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9409|回复: 78

再论通过精确计算,让你准确知道大盘跳水日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通过精确计算,让你准确知道大盘跳水日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jfhz 浏览:39409 回复:7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本人写了一个短篇《通过精确计算,让你准确知道大盘跳水日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朋友给了我许多的鼓励,同时也有很多朋友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这在里我一并谢过。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我想法的来历和确定大盘跳水的依据,我又专门写了这一篇文章,算是对昨日短文的补充和对给我提意见朋友的说明。本人新手,有不对的地方请高手不吝赐教,十分欢迎,也希望有其他想法的朋友一起交流。只是文章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想法并不能作为大家操作的依据,如果大家参考后能对自己有一定的提醒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再次谢谢各位朋友的鼓励。

我用的同花顺软件里的股市开始时间是90年12月19日,所以我也就是从90年12月19日开始翻查大盘的走势。
因为现在是大家公认的牛市,所以我也只是按照牛市中大盘的指数规律来说,至于熊市内的反弹,估计与牛市是有区别的,这篇文章就不谈了。(至于熊牛市的划分,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也就不刻意谈了,也不想辩论如何划分)
按照我的观察从90年12月19日到93年5月3日应该是第一波持续三年的牛市,96年1月22日到01年7月9日应该是持续五年的第二波牛市,虽然中间有一段98年6月25日到99年5月18日持续一年的回调,但不改第二波总体5年的牛市分段,05年6月6日至今应该是中国股市持续了1年半还未完成的第三波牛市。

第一波牛市
第一波牛市有两次大的上升浪和一次较大的反弹,该反弹93年5月3日结束后开始了持续2年半的第一轮熊市。
第一波牛市中的第一次上升浪在92年5月26日到达最高点1301点后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整(调整到7月28日),指数在1100到1200点之间震荡,7月28日指数1105点,60日均线1034点,两者相距61点大盘开始跳水,大盘指数狂泻到11月17日的386点。
第二次上升浪在93年5月3日到达1349点做成m头后与60日均线1234点相差115点,大盘开始急速下降。拉开了中国股市持续2年半的第一轮熊市。
(第一波牛市的两个头部其大盘指数和60日均线点数两者相距是61点和115点)

第二波牛市
第二波牛市有大大小小11次阶段性头部(两头部间隔最短的时间是两个月)(回调下降过程中形成的反弹高点不在我的统计之内)。
第一次头部在96年12月11日形成,当时大盘指数1244点,12月12日大盘大幅震荡一天后指数报收于1177点,同日60日均线974点,两者相差203点,大盘开始跳水,穿破60日均线下降到了12月25日的855点。
第二次头部形成于97年5月12日1500点,其后震荡整理,到5月21日指数1354点,同日60均线1258点,相差96点。第二天大盘跳空降落震荡下行,穿过60线下降到9月23日的1025点。
第三次m型头部形成于98年2月12日1246点,震荡整理8天后点数报收于2月20日的1226点,同日60均线1187点,相差39点。第二天大盘跳空回调到98年3月13日的1176点。
第四次是98年6月24日见m顶大盘1401点,60日线1352点,相差49点。尔后大盘指数一路震荡下滑,穿过60日线下降到98年8月18日的1043点。
第五次是98年11月17日反w见顶,然后大盘整理6个交易日,25日大盘报收于1263点,当天60日生命均线是1232点,相差31点,然后第二天跳空3点1260点开盘,开始一路下跌,于三个月后的99年2月9日见底1065点。
第六次是99年4月12日一个小小的上升段,并以m头部形式见顶于1195点,当天60均线是1148点,相差47点。然后下跌148点到99年5月17日的1047点。
第七次是1047点后第43天的6月30日大盘大涨709点,平均每天上涨16.48点。由于大盘上涨速度过快60日均线无法追随大盘指数,于是从7月1日指数向下跳空11点开盘后开始反复震荡整理,于9月15日历时两个月终于调整结束,原地踏步等到60日均线跟上,当天大盘1662点,60均线1604点,相差58点。从第二天9月16日指数开始下跌,9月28日穿越60日均线,一直下跌到12月27日的1341点,其间连一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就像下山一般一路下滑。
第八次是2000年4月21日指数收于1841点,然后原地踏步7个交易日到5月9日点数仍然是1806点,此时60均线也已经赶到,均线当时是1729点,相差77点。既然60均线来了,大盘义不容辞开始下滑,通过4个交易日到了1704点,由于下滑的第二个交易日指数就穿越了60日均线,因此到第五天后即开始继续牛市的上升走势。
第九个顶部是2000年8月30日的2076点,由于前面6个交易日形成过一个头部,所以30日的2076点是m顶的第二个头。8月30日的60均线是1994点,相差82点。8月31日向下跳空14点开盘,然后顺势下降,9月25日降到1874点止步。
第十次,中国股市第二个牛市中的第九个头部于2001年的1月8日到来,调整4天后指数收于2104点,当天与60日均线相差49点。第二天大盘一天下降60点,同天穿越60均线。1月22日也就是大盘跳水19个交易日后大盘在1893点终于不再下跌。经过4个月的艰苦跋涉,大盘终于迎来了第10个顶部,也是第二轮牛市的最后辉煌。
第十一次,2001年6月14日大盘最高点达到2245点的高位。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最后一个辉煌,也许是大盘给人们以警示,这次指数创最高点的同时60日均线紧紧相随指数48个点,大盘见顶后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大幅度下挫,而是在6月20日破天荒的指数、均线拥抱于2163点后,大盘又向上走,均线相随其后,这种反常的现象,当时人们并没有注意,而是希盼大盘再创新高。6月20日的死亡拥抱过后的第7天,也就是6月28日当人们希望当天的大盘2219点突破2245点再创新高的时候,这天的指数和均线2176点刚好又是相差64点,噩梦开始了。从01年6月28日一直到05年6月6日998点整整4年的时间,股民们在黑暗中度日如年,4年的熊市中虽然其间也有过几次小小的反弹,但毕竟是漫漫熊市中的点点星火而已,最大的一次反弹是03年11月18日开始到04年4月7日历时5个月的时间,但大盘指数最多也就上升到1783点,与2245的第二波牛市高点仍然有462点的遥远差距,套在2245的人们除了留血已经没有任何的解脱希望。
(第一次203,第二次96,第三次39,第四次49,第五次31,第六次47,第七次58,第八次77,第九次82,第十次49,第十一次64)

第三牛市
第三波牛市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从05年6月6日至今,应该是中国股市持续了1年半还未完成的第三波牛市,其间只出现过两个顶部。
第一个是06年7月12日的1740点(同5月16,6月2日,7月12日形成倒w顶),7月13日大盘跳水一天后开始整理等待60日均线,在7月26日整理完毕并等到了60日均线跟上,当时均线1627点,大盘1686点,相差59点,7月27日大盘指数开始下挫向下穿过60线后止步于8月7日的1547点。
第二个顶部就是我们的现在了。
(第一次59点)

泛泛总结几句
现在我们已经遨游了中国股市的2个半牛市,等于翻阅了股市的半个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从90年12月19日至今,总共16年零2个半月,其间牛市总计9年时间,共有14个头部,每当每一次头部形成以后必定大盘指数要等待60日均线的跟上,等均线到来后大盘开始跳水,然后再启稳开始新的上升。14个头部13次跳水(07年2月26日的头部虽然形成,但是大盘指数还没有开始跳水,所以14个头部13次跳水)。
从第一次开始大盘指数和60日均线的相差点数是:61,115,203,96,39,49,31,47,58,77,82,49,64,59。
如果我们用平均数计算一下(当然对他们用平均数计算并不准确,但是我现在也只能这样得出一个大概的数据,如果谁有更好的办法,希望能够赐教),(61+115+203+96+39+49+31+47+58+77+82+49+64+59)/14=
不过这样好象不太合适。我突然想起来智力竞赛一般都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我想这样比上面的计算客观一些。那我们就采取这种办法计算如下:(61+115+96+39+49+47+58+77+82+49+64+59)/12=66.3。计算数据出来了,那么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当我们现在的大盘和60日均线相差66点左右时就是我们现在大盘跳水之日?
现在60线上升速率是13点今日点数是2650,大盘点数时2896点。2896-2650=246,246/66=18.9天。
能不能说19天的前后既3月26日是大盘跳水的平均日期?!
当然上面是平均数,如果按历史最高点位和最低点位算(246-203)/13=3.03天,(246-31)/13=16.5天。

结论及结束语
啰里啰唆这么多,只是想说9年牛市13个头部都出现了大盘跳水,难道我们现在的第14个头部就可以不跳水了么?
最后,我自己得出指导自己操作的,也是我认为最安全得结论就是:从3月10日到26日是最危险的时刻,我能不能在两个交易周的时间里克制一下自己呢!

[ 本帖最后由 xjfhz 于 2007-3-7 23:37 编辑 ]
参与人数 2奖励 +23 时间 理由
静夜轩 + 18 2007-3-11 19:22
波段赢金 + 5 2007-3-8 11:10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子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的帖子只有自己顶

沙发,sf。哈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vv:)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最近这几天是有点危险呀,可能明天就会跳.还是看看再说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 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就很不错了的 值得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用市场的平均寿命解释,正合我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关注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07-3-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2 天

发表于 2007-3-8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创意 继续努力 不管结果怎么样 你一定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将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承认,只看了标题,就想来就此谈一点看法。

在一个趋势向下的市场,谈何时见底是幼稚,是外行的习惯。

在一个牛市中,预测转势也是外行的工作。

点到为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3 天

发表于 2007-3-8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支持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8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23:01 , Processed in 0.03357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