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168|回复: 27

有可能跟权证操作有关的一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可能跟权证操作有关的一个现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ar 浏览:9168 回复:2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帖

不期而遇的买盘

    本节以一个亲身经历的操盘细节为案例。
    当时效力的公司决定在9元下方购进某股30万股。

    公司属于私募类的投资公司.人员极少,投资决策过程与基金公司等大机构截然不同,一般由我这个操盘手和老总商量决定。

    在具体的操作中也不像其他公司那样有类似的交易指令单之类,主要由我自己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掌握。

    当时股价还在9元上方,于是根据大盘的表现耐心等了两天。如果股价一直不下来,那么我们也许就放弃了,毕竞市场不是由我们可以决定的。

    两天后,股价果然跌破了9元,于是淮备买进。

    当时的情况是该股成交清淡,没有主力运作的迹象,股价的上下波动幅度也基本上跟随大盘。

    再过了一日,股价继续下跌,收盘是8.65元。
    内于近期的日成交都在30万股左右,因此完成任务的方法有多种。

    如果不怕股价走势强于大盘,那么在一两天内完成仟务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方式的后果是一旦我们的买单退出,股价就会回落,我们的筹码马上就会处于被套的状态。尽管我们的目标是中期持有,但理想的状态还是买进以后就有账面盈利。

    为了防止买进就套的后果,可以采取慢慢吸纳的办法.反正只是30万股的规模,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如果大盘中间有一次较大的跌幅,那么完成仟务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显然,应该以低吸的方式接货。
    开盘后大盘有一波杀跌,是一次不错的机会,于是便不断地在下面挂单子。出于下面的单子都是几百般.所以就挂一些几千股单子,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上挂出来的抛单。如果抛单较大就分几次买入.时间间隔在20秒种以上。

    这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当时该交易所行情刷新的间隔在15秒以上,因此每隔20秒钟打进一笔单子最后交易所一定会分开传输.让市场感觉这是两笔散户的买单。如果间隔时间过短.那么精心分开的买单还是会挤在一起成为一张单子。

    如果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则行情刷新的速度在6秒钟.不过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刷新速度也已经等同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了,这是后话。

    15分钟以后大盘止跌回升,而该股由于我的买单支撑,般价还只是略微有所下跌.当时在8.63元,仅仅下跌2分钱。现在大盘回升,这种成交清淡的股票其股价不一定会完全跟随大盘同步回涨,但至少抛盘会明显萎缩。

    从买单方面分析,散户的买单一般都愿意挂在下面,除非是大行情,很少会有散户的单子追着卖单打。考虑到市场上的这个特性.我的策略是暂时停止买进操作,让第一卖出价留在上面,这样就能迫使散户的买单挂在下面,股价也就有可能不动.即使有一
些着急的买单主动往上打也不会使股价上升很快,毕竟我没有大手笔的扫单。

    按照我的经验.股价应该进入横向盘整状态,成交不会像前面下跌时那样大。等大盘回升势头减弱以后.我将再一次打入买单。

    当时我转到了另外一家也需要关注的股票上、同时关注着大盘的走势。
    大约1分多钟以后,大盘指数开始回落,我觉得时机到了,便回到原来的股票。

    我看到了什么?
    股价飙升,上档已经可以看到9元的卖出价了!原来随着前面大盘的缓缓回升,主动性买盘不断进场.连续以几千股甚至万余股的单子向上扫货,现在的成交价居然是8.95元。

    我还没有回过神来,老总的电话已经过来了,问是不是我们在干。
    我回答说我们并没有追打.老总便以为股价要启动,让我赶紧追打,将9元下方的筹码通吃。

    通吃就是将低于9元的抛单全部买下来.直到买足30万股为止。
    有一句话叫做“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说当时在并不知道对手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动。

    必须先解释目前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现象。
    出于是主动性的买单一路扫货,因此一般被认为是主力所为.所以有可能是主力正好选择这一个时点开始拉升股价。

    考虑到当天的具体情况,我在自己的买单上做了不少手脚.也许能骗得过市场但肯定骗不过主力(假如有主力的话),所以主力会有所察觉,关键原因是开盘后的—段下跌幅度远远小于大盘的下跌幅度。

    在大盘的下跌过程中,该股并不是没有抛盘出来,只是被我买入而巳,实际上当时是出现了一次小小的放量现象。这些接盘一定会让主力有所察觉,也就是说主力已经感觉到了有人在买货。但主力并没有采取让我们继续买进的策略,而是一路将上档的抛盘接走,这只能说明主力并不愿意我们在当时的价位买进筹码。

    结论很明确,由于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主力不愿意在这个价位让人跟仓。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今天的股价将不再下跌。
    主力将在9元甚至更高的价位等待我们的买单。

    如果我们这么做,那么主力在前面拉升时段买进的9元以下的筹码.完全有可能在9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倒给我们,因为主力知道我们根本就不是主力.而且在我们买完以后主力也许不会再照顾股价.股价将回归下跌。

    深一步想,如果主力倒给我们的筹码过多的话.还可以等股价回落以后再买回来。
    主力居然可以利用我们的买单做一次倒差价!

    也许是主力开始拉升?一段时间以来的细致观察告诉我,没有任何主力启动的迹象,甚至连盘中有没有主力也很难确定。

    如果主力要启动一波行情,一定会有一些细节可以表现出来。这些细节可以体现在基本面的变化、成交量的变化、盘中实时接抛盘的变化等等,但这家股票一点也没有。

    没有细节其实也是一个细节。
    在我的坚持下,我们没有追,静观其变。
    在10点半的时候.股价从9元开始回落,此时共成交了75万股。
    由于下档接盘很少,股价很快跌破8.88元量盘整后再次下跌.回到8.70元。

    尽管比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仍然有所上涨,但毕竟离开9元还是有一段距离,我又可以在较为舒适的价位建仓了。

    化了三天的功夫完成了30万股的建仓任务,成本在8.66元,算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数字。

    后市股价的回落已经否定了主力运作的可能性。
    但我们还是要对此事给出一个说法.既然当时不是主力,那么买单来之哪里?
      唯一的结论就是这次不期而遇的买单.其实是来自于某个手拿买进指令单的心急的交易员。

    这次买单应该来自于一张定单,估计买进价是9元以下,数量在40万股左右。由于我顶住大盘的下跌而积极吸纳,使交易员谎了手脚,惟恐在9元以下完不成任务.便索性在9元的核淮价内一路猛打.实施通吃策略,在10点半前将单子完成。

    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交易员,会这么做吗?


[ 本帖最后由 war 于 2006-11-9 08:32 编辑 ]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时间 理由
wjaaa + 30 2006-11-9 09:07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子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的进与出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博奔的力量将会越来越多,而以前各种做庄主力主宰市场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综合分析,根据海外成熟的股票市场现状.我们未来股票市场的主要博奔力量将来自各个方面。

    原来私募类型的市场主力仍会不时掀起浪花.但主要的投资力量将逐步向特大型投资机构转换。

    现在我们还无法最终给这些博奕力量进行分类。

    但毫无疑问,证券投资基金肯定是其中的一员。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市场中的绝对主力.只是由于市场的长期调整使得基金在随后的几年里经历了痛苦的磨炼。但不管怎么说,基金终究会是市场中重要的投资力量。



[ 本帖最后由 war 于 2006-11-8 22:1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基金的一些具体操作手法进行了解,以便于我们在看盘时能够精确地捕获到基金的身影。

    其实在所有大的投资机构中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本节虽然矛头直指基金、但实际上有关的结论对于任何大的投资机构都适用。
    尽管我们将基金定性为市场的主力,但具体到某一家个股来说其主力也许不一定是基金或者其他大机构了,也许仍然是原先的私募类资金。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的话就会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就是说基金在发行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投资方向做了一个大致的确定,比如“行业成长”、“资源配置”、“大型蓝筹”等等。所以仅从理论上:来说,各家基金绝不会同时扎堆在同
样的股票中。在大盘2001年下跌以来的行情中基金有明显的扎堆现象,但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对此不作展开,相信以后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变。

    既然各家基金有不同的投资方向.那么制定的选股策略也应该各不相同。但由于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等等一些方面基金具有高度的趋同性,因此决定了基金买进卖出的手法几乎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基金的整个运作过程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对于我们来说.关键在于基金的操作手法包括具体的买卖方式。但要搞清楚基金的买卖手法首先还必须了解基金的整个投资决策过程。

    从大的方面来说,基金公司或者其他大型的投资机构一般必须有研发、决策和交易三个操作过程.所以机构人员的配置也是完全根据这三个方面来完成的。现在因为出现了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如证券研究所,因此基金公司的研发人员就可以相应地减少一些,可以通过专业的研究机构来获取一些研究报告。

    当某些因素比如一份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或者一个来自神秘地方的消息等等,导致基金公司关注起某只股票以后,研发部门将在第一时间内介入该股进行研究。一旦被研发人员确认之后由研发部门先进行部门内部研讨,当部门研讨通过以后再报送公司经过各种形式的研讨,最后在层层研讨之后可能会获得通过,如果通不过就有可能被故人公司的股票备选池,也有可能被枪毙。如果获得最高一级决策层的通过.比如公司的决策委员会等等,那么就是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等在买卖指令单上的层层签字,最后达张单子落到某个基金(一家基金公司可能管理多只证券投资基金)下面的交易员,由交易员根据单子进行买卖。

    最后的这张指令单上除了各级责任人的签字以外还有买卖数量、买卖的价格范围和时间范围。比如买进某股100万股,价格在5.30元以下,而时间是一周等等。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chenyoung + 5 2006-11-13 01:29 帖子很棒,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篇文章太好了,学习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我们市场上的普通投资朋友来说,基金的整个决策过程与我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但基金的交易员最后如何完成手里的指令单倒是我们所关心的。

    现在我们假设交易员拿到一张指令单,明确在一周的时间内买进某股300万股,价格在7.80元以下。

    该股现价是7.20元,流通盘子2个亿.每天的成交量在100万股多一点.因此一周的成交量应该在600万股左右,现在交易员要从中拿到300万股.占到原来成交量的一半左右。

    根据市场的供求平衡原则,除非大盘出现大的下跌动力,否则这额外增加的300万股买单将使天平向多方倾斜,股价毫无疑问会上涨,这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清楚的,对于交易员来说这一点更加清楚。完成单子是第一位的,至于最后完成单子的平均价格是高还是低并不重要.只要在指令单允许的范围内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不超过7.80元就可以了,而且任务完成的越早越放心。因为准都知道.股价的未来具有明显的不可测性,万一明天股价上涨超过了7.80元,那就是自己的责任了。

    至此我们了解了基金交易员整个买卖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细节:

    尽可能短的时间。
    人类小小的自私心态决定了交易员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手里的指令单。
    可以想像,交易员一定会在7.80元以下的范围内非常积极的买进.就像市场上经常讲的“通吃”。

    我们最终看到的就是该股在交易员接到单子的第一天.或者第二天走出一路向上不回头的放量上涨态势,而且由于买单过大该股很有可能进入当天的涨幅榜,然而最迟不会超过两天,该股重归平静,股价甚至回到老地方,因为基金的大买单已经完成,市场重新回归原先的平衡状态。

    尽管完成单子后最后的平均买入价明显偏高,但交易员仍然是属于忠于职守一类,交易员没有任何错误,关键是即使股价在第二天就涨到7.80元也没有关系。当然,如果股价就此一路下跌也不是交易员的责任,而是在指令单上签字的各级责任人的责任。

    其实这个结果肯定不是基金公司愿意看到的。公司在买进单上给出的是最高买人价.其目的就是希望交易员能够在一周的时间内寻找相对低的价位,即使某—天价格上冲也完全有时间可以耐心地等待股价在以后的回落。但我们知道,要准确的判断股价在几天内的走势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普通交易员的能力.所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交易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7.80元下方的筹码全部买进来。

    下面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一看基金的操作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锡业股份(000960)2004年2月9日星期三的分时交易图。

    当天服价平开,但上午有明显的主动性买单将股价推高。在下午开盘后大买单更是一路疯狂地将股价推向了当天的最高价8.80元.比前一天的收盘价上涨了6.41%。但在随后当天余下的交易时段内,除了偶尔有两笔大手笔的买单之外成交已经明显萎缩。
00096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午后开市后半个多小时放出的巨大成交量。

    从逻辑上说,有三种可能。

    可能性A:主力对倒。
    可能性B:市场抢盘。
    可能性C:类似基金之类的某一张大买单。

    要排除可能性A并非易事,它涉及到投资者对该股的长期观察。

    当时的基本面情况是这样的:该公司主营产品锡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连续上涨,如果该股盘中有主力的话股价应该早就被激活。考虑到当时情形相同的铜、铝等上市公司的股价都要比该股强得多,我们可以断定该股盘中并没有控盘的主力。同样由于般价已经远离底部.也不可能是主力在建仓。

    可能性B可以比较当天大盘的分时走势来研判。

    当天大盘走的不错,但大盘盘中的两次走强,一次是在上午而另一次是在下午两点以后。当该股在午后一开巾就放量上冲之时大盘反而正在缓缓回落。所以可能性B是不存在的。

    最后只剩下可能性C。
    我们不能肯定这一定是基金在买进,也许是某个大机构所为。但毫无疑问,这种惟恐买不到筹码而着急的样子应该是一位手拿买进指令单的交易员所为。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来分析种种可能性.最后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有,因为对于不同的结果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和交易方式。

    既然只是一张机构的大买单.那么一旦这张单子完成,股价依然会跟随大盘起落,当天过大的涨幅会得到修止。从下午后大半段的成交来看.这张大买单已经完成,因此股价将面临一次至少是短期的回调,其力度和时间则取决于大盘的走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锡业股份(O00960)2004年1月15日至2004年2月13日的日K线图。B点就是我们关注的2月9日那天日K线图。在其后的三天中股价连拉三根阴线,将当天的阳线全部抹去,并在第四天达到8.15元的回调以来新低.与8.80元的当天盘中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8个百分点。该股甚至在一周以后下破8元大关。
000960.gif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谢谢,我也介绍一下自己的看盘经验。

如果有一只股票要涨或者要跌,不管是主力动作还是热钱炒一把,均在盘口会提前反应,出货就是向下砸几个价位,则上面的价位空出,立即补上,然后再不停的吃上面的价位,大单小单一起扫,如此反复,吸引散户跟风,吸筹就是向上吃几个价,则下面的价位空出,立即补上,然后再不停的砸下面的价,大单小单一起砸,如此反复、周而复始、股价不断下移,诱使散户割肉,如果此种现象配合短期技术走势出现,则短线建仓机会出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案例对于机构特别是基金的大单买入进行了分析,其实运作大卖单的过程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基金卖出筹码有几种原因.比如研究员认为股价涨幅已经到位,比如大盘趋势向坏,比如行业前景暗淡,比如上市公司有利淡消息,比如应付赎回等等。

    但在做出这个决定前仍然是研讨等一系列决策过程,一旦卖出指令单到了交易员手里,接下来的卖出过程
与当时的买进过程几乎是一致的,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己。其结果就是股价在较早的某个时段突然出现大量的连续性抛盘,最后股价甚至列入当天的跌幅榜。随后交投恢复正常,股价也趋于平静,只是除非该股盘中有主力护盘,否则股价都会下一个台阶。

以上我分析的都是基金独立的买卖行为,但如果是一种“默契”的买卖行为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主力通过某种关系说服基金在某一个价位附近接掉一些筹码,那么交易员绝不会急慌慌地去往上打,一定会在约好的价位附近挂一些单子等着约好的筹码抛出来,或者看到有大卖单在约好的价位附近出来就主动买进。反向操作也一样。

    既然说到了基金不妨也说一说私募基金。这类基金一般都挂投资公司的名份,其组织结构非常简单,主要决策者往往只有一二人,它的交易员很多具有真正操盘手的职能。这类操盘手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相对较大的买卖决策权、如果公司决定买进某股100
万股.一般只是大约确定一个价格范围。如果股价上去了而单子没有完成也没有关系,因为更多的情况下操盘手完成单子的质量都是优于原先计划的。
    私算基金的操盘手有一些是拥有公司部分股份的,不过很多也是属于打工性质。这类公司奖惩条例分明,操盘手甚至能够随时计算得出自己的收入,因此工作非常勤恳,任劳任怨,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好。而这类公司的老总一般都与操盘手非常熟悉,相互之间也往往是朋友关系.因此高度的信任感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期望私募基金的操盘手会像基金交易员那样急不可耐地买卖股票。

    了解基金的动向对于我们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基金具有非常强的研发平台,一旦基金大规模进入一家股票一般就意味着该公司的基本而将有不错的表现。也许当时该公司并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相信,基金公司一套完整的决策过程保证了这一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基金也会出错.除了个股方面以外,基金最容易出错的是大势的研判。一旦大盘下跌,所有的股价都会有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因此基金看好的公司即使基本面出现好的变化也会顶不住股价回调的压力,基金毕竞不是主力,很少会主动护盘。

    具体到操作的层面.由于基金之类的大单子只是在完成的过程中影响股价,因此我相信在单子完成以后股价会回归原处。当然.如果是大的卖出单的话最终能否回归原处还取决于盘中主力是否愿意护盘。如果盘中根本就没有主力或者即使有主力也已经是力不从心,那么大卖单完成以后股价是回不上来的。

    根据这一特点,如果手中有筹码而且又正好能够确认是这种大单子在买,那么绝对可以在一个相对的高位先行卖出,一定会有买回来的机会。但如果是大卖单在出货则要小心,因为很可能该般的基本面有问题,而且抢反弹的风险比较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复:*2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券商创设和买回的手法有可能跟上面说的有类似情况

所以要小心他们买完后的走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券商为了注销而买进权证,造成的股价和成交量的形态,跟股票上主力的建仓是两回事。

股票主力建完仓要在更高位置上出货才能保证不亏损或赢利,也有做振荡差价的。

而券商为了注销而买进权证,当他们买完后,如果没有其他大主力,往往权证的买进动力就消失了,就容易形成虎头蛇尾的走势,那种在股价上有用的量度升幅就不会出现,所以对目标权证的创设情况有所了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06-1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实战文章,加分奖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 天

发表于 2006-11-9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 天

超短俱乐部股指家园

发表于 2006-11-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啊!
研究机构/基金的操作手法是很有用的!
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08:38 , Processed in 0.047205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