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Jgwen

2007大牛俱乐部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联播在大谈网络文化, 什么叫文化, 加分就有文化, 不加分的就没有文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发表于 2007-1-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北制药(600812)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多种医药产品产量雄居亚洲第一,世界医药巨头荷兰帝斯曼公司计划以战略股东身份参股公司,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热点题材一:外资战略并购,想象空间巨大。
  华北制药(600812)公司作为国内抗生素行业的龙头企业,得到了世界医药巨头荷兰帝斯曼公司的青睐,并计划以每股3.55元价格收购5820万股公司股权,并通过其它方式参股公司大股东华药集团,从而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据了解,荷兰帝斯曼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拥有250多家机构和生产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和维生素原料制造商。目前帝斯曼公司已经与华药集团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与华北制药共同出资建立营养品、抗感染合资公司,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帝斯曼先后在国内成立了3家抗生素企业,未来极有可能将这部分股权逐步注入上市公司,重组空间相对广阔。此外,目前全球原料药产地将中国迁移的趋势非常明显,不排除帝斯曼公司逐渐关闭欧洲部分工厂,将供货渠道提供给华北制药的可能,这将给公司发展奠定极为重要的基础。

  热点题材二: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全部生产车间都已通过了GMP认证,控股股东华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化学制药医药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行列,是国家经贸委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在医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公司抗生素原料药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其中青霉素、维生素B12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半合成青霉素及中间体产量居亚洲第一,链霉素产量居世界第一,粉针剂产量居亚洲第一。公司下属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内四大维生素C生产商之一,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20%,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垄断优势明显。而随着与帝斯曼公司战略合作的进行,公司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加大,未来发展前景相当看好。

  热点题材三:生物基因题材,未来潜力巨大。
  公司在巩固传统医药优势的同时,还积极进军生物基因领域,投资3亿元建设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基因工程产业化基地,基因工程新药储备超过20个,是沪深两市当之无愧的最具潜力的生物基因巨头。公司与大股东联合建立的新药研发中心被国家命名为“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目前在微生物药物方面唯一由国家命名的研究中心,表明公司在微生物药物研究领域的突出竞争优势。此外,公司近期已经对新药研究开发公司进行股权重组并给予技术支持,并将引入新的战略合作者,生物基因有望成为公司下一个重点发展领域。

  热点题材四:清欠完成,发展前景看好。
  公司大股东占用资金曾达到12亿元之多,近两年来通过以股抵债、以资抵债、现金偿还等方式积极还款,终于在2006年底完成清欠工作,使得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更值得关注的是,大股东华药集团在清偿过程中完成了自身改制,从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由河北省国资委、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建设银行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不会长期持有这部分股权,这为帝斯曼等国内外医药巨头参股华药集团提供了便利。

  热点题材五:主力机构青睐,低价爆发在即。
  二级市场上,该股作为低价重组医药股得到了主力机构的青睐,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从去年初就开始介入,并保持活跃交易状态,第三季度持股从400万股增加到800.3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从走势上分析,该股近期出现了单边放量上攻行情,大资金加速建仓态势较为明显,后市有望随市场的不断走强而展开持续井喷行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终于收工了,明天可以看盘了,812,216好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局3000点以后

上3000是囊中之物了,但是会在什么时候呢?中期调整看来也不可避免了,又会在什么时候呢?

虽然上证指数已经只是几只大佬的个人写真,但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旦足够多的市场参考者形成共同的市场预期,那么就会出现预期的结果,3000近在咫尺就是不跨过。现在的情况下即使过了3000也会很快回来,勉强没有幸福,个人认为下一只大盘股上市前后是站稳3000的最好时机,反正都是大佬们的加法游戏,以工行、中行为首的大佬把大盘从1800硬拉到2800,中石油、中移动们的任务是3500到4500。

中期调整估计就在最近了,至于哪一天就所谓了,也不差那几天,心理清楚就行了。而且个人认为“中期”更多的体现在时间上,而不是空间上,也就是可能只有几百点的回调或横盘,但是时间上可能要长一点,具体要看到时有什么消息面配合了。

因此做短线的还是最近需要谨慎,不过D副是此中高手;做长线的就无所谓了,只要有J版的耐心与恒心,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

PS:看着坛里这么多人看空,大盘还好几天好日子。:)

[ 本帖最后由 jinchao1982 于 2007-1-24 21:3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hjg 于 2007-1-24 19:55 发表
医药股该出货时还望D副盘中提醒



早呢,这个请放心的,我们风雨同舟的,我说到做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阳花!! 于 2007-1-24 19:49 发表
<紧相随>
团长、D副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紧相随!:*29*:


:*9*::*9*::*9*:紧跟团长共享大牛~:*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D副好人,狂顶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因此做短线的还是最近需要谨慎,不过D副是此中高手;做长线的就无所谓了,只要有J版的耐心与恒心,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quote]



我的思路也是中长线啊,现在就是拿下医药科技股来,就没有虚渡行情的!这根本就不矛盾的,所以剩下的就是等待跟搞好心态,灌水也是个好办法~:*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和成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输过么?从有色到大象再到现在的成长概念,这样比做短线打游击要正规的多,紧跟住主流炒作还有何求,稳做钓鱼台了,还有比这更万全的好办法么?~:*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发表于 2007-1-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国忠: 油价将跌破30美元 大宗商品泡沫破灭

http://opinion.news.hexun.com/1780_2025353A.shtm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发表于 2007-1-2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内,大宗商品价格再跌个50%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油价将在一年半内跌破30美元

  2007年的金融市场,始于大宗商品泡沫破灭的喧嚣之声。布伦特原油已经跌破了每桶53美元,铜价也由每磅3.10美元跌至每磅2.60美元,锌、铝及其他许多矿产品价格也出现了类似的下跌。虽然当前价格已经很低,但大宗商品价格还远未触底。在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内,再跌个50%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从2004年下半年起,由于大量金融资本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从牛市变成了泡沫。我认为,当时油价的上涨主要是由石油交易员的增加,而不是真实供给或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我还相信,当前石油价格与石油交易员数量的关联性已经为负;当投资银行炒掉他们的大多数石油交易员以后,油价就会跌至底部。   

  泡沫景象   

  在泡沫形成过程中,支撑泡沫的资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傻钱”(dumb money),一种是“聪明钱”(smart money)。“聪明钱”能够更早地采取行动,就本次大宗商品泡沫而言,最先行动起来的“聪明钱”来自投资银行,其次是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在为客户做交易代理的同时操作自己的资金,因此,他们掌握了更多关于市场短期走向的信息,较对冲基金更有优势。散户通常都扮演“傻钱”角色;在此次泡沫中,养老基金也属“傻钱”之列。   

  在上一轮周期中,大宗商品价格于2001年跌至谷底,之后其价格随全球经济的好转而逐步攀升。投资银行最早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开始用他们自有资金投资,以期在价格上涨中获利。对冲基金也一样。这种趋势最终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各种各样的报告纷纷出笼,论证价格为什么可以持续上升。在低利率环境里,这些故事颇能投散户所好。金融机构创造出各种工具,让散户可以凭其想象来参与这场赌博;大宗商品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s)也让散户能够很轻易把宝押在“涨势将会继续”上;最后,养老基金也入局。   

  但是,自2006年夏季开始,市场舆论开始转变。   

  尽管牛市情绪仍在,但价格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不断上涨了,而是开始波动。这是由于当泡沫不断变大时,它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来维持同等速度的扩张。举例来说,当石油价格在每桶20美元时,上涨50%只意味着每桶上涨10美元。但当价格是每桶60美元时,上涨50%就意味着每桶上涨30美元。这就是说,当价格变成原来的三倍的时候,就要求有三倍的资金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当泡沫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会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其扩张。然后,泡沫就会破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发表于 2007-1-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回归”不现实

  泡沫停止扩大以后,那些继续看涨的人就无法再获利。最开始,他们告诉自己,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这时,各种说法也开始出现,大谈市场回归的可能性。

  例如,许多石油看涨者都说OPEC将会缩减石油产量。这种消息往往似是而非,经不起认真推敲。目前的油价是20世纪90年代的两倍,即便在当时,OPEC也希望开足马力生产,为什么OPEC现在会想要减产呢?

  关于铜,看涨者则说中国的存货已经用尽。是的,中国的铜进口量在2006年的确下降了,但我们并不清楚这是由于存货消耗,还是因为已经开始使用替代品。此外,由于铜生产商为了在高价中获利而加快生产,铜的存货量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上升。因此我相信,即使中国的铜进口复苏,也不足以吸收市场上的剩余供给。

  人们议论一个下跌中的市场将如何实现反转,实际上是对反转的一种否定。这是由于在泡沫扩张时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相关行业,他们必须不断制造舆论,抬高市价,从而保住饭碗。但随着损失的不断增加,一些投资者开始失去信心并撤出资金。

  例如,养老基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大宗商品并不能像债券和股票那样带来利息收入,投资于这类市场只能是出于对价格上涨的投机。通常认为,养老基金的投资应当是保守的。养老基金离开之后,“聪明钱”立即转而看空,并从养老基金离场导致的价格下跌中获利,这正好加速了价格的下跌。2007年1月的情况也正是如此。总之,“聪明钱”既可以在价格上升时推动涨势,也可以在下跌过程中加剧跌势。

  关于石油熊市,一个被投资者引用最多的原因是北美暖冬。的确,大多数石油交易员都居住在纽约,天气确实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并引发大笔买入或卖出。但事实上,市场本身已经具备了下跌的条件。即便美国是冷冬,价格下跌可能也只会推迟一个月左右。不管怎样,我相信石油、铜或其他矿产品的价格还是会在18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到达底部。这意味着,在跌至谷底之前价格还将下跌50%。

  关于石油价格再度上升的可能性,一种靠谱的说法是中东局势可能出现混乱。恐慌会引发存货的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升。在一段时间内,这种额外的存货需求会引发“风险溢价”。然而,在目前全球存货水平很高、多数储存设施满载的情况下,这种恐慌心理不会变成现实。即使骚乱真的发生并导致石油产量下降,油价也不会上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跟团长迟早到走的,天下岂有不散的筵席呀,那得等到这波牛市的谢幕,呵呵,所以现在还不到穷途末路的,悲剧还没有开始的,至少现在还处于如日中天之时~:P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发表于 2007-1-2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供求结构已变

  长时间的油价高企也许已经引发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在未来增加石油供给,并减少石油需求。

  例如,汽车使用者可能已经改用经济型的轿车。即使油价大跌,他们也不会马上换车。此外,他们也害怕高油价再次出现,因此在是否购买大车的问题上会表现得踌躇不决。目前,汽车占据了石油消费的一半,因此汽车消费者的这种行为变化会在未来数年中抑制全球石油需求。

  另一方面,高油价也会导致一些老油井重新开工,并扩大规模。价格开始下跌后,这些油井仍将继续生产。因此,石油产能在未来几年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过去的经验显示,这些高生产成本的工厂只会在油价非常低时才会关闭,例如1998年和2001年的情况。

  事实上,当前的高油价只有在OPEC大规模减产的前提下才能维持。如前所述,这并不符合OPEC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我相信,减产只是说说而已,是为了减缓油价的下跌。

  有些人认为,之所以现在OPEC会比以前更愿意减产,是因为石油储备的大幅下降。目前全球的石油储备大约够40年的供应,稀缺价值确实存在。但不开采石油是有机会成本的。股票市场目前的平均收益是每年7%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油价在40年内上涨到每桶850美元,石油生产者也只能获得与股市相当的收益。巨大的机会成本使得稀缺因素不那么有效了。

  大宗商品高价对于其他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也有类似的影响。就铜这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商品而言,高价会导致再利用的增加和产量的扩大。现在铜的边际生产成本大约为每吨1500美元,而目前的价格是成本的四倍。在高利润的吸引下,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寻找新的矿藏。因此,高价会导致供给曲线永久性地上移。当全球需求走弱时,供给仍维持在高位,价格会因此跌到更低的水平。在最终的意义上,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将降到生产成本加资本成本的水平上。

  由于石油生产企业大多归政府所有,不完全受利益驱动,因此最好用石油替代品的状况来推测油价在长期中的上限。

  石油最主要的替代品是油砂和煤,它们在每桶40美元的价位上就已经非常有利可图了。然而,由于价格泡沫增加了供给、减少了需求,石油价格将大幅跌破这个水平。我认为油价在未来一年半内,将跌破每桶30美元。

  同时,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在未来18个月内减半。铜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铜在目前价格的基础上跌一半,价格仍然太高,不足以阻止生产能力的进一步上升。因此,更大幅的下跌是非常可能的。为了提高市场力量,并在高价下控制产量,生产铜的大企业正在联合。但除了钻石卡特尔戴比尔斯(De Beers),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产业可以成功地实现垄断。对当前的合并潮能改变铜价下降趋势的说法,我深表怀疑。

  大宗商品泡沫走向破灭还会带来更广泛的影响。从非洲、拉丁美洲到俄罗斯,众多新兴经济体已经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中获利。发展中国家每天要出口5000万桶石油。石油年均价自2001年以来高达3倍的涨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730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相当于除东亚和南亚以外所有新兴经济体GDP总和的15%。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升也使它们收获颇丰。所有这些收入都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旦大宗商品泡沫紧缩,这些经济体的发展势必减缓,其股市和汇率都将下降。巴西和俄罗斯股市在过去三周的巨大调整,正是由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造成的。

  大宗商品泡沫紧缩还支持了美元汇率。美国每天要进口约1300万桶石油,如果油价每桶下降25美元,美国每年将少付1180亿美元。虽然这不足以抵消美国经常账户9000亿美元的赤字,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此大幅的赤字减少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支持美元汇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gcht 于 2007-1-24 22:00 发表




我的思路也是中长线啊,现在就是拿下医药科技股来,就没有虚渡行情的!这根本就不矛盾的,所以剩下的就是等待跟搞好心态,灌水也是个好办法~:*10*:



千万别误会,我是说你对盘中异动还是比较敏锐的,做短的朋友可以多听你的看法,并不是说你对中线把握不行,成绩在那里大家都看到的,就像人们说股王从来不看基本面,实际上他的票基本面都非常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长,我说的丑话虽然很不尽人意,但纵观历史教训,象岳飞没有活着看到直捣黄龙,杨靖宇没有活着斗过关东军,等等一些貌似正义的悲剧结局,我们应该想到我们也有走向"灭亡"的那一天,毕竟主力是有绝对优势的,我们只是过客而已,纯属瞎灌的,呵呵,想到这些总比没有料到要明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做的很顺,是运气成分在"作怪",很不容易,要学会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常乐呀,长江后浪推前浪,铁打的股市流水的兵,做个好的历史过客足已,何况团长跟我也弄过"潮"了,这个"潮"有高潮就有低潮的,这是历史潮流,但求我们能生存的更久一些而已~:*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nchao1982 于 2007-1-24 22:12 发表



千万别误会,我是说你对盘中异动还是比较敏锐的,做短的朋友可以多听你的看法,并不是说你对中线把握不行,成绩在那里大家都看到的,就像人们说股王从来不看基本面,实际上他的票基本面都非常好,


我就是说这次跟定主流品种就行了,短线看盘再重要,也只是为了这个前提服务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7 11:26 , Processed in 0.04128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