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2639|回复: 1

[大盘交流] 没想到,电票首现十亿级风险事件 电票也爆出13亿诈骗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3 天

炒股要低调股市捉妖记超短俱乐部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16-8-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电票首现十亿级风险事件 电票也爆出13亿诈骗案!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xxx18 浏览:42639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MACD直播室 金融群英会

群组家园›大盘交流›金融群英会›






没想到,电票也爆出13亿诈骗案!三银行谁是“李鬼”?


  导读
  没想到,电票也爆出13亿诈骗案!三银行谁是"李鬼"?

  电子票据现首现风险大案: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枪
  媒体曝10亿电子票据案 工行回应报道不符合实际
  电票首现十亿级风险事件:真假同业账户疑云

  没想到,电票也爆出13亿诈骗案!三银行谁是"李鬼"?
  今年以来,票据大案频发,近日,一向风控相对严格的国有大行工行也牵涉其中,但更令市场震惊的是,这次案发的领域不是纸票,而是被普遍认为安全系数高的电票。

  有业内人士担忧,此案一出,或许会对监管部门力推的电票和正在抓紧筹备的票交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此电票案东窗事发的关键其实并不在票据本身,而是其背后直指的同业户和电票代理接入机制。

  各执一词,究竟"李鬼"是谁
  8月11日,有媒体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和公章,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设了河南焦作中旅银行(下简称"中旅银行")的同业账户,并以中旅银行为承兑行,利用工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具13亿电票,最后,该电票辗转到恒丰银行转贴现。

  券商中国记者对此向恒丰银行求证,恒丰银行方面表示确有此事,不过转贴现的最终规模还在核对。恒丰银行方面称,近日,该行在内部的票据风险定期排查中发现了此笔票据业务存在疑点,于是就向承兑行中旅银行进行核实;中旅银行否认承兑此票据,并表示从未在任何机构开办过电票系统代理接入业务。恒丰银行随后便向警方报案,并把相关情况报送监管部门。

  "我们当时做这笔转贴现业务时,也没想到会遇到被骗的情况。相比于纸票,电票还是比较规范的,而且这个票据的开户行是工行,有大行的信用背书,当时觉得还是挺安全的。"恒丰银行内部人士称。

  但万万没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根据目前涉事各方的回应看,都在各执一词,令此事更加疑点重重。一位不愿具名的中旅银行高层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行已就此事召开专门的会议讨论,但此事"自始至终与中旅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有人假借中旅银行的名义,用假材料在工行开立同业账户,有报道中所说的离职员工其实根本不存在。"该中旅银行高层称。

  由于事情影响较大,工行迅速作出回应。工行表示,近日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工行与目前媒体所述的票据无任何交易关系,既未承兑,也未出票,未参与该批票据的任何流转环节,目前,工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根据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下称"178号文"),"执行同一银行分支机构首次开户面签制度,由开户银行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亲见存款银行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在开户申请书和银行账户管理协议上签名确认"、"认真审查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身份证件的真伪"、"至少采取下列2种方式对存款银行开户意愿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一是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存款银行一级法人进行核实;二是到存款银行上门核实或者通过本银行在异地的分支机构上门核实"。

  因此,工行是否认真落实开户材料和电票开具材料真实性的审核,以及所谓的"假冒中旅银行名义"之人为何可以拿到中旅银行的核心材料在工行开户,则成为此事值得深究的焦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恒丰银行是转贴现,其对手方究竟是哪家银行也令外界好奇,有消息称,是承兑行中旅银行先贴现了自己的票据,然后再转贴现给恒丰银行,不过,上述传闻尚未得到证实。

  票据诈骗防不胜防
  由于电票的规范化和电子信息的可追踪性,使得央行力推在未来几年全面实现商业汇票的电票办理,但此次电票诈骗案的曝出,打破了电票"零案件"的记录。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与此前发生的多起纸票诈骗案相似,本次电票诈骗案的起因并不在于票据本身,而在于其背后同业户管理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机制的行业乱象。

  开立同业账户是进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前提。根据央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机构(含信用社、财务公司)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有直接接入和通过接入机构以代理接入方式接入两种途径。目前中小银行主要是以代理接入的方式对接ECDS系统,并只需在代理接入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签订《网上银行服务协议》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服务协议》即可。

  因此,如果代理接入银行对开户材料审核不严,或是一些中小银行把开户材料卖给票据中介而不对账户监管,即便是实现票据交易的电子化,也难防此类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工行电票案事发后,已引起其他银行的警觉。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一些大行已开始进行电票业务自查,由于ECDS系统可以代理接入,使得承兑行和开户行可以不是同一主体,从而增加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有大行要求,各分行在买入时必须留意电票票面承兑行一栏是否与开户行一致,并对库存电票的承兑信息进行梳理。(券商中国)

电子票据现首现风险大案:工商银行、恒丰银行中枪
  票据专家赵慈拉对澎湃新闻表示,工商银行廊坊分行这一事件并不能反映电票系统存在漏洞,只是由于工商银行对同业户开立没有严格审查引起的。 网络资料在今年纸质票据大案频出之际,一直被视作安全性更高的电子票据也爆出风险。
   澎湃新闻从恒丰银行了解到,恒丰银行通过定期的风险排查,几天前发现由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具、恒丰银行青岛分行所转贴的电票现存在风险,于是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警,并向逐级银监部门汇报了此事。对于具体涉及多少金额,恒丰银行暂未给出回复。

  澎湃新闻从多个票据中介处了解到,河南焦作中旅银行离职员工冒充该行工作人员身份,伪造该银行相关资料及印鉴,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用假公章开设了河南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户。有中介称,问题的关键在于,工商银行廊坊分行没有严查法人是否签字就开设了同业户,以工行电票接入系统开出了30个亿的电票,其中恒丰银行转贴现了其中的13亿电票,另一说金额有20亿。

  恒丰银行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自己是因为信任国有大行背书的真实性,而且是对电票系统的信任才转贴此票。对于网传的恒丰银行贴现业务全停,恒丰银行对此表示否认,贴现业务仍在正常进行。

  中旅银行表示他们也是受害者,并且并不知情。澎湃新闻从中旅银行了解到,他们是8月10号由恒丰银行通知后才知道这件事,目前为止并不知道这个冒充是中旅银行的员工是谁,也不知道具体金额。中旅银行票据中心表示他们尚未建立电票系统,也没有在工行使用过电票接入系统。

  焦作中旅银行的前身是焦作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更名,2012年10月引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对于市场传闻,工商银行河北廊坊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媒体的报道不符合实际。近日该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

  不过当澎湃新闻进一步追问资金异常变动具体所指时,工行未给出回复。

  澎湃新闻从市场人士初了解到,从今天开始,所有银行都暂时停止了电票代理接入系统。占据市场90%份额的工行称,目前正在处理问题,并不是永久停止了该系统。对于市场上尚存的来自代理接入的存量电票,大部分银行也停止了与代理接入的电票进行交易。据中介介绍,市场上开设代理电票接入系统的银行只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今年以来,纸票频频爆发风险事件,涉及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宁波银行和广发银行等,对于一直被视作安全性极高的电票风险案件的曝光,业内人士认为,这起风险并不能反映电票系统存在漏洞,只是由于工商银行对同业户开立没有严格审查引起的。

  票据专家赵慈拉对澎湃新闻表示,工商银行廊坊分行这一事件并不能反映电票系统存在漏洞,只是由于工商银行对同业户开立没有严格审查引起的。同业户开立是票据交易的源头,如果源头就缺乏管理,无论是纸票还是电票都会出问题,“电票交易系统本身并没有问题,这一事件也无法证明是电票系统出了问题。”

  同业户出现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小银行的账户出租给票据中介,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就在小银行;二是不法分子冒用了身份在大银行开设了同业户,大银行没有严格审核同业户的真实性,责任就在大银行。本案就是第二种情况。

  对于同业户真实性,在今年5月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文,下称126号文)中强调“需严格规范异地同业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加强预留印鉴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将本银行同业账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要求银行在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面自查。重点排查同业户、通道业务、消规模业务、会计记账漏洞等行为。

  赵慈拉分析,按照126号文的规定,工行应在6月30日前就完成同业户的排查,而且在排查同业户的过程中,如果致电开户的中旅银行,应该能够核实是否开设了同业户,不至于现在爆发风险事件。

  赵慈拉分析,纸票的问题是由于交易模式存在问题,所以迟早会出问题,只是哪家银行出问题而已。据他分析,纸票交易在5个主要环节上容易出现问题:“同业账户”、“回购套回购”、“代理转贴现”、“倒打款”、“代保管”。这些交易环节容易被中介渗透,导致了必然会出现风险事件。

  而电票系统在制度设计上则不存在这样的天然缺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5月份在一场论坛上指出:“目前纸质票据交易的真实性和票据的真实性都容易发生问题。纸票克隆、复制等票据案件非常多。但电票系统截至目前尚未发生一笔案件或欺诈。电票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每个点所在的位置都非常清晰。“(澎湃)

 媒体曝10亿电子票据案 工行回应报道不符合实际
  更新21:50:
  据财新报道,工商银行廊坊分行代理签发了20亿河南焦作中旅银行开出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买入后,其中13亿转贴现到恒丰银行上海分行,6.5亿转贴现到邢台银行。

  更新于20:40:
  据澎湃新闻和新京报报道,对于市场传闻,工商银行河北廊坊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相关媒体的报道不符合实际。近日该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

  编者按:
  今年以来,面对大案要案频发的票据业务,监管部门提出三年内用电票代替纸票,因电子票据一度被认为是票据行业安全城池。然而,就连电票业务也出事了。

  第一财经报道称,河南焦作某城商行离职员工疑伪造该城商行相关资料及印鉴,在某国有大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承兑业务,开立该行承兑的虚假电票,虚假承兑总量高达30亿,已贴金额2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也报道了这起案件,并指出涉事银行为工商银行廊坊分行。该行被人以工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出了13亿电票。

  本文作者为宋易康,原文刊发于一财网,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票据行业又出麻烦了。一度被认为是票据行业安全城池的电子票据,近期也爆出了巨额风险事件,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票据业内人士处获得消息,本次爆发的电子票据案是焦作某城商行离职员工冒充该行工作人员身份,疑伪造该城商行相关资料及印鉴,在某国有大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承兑业务,开立该行承兑的虚假电银。该人员贴现后,通过山东某股份制银行青岛分行过桥卖出,虚假承兑总量30亿,已贴金额20亿。另有消息称开出13亿银行承兑电票。上述山东某股份制银行已经报案。

  记者从上述国有大行多位内部人士处获悉,近期该行确实涉及电子票据风险事件且案件正在调查中,该行电票接入系统已经暂停整顿,而贴现业务照旧。一位内部人士指出,"行里交代此事不能对外说。"另一位消息人士则透露:"确有其事,但上述涉案金额及涉事方可能不完全准确。"
  自年农行北京分行爆出39.15亿票据窝案后,先后有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涉案金额9.69亿),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金额7.86亿),龙江银行(涉案金额6亿),宁波银行(涉案金额32亿)等先后爆发票据风险事件,从已有的公开数据看,涉案金额已经超过100亿。而此次电票风波爆发后,无疑将再次刷新纪录。

  同业户乱象仍未根除
  记者梳理此前案件发现,无论是农行上演的"票据换报纸",还是此次电子票据案,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大多不是票据本身,而是操作管理环节。业内人士指出,一味强调电票安全性高于纸票,只停留在票据真假层面,如果操作管理没有改进,纸票就算全部换成电票,风险一样发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上半年票据行业上述纸票风险事件不断,多家银行都按照银监会的23号文要求严格控制纸票业务,导致纸票大量萎缩。而在此背景下,电票被银行和监管层寄予众望。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5月份在一场论坛上指出:"目前纸质票据交易的真实性和票据的真实性都容易发生问题。纸票克隆、复制等票据案件非常多。但电票系统截至目前尚未发生一笔案件或欺诈。电票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每个点所在的位置都非常清晰。"
  但此次爆发的电子票据案无疑给银行和监管层敲响了警钟,电子票和纸票一样有问题,且手法还有相似之处,就是被监管部门多次警示的"同业户"乱象。上述某国有大行票据内部人士对记者指出,同业账户问题是本次电子票据案的风险爆发点,目前该大行电票接入系统已经暂停整顿。

  记者此前采访某国有大行分行票据业内人士,她分析称,所谓同业户,一般是指户名和账户所在地不是同一个,村镇银行往往被票据中介"包养",票据中介给同业户一年开很高的报酬。票据中介跑到大银行开一个村镇银行的同业户,村镇银行对账户是不监管的,中介随时可以划款。

  同样的手法被用到了此次的电子票据案中。虽然电子票中没有假票的说法,但是如果开具票据的账户是假的,电票就无所谓真假的问题了。

  对于同业户的规范,今年5月,央行与银监会已经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126号文),其中一条便是直击票据业务中的"同业户"乱象。

  126号文重申,"需严格规范异地同业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加强预留印鉴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将本银行同业账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此外要求,开户银行和存款银行应按月对账,对账发现同业账户属于虚假开立或者资金流水异常的,应立即排查原因,对存在可疑情形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监管部门报告。"每月对账,意味着同业户将退出历史舞台。"上述大行分行票据业内人士称。

  但同业户乱象收敛未能如愿。此次电子票据案"东窗事发",还是通过同业账户,利用代理接入系统对同业户无门槛接纳,使风险发生。

  电票系统代理介入有漏洞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电子票据风险事件从爆发到报案经过了长时间间隔,为何能够长时间不被承兑行发现?这说明电票系统代理介入也有漏洞。

  票据网介绍称,所谓电票代理接入,即村镇、三农接入大行电票系统。出票人是大行,但是承兑人却是村镇、三农。有时候会出现一张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开出比村镇银行自身净资产十倍以上的票。

  电票与纸票不同,根据央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机构(含信用社、财务公司)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银行机构直接接入ECDS,二是银行机构通过接入机构代理。

  根据银监会2015年报告,目前有395家机构直连了ECDS系统,这相对全国4000家存款机构是非常少的。可见这些年很多行是通过代理接入方式连接ECDS系统。

  在本案中,便是通过伪造的相关资料及印鉴,在某国有大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承兑业务,开立该行承兑的虚假电银。由于代理模式中需要接入行承担的责任少,所以如果出现问题,有代理行帮助解决和承担。

  但事实运行中,有了同业户,电票代理接入审核就是虚化的。多家银行为竞争接入业务,各分行在材料审核等方面必然会有走样的情况发生。业内人士指出,如承兑行在其代理接入系统中能较好地预警下属行通过代理接入系统的出票问题,以及对出票的审核程序进行控制,将会很好地限制问题电票的发生。(.一.财.网.)

电票首现十亿级风险事件:真假同业账户疑云
  今年以来,票据业务风险逐渐暴露,大案频发。为此,监管部门提出三年内逐渐用电票代替纸票,并酝酿成立票交所。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多位从事票据业务的人士处获悉,风险管理相对较好的工商银行也卷入了票据风险事件,并且涉事的就是电票业务。

  关于事件的具体细节,市场上有多种说法,记者多方采访,多个知情人士透露了大致脉络,有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和公章,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开设了河南一家城商行"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账户,以工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出了十亿级数额的电票。这些电票开出时,采用了多家企业作为出票人,代理行为工商银行,承兑行为焦作中旅银行。最后这些电票辗转到恒丰银行等贴现。近期,恒丰银行发现问题后已经报案。

  焦作中旅银行办公室于8月11日上午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回应称,系有人利用虚假、伪造的印鉴和公章,冒用该行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在8月11日晚间,焦作中旅银行再次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期我行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我行证照和印章的手段,冒用我行名义在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同业账户,并违法办理签发电票业务。

  该行表示,"截至本声明刊发之日,我行从未签发电票,也从未委托他行代理签发电票。不法分子冒用我行名义实施的行为与我行没有任何关系,我行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也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予以严厉打击"。

  8月11日,恒丰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也是受害者。而且电票系统很规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工行作为国有大行代理开出的票据的真实性。这事也是我们自己主动排查时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们已在第一时间向上海警方报案,并向监管部门逐级汇报了情况。"
  工商银行河北廊坊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应却表示,近日该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焦作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情况。该行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目前,三方各执一词,市场也有多种传言,但真实情况仍有待相关部门调查。

  真假"同业户"疑云
  三方的回复的分歧焦点在于,同业户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又是如何发生的?

  焦作中旅银行办公室一位女性工作人员于8月11日上午11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未开展过电票签发业务,也没有和工行合作过。我们业务部门接到电话已经核实过了,是有人利用伪造的印鉴和公章,冒用我们的名义。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具体情况我们已经积极跟监管部门汇报了。"也有消息称,利用虚假材料开户的人是焦作中旅银行的离职员工,此前就对该行情况非常熟悉,甚至知道该行印章暗记,因此伪造的材料和印章很逼真。不过,上述焦作中旅银行女性员工回应称:"这我就不清楚了,一切还在调查中。"
  另有知情人士认为,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在为"焦作中旅银行"开立同业户时,可能未严格进行法人面签,导致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材料成功开户。

  对此,工行方面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焦作中旅银行的说法,关于票据代理业务相关协议的公章是假的,办理业务的人员也已从该行离职。但根据规定,办理这项业务需要焦作中旅银行的开户公函、营业执照、金融机构许可证、基本户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等一整套资料。"
  工行人士称,"更为离奇的,开立代理接入账户的机构到焦作审核时,这些所谓的'假员工'是在中旅银行的办公大楼里接待他们的。同时,该代理机构为了进一步确认,还拨打了焦作中旅银行在当地其他银行同业预留的固定电话,结果不仅能拨通而且还对查询的事项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对于工行的回应,8月11日18时,焦作中旅银行办公室同一固定电话,另一男性工作人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工行说的话,是真是假我们没法确定,调查结果出来后我们会统一回复。"
  工行支行无开户资质?
  8月11日,票据专家赵慈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事的症结不是出在电票系统的电票账户上,而是同业账户的问题。电票账户无法独立存在,必须要绑定一个同业账户或是企业账户。如果企业结算账户不真实的话,此类问题同样会在企业电票账户上发生。"
  8月11日,也有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电票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防范纸票中的票据毁损灭失、丢失、有人刻意伪造变造票据等风险,但票据出现问题很多都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人的问题不根本解决,票据风险漏洞很难堵住。"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最近可预见的是,监管部门或将对同业账户开刀。还有一些出现风险的事件,是由于部分小银行管理不严,甚至把同业户出借给中介机构使用所致。"
  关于同业结算账户,央行曾于2014年6月末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 【2014】178号,下称"178号文")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根据178号文,同业银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境内其他银行开立的、与本银行或者第三方发生资金划转的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

  按照用途又分为"结算性"和"投融资性"两类。结算性账户是指用于代理现金解缴、代理支付结算等支付结算业务的账户;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是指用于同业存款、同业借款、买入返售、同业投资等融资和投资业务的账户。

  同业账户可以"异地开立"。不过央行明确规定"开户银行为存款银行开立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当为开户银行二级分行及以上营业机构。支行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得作为投融资性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也不得为异地(跨县市)存款银行开立同业银行结算账户。"有两位票据从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工行开设同业账户的具体机构是廊坊分行开发区支行,应该不具备开立同业结算账户的资格。"
  同时,央行要求开户银行应当提高对同业开户的审核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开户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存款银行开户意愿真实性进行审核。

  对于工行廊坊分行开发区支行是否具备开立同业户的资格,以及该行是否进行了严格的真实性核查,并进行面签,工行方面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躲过同业户排查?
  至于争议中的真假"焦作中旅银行"同业账户,赵慈拉推测,可能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该银行将同业账户出借给其他人使用,另一种情况是有人冒用"焦作中旅银行"的名义进行开户。

  两种不同的方式,赵慈拉认为,"如果是把自己的同业账户出借给他人使用,出借行应该承担票据的兑付责任;如果是被他人用虚假信息资料开户,由于审核不严被冒用的,电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代理行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赵慈拉认为,防范冒名银行机构开户审核方式很简便,可以通过央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向这家银行进行查询,这种核实查询方式是有法律效力的。

  赵慈拉还表示,对于同业账户,央行和银监会公布的126号文也要求进行排查,并且排查在今年6月底已经结束了。"如果是中旅银行的账户是出借,他们自己应该排查并暂停这种情况;如果账户是冒名开的,工行也应该排查得到。"
  央行也要求,至少采取两种方式对存款银行开户意愿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一是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向存款银行一级法人进行核实;二是到存款银行上门核实或者通过本银行在异地的分支机构上门核实。

  电票代理接入或暂停
  除了银行间"同行户"开设和管理的乱象,本案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电票系统的代理接入。

  据悉,电票系统(ECDS)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是直接接入的,也有的银行是通过其他大型银行代理接入的。银监会2015年的报告显示,目前仅有395家机构直连了ECDS系统,其他的上千家中小银行都是通过代理的方式接入。

  而工行就是做代理接入业务比较多的银行之一。

  前述票据从业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小型机构都想通过大银行的代理接入,因为中小型机构,特别是区域性银行,同业和它做业务时还是有所顾虑,但通过大行代理接入后,这些小型机构的信用就提升了不少。不过出了这个事以后,有传言监管部门将叫停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恒丰银行人士也在回应中表示:"电票系统很规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工行作为国有大行代理开出的票据的真实性。"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质疑,该案的票据在流转环节存在诸多疑点。焦作中旅银行承兑后立即自己贴现,随后又马上向恒丰银行转贴现,明显具有融资票据性质。其次,这些票据的开票企业大多数是上海企业,却舍近求远到河南焦作办理贴现,显然有悖常理。而作为票据买家的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不仅没有去实地核查,还一次性吃进了十多亿元。同时,买入这批票据的利率大大高于市场利率,明显偏离正常价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0 天

发表于 2016-8-16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4 22:27 , Processed in 0.04863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