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nyls

○▲◇▲○ 2006年12月25日实战看盘交流专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周五有人推荐的600665天地源今天也走得不错,可惜冲涨停封不住,回调下来后可能会破前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8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董天地 于 2006-12-25 11:39 发表
银行大涨,更需清醒。
前市沪市收盘大涨102.19点,其中1398贡献57.54,1988贡献32.57,28贡献7.63,36贡献4.74,上述四股合计对大盘贡献102.38点。


计算有误吧?
其他个股也是涨多跌少,对指数应该有正向贡献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搞法大概是惦记着小散的年终奖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董天地 于 2006-12-25 11:58 发表
中央强调:股市健康发展更要防止大起大落!

谢登科   经济参考报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健康发展更要 ...

新华社文章也压不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局中局外 于 2006-12-25 11:42 发表
今天消息出的突然,很多资金来不及布署,就只好去抢工行了,下午应该会很热闹

什么消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告密 于 2006-12-25 12:07 发表

什么消息?

调整所得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低风险偏好者可大量买进600205、600296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董天地 于 2006-12-25 11:59 发表


小点,保持良好心态,此时冷静最重要。

:*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涨法,很难赚钱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证指数今天真是狂搞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浔兴股份和山河智能大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对中国人寿有什么看法?值得申购嘛?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妹子换来换去,终于换成自己的照片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局中局外 于 2006-12-25 12:07 发表

新华社文章也压不住


主要是登错地方了,要是人民日报一班,估计是绿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筹“阳”谋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事务评论员 陈旭敏
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许不用很久,中国这次狂飚突进的蓝筹牛市,就将演变成另一次屠杀散户的行情。

无论是那个角度看,中国A股今年以来的牛市,尤其是10月份以来的“疯牛”行情,足以让以往的牛市行情逊色:在仅三个月的时间内,上证综指涨幅达800点左右,而沪深300指数也笑纳700多点。

中国A股的迭创新高,似乎并不需要理由,但似乎又有很多理由:五年熊市的报复性反弹、流动性过剩下的资金冲动、宏观经济向好下的公司业绩预期,当然,人民币升值下的资产重估,也是引爆大盘一个很好的“导火索”。

但是,10月份以来,中国A股的“非理性繁荣”显然是个精心策划的“阳”谋:抢筹大盘蓝筹股、大力做多股指、然后在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上沽空,很显然,现在,持筹者无需象过去一样必须在现货出货,股指期货就可以锁定他们的盈利,而现货持有者届时则将被砸得遍地找牙。

一个重要的迹象是,从今年初以来,代表着大盘蓝筹的沪深300指数与中小板指数走势基本雷同,但自今年10月份起,两者却分道扬镳,前者昂首向上,后者垂头调整。

事实上,蓝筹股行情的启动和股指期货的消息也配合的天衣无缝。9月11日,当中国证监会主席屠光绍在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在保证平稳、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要尽早推出股指期货。受此激励,次日,中国石化、大秦铁路等大盘蓝筹股带动大盘迅速上冲,当天上证综指收涨1.25%。

随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9月14日在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大盘蓝筹股再次找到了上涨的理由:次日,在宝钢、中国银行、中国联通的齐心协力下,上证指数涨轻取1.86%。

而大盘蓝筹股最后的歇斯底里,也是因为股指期货的彻底明朗。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上表示,将在明年初推出股指期货,消息一出,此前拉出长阴的大盘立即“空翻多”,大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奔目前的历史新高。

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机构和散户现在的齐心协力,也将会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反目成仇,只是那时,大盘蓝筹股也是强者吞食弱者的武器。

从海外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基本上都会出现大幅波动,尤其是大盘蓝筹股,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在机构的抢筹下,带动大盘上涨,而股指期货推出后,股指期货受累机构卖出大盘股而下跌,日经225指数、恒生指数、台湾加权指数无一不是如此。

很显然,在中国的股指期货出来之前,中国A股的这波蓝筹行情仍将在震荡中前行,但是,做多还是踏空?对于中小散户来说,这可是个勇敢者的游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oisonx 于 2006-12-25 12:23 发表
请问各位对中国人寿有什么看法?值得申购嘛?谢谢


能申购到那是你的运气了!
18。88的估价着实是不高,要知道询价中很多基金的心理价位都在22元以上

只是要以1000股为单位申购,小散恐怕也就能买几个号而已了。

我估计9号当天要涨到25元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盛世危言
    胡舒立/文  《财经》杂志/总175期    2006-12-23 18:30:19

应从危机中领悟改革的迫切性,在盛世时抓住改革最佳机遇

    新年将至,中国经济愈发显出繁盛景象。“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在东西方节庆接踵烘托下,我们可以看到业界人士普遍的欢欣和信心。这种乐观情绪大可理解。但只要冷静地加以思考,就可以看到在表面的经济繁盛之下,深层次问题依然严峻,对于各领域的业界人士很可能构成未来的不同挑战。欣逢盛世极易忘乎所以,所以我们以为,逢盛世而发危言,正是最理性、最有价值的辞旧迎新之辞。
   “盛世危言”可以有很多,其中又不乏大量仁智互见之处。总结日前《财经》年会“2007:预测与战略”与会嘉宾的讨论,可知具有共认的结论可称为“近喜远忧”。绝大多数与会专家对近期的经济形势是看好的,但中国经济隐藏的诸多问题却让人深感不安。其中,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泛滥”,以及在根本上酿就这种泛滥的中国经济内外发展失衡,正是最让人忧心、已有共识的焦点性问题。
   以股市为例。中国股市在2006年12月创造了历史新高,上证指数最高达到2387点。这种情形可以让市场中人极为兴奋。相当一部分看多者强调其合理性,认为这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基本规律。但清醒的人都心中有数:股指创下新高且很可能继续走强固为现实,但支持这种超常强势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经济基本面。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国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超常的流动性泛滥,或称流动性过剩。
   专家测算表明,近两年来仅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加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就使银行增加了4万亿元可贷资金,远远超过2005年全年信贷增加额和2006年年度信贷计划25000亿元的水平。这成为今年来信贷形势的最大挑战。巨额贸易顺差更使得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推动投机性资本流入,使央行不得不采取低利率政策以应对,成为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中期原因。在长期内,中国持续走高的储蓄率的情况很难改变,正直接支持了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
   资金如此之充裕,流动性如此强大,信贷投放和资产价格出现高峰则无可避免。资产主要包括了房地产、股市和汇率。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结汇高峰,使银行非存款性流动性资金大幅上升;房地产可因宏观调控因素受到部分抑制;股市必然地吸纳了更多资金。这种以显著供求关系支撑的市场纵使短期走强,也极易集聚泡沫并积累风险,一旦预期改变即可能形成超调并引发震荡,将风险传导至金融体系的其他环节。此类“乐极生悲”的情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流动性过剩虽有诸种直接原因,其折射的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失衡的本质,而过剩出现又反过来加剧了经济失衡。上述流动性过剩使信贷投放过高,资金价格下跌,加剧了投资率攀升的局面。中国近年来投资率不断攀升,已经占到GDP近半,远超多数国家20%的水平,甚至超过了战后日本高增长时34%的水平。投资率过高意味着消费率过低,也意味着资金密集型企业更多取代劳动力密集性企业,其直接结果就是劳动者收入增长放缓、消费疲软、收入差距加大和通货紧缩。这正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至于经济发展的外部失衡更为人熟知:长期以来依靠沿海地区出口产品已经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了贸易摩擦。由此形成的高额顺差和外汇收入盈余,也是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无论流动性泛滥的现实,还是经济发展失衡的本质,都源于中国经济的体制性疾患。为防止其负面影响过大,以“保守疗法”治理亦可收一时之功。但惟有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寻求制度演进之路,才能收到治本之效。前些年我们常说,中国改革已经走到了新阶段,比较容易进行的改革已经完成,今后需要打“攻坚战”。现在应当看到,遇到好的攻坚时机,恰可降低作战成本。
   无论从哪一层次看,当前经济形势较好,正是深化改革的良机。例如解决经济发展失衡要求转换增长方式,加速政府改革,政府必须放弃不该做的事情,着手做该做的事情,而当前资金充沛正成政府改革助力;又如应对流动性过剩需要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流动性过剩本身又有利于放开存贷款基准利率管理,等等。我们在盛世发危言不求耸动视听,而是主张从危机中感受改革的迫切性,在盛世中抓住改革最佳机遇。有此危言,我们可以更具信心地走进2007年。■

(本文刊于06年12月25日出版的《财经》2006年第26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点金指 于 2006-12-25 11:54 发表
大盘疯!
自选股绿!
日!!!!!:mad::*10*::*27*::(



握手握手,这是个疯狂的世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3 天

发表于 2006-12-25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灿然一笑 于 2006-12-25 12:04 发表
记得上周五有人推荐的600665天地源今天也走得不错,可惜冲涨停封不住,回调下来后可能会破前高。

热烈祝贺天地源大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13:58 , Processed in 0.03540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