跌反应,是一次集体误读了。


看不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皮:满仓等待暴跌 指数上升是必然谁都挡不住

  叶公好龙是一种什么心态?
  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小学生都知道,但是,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就是叶公第二,所以,这个成语在现代就有了不尽的使用价值。
  汉代的刘向在《新序·杂文》里说,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恨不得到处画着龙,叶公的这等诚意让天上的龙很是感动,于是惯于呼风唤雨的龙就来他家探望,龙头伸进了窗户,龙尾还拖在堂屋上。没有想到的是,平时口口声声把龙挂在嘴上的叶公却被吓得魂飞魄散,面无人色。
  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未必就是真事,刘向说这么个故事无非是来打个比喻,有些人表面上喜欢的事,其实并非真正喜欢,事到临头,甚至于还畏惧。
  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谁都知道即使牛市指数也有调整的需要,谁还都知道只有调整过的牛市才能走得更远,但是真当指数开始调整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镇定自若呢?
  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之后,水皮一直向大家灌输这么一种矛盾的理念:看空不做空,或者叫战略上看空,战术上做多。为什么?因为指数的上升是必然的,谁都挡不住,尤其是在下半年大批蓝筹回归之后,指数的泡沫化程度会加大,虚涨是必然的,但是70%的个股会出现调整甚至下跌走势。为什么?因为个股鸡犬升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透支的空间已经没有了,除了下跌没有上涨。面对随时会出现的调整,水皮只有一个建议,满仓等待暴跌,跌完了心里就踏实了,调整就结束了。至于为什么是满仓不是空仓,道理以后再讲。事实上,这样的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难。大家不妨看看身边的朋友,有多少人在这一轮调整个股跌去四个板之后割肉而走,有多少人的心理经历了从贪婪到恐惧的崩溃,又有多少人对政府在三大报的喊话置若罔闻而宁愿相信子虚乌有的所谓利空,这不是叶公好龙又是什么?
  当然,叶公好龙的绝不仅仅是投资者,管理层中也多少有些人拥有同样的心态。
  谁都知道东方民族爱多储蓄,谁都知道中国人的储蓄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太高的储蓄率是中国的银行系统一个太大的负担。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比例太高,而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的直接融资比例太低,即便是在大牛市的2006年,IPO的数字也不过2000亿人民币,而银行贷款的规模都在2.6万亿左右。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就在致力于调整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但是可惜的是,由于从2001年6月起,中国股市陷入了长达5年的熊市,这个比例不仅没有得到调整,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为什么?财政部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征收利息税,不是为了一年多征个两三百亿的税而是为把存款从银行里挤出来,让太多的的钱进入消费、进入投资。这样的想法在熊市里只能是空想,人民币存款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从10万亿到了今天的17万亿!
  A股市值超过人民币存款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人民币存款下降2700亿不是大家一直盼望的吗?既然增加利息税不能产生挤出效应,那么取消利息税又哪谈得上留住存款呢?这不是叶公好龙又是什么?
  特别要说明的是,水皮赞成取消利息税,因为这对低收入家庭是一种保护,但并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更不会对刚刚开始的存款搬家产生影响,当然也不会对股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取消利息税只能说明一点,银行存款已经产生了挤出效应,已经没有使用利息税这种手段的必要,15000亿特别国债的发行对象就是那些在银行里犹豫不决的存款。
  叶公好龙是要被人笑话的。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07-7-2 09:14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7-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忍不住又进去了(600073),瑞版今天交易了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括 于 2007-7-2 14:32 发表
忍不住又进去了(600073),瑞版今天交易了吗?

等待时机
韬光养晦
舱位十分之一都不到了。

[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07-7-2 15:36 编辑 ]
Image0702.jp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9 天

发表于 2007-7-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已迷失了方向, 迷茫地空仓等待.
踏准大盘节奏也许是散户生存的唯一法宝, 但大盘永远就象一团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ZT

谢百三:既怕双头又怕双底
2007-07-01
 ---兼谈特别国债等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双头还是双底
  近来,股市似乎筑成了明显的双头,5月29日达到4335.96点,遇到印花税突然调高的冲击后,股市于6月5日下跌到3404.15一带(-21.5%),接着迅速翻身向上,经过11个交易日的小步快跑,达到4312点后,又大跌起来,现在正在二次探底,要看看3404.15是否是底部。吃过10多年熊市之苦的中国股民,很多人又焦躁不安起来,人们纷纷打电话,探问是否新一轮大熊市开始了。
  其实,判断几天,甚至半个月的股市走势都是很难的。此外,从经济史上看,日元升值,新台币升值时,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上涨也是经过多次徘徊,下调,而且有的下调幅度相当大,比如台湾地区股市从680点涨到4673点又跌回2300点。后来过了近两年多时间才上了1.2万点。因此,中国大陆股市也完全可以经过多次深幅下调的。这种下调可以被人理解为双头形成,也可以理解为两次探底夯实基础。关键是多空双方谁看透了中国实情并掌握了股市规律与相对真理。
  估计,股市这一段在3550-4000点上下震荡的可能性较大,3000点两上两下,走了两个半月,4000点会不会四上四下走四个月呢?越往上走,分歧与震荡越大。
  目前多空博弈诸因素
  目前可能引发股市下跌、调整的因素很多:
  1,股市经过两年多的上涨,从998点到4300点一带,有一部分确实有泡沫,加之积累了大量获利盘,相当多的投资者有了2-3倍受益,落袋为安的想法很普遍,形成了很强的做空的力量。相信经过两次大跌,很多人已开始后悔,决心在第三次再到4300点时一举跑掉!老股民心理尤其脆弱,"十年被蛇咬,时时怕井绳"的心理很普遍、很真实的存在。新股民由起先的"初生牛犊"慢慢也变得不安,恐惧起来,不少人也开始有金盆洗手之念。
  2,大量存在于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各地的私募基金,由于有保底的承诺,对他们的心理很大压力:既希望创新高又担心从此走熊的矛盾心理非常普遍。
  3,一些香港红筹股将回归沪深股市,在大牛市中,它们是火上浇油,在调整中,它们会给人们形成心理上的压力。这些红筹股有的业绩很不错,它们的回归从长远看来是利大于弊。QDII将会吸引部分资金去购买海外股票,尤其是香港股票。
  4,取消或减征利息税已成事实,不久就会实现。易纲说得对,长期负利率肯定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构成对城乡居民的不合理负担。但减征则成为利多,一次减到10%,则等于加息0.305%;对股市的冲击加前几次加息一样,甚至更轻些。笔者讲过多次,没有人会为了0.25%--0.3%利息离开股市进银行。但它现在还是构成了做空者的一个理由。
  5,财政部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以向流动性过剩作斗争。以及股指期货各项细则正式发布,给人以压力。
  目前尚能支持股市走好的因素:
  1,人民币在国内经济蓬勃向上及海外压力下,坚定向上升值,中间价已达到7.61一带。它引发的股市、房市向上因素依然存在。显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公布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来看,目前人民币升值最多还处在初期。这是本轮牛市的最根本基石。
  2,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07年前5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润增长42.1%。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2.3%;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6%。
  3,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脉冲式上涨,这种态势将长期存在,它会吸走部分资金,但不多,其流动性太差;另一方面,它又支持、促进了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电、煤、运输等40多个房地产的健康向上,并构成中国经济的稳定向上。
  4,农村城市化运动方兴未艾,构成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5,政府及证监会对股市的态度其实十分清楚。既不希望其狂涨,不希望其成为疯牛,但更是一千个不希望它走熊、尤其是走大熊。
  这从这几次调控就可以看出来:上次跌到2451点,就紧急开会,坚决"淡化泡沫论",立即重新开放新基金。这次印花税出来大跌,不久就"三大报"同时出来解释,停止了针对股市的批评。这就使股市每次下调都难以构成大熊市。
  6,周边的资金很多,流动性过剩是确实存在的,城乡居民存款17.5万亿,绝对数从未减少过;全国M2(通货加定活期存款)应在39万亿以上。即使股市高位出走者,也不可能长期不回来,既怕套牢,也怕踏空的心理很严重。
  7,目前中国还没有做空机制,只有在低位吸回来,才能赚钱,而海外股市做空力量很大。
  8,红筹股的回归家数、速度,QDII的额度,都掌握在证监会手里,本届证监会能力极强,一旦形成大熊市趋势,坚决的向上调控立即会启动。因为慢牛、温和牛市对于方方面面,尤其是化解流动性过剩及通胀与房价上涨压力最有利,最符合国家、企业与人民的利益最大化。
  "特别国债"之我见
  引发国内股市这次大跌的直接原因是财政部拟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很多人认为抽走了15500亿了,会收紧流动性了,"对股市,甚至对地产、钢铁等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行业是利空"(部分研究人员语)。
  这实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特别国债的性质有点类似于央行票据,只不过发行主体从央行转为财政部。其实,国家从未规定过央行票据发行的上限,如果央行觉得流动性过于泛滥,它完全可以再加大央行票据发行或吐出国债加大回购的力度就可以了。何必劳财政部大驾。实际上,财政部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是针对3月中旬,我国决定成立国家外汇公司一事的落实。成立国家外汇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日益增多的外汇的投资效益太低的问题。我国有约1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60%是美元,过去只能去买4%左右利率的美国长期国债,而美国一年期利率为5.25%,买美国长期国债效益甚低。而组建国家外汇公司到海外股市投资,可以提高这些外汇收益率,这是一种努力,是一种积极有作为的尝试。而由财政府副部长领导的国家外汇公司的外汇不能从央行"一平二调"来,只为通过发行国债卖给商业银行筹资向央行买外汇(具体方案未出),这是以市场化方式组建这一公司的举措。丝毫未有打压股市之念。如果想以此吸收流动性,那就不停的大发央行票据就简单多了(但这实际也不可能的)。而这特别国债买下的2000亿美元外汇,不出一年,又会从国外流进来,事实上外汇每天都在源源进来。此外,卖给商业银行会严重紧缩流动性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差多达11-12万亿,银行在自愿原则下买这些特别国债大多是有很大存贷差的,对资本市场资金的影响很有限的,尤其分批推出,对活动能力很强的资本市场资金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影响。
  股指期货是中性的
  股指期货其实也未必是利空,在4000点一下推出,完全可能启动大盘权重的蓝筹股,使股市上涨。宝钢在4元一带静静地躺了半年多,在尚主席讲"要推出股指期货"的第三天就大涨起来,可见,股指期货是一个中性工具,关键是它的制度,细则及推出点位,人们无须惊慌失措。
□ 谢百三  四川金融投资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8 天

发表于 2007-7-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600477也让俺亏了2000大洋了,才400股啊,俺想短线做一下这个妖股,到被它咬掉一块肉,俺就不信它会天天跌停,等俺从600167和0899出来就搞它。:*2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期望资金高效增长,都期望把握大势。
却被无情地折磨,平淡了本已平淡的日子。
很多日子该是没有滋味的,在股市
修行着我们的修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了卖一点,卖掉以后又低了再买回
每天赚个盒饭,修行、蹉跎、消磨无聊、等待时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600229主力还在玩8000手大买单挂了撤掉的游戏,你大单撤了也没人害怕了,都没兴趣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0 13:07 , Processed in 0.046600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