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草地

★★★★★2月6日实战看盘交流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逍遥派8988 于 2007-2-5 11:28 发表

沪深股市2007年休市18天

上海证券交易所21日发出通知,根据证监会精神,2007年沪市将休市18天。
其中,元旦:2007年1月1日(星期一)至1月3日(星期三)休市3天,1月4日(星期四)起照 ...

谢谢: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7-2-5 11:41 发表

前些天身份证寄到成都去换新证了
刚拿到,定了12号的票
老哥什么时间有空啊
接见我们一下哈:P

我还欠老哥一顿饭呢
到时候一起还吧
呵呵:P

怎么联系?是我的信箱,还是电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7-2-5 11:41 发表

前些天身份证寄到成都去换新证了
刚拿到,定了12号的票
老哥什么时间有空啊
接见我们一下哈:P

我还欠老哥一顿饭呢
到时候一起还吧
呵呵:P


是12号的票的机票吗?从什么地方出发?
怎么联系?是我的信箱,还是电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视点

   首放午评:止跌企稳不是进场的时机


  早盘沪指终于出现了止跌企稳的迹象,出现了一轮反弹,但由于成交量大幅萎缩,可以认为这只是短暂的技术性的,也就是说,中期调整的第一轮下跌还没有结束,在反弹之后,仍有下跌空间,因此,操作中,投资者仍必须采取逢高降低仓位的策略,而不是进场抢反弹,尤其是不能大仓位进场,这是因为地产、银行、权重等主流板块,虽然也出现了反弹,但由于上周的大幅杀跌,已经将人气彻底打击,出现有力度的上扬反弹的概率很小,因此,从安全角度上来看,继续降低仓位,继续降低操作频率仍是主要策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午评

汇正财经午评:下探幅度减少 午后有望反弹

盘面上,虽然空头仍然占据主动但多方的力量也在增强。超跌反弹股、题材概念股等板块今日反弹幅度居前。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国联通等权重指标股走低。个股方面有四维瓷业、冠农股份、青松建化、南方汇通等个股冲击涨停,其中四维瓷业、沪东重机、冠农股份多次冲击涨停,股性非常活跃。跌幅榜上都市股份等六家个股跌停。

综合来看,短线大势处于下杀后的末期态势,午后反弹的概率较大。建议投资者持股待涨为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民文章

当前市场面临的“几只老虎”


“老虎是要吃人的”,这是小时候大人们讲述各种古老的历史故事给我留下来的记忆!

近期市场大幅调整,除了市场本身静态估值偏高,需要进行适当修正和调整的以外,与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传媒一再宣扬境内、境内、专家、学者、官员的“泡沫论”言论有一定的关系。

事实上,股票市场确实面临着进一步政策调控的可能。

上调准备金率,不足为道!往往是一个上午就消化掉了!甚至连一个上午也不要,一个小时就够了!

即使央行加息0.27%,个人认为仍然不足为道,实质性影响极小,更多的是心理面的。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市场的关键是供求关系和市场信心!

由于短线技术指标也相继恶化,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有效破穿2620-2850这一堆积了1万多亿元的巨量箱体,整个市场的中线走势将进一步走弱。

在众多的影响市场的走势的潜在利空中,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将是实质性的:

一是“大非小非”的减持。经历这一场深刻的投资者教育后,相信不少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会明白自已公司的股价是被流动性“炒上去”的,这一点他们比狂热市场的其它投资者更加清楚、更加明白,因为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何,是他们手中的一碗饭。在市场出现明显顶部的情况,大股东的“逢高”减持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大股东“逢高”减持从短线来看,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并不大,关键是将间接地影响到投资者的持股心理和持股信心,“连大股东都认为到了卖出的时候,小股民还有必要在高位买入或持有吗”,这将导致一部分没有业绩支撑的、只靠讲故事炒上去的、泡沫成份较重的国有上市公司短线出现进一步杀跌动力。

同时,今天传来中央三部委会签“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暂时办法“的消息,这是一种不好的预期,关键是消息的不透明,如果有这样的东西,最好事先公布草案或征求全社会意见,让神祕的东西公开化、透明化,否则在弱势的市场中将进一步提高短期市场的不良预期,增加各方投资者的不确定性预期,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二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新老基民超额赎回基金。曾几何时,全市场欢呼××基金一天之内募集超过400亿元,全市场欢呼基金份额相继突破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现在是突破了1万亿元,这在上升趋势明显的牛市行情中,自然是支撑多头信心的一个强心针、兴奋剂,助涨作用十分明显。

但是,任何事务都有其两面性,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近期的持续大跌,随着重要支撑位的相继跌破,随着技术指标的转向,随着上升趋势至少是短线的反转,沪深股市的市值大幅缩水,市场中的绝对主力基金中绝大多数也不可能逃过此劫,本来近一段不少基民就有了“风吹草动,夜长梦多”的感觉,现在好了,成熟的、不成熟的基民排队赎回现象已经出现,“逢高兑现,锁定利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任何人也不能指责他们。

但重要的是,如果指数进一步大跌,如果基金净值进一步缩水,短线必将出现新老基民争先恐后赎回基金的场面。 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将不是市场中任何一方力量所能扭转,所谓的基金“多杀多”的恐惧局面将一再出现,虽然不至于就此走向熊市,但这一轮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将远远大于一般人的预期将是无疑的。

我祈祷,为数千万普通的老百姓股民的利益着想,千万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局面(尽管我本人早已在前期大幅减仓到轻仓了!因此如果是就我个人来讲,我对这种情况的反应将是无所畏、无所惧!)

这是近期可能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的第二只“老虎”!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其它影响正常贸易的事件。这其中包括钢铁出口退税、有色金属出口退税、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境外的反倾销、反政策补贴调查和制裁。。。等等,这些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只是出现的时间、时点问题。如果这些东西也来赶巧,大家都要挤到一起出现,则将对市场形成强大的“共振”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调整力度或波动幅度。

四是历史上曾经市场大空头“中金公司”最近向管理层进言,在必要的时候出台“资本利得税”(也就是向投资者征收股票盈利的个人所得税)和“上调交易税、印发税”等税收政策调控措施,希望短时期不要被管理层接纳,这也是一招比较毒辣的招啊,千千万万的小股东刚刚从连续五年的“熊市恶梦”醒来,并开始享受一顿香美的“早餐”的时候,难道这么快又要进入另一个“恶梦”吗?希望市场各方还是少出这种馊主意和馊政策!

话又说回来,罗马不是一天可建成的,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家来一起维护。

毫无疑问,过来一段时间的股市涨得有点过份了,涨得有点过头了,以致于引起了管理层的“侧目”,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不自发进行相对较大的修正和调整,难道三年、五年的历程非要在1年、2年内走完吗?如果这样的话,走完了这1年、2年,剩下的3年、5年怎么办?股市能涨上天吗?不可能的,

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任何想“跨跃社会主义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想法,带来了都将是一个个令人不堪回首“大跃进”式的回忆!

虽然本人属于人微言轻的一介小股民,在这里也衷心希望市场的参与各方,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共同维护好长期牛市的健康发展趋势,不必为了一时的冲动和兴奋,结果连把自已吃饭的“碗”也弄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7-2-5 11:43 发表

怎么联系?是我的信箱,还是电话?

短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董天地 于 2007-2-5 11:29 发表


我抱中线观点:赞同2450的箱底,而不是2600。



从2005年12月以后从没有跌破M3周线(黄色虚线),估计在3~4月份会到
白色虚线是从2006/8以来第一次回到低位(>60)
筹码看:中长线均有松动,主力的第一目标应该达到
价格通道同样是从2006/8以来第一次跌破均值

超短线支持2600是本次回调低点,
个人估计若有一波强反弹,目标位在2800~2840间,若到后,再次下跌到2450~2500,将把绝大多数中短线客洗白
然后再次上行到3100左右后,再来一次慢跌,那将是2006 6~8的历史重演,彻底洗白中短线客,和让愿意出局的长线客走人

彻底为2007和2008 的超长行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技术状态与2006/6~7月很像,主要的区别在于筹码的集中度,现在比以前高很多


大盘真正的大的变数来自与中美关系
特别是美国的国家是否会采取的对伊朗的战争行为和让台湾闹独立


没人看,删图

[ 本帖最后由 逍遥派8988 于 2007-2-5 13:0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来 学习

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7-2-5 11:45 发表


是12号的票的机票吗?从什么地方出发?
怎么联系?是我的信箱,还是电话?

我现在在泉州啊
从厦门出发的
呵呵
看看有没有这里比较熟悉的朋友
咱们现在成都小聚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7-2-5 11:59 发表
汇正财经午评:下探幅度减少 午后有望反弹

盘面上,虽然空头仍然占据主动但多方的力量也在增强。超跌反弹股、题材概念股等板块今日反弹幅度居前。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国联通等权重指标股走低。个股方面有 ...

现在涨跌比已经是2:1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手,发表个人观点:
大盘还是要下的,因为他的图形已经走坏了,估计2600点挡不住,就要到2100了,现在的反弹还是可以抢的,但要快进快出!最近尤其是金融,地产股还是不要碰,别的个股,还是有机会的.估计到春节前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了.还是趁反弹跑比较好!           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7-2-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券商经历大分化大改组   市场版图全重塑
      《财经》网络版    2007-02-05 10:46:43

到今年10月,来自监管当局的券商综合治理将正式告一段落

  走过四年“严冬”之后,中国券商业正在经历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戏剧性变化。
  2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在已披露未经审计的2006年年报的50家券商中,有48家实现了盈利,净利润总额约180亿元。而2006年,券商全行业107家公司的整体毛收入达到600亿元,净利润总额达到255亿元。
  其中,异军突起的中信证券2006年预期净利达到22亿元,排名第一;一度濒于绝境的银河证券净利亦超过20亿元。此外,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银万国、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等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在市场的另一端,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老牌券商已然轰然倒地,30家高风险券商中有19家已关闭,5家被撤销,1家破产重整,其他还处于撤销业务等清理状态。来自证监会的消息表明,到今年10月,来自监管当局的券商综合治理将正式告一段落。
  《财经》报道称,2006年,对于券商整体利润贡献最大的是经纪业务收入。全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额达到9.2万亿元左右,券商由此实现的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超过300亿元。而随着工行等“巨无霸”项目的发行,国内券商的投行势力也已出现了清晰的分野。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传统一线券商虽然获得了汇金的注资和再贷款,但已沦落为二线券商。目前国内券商的第一集团军已无可争议地落在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的名下。
  《财经》报道称,历尽劫波之后,中国券商业的调整才刚刚开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券商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开放问题没有解决。”中国证监会一位官员表示。据其透露,“在综合治理结束后,今年10月前会制定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年内可能出台。”
  此外,也有消息表明,监管部门已着手研究券商参与直接投资的问题,并口头通知部分券商上报方案。据悉,已有部分券商正在积极准备申请试点,包括中金、中信和国泰君安等。也有消息说,未来创新类券商都有可能获准开办直接投资业务。
  “这个行业就像饥民一下子得到了太多的面包,但是如果下一个严冬来临呢?”一位业内人士如是感慨。
  《财经》报道称,上一轮的券商危机中,券商的“坟墓”是违规自营和委托理财,以及自营和委托理财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内部交易。现在,券商对自营和新委托理财——集合委托理财要显得谨慎得多。但在业内专家看来,券商在自营、委托理财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如何在同一家券商的自营和资产管理之间建立“防火墙”,仍然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监管措施;其次,券商资产管理的私募性质并没有被严格定义。因此,有专家提醒,要当心市场再度转入低潮时,“新委托理财”再度沦为券商的“火药桶”。

    (详见2月5日出版的2007年第3期《财经》杂志 “券商新版图”、“券商新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7-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资+合并   航空三巨头2007酝酿巨变
      《财经》网络版    2007-02-05 10:45:48

“改革也适合在较好的年景里实施。”业内权威人士表示

  受益于航油价格下调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占据国内航空市场80%的三大航空公司——南航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和东航集团正在复苏。这也是自2000年受命重组背负沉重包袱、2003年遭遇SARS重袭以来,三家国有航空巨头的发展新契机。
  2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在这新年的第一个月,有关国家将向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注资的消息不胫而走。据传,注资总额160亿元,南航、国航和东航将分获3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南航、东航还将额外获得36亿元、34亿元补贴,用于补偿早年并购西北航空和北方航空而背负的债务。
  尽管“三大”的官方渠道很快对上述传闻予以否认,但公司股价已持续飙升。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注资是三大航空公司的普遍愿望,目前已有实际操作,传闻并非毫无缘由。
  国家注资也许尚待时日,但国务院国资委对于三大航空公司的战略定位已让市场增添了信心。1月8日,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对南航从“持有”调高至“买入”,对东航从“沽售”调高至“持有”,同时维持国航“买入”不变。其调整的主要原因,正在于三大航空公司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获得国家注资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业内也有“将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合为一家”的主张,“这样可以做大做强,在航权逐步放开的市场上与国际巨头们竞争。”
  “改革也适合在较好的年景里实施。”业内权威人士表示。
  其中一个大胆的构想是,先由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一个航空控股总公司,取代目前的南航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和东航集团,成为三大航空公司惟一的控股大股东;下一步,由航空控股总公司收购三大航空公司的流通股,予以“私有化”;最后,将三大航空公司合并重组为一家国有航空公司,再行整体上市。
  支持者的理由,是鉴于全球航空业竞争日益加剧,利润下滑。2005年全球民航业亏损高达30亿美元,组建超大型航空公司已成为避免“内耗”,增强各国航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早已形成了以一家特大型航空公司为主的市场格局。同时,美国也正在逐步组建超大型航空公司。
  “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求了。”一位业内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竞争越来越激烈,本来一个时段只飞一个航班,现在要飞三个航班,客座率很低,这对航油、飞机和机场资源都是一种浪费。成立一家超大航空集团,才能形成真正的规模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但也有反对者指出,此举是民航改革的回头路,当年将“中国民航”拆分为三大航空公司就是为了引入市场竞争,避免行业垄断。如果三大航空公司本身不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行政主导的合并之举只会延续低效。

    (详见2月5日出版的2007年第3期《财经》杂志 “‘三大航空’国家注资悬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7-2-5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深综指虽然出现上涨,但成交更加萎缩,而且涨幅榜上仍以垃圾股为主,情况仍不容乐观。
目前多头还有一杆大旗——沪东重机没有倒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草地 于 2007-2-5 11:43 发表

怎么联系?是我的信箱,还是电话?

偶想蹭饭: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7-2-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下挫与成思危无关
  
读者:h21985
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FT中文网编辑:

对于读者吴名的观点我并不赞同,我反对吴先生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认为31日下挫并不是成思危发表的个人观点造成的,中国股市这几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它早非是以前一位学者,一位评论员发表个人观点所能撼动的了。现在股市中更多的是有专业投资知识的基金等投资机构,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报告来判断中国股市是否有泡沫,而非别人的一句话。

况且,从大盘前几日的走势来看,大盘本已处于震荡,股指无法突破3000点的阻力,转而有大幅的下挫也是正常现象,所以,我认为吴先生认为是成思危委员的一句话让股指有如此大的下挫是不符现实的。

其次,吴先生引用GREENSPAN的话似乎想向我们说明这样的一个逻辑:既然泡沫只有在它破灭时,才能验证它的真身,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挤干它,大可以让它自生自灭。

真的是这样吗?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就尝到了完全放任经济的苦果,那个时候的美国股民何不是象现在这样,他们抵押自己的房产把所有的资产都投入股票中,盼望着指数超过300点,400点,甚至500点(当然,当时的经济情况与现在大有不同,我只不过想说明放任泡沫的危害,不过据我所知,已经出现了抵押房契去投资股票的股民)。

同时,我还反对吴先生对美国股市的看法,吴先生认为美国股市从83年开始上升,中间没有所谓的泡沫,因为无论怎么看,指数都创出了新高,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根本无所谓泡沫不泡沫,因为从1929年看,指数一直是上升的,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00、200年后,中国股市决不会只局限于当前的3000点。

所谓“泡沫”是指当前的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从而远超过实物资本的增长,引起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在吴先生提到的这段时间里美国股市实际上出现了两次泡沫,其中一次泡沫就是有名的“科技股泡沫”,而另一次泡沫则是由过度的收购交易,垃圾债券交易吹起来的,他们分别引发了2000年与1988年崩盘。

再次,吴先生认为投资是投资将来,而不是过去,对于这点我表示赞同,我同时也赞成公司可以有100乃至200倍的市盈率,但是对于吴先生认为“目前中国的股价有没有泡沫,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空间如何,这才是至关重要”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再好的股票都有他的价格顶线,就是它的价值,一只股票的成长空间的贴现就是它的价值,所以当一只股票只值100元时,你卖150就是高估,卖200就是泡沫。再说,投资将来意味着风险,而一只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意味着他的风险越大。现在,经过这一轮的牛市之后,中国股市的市盈率明显上升,这很显然是对我们投资者的一个警示。

在前几日,我坐车回家的路上,听见两个女孩子在谈论股票,从她们的谈话中我听出她们是两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股票的女孩,但很奇怪的是,她们对自己将入市却很有信心,这让我想起了投资界的一条哲理:当所有人开始谈论股票时,你该退场了。

读者:h2198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verlandis 于 2007-2-5 12:35 发表

偶想蹭饭:P

你在成都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道无术 于 2007-2-5 12:37 发表

你在成都吗?

偶飞过来撒,哈哈:P听说成都美女多多:*1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7-2-5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600825三日涨幅仅15.41%,却发澄清公告。
600650保持稳健作风,不为市场所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9 09:24 , Processed in 0.03265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