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 上市公司谁会踩雷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xx18
浏览:1156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又是一年3·15 上市公司谁会踩雷
2020年“3·15”晚会,将于7月16日晚8点在央视财经频道现场直播。受疫情影响,今年“3·15”晚会延期播出,但“3·15”晚会的名称没有变,初衷没有变。今年“3·15”晚会将仍然秉持担当消费领域瞭望者的使命,守护公共利益,建设美好生活。 2020年“3·15”晚会。晚会主题定为“凝聚力量、共筑美好”,就是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和每一位消费者的力量,用法治的力量构筑良好的经济生态,保民生,促消费。今年“3·15”晚会将积极关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消费模式。它们在不断拉动消费,增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新动能的同时,也需要构筑更为公平、阳光、完善的市场环境,让生活更加美好。到今年,“3·15”晚会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3·15”晚会一路见证中国经济的成长、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变革、法制监管的完善。从打假曝光,维护百姓消费安全,到关注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它始终守护在消费者身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的每年固定节目,自1991年第一届起至今,央视3·15晚会来到第三十个年头,其间小至辣条生产商、垃圾短信群发公司,大如苹果、尼康、中国移动、饿了么等国内外知名公司,都曾被3·15晚会曝光。
曾被点名的公司此后命运各异,有的公开道歉后继续经营,并逐步成功上市,有的则选择抽身资本市场,离开公众视野,而有的则“关门大吉”。
去年3·15晚会点名“探针盒子搜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对直接、间接持股相应公司或属于该领域的上市公司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探针盒子”可以通过用户手机无线局域网迅速识别出用户手机的MAC地址,搜集个人信息,甚至包括婚姻、教育程度,收入等大数据个人信息。新三板企业璧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璧合股份833451.OC)的“招财喵”探针盒子则被指属于这类盒子。虽然璧合股份于去年3月17日公开澄清和“招财喵”产品并无直接关系,是财务投资,然而,璧合股份的两家上市公司股东蓝色光标和科大讯飞的股价依然受到事件的影响。在去年3月15日至5月24日间,蓝色光标股价从5.48元/股下跌至阶段低位3.91元/股,累计下跌28.6%,市值蒸发28亿元;而在同样的时间区间里,科大讯飞股价也从35.62元/股,下跌至28.63元/股,累计下跌19.6%,总市值蒸发150亿元。 2014年,3·15晚会点名上市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高鸿股份000851),称其泄露个人隐私。 2014年3月19日,高鸿股份披露公告公开致歉:公司在开展移动应用推广业务中,通过“大唐神器”安装的三个后台应用程序收集IMEI、MAC地址、手机型号和应用软件列表等信息,此事项属实。由此给用户带来的影响,公司在此深表歉意。3·15晚会播出后的下一个交易日3月17日,高鸿股份股票宣布因媒体报道而停牌,后于3月20日复牌当天大跌6.60%,报8.06元/股。此后高鸿股份股价进一步下跌至2014年5月12日的阶段低位6.31元/股,虽然逐步震荡回升至10元/股以上,但年尾回落,最终当年收于7.96元/股。 2017年,央视3·15晚会瞄准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北京互动百科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互动百科835799.OC),称互动百科是“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公司通过收取费用创建百科词条服务并涉嫌发布虚假信息。 据央视报道,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调查发现,互动百科上有些词条很奇怪,“被誉为神丹妙药”,不仅能“美容壮阳”,甚至还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互动百科业务员曾对央视记者表示创建一个医生或者是医学专家词条一年1980元,不需要行医资格。而在缴纳了1980元之后,这个记者虚构的老中医成功登上了互动百科,个人简历、科研成果、专业特长一应俱全。 3·15晚会当晚,互动百科下线涉嫌违规的相关内容,并公开致歉,同时对相关业务的违规业务人员进行了立即停职、调离岗位等处理措施。3月16日,互动百科披露公告称,经过自查,公司发现此次事件为个别员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公司管理存在部分漏洞。目前,公司已经升级了词条内容审核标准,全面排查网站词条内容,重新审核客户资质,已下线词条业务。 2018年10月,互动百科收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认定,互动百科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金额合计26.898万元。 互动百科随后无法在2018年按时披露半年度报告,并于2019年1月终止在新三板挂牌。自此,约两年时间,互动百科抽身资本市场。
3·15晚会三十年主题标语 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华工商时报社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这也是央视首届3·15晚会。 在1991年至1996年间,3·15晚会还没有专属的主题标语。在此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3年10月31日正式出台。 1997年,3·15晚会第一次有了公开的主题标语——世纪的力量,随后在1998年至2006年间,晚会主题分别被定为“为了农村的消费者”“在法制阳光下安全健康地消费”“我们共同的事业”“生命和安全”“共筑诚信我们在行动”“净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质量”“健康秩序健康生活”“健康维权”以及“我们的心愿”。 在2007年至2016年间,随着晚会主题标语从“责任和谐”到“消费新生态”,晚会关注的内容也逐渐多了新消费的业态。 2007年,3·15晚会曝光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而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饿了么、车易拍等互联网新消费业态曝光于荧屏前。 在此期间,《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3年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正式颁布实施,消费隐私权首次被提及,新增内容还包括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要承担责任、遭遇消费欺诈的人可以获得最低500元赔偿、“退一赔一”的惩罚性赔偿提高至“退一赔三”、网购商品可以获得“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保证等。 在2017年至2019年,3·15晚会主题标语分别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共建秩序共享品质”和“共治共享放心消费”。晚会在继续关注传统消费领域的同时,也保持对新兴消费领域的跟踪,如“消费预警: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等。 2020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标语是“凝聚你我力量”,这次晚会不知道将对哪些行业、企业进行曝光,上市公司的公关部一定都在关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