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000|回复: 5

[大盘交流] 2012年的投资碎片(一):标准与选择——方法论之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 天

发表于 2012-12-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的投资碎片(一):标准与选择——方法论之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kongshan 浏览:15000 回复: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2年的投资碎片(一):标准与选择——方法论之殇——“不论意图如何高尚,我们认为只有结果才是检验的标准。”

■标准与选择——方法论之殇

标准与选择间的博弈似是永恒的主题——基准利率?“相机抉择”还是“泰勒法则”?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标准对应着确定性和稳定静态,而选择对应着不确定性、风险与波动。在投资领域中,问题无外乎:你的选择(行动)基于什么样的分析?你的分析(认知)又基于什么样的标准?当你的分析系统奠基以后,你的行为会否偏离你的分析?(知行不合一)

交易时——一些选择基于技术分析,另一些则基于基本面。而分析时,一些基于历史对比;另一些的视角则更为演进——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只是先验、经验成分各有多少?这很难回答。

对于分析而言,我是更为偏好演进的视角的,所以《关于美元的预测》以及《美元的分析逻辑》两篇文章,现在看来,实在有些背离我的本性——这也是我为什么对历史基据的分析越来越迷茫的催化剂。元妃发给我的文章,更是让我受困这种心里矛盾,这种矛盾也许源于自身意识形态对演进视角和动态视角的偏好和认定,而排斥了投资分析的那种“标准化”的进程和体系。这样的心理矛盾投射到了我的工作和分析成果之上——当我被要求制定一个宏观研究框架和黄金的分析框架的时候我感到很困扰。当然,我也因此因祸得福,对未来的无知和对过去的怀疑促使我今年的总交易额只占到了净值的50%。当你什么都无法弄明白的时候,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传统的分析方法,我有许多疑问,当我们鲁莽地在拿历史对比各个国家的行业发展进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各国禀赋的差异?有没有考虑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户籍制度、国企本位、不开放的资本项目、带着枷锁的人民币,这些东西可比吗?

当我们在分析估值和增速的时候,行业平均PE真的有意义吗?估值国际化真的是大势所趋吗?汽车15倍的时候我给最悲观下限是8倍,今年最低摸了6倍。拿历史最低PE做底部,难道真的不是刻舟求剑吗?

当我们把投资者的意图投射到黄金之上的时候,避险也好,保值也好,商品性也好货币性也好,这种割裂和分类真的有必要吗?人对黄金的需求必然是稳定的吗?毫不犹豫地揣测他人的意图并投射到可以感知的物理性之上,这是自负还是试错呢?

我想,判断一种分析标准和分析体系的优劣之核心,在于这个体系和标准是否是“拥抱变化”的。如果是动态的,那这标准就变成了动态的选择集,而集当中的构成就是一个个行为选择节点,从而串联起了你的投资历程。从重视预测转变为重视预期,从重视对错转变为重视试错。不过这样一来,标准的意义又何在呢?也许投资分析和交易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静态的标准,而一个可变的动态标准是否就是索罗斯所谓之主客双向呢?你的标准影响的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又反过来影响你的标准。从而使得两者不断优化。

怀疑并敬畏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 天

发表于 2012-12-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估值就是股市所以要存在的价值,模糊的正确也正是估值的魅力。短期内估值高低是相对的,但一定时期内是绝对的。公司内部的爆发增长和市场的增长是两个估值决定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6 天

发表于 2012-12-29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句会让楼主生气的话?
那就是楼主对于如何总结客观规律还一无所知,对于演绎法和归纳法还缺乏基本的体会!对于科学规律的性质还没有一丝知识!
正因为如此,楼主才写出这样的话,怀疑并敬畏着,还发了一团牢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star0720 发表于 2012-12-29 15:48
说一句会让楼主生气的话?
那就是楼主对于如何总结客观规律还一无所知,对于演绎法和归纳法还缺乏基本的体 ...

各抒己见,怎么会生气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6 天

发表于 2012-12-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shan 发表于 2012-12-29 15:49
各抒己见,怎么会生气呢

        人的思维规律,本质上是归纳法的。
        如果这个股票前天上涨了,昨天上涨了,今天又上涨了,已经接连三次,那么大家就会认为他是会上涨的。由于股票的周期较长,达到五六年,如果总结上三次,最少也得十五六年,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能看书,而只能总结自己的经验的话,他是很难知道股市的规律性的,这就是大众亏损的原因所在。
        至于那些技术派别,本质上也是从归纳法来的,他们看到一个股票这个月上涨了,下个月上涨了,下下个月又上涨了,他们就以为这个东西会一直上涨。这就好比蜉蝣,因为朝生暮死,所以它可能以为太阳只能从东向西运转,而不可能知道太阳能从东边继续冒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见识只能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那么他就只能得出这种比较狭隘的规律来,所以才有一个词语说“井底之蛙”,这是比喻空间上的见识短浅的,还有一个词语叫做“鼠目寸光”,是比喻时间上的见识短浅的,至于“朝生暮死”是比喻人的行动上的短浅行为的。
        说到底,无论是技术派还是价值派,都是从归纳法的角度寻找股市运转规律的行为,如果你拿出一年之内的股市运转来分析,只能得到技术派的那类,如果你拿出超过二十年的数据,而且具备比较深刻的思维能力,那么只能得到价值派的那类了。
        不知道我说的你看明白了没?
        所以你如果观察一下,凡是不识字的又不肯广泛学习的,是技术派无疑。凡是那些肯广泛总结意见,广泛涉猎,乐意对古今中外的股票历史进行研究的,无不发现技术派的荒谬之处,转为价值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6 天

发表于 2012-12-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在本质上是什么意思?用在普通商品上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都是因为长期的总结得出商品价格取决于成本这个理论的,没有长期的总结及对这些客观事物的观察,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来。我们说的价值,确实没有那么一个东西,但是我们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价格的运动规律是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正如本来没有水平面这个东西,我们用这个词描述波浪的起伏遵循何种规律,因为有了水平面,我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波浪的运动规律一样。
        那么股市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显然就是取决于企业的价值,那就是企业未来的利润的折现值,或者更科学的说法,是现金流的折现值,如果我们拿来长期的股价运动规律,显然是符合这一点的。但是如果拿来短期的运动规律,正如拿来一天的太阳运动轨迹一样,我们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蜉蝣只能知道早晨晚上,而不能知道春夏秋冬,技术分析派只能知道股价的趋势和反转,而不知道这些趋势和反转是围绕价值波动的。
        因为,我们为什么说动物越老才能变成妖怪?人变老才更有知识?无非是因为这些人经验丰富,能对人生进行更多的总结,在以前那个读书极少的年代,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不过在现在,由于知识的广泛传播,使得年轻人也可以通过书本或者交朋友获得关于历史的经验,从而对更加广泛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7 07:16 , Processed in 0.02983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