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法师第二堂公开课:别把技术分析当会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法师终于念真经了。
支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不错...要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灌水捞分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风险与担当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超短俱乐部艾略特波浪看盘

发表于 2006-9-1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线是金,短线是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6-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子,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职业投资人,技术分析始终要摆在第一位,说技术分析没有用的人一定不会技术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法师一出江湖 于 2006-9-16 09:46 发表
老法师第二堂公开课:别把技术分析当会事!!!
技术分析在美国就是过期货,没人在用,一个贻笑大方的理论,不过在亚太市场,还被广泛应用,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先谈谈,技术分析要不要学,答案是肯定的,但不 ...



很有道理。顶一把法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iking_75 于 2006-9-16 11:37 发表
历史是惊人相似却有千差万别,股市是千万个思想整体的结果

:*9*::*9*::*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9-1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市场分析,技术指标都是有缺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8 天

股市捉妖记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6-9-1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技术分析当会事!!!--严重质疑

技术分析是否有用?
转一篇文章供大家讨论。(原文作者是MACD论坛的一位叫做futureswa的前辈)

可笑的不是技术分析,而是自以为了解技术分析,实质对此一窍不通的人,可惜的这类人中往往有很多学者,正统的学院派往往以为他们的博大学识已经足以让他了解“市场”这个怪兽,而实战操作中鲜有成绩骄人者,大经济学家中,除了凯恩斯,有多少个真正能用经济学的知识在股市中获大利呢?可见一斑。

技术分析从初始形成理论雏形,发展到今天,变化不可谓不大,从该文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该作者对技术分析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毫无了解,对技术分析的具体应用更可以说一窍不通——不要以为知道个布林线、金叉死叉什么的名词就懂得技术分析了。

技术分析雏形的形成,是基于一些细心观察市场的投资者的经验总结,一种朴素的统计现象的归纳。在对市场观察点不同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多种理论分支和技术指标。而如今,技术分析已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计算机统计模型等方法在内,数据样本也不再仅仅限于价格、成交量等市场数据,也包含了基本面的数据在内,举个例子来说,假设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某个股票市场,该国经济周期处于某个阶段的时候,某个行业的增长状况平均为15%,如果该行业个股市盈率在10倍以下,之后一年内价格上涨50%的概率为75%。那么,这也是技术分析。类似的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宏观基金的投资操作中。许多对个股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也是类似的概念。也就是说当今的技术分析可以有机的结合基本面状况到市场价格表现在内的一切可以量化的数据。

一句来总结,技术分析是基于统计的原理,找到特征规律,从而指导投资的方法,并非作者所知道的这么狭隘。

该文作者显然只是在批评就市场价格数据本身的技术分析方法,但就这一点而言,我依然认为作者是错误的。

该文作者认为“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方法论”,本人以为,科学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证明技术分析是错误的方法论。相反,科学的发展却推动了技术分析本身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大家能做更多、更广、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原自力学的数学模型被引入和改进,成为资产定价的模型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股市的确有相当多的时间处于随即状态,但也有线性状态的时候,这就是趋势。许多技术指标的正确应用——注意,是“正确应用”,而不是“应用”——恰恰是帮助投资者将非随机部分剥离出来,从而形成获利机会。如果因为摩擦力等外力的存在,就否认物体运动具有惯性,显然是错误的论调。

价格运动的本质是供求关系,这没错,头肩底、头肩顶、价格通道当然不是本质。但该文作者云“技术指标的天生缺陷是由于它没能很好地反映股价运动的本质--供求关系”就大错特错了。价格变化本身就是体现了供求关系的平衡状态,而基于价格的形态分析、指标分析其实就是企图对供求关系当前的状况做出描述,这一点如果该文作者都过哪怕一本专业的技术分析著作也该知道。

该文作者用马钢的两次价格波动做为例子,我看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投资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而大多数人的人性弱点恰恰会被博弈中强势的一方所利用,也就是所谓的指标陷阱。散户是否大量冲入不代表供求关系的实质变化,这也正是近年来衍生出“筹码分布分析”所希望解决的问题。一个真正的技术分析者会怎么操作马钢呢?且不说他在3元启动的时候找到了较好的买入点,即使在3.6元买入,在价格开始回落后也会很快止损认亏。而第二次马钢的行情中,在3.6元突破时,即便下面没有底仓也会勇敢买入。那些价格下跌不知道及时出局,价格突破不知道及时追入的散户,能称为技术分析者吗?

至于这个例子中所说到的50%的准确性,我以为已经很高很好了。试问天下人,有100%成功的投资模式吗?投资者的成功与否不决定于其方法的成功率高于50%,而在于追求每一次投资的风险报酬比。如果有基本的数学常识就该知道,在正态分布的随机过程中,股票价格向上或向下运动0.3元,其概率是一样的,如果向上波动1元,向下波动0.3元,其概率对比就远远达不到50%。而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技术分析得到的信号、阻力、支撑恰恰能很好的辅助这些管理。国外许多著名的基金,其交易的胜算率不过30%——40%,但他们盈利,这就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这些基金中绝大多数是用价格模型在操作的。

假设一个股票从4元跌到3元,然后涨到10元。试问这个过程中,用该文作者所谓的供求关系方法如何投资?4元跌到3元显然供大于求,不然怎么会跌呢?而且到3元的时候恰恰是供大于求的基点,你会买吗?那么回升到4元呢?是随机波动还是供求关系转变了呢?你会买吗?涨到4.5元呢?是随机波动还是供小于求了呢?如果你说是供小于求了?凭什么说是供小于求了呢?谁敢说4.5元100%不会形成顶部?如果说突破前期高点证明了供小于求,那不又是技术分析了吗?

至于该文作者举例所说的布林线到上限抛之类,请问,你真正看过关于布林线的书吗?如果说没有,建议你去看看在发表高论。如果说看过了,那我只好“哈哈哈”了。价格到布林线上限抛下限买、RSI金叉买死叉抛什么的,如果这就是该文作者所说的技术分析,的确,就算有100个亿,也会很快亏光。

还有就是那些所谓股评家,他们和专业人士是不能划等号的,即便他们自称“专业人士”。

技术分析是艺术,像中医,中医学不好也给人看病,大多数是庸医,而少数精通者就是神医。
技术分析也是科学,是对市场进行统计分析的科学,技术分析和伪技术分析,正如科学和伪科学。

因此,可笑的不是技术分析,而是对技术分析进行无知的评论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前方有雾 于 2006-9-16 14:3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18 天

股市捉妖记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6-9-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聪明还是猪聪明

辩题:人是否比猪聪明
正方:说猪笨的“人”
反方:猪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人比猪聪明。人为万物之灵,人类早已直立用两条腿行走。不幸的是猪仍用四肢爬行。猪只知吃喝拉撒睡,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反方:“对方辩友首先犯了个逻辑性的错误,认为聪明与否应按腿的数目来判断。请问,两条腿的鸡,是否就比四条腿走路的猴子更聪明?“其次要感谢对方辩友对我们的赞美。说我们是寄生虫,正是因为人在伺候我们,不正说明我们比人聪明吗?在你们人中‘大款’和伺候‘大款’的谁更聪明?如果你们伺候愚蠢的寄生虫,不正说明人太愚蠢了吗?况且‘管他虚度多少岁月’‘何不游戏人间’不正是你们在大唱特唱的吗?为什么到了我们就变成了愚蠢了呢?这公平吗?

  正方:“对方不要歪曲我方观点我方指的是猪浑浑噩噩,不善思索。人却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

  反方:“对方辩友大言欺人,说什么人知善恶辨美丑。请问吸烟有益还是有害?吸毒是美还是丑?黄色书刊音像三陪卖淫是善还是恶?这些不都发生在人身上吗?谁见过猪口叼万宝路、吸食海洛因?虽然猪姑娘个个比人小姐体态更丰满,可谁又见过我们卖她们的裸照?明知有害而偏要身体力行,不是蠢又是什么?况且现在流行的是 ‘难得糊涂’,可见‘糊涂’即聪明。‘难得’的我们都做到了,不是最聪明吗?

  正方:“可你们的结局多惨,一刀……”

  反方:“你说的不错,这正是我们聪明的地方。一刀下去,立时归天,何等痛快!我们看尽了朝阳夕日,赏尽了春花秋月,那‘健康死’不是比‘安乐死’还快活吗?只有最聪明的人才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过把隐就死。’”

  正方:“可你们不懂爱情。”

  反方:“我们想爱就爱一次,爱完就走人,多么潇洒。这也没误了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呢?‘爱情’把诗人作家歌星影星折腾的死去活来,可偏偏‘爱情’不离口的离婚率最高。你们懂得‘爱情’,可为什么老唱‘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这爱谁能说清楚’‘爱得稀里又糊涂’?为‘爱情’流泪、失眠、发疯、上吊、杀人就聪明吗?”

  正方:“人最善于动脑,如今人发明的电脑比猪脑聪明。”

  反方:“人是爱动脑,可多少人把心思全放在人对付人上。人骗人,人宰人,人害人的现象比比皆是。用假货坑人,用假药害人,用假酒杀人。偷窃,劫道,凶杀,更不用说贪污受贿,不都发生在人身上吗?你们不但卖猪,而且拐卖人。这些勾当谁见猪干过?”

  正方:“这是个别现象,我提醒对方辩友不要以偏概全。”

  反方:“我也提醒对方辩友,‘你们劳教所里关的是人,在监狱里押的是人,刑场上枪毙的还是人。可无论劳教所监狱还是刑场却连一个猪影都看不到,人不是比猪聪明吗?请对方回答:世界上最最愚蠢的事是不是人干的?’”

                   辩论中断,观众席大哗。

               主持人宣布:辩论结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老法师一出江湖 于 2006-7-28 16:54 发表
老法师给你们示范一下,我是如何做股票的,000157不到14老法师不发任何贴。
不到14,我闭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分析是历史经验总结,岂能无用论?应该是对后市判断的要素之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1 天

发表于 2006-9-1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靠!
老法师改口说模糊的,无法操作的,听了却舒服的,大家就叫好!
这就是事实,大众为什么必亏的事实!
无法操作,却认同,具体操作起来,迷懵中就套住了!再割,再套.
大盘是用心和经验来看?典型的废话呀,自己的钱买卖,谁不是用心和经验看?!
技术只能当参考,怎么过参考法?你自己参考下试试?要各位自行参考?又是废话呀,自己的钱买卖,谁不看技术K线参考?!
应该让他继续说具体的,涨或跌.两种方式对待:正指标,反指标!
老法师看来要改行当股评家了,受欢迎啊,呵呵!

[ 本帖最后由 股市画家 于 2006-9-16 15:32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票干了我 于 2006-9-16 10:20 发表
老法师就是语出惊人,短线也看基本面,最后被迫中长线.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08:36 , Processed in 0.03261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