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在2000点前,请看一篇六年前的旧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蓝色的思念
浏览:20291
回复:2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忽视市场信心的股指,不要说2000点,哪怕是3000点、4000点,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没有什么美妙空空洞洞的2000点
□ 本刊特约撰稿人 张志雄/文
----2000点,我曾在《财经》3月号的封面文章“龙年的股市很科幻”中就预言过。及至7月,离2000点只有几十点,已无悬念。7月中旬,我布置记者在股市中守望。第一天没等着,第二天记者还没出发就知道结果了,因为开盘指数便在2000点之上。
----这倒是没想到。因为我这半年来老在想像着上证指数冲破2000点一瞬间的历史镜头,并且下定决心要把它拍下来。可是面对2000点,人们似乎恐惧之至,如触死亡之唇,一到1998点便扭头向下。
----于是,开盘就在2000点成了最好的解决之道。
----这与上证指数第一次冲破1000点和1500点是多么不同啊。1991年7月,一个炎热的夏季,我兴冲冲地走入还在上海浦江饭店的上交所报到。当时,上证指数还没有编制出来,人们关注的还是那老八股的股票价格。而且,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人们仍对买还是不买心存疑虑。但不久,他们想买也买不到了。
----上证指数很快面世,但人们并不在意。统共只有8个股票,各涨各的,一目了然。
----所以,当1992年5月上海股市开放价格(即没有涨停板限制),上证指数冲破1000点时,人们为之激动的是手中的股票价格翻了几番,而不是抽象的指数。回想当时的情景真是有趣,我觉得似乎上海像大年初一早晨,大街小巷散落着爆竹片儿一般的人民币。记得那天晚上和一位股市中人小潘坐在新锦江的旋转餐厅上俯视万家灯火,小潘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上海至少造就了50个百万富翁。”
----暴涨必有暴跌。上证指数往1500点之上冲去,这时我们便对指数有些概念了。在上证指数冲向最高点1548点的前一日,我又和小潘通话,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明天新上市的“华联”和“一百”开盘过高,股市必暴跌。其实,我们心中有数,这两个老对手不在开盘价上较劲才怪。果然,两只股开在七八十元价位上,指数暴跌。
----接下来便是上海股市走向“熊途”,1500、1400、1300、1200点,人们心态随着股指挣扎着拾阶而下。我想这里也包括当时的证交所总经理尉文渊。尉文渊虽对上证指数的暴跌可能引起的不稳定感到紧张,但毕竟在意料之中。随着指数一步一步逼近1000点,他有些着急了,到了上证指数下冲500点时,无技可施的尉文渊只得动员记者们在上证报头版上发表“底在哪儿”的评论文章。他见市场仍不理会,只得再亲自定稿“再论底在哪儿”文章一篇,帮助投资者确定底部。最后,倒是一篇关于将股票面值统一到一元的豆腐干大小的消息,无意中提醒大家认识到股价是多么低廉,触发股指在300多点反弹。
----走笔至此,感慨万千,大势反转那天深夜万国证券公司门前人声鼎沸的情景历历在目。
----大盘用了两波行情再次冲破1000点,但在1200点股市成为整治通胀的重点,硬是没站住,股指再次下落到1000点。1994年,中国证监会抛出了至今都没全落实的“三大政策”,股指暴涨,但人们随即明白这是公鸡在半夜打鸣,激情随即转移至国债期货市场。但1995年国债期货市场两次出事,暂停。股市又大力反弹,但1000点仍是个盖子。
----直到1996年初,深市投资者见不少股票已跌至净资产值以下,还不价值发现?大势反转急升,上海股市当然不甘落后,也发力上攻。但北京发现两地市场成为深沪交易所乃至当地政府竞争金融中心的指标时,便连下金牌收兵。可是燎原大火岂可一时熄灭。上证指数轻松上攻1000点,又朝1500点以上扑去。直至《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出台,上证指数于是连续跌停,1500点成为禁忌。
----接下来的事是上证指数成为笼中之鸟,在1200点与1500点之间箱体运行,很理性也很稳定。大家则“轻指数重个股”,将资产重组股炒个不亦乐乎。
----不过,股市不是银行也不是汇市。按股评术语,上证指数又开始有考验1000点的意思,于是便有了1999年的“5.19”行情。当人们见股指逼近1500点,开始联想起箱体的厉害时,《人民日报》再次发表评论,但这次是吹冲锋号,恢复性行情的定性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上证指数轻松越过1500点警戒线。
----中国股市进入国有企业解困与增加财政收入(国有股流通)时代,上证指数创下1700点新高,但在7月1日《证券法》颁布之际,“先知先觉”者展开胜利大逃亡。
----及至2000年初,美国道指尤其是纳指的勇往直前带来的所谓新经济时代与财富效应,又符合中国的政策,所以以高科技股为龙头带动上证指数在1700点上再创新高。当然投资人或机构的获利本能又让股指当天放量急跌,再次证实了天量天价的上证指数创新高的模式。
----随着纳指的暴跌和网络股的泡沫挤压,上证指数暂时割断了与美国市场似是而非的联系,又开始担当自整治通货膨胀后失去的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似是而非的角色。由于钢材涨价,触发了以钢铁板块为主流的“旧经济股”的暴涨。上证指数因此又展开新一轮在1800点以上的攻势,并在创下了几十次新高后,触摸到了2000点。
----现在许多人都在总结此次触摸整数高点的新现象,认为由于机构力量的增强和市场的理性,所以没有出现以往放量急创新高然后暴跌的景象。但我个人的看法是,2000点的新闻价值要高于它的市场价值含义。当人们过多地注意2000点的效应时,就会忽视市场的严酷性。我曾多次提醒投资人注意股市节日喧闹背后的凶险。不是现在有人已经提出上证指数今年可以达到2600点吗?多么诱人的目标与空间。如果真是这样,2000点不是大举建仓的最好时机吗?
----据我所知,由于2000年春天的暴跌,已让普通的投资人警觉有加,所以指数在涨,很多人没有参与也就没有赚钱,这很自然。在指数达到2000点后,这些人的耐心是否也达到了极限,只要一经勾引,便蜂拥而上?但你是否想过自己的交易对象是谁?记住,只要你买得很畅快,人家出货也很畅快。人家可以往上攻出货,也可以往下跌来出货,反正以时间换空间,很多股票的建仓成本已极低。
----在达到2000点之际,对那些没赚钱的人还有可以告慰的是,由于新股的急剧扩容,它们为指数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果你考虑一下上证30与深成指,它们的点数也就在一年前的水平。抽象的指数背后的玄机不可不察。
----历次股指的盛衰都与政府的意愿和政策有关。中国股市一直没有成为吴敬琏等经济学家所呼吁的优化资源与加强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利器,它没有自己应有的定位。因而被扭曲的股市也在扭曲着市场的方方面面。目前,看得见的手正在计量着供求双方的资金数量,也即所谓的双向扩容,也即所谓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发行新股,这都很好。但我们别忽视真正的市场建设——保证市场所有的参与方都遵守同一的、公正的、透明的规则,这样才能保护市场的信心。资金很重要,但市场信心更重要。因为任何的市场崩溃首先是信心的崩溃。从这方面而言,忽视市场信心的股指,不要说2000点,哪怕是3000点、4000点,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没有什么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