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地板就开下周一的贴了!应该顶一下!那么早开贴,大家可以彼此交流。这里,转贴一篇文章,有些长,但还耐看,也能带来些思考。
除了投机,我们别无选择 -- 我的A股经历
全世界的股市都殊途同归地发展到了“价值投资”为主线的投资市场了,为什么我今天还要说:“除了投机,我们别无选择”呢?
价值投资必须要有值得投资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公司。我们有吗?从我们的股市诞生到今天,我们的股市有这样的公司吗?我们经历过”老八股“年代、“两桥一嘴”的年代,经历过“长虹发展”的年代,经历过“中科系、清华系”,经历过“东方点子、篮田股份”、经历过“得隆神化”,现在我们又面临着“深中集”和“苏宁电器”。
说实话,就算股民真的有“火眼金睛”也是难辨“真假美猴王”的。
如果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权和企业的规模等因素不是通过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取得的,如果决策者的利益和企业长远的利益很难一致,我们寄希望于“某人”的理想和觉悟,而期望他能在退休前始终对企业负责,使企业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那是非常不稳定的。
就仅此一条,就决定了,我们的市场不会有长线投资品种群。也正因为如此“全流通市场体系”迟迟不解决才成为我们这个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
这些漏洞“中央政府”感受比我们深切,这不,新的“补丁”发布了。例如“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责任追究制”正在制定中,“公司法、证券法、刑法、乃至宪法”都做出或继续要做出一系列修改,什么时候“系统”能升级呢?
2001年6月股市展开调整后,市场中最早有一批人提出“未来的股市将会出现持续的分化,部分公司上天,大多数公司入地”。我那个时候,正在设法转移部分资金去香港股市,对香港股市股价结构的分析,使我感受到未来A股的趋势也许会出现同样的分化。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提出分化观,我对"一九现象"的提前感受就是从香港股市的研究开始的。
2003年初,我开始在A股中做中线选股,出于行业周期和国民经济的状况考虑,在港口类股票中我选择了600018上港集箱、000039中集集团、600320振华港机。我的运气和操作不算好,反复衡量后我选择了600018上港集团.
为什么没有选择000039中集呢?
让我告诉你我最真实的想法。主要原因还要回顾94、95、96年我的强烈记忆,94年4月该股上市是只有1200万流通股的小盘绩优股,94年7月上指跌倒325点,著名的3大政策救市,该股票理所当然被主力相中。从6元启动涨到19元,没想到救市政策只有32个交易日的行情,主力被套。95年辽国发和万国的国债期货案,关闭期货,引发了著名的518井喷行情,可惜行情只有3天,但0039再次摸到历史高点的19元附近(这也说明其当初完全被套),在其后的每一次大盘反弹中,该股票的庄家在每一个指数的波段都强力发动行情,是深圳著名的庄股。终于,他等到了96年的牛市,一年多的困境,他熬过了寒冬!在一轮大牛市中主力当然不会放弃筹码,该主力果然展开波段推高,到今天为止,该股票的股本扩张了25倍,是A股中最喜欢送转配的公司!复权价达到了212元。
再回到03年初我选股,当时0039的庄家手里仍然有很多筹码,处于绝对控盘地位。我看盘的感觉是他的心态很矛盾,当时盘口的积极性不如600018上集,根据我多年的做盘经验,我估计该主力当时的持仓应该是0成本了(不懂这个问题的朋友,可以单独和我交流,本文不写),主力的主动性非常强,我有点担心,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主力随时可以弃庄而走的。在这样的思路下,我选择了上集。
果然03年初到11月,上集从16、7元涨到了复权的26、7元(说实话,我没有做好,走的早了,少赚许多),而中集却仍然在原地踏步。
但这个时候,价值投资理念终于从少数人的先觉状态发展到了市场的逐渐认同状态了,0039的主力感觉到了机会,在上集和振华港机等股票的激励下,0039后发制人!主力毕竟是零成本,而且是高控盘。这一点是其他股票所不能比拟的。加上基金等资金的介入和筹码锁定,该股票必然的成为了大牛股。从我个人多年的做盘经验来看,目前该股的筹码大多数还是在当年的老庄家手里,只是这个庄家的确是高,我服了。目前他随时可以在二级市场放掉部分筹码,放出去的每一股都是他多年做庄的回报了,佩服!将来投资该股最惨的可能是傻基金……
实际上,价值投资的口号一点都不新鲜。当初的长虹发展也扛过投资的大旗,蓝田和东方点子也扛过投资的大旗。只是有的公司是业绩“加水”,而有的公司业绩是“完全虚构”罢了。
我十几年的投资经历来看,有一个巧合,几乎所有的大牛庄都是在熊市被套的主力。当初的长虹法人股上市事件,出现大换手。蓝田上市后,洪湖水灾出现股票大幅振荡换手,主力强行被套。
东方电子是自己炒自己,这样的公司年报一定是非常出色,而且是非常喜欢送股的,年报和二级市场的股价往往非常配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当心了……)
得隆系大家还没有完全忘记吧,当初唐氏兄弟介入新疆屯河,也是因为坐庄被套,正好遇到大牛市,不知不觉而发展成长期资本运作的。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的券商和人物被历史所淘汰。他们中有许多人的学识和理念曾经非常超前(像上海的万国和管金生),之所有最终走上不归路,我以为还是体制给他们提供的这样的土壤。
上文我讲了,我们没有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的原因,回顾部分所谓价值投资大旗的发展过程。
那我们的股市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的回答是:“坚持投资”!!!
我的投资是相对的具有周期性特点的,投机性的投资。
有几个问题大家要形成共识。
一个股票假如他的每股收益是1元(真实的),另一个公司的每股收益是0、1元,那我们看那个公司更有价值呢?实际上,这样的命题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没有给出价格和环境。
根据我前面的分析,我们的目前市场环境下,没有公司可以持续的让公司的资产和盈利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而长久不衰,一次性奇迹(例如出卖部分资产或行政干预下的部分盈利资产的带利注入等)不等于持续高增长。
那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每股收益1元但股价50元的公司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而每股收益0、1元,但股价只有0。2元的公司却很有投资价值。
也就是说,股价和公司的总体评估比要适当。就是那句俗话:好股还要有好价!巴菲特最近不也强调了吗?低成本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必须考虑投资的成本!
什么时候有低成本呢?那就是熊市!
所以说,老股民喜欢熊市,新股民喜欢牛市。
公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给我们提供低成本呢?
那就是公司还不被大众看好的时候,而且这样的时候,股票没有什么庄家,也谈不上业绩做假,我们可以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方向。
我们可以在熊市中发掘那些行业前景处于上升期的前夜的公司,也有一些公司的募集资金投入周期即将产生收益的公司(我98年投资600722沧州化工上做埋伏,大赚一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后可以谈谈)。
低成本周期,我们不用太担心公司业绩的真实性。而且我们也不必担心那些高高在上的股价泡沫什么时候爆破。
时代在进步,不是都强调“与时俱进”吗?
我们的投资也必须与时俱进。
这个与时俱进的表现是什么呢?实际上还是大家都熟悉的话题。
股票的周期性轮动!
刚过去的2:8,现在的1:9和未来的1:99,其本质就是股票的周期性轮动。
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去那种齐涨共跌的情况,只会出现在牛市初期的第一波,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短。
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投资者理念的变化,市场规模的变化等因素,都决定了,未来的牛市必然是周期性轮动的。这和西方资本主义成熟市场的,价值投资股长期波段性上涨,完全不同。原因,我不再强调。
大家知道,我们的国民经济的支柱还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我们还处在工业化时代。这些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
我们的市场经济时间还短,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不足,我们调控生产的手段往往滞后而单一。
投资、消费和贸易,三架马车同时前进的时候少,主要原因还在于政策的滞后性。95年就有人提出“让利于农”,只有农民口袋满了,消费才是可持续性的。但当时为了国家机关改革和国企改制改组,不断增加公务员工资和造成大量下岗工人。城市的负担加大,城市人口的消费信心下降。同时,轻农、伤农的农业政策又让农民陷入困境。东西部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行业分配不平衡,公务员和工人待遇不平衡,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更进一步使城市消费信心下降。这样的情况下,长虹等家电企业怎么能不打价格战呢?
不断升级的竞争,让企业下岗人员增加,恶性循环!要是当初农民富裕了,他们买彩电、摩托、农用车、小家电等,市场出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就不会用那么多工人集中下岗,城市消费也不会急剧萎缩了。可惜,晚矣!
消费不行,就靠投资和贸易吧。
97年后,中央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与此同时,各地方都大规模展开招商引资活动。给外商(甚至就是外地资金)优惠政策。在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的带动下,乘数效应开始在2000年初露端倪。当时也有人超前的提出了,局部投资果然的观点。但没有引起重视。
在利益驱动下,房地产热开始在全国兴起。
银行的钱+国家的地+不断上涨的房价=超高的利润。
谁不动心呢?只要能搞到钱搞到地,都上去了!
正常渠道的投资+权利租赁下的灰色投资+外资的投机性投资,一拥而上。
钢铁、水泥、电力、煤炭、油料、石化、运输,怎么能不涨呢?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谁提前感受到波动,谁就发了。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容易走向他的反面。
当加了水分的央行数据明确的显示,银行的贷款结构失衡,不良资产的比例潜在的加大许多的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宏观调控,晚来的宏观调控啊!终于出现了:
中国的事情,从来都是过往矫正的。这次的宏观调控是在过往的基础上开始的,能否避免矫正的痛苦呢??
不管怎么说,过去坚持了7年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彻底结束了。目前,投资的反弹是了尾工程和“老土地加速开发”的过程了,新增投资项目一定会下去的。但利益驱动和投资羊群效应大概还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这需要宏观调控一刻也不能松懈!
我们的投资周期过去了,现在处于什么周期下呢?
有人说:消费周期。
是的,我们的三架马车只剩这一架了,但目前看,这架马车缺少动力。
我们的经济进入到衰退期!
也许你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既然有投资繁荣,就一定会有投资衰退。这是经济规律。
如果伴有的通货膨胀,那这个衰退期就有可能进入加速阶段。
我们在经济的衰退期,该怎样投资呢?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很曲折,但中国股市的发展却有非常经典之处。
许多外行,认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好像是国民经济数据好,股市就上涨,数据不好,股市就下跌。
这些话,要是新股民说说,可以理解,但有些专家也这样散步,就显得非常可笑了。
股市的涨跌从来都和经济周期有相关性的,中国股市也不例外。
只是有的股市波动周期比经济周期提前,有的滞后吧了。
中国人是有投资天分的。(可惜大家没有好的市场环境啊)
我们的股市比经济周期超前一轮!
当经济处于衰退期的时候,我们的股市往往处于下跌的尾声阶段了,当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我们的股市已经涨了许多了,当经济进入发展阶段的时候,我们的牛市进入尾声,但经济进入繁荣阶段的时候,我们的股市已经见顶回落了。
中国人,够聪明!!!!!!
选股原则: 1.低价,2.低市赢率,3.低市净公(净资产+公积金),4,流通盘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