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1-25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1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关于权证创设的讨论越来越多,似乎很多人认为权证创设剥夺了权证持有人的权益,属于非法行为.......总之,对权证创设持否定态度的股民呈现数量上的绝对多数.
由此我感到中国广大股民在尝尽"中国特色"带来的4年半大熊市的苦果后,依然留恋或者说赞同中国股市的"中国特色".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也许中国的股民早已习惯这种"中国特色"的怪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很多经济领域都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也体现出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但惟独资本市场还残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同时也把计划经济的低效率表现得淋漓尽致.
直到今日中国的股市都不能算得上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而更象是邮票市场。市场的职能是什么不用我多说,我也非常赞同通过市场行为来决定股票的价格最终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但问题是中国的股市根本就不具有市场的职能。中学生都应该明白价格的形成应该是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也就是价格=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但事实上,对于一个只能做多的单向市场,同时有时一个固定流通量的封闭市场来说。价格形成机制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
遗憾的是,中国的股民早已习惯了这种固定流通量并且单向做多的市场。控制住所有的筹码,就可以完全控制价格的炒作理念早已根深蒂固。我觉得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股民愿意买进的价格曲线和发行者愿意卖出的价格曲线的交点。当然前提是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前提下。如果中国石化现在的价格为1元钱,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一个不惧怕扩容的市场。对于一个很多股票发行不出去的市场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而对于任何企业都能在供给配额限制的情况下发行股票的市场反而不正常!同样,权证的价格应该等于创设者和投资者达成共识的价格。如果管理层依然限制供给配额来维持权证价格的虚高,那么未来1年的权证市场就会成为过去十几年股票市场的缩影。
过去十几年的中国股市剥夺了我们什么样的权利?我想是剥夺了我们低价买入股票的权利,从而影响了我们的获利。我觉得中国股市最大的两个问题是:1,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运作、信息披露监管不利;2,对股市实施供给配额控制。不知大家是否明白?供给配额控制是我们中小投资者的吸血鬼,而不是我们的救世主!
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也许就会明白。记得我小的时候,鱼是很缺少的食品,很多人吃不起鱼(应该说是我们买不到鱼)。也许管理层为了让人民吃的起鱼,压低和限制鱼的价格。但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老百姓还是吃不到想要数量的鱼。当最终管理层放开鱼的价格时,鱼的价格先是暴涨。很多人看养殖鱼有利可图或者说具有暴利,纷纷开始养殖鱼。最终当鱼供大于求的时候,鱼价暴跌。老百姓从此可能买到或者说买的起足够数量的鱼。计划经济的时候,管理层放开一个商品的价格,这个商品的价格就先是暴涨,然后就是价格跌到满足大众需求的地步。当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管理层放开鱼价时,鱼的消费者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我想应该和现在权证或者说整个股市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长痛不如短痛!否则我们永远吃不上足够数量的鱼!
权证的价格是在1元到2元的价格波动还是在1毛到2毛的价格波动,对于我们这些中小投资者来说应该是等效的。其实股票也是这个道理。问题是价格的虚高到底对谁有利?为了让老百姓吃得上鱼,为了让投资者能够低价买到优良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利。管理层应该放开价格、放开供给配额。所以说权证的创设绝对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本次权证创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想主要是下面两点。
第一,权证创设机制应该在权证产品上市之前制定并且公布,并且必须做到一视同仁。中国股市历来有很多政策风险,我非常赞同靠市场行为来解决市场的问题。事实上,中国股市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如果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权证创设的游戏规则我觉得很好,但是这种游戏规则必须做到一致性。适用于武钢权证的创设机制,也应该适用于宝钢权证。政策的差异性就是最大的风险!!
第二,本次武钢权证的创设需要全额保证金的置押,也就是说完全不存在行权风险。那么权证创设就不应该只是创新类券商的特权,他们也不应该是既得利益的团体。合理的做法是,权证创设应该向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全部市场参与者开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