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信是一种信仰在战场上,将军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为英雄,霍去病不能,朱德不能,华盛顿不能,巴顿也不能。在商场上,即使最成功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永远纵横捭阖。投资大师们也一样,有时候,信心到最后就成了一种最后防线,是一种信仰。 一个人,面对危机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能否走出阴影,更不知道能否撑得下去。在最危急的关头,他甚至可能一无所有。这时,最需要的不是帮助,而是自己坚持到底的信心。 你我或许知道,恐惧是信心的反面。如果感到恐惧,我们就不会有信心。在感到恐惧的时候,恐惧就会妨碍我们前进,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多疑的人”。 炒股最令人泄气的信息是:炒股人群中80%是亏损者。但又让能振奋的是,还有20%的人能成功。我们总希望成为那部分少数成功者。也因为对自己的那份自信,散户们在股市中乐此不疲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具体到股票操作而言,自信同样是一种信仰。你一定听说过这类炒股人士:强烈看好某只股票,当机立断并在近乎当天最高价买进股票,一两天后股票下跌,忧心匆匆后又果断抛出,但一两个月后,发现这只上涨的股票和起初预期的一样,大涨30%还多。 针对震荡不定的股市行情,我们都会说要当机立断;要临危不乱;要泰然处之,其实这些都是坚定自信的另外一些说法。凡事没有主见、不能坚持正确判断的股民,十有八九是输家。 有时明明是自己熟悉的、经过深思熟虑要想买进或抛出的股票,仅仅凭人家随便说的一两句话,就轻易地改变自己原来的打算,如果不能克服这种幼稚病,还是远离股市为好。 自信体现1:不迷信炒股就是炒心态,心态要靠自信,自信要从自己长年坚持的操作方式中获得,迷信高手,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炒作方式,也很容易滑落到不自信的道听途说上来。 通过对比30多位投资大师各自的成功经验,我们有理由认为,不论何种买卖手法,本质上没有任何对错之分。基础分析、顺势操作、逆市操作、成本分析、技术指标选股、纯成交量分析、纯价格分析等,各有各的道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有没有对这些方法中其中的一种进行过长年累月地研究,通过自己不断地试错,不断的总结,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 我们都知道炒股需要好的心理素质,但好心理素质应该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只有坚信自己的能力,坚信炒股能带来收益才会变得更加自信。 我们的总结是:炒股须有灵魂,灵魂来自自信,自信来自正确理念。 自信体现2:不要怕失去机会
顶级营销人员在推销新技术时会说,购买他们的产品,就是购买赢的机会;不购买他们的新技术,就失去机会,等于失去了成功。在股市中机会是否也那么重要呢?炒股没有终点,我们要告诉大家:自信的另一强有力的支撑信条其实是:不要怕失去机会。
没有哪个重大市场运动会在一天或一周内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发生、发展、终结的整个过程。 在投机中一个害怕失去机会的人,就会错过机会!人性往往这样,太专注于害怕失去机会,就会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机会。这时我们处于期待状态中,而不是思考状态,所以,不明了或忘记了自己等待的是怎样的机会,没有使自己处于一种局外观状态。 在市场不明朗,或自己看不懂,或市场表现总是与自己的判断相左或不合拍的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保持冷眼旁观,学会放弃和场外观望,这是炒股的一种至高境界。我们要提醒,尤其是要放弃哪些自己不能把握的,不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 自信体现3:乐观精神 如何做坚定的乐观主义者,彼得·林奇的超越熊市观,杰出基金经理马克·默比乌斯等人的乐观精神值得借鉴。 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逐渐觉得好时光永不再来了。他们不能透过悲观绝望的迷雾看到沉沉雾霭之后即是光辉灿烂的未来。每当此时,彼得·林奇就会出来喊话,他说:如果你买入证券,并持有到经济繁荣时期来临,那么,对国家未来抱有基本的信心,便会让你取得成功。 1997年8月,亚洲金融风暴肆虐,大多投资者纷纷撤离,人人自危。然而,马克·默比乌斯,这位支配着拥有130亿美元的坦普尔曼新兴市场基金的总裁却做出了惊人的逆势之举。他解释说:“我们恰恰是因为泰国股市在实质性地走低才毅然向这里进军的。相比牛市,我们更爱熊市。当看到股市强劲上涨时,意味着我们可能很难寻觅到投资的良机。” 默比乌斯如说:“当听到天灾**、经济萧条或者是革命爆发这些消息时,就意味着我们的机会来了。” 能在经济萧条时保持乐观,这是成就投资大业的必要心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