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清洗TDI涨疯了,明年业绩要一元●●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烙儿胡
浏览:9182
回复:3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原油价格从7月下跌以来,石化产品成本下降,近期TDI等系列产品价格不但没有随油价下跌,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11中旬,蓝星清洗(000598)TDI出厂价已由今年6月初的2.3万元/吨上涨为3.3万元/吨,涨幅达到43%。每吨上涨1万元。
一、这次TDI的疯长,蓝星最获利
蓝星清洗(000598)拥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万吨产能,TDI项目的运做是在控股子公司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蓝星化工拥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3万吨产能。蓝星清洗绝对控股蓝星化工90%。
我国TDI60%靠进口。现在我国能生产TDI的只有四家分别是甘肃聚银、沧州大化、蓝星化工和山东巨力。上市公司就是沧州大化和蓝星清洗。沧州大化和蓝星清洗的TDI产能都是3万吨。但沧州大化只拥有TDI权益51%,而蓝星则拥有TDI(蓝星化工)权益90%,所以蓝星的权益产能大于沧州大化。所以这次TDI的疯长,蓝星最获利。
二、TDI大涨蓝星的业绩明年好的惊人
每吨TDI价格上涨1万元,三万吨就是3个亿。按90%的权益算就是27000万。这样蓝星清洗光TDI涨价的业绩贡献就是0。9元/股。十分惊人。
三、蓝星(000598)TDI 装置9月正式满负荷投产
蓝星的TDI装置从今年9月以后满负荷稳定开工。蓝星的TDI装置从2005年开车到今年9月开始满负荷稳定开工。蓝星(000598)的业绩拐点出现。
2005 年由于TDI 装置运行不稳定,负荷较低;而该TDI 项目的在建工程在2005 年1 月1 日结转固定资产并开始计算折旧,加上开办费等导致TDI 项目亏损严重,给公司带来1.5 亿元的亏损。今年上半年蓝星清洗的TDI产能已经到70%。实现了赢利。到今年9月已经满负荷运转。这次TDI大涨,蓝星四季度的业绩将非常好
四、蓝星清洗的TDI装置折旧低,财务费用低,一旦稳定开工。成本低于沧州大华的TDI装置。
五、10月蓝星清洗投产3 万吨的环氧丙烷,环氧丙烷现在价格也是一路上扬,明年3万吨环氧丙烷将贡献4000万的业绩。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蓝星清洗的环氧丙烷生产已经经过了污水生化处理系统改造,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套环氧丙烷废水浓缩装置。它彻底解决了环氧丙烷污水处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一工程是把废水中的有害成分变为有用成分,把废水中的氯化钙提取,冷凝水回用,回收到的氯化钙用途广泛,国内外需求旺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由此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因此,该套装置生产成本很低。
六、预计蓝星明年业绩超过1元
3万吨TDI预计贡献2。7亿利润。
3万吨环氧丙烷预计贡献4000万利润
传统的清洗和不冻液贡献2000万
以蓝星清洗3亿股的股本算则为1。1元/股。届时蓝星的将成为市场最牛的牛股。以20倍市赢率算应该超过20元
国际产能转移
TDI的中文全称是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混合型的异氰酸酯。目前90%以上的TDI用于聚氨酯软泡的生产,而聚氨酯被世界化工界视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之后的第六大塑料合成材料,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由于欧美市场上聚氨酯硬泡的需求增长速度持续高于软泡,导致TDI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因此,2005年以来欧美TDI产能呈下降趋势,新增产能主要在亚洲以及俄罗斯市场,形成国际产能转移趋势。
在产能转移的过程中,欧美地区TDI产能的关闭造成了全球TDI供给局部紧张,但随着上海BASF产能的逐渐释放,TDI供需关系暂时得到缓解,分析师预计未来2年全球TDI市场仍存在供不应求局面。
据国际异氰酸酯协会预计,在未来的10年,全球TDI的年需求增长率为4%,而亚洲 地区的TDI的需求增长将达到7%,中国市场TDI的需求增长率高达10%,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TDI生产及消费市场。另据中国聚氨酯协 会预测,2010年国内产量约为70万吨,需求量将达到58万吨,届时我国将由TDI进口大国转变为出口大国。
有分析师称, 十一五” 期间,国内TDI需求总体上将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率,其中聚氨酯软泡的增长速度稳定在8%左右;聚氨酯弹性体的增长速度较快,有望达到15%的水平;聚
氨酯涂料增长率预计维持在7%左右;聚氨酯胶粘剂预计保持7%的年增长速度,未来五年国内TDI市场的需求量稳步攀升。
机遇与竞争同在
据统计,2005年我国TDI的需求量在30万吨左右,国产货的市场占有率在21%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日本和韩国的TDI产品是我国进口的主渠道,2005年日韩货源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超过20万吨,占整个国内消费市场的60%以上。由于
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自2003年11月22日始,我国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TDI实行反倾销措施,这对我国TDI工程项目的企业来说是大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作为全球聚氨酯消费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对MDI、TDI两大异氰酸酯的消费量近10年来一直都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状态将维持到2015年,届时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市场。
为满足亚洲尤其是中国TDI的需要,亚洲地区的生产商近几年也在不断扩建和新建,近年来投产的有日本三井武田化学公司在鹿岛的6万吨/年TDI装置;巴斯夫韩国公司16万吨/年装置;台湾南亚塑胶公司3万吨/年装置。
如果国内企业扩建和新建TDI项目均能在今后2-3年间建成投产,则到2008年国 内的TDI生产能力将达到27万吨,加上巴斯夫合资的16万吨,将达到43万吨。如果拜耳及日本三井武田等公司也在中国建设世界级装置,这些新建TDI生 产项目顺利投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国内企业借机扩张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四家TDI生产企业,分别是甘肃聚银、沧州大化 (600230)、蓝星化工和山东巨力。几年来甘肃银光、沧州大化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在TDI生产技术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也加快了扩建步伐。沧州大化、甘肃银光、蓝星化工、辽宁锦化、烟台巨力等装置也纷纷投身扩建和新建大潮。
在我国现有的TDI生产系统中,沧州大化最先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沧州大化目前拥有 3万吨/年TDI产能,同时正在建设5万吨新装置,预计在2008年初投产。联合证券分析师评论说,中国化工集团未来的72亿元投资将初步打算投资到与 TDI相关的产业中去,在沧州建立一个以TDI为基础的产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