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43|回复: 6

央行将动态微调货币政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562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追波逐浪行云流水话投资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09-7-3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将动态微调货币政策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wzq_009 浏览:1843 回复: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注当前经济形势
  据新华社电近日央行相关负责人重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得到有效传导
  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四次有区别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合计调减2-4个百分点。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62和1.89个百分点,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经济主体融资成本。
  在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下,我国经济在今年二季度出现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二季度GDP增速已接近8%,较一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
  在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拉动下,我国通缩预期已明显缓解,通缩与衰退相互强化的风险及时得到遏制。虽然近期主要物价指数从同比看仍处在负值区间,但剔除季节因素后环比CPI、PPI已分别自3月和4月起出现正增长。
  总体看,今年以来,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
  通胀预期有所增强物价应保持在合理范围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上涨,国内资产价格反弹,这些迹象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胀预期有所增强。
  央行调查统计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国内需求继续回升、流动性持续宽裕的情况下,当前通胀预期有所显现。预计物价将会在下半年走稳,并存在反弹可能。
  “美元在中长期内存在贬值可能,会抬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这会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经济学者张其佐指出,货币当局应把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当前外部需求疲弱,国内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仍可能构成价格下行的压力。
  下阶段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他同时强调,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参与人数 1奖励 +30 热心 +1 金币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30 + 1 + 1 2009-8-6 12:44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62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追波逐浪行云流水话投资股市捉妖记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7月27日公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后,银监会昨天又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据了解,《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也将陆续出台。

  监管层针对贷款管理问题密集出台措施用意何在?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上述一系列办法除意在引导信贷结构外,最主要的就是要防控信贷风险。

  ■新规

  控制流动资金贷款流向

  昨天公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将除固定资产贷款以外的其他公司类贷款品种全部纳入其中,强化了上述贷款的流向管理,以减少贷款被挪用的风险。

  该办法规定,“单笔支付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且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或单笔支付未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但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须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所谓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受托支付主要与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相区别,后者指借款人可根据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将贷款资金自主支付给交易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该办法根据流动资金贷款的特点进行了技术性安排。针对循环贷款额度低、滚动使用频繁的特点,征求意见稿规定,“对流动资金循环贷款,贷款人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支付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贷款支付方式”。

  一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与固定资产贷款相比,流动资金贷款由于主要投向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交易对手多而杂,因此银行往往难以监控贷款资金的真实流向,也最容易被挪用。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有利于监控信贷资金的流向。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今年以来银行贷款被挪用购买有价证券、进入股市的现象开始增多,“今年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后,面对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尤其需要有针对性的行政法规加以约束规范,以防范贷款被挪用。”

  ■背景

  银监会本月已四度出招

  公开资料显示,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是银监会本月以来第四次公开强调防控信贷风险。

  7月1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强调,上半年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当前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

  7月23日,对于个别商业银行二套房贷款业务中的各类违规问题,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廖岷表示,银监会始终严格执行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坚持以审慎有效的监管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7月27日,银监会公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记者了解到,银监会今后还将出台《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以规范个人贷款流向。

  ■解读

  有必要重申和提示潜在风险

  兴业银行(42.35,2.50,6.27%)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目前信贷增长史无前例,还可能继续增加,因此监管层有必要重申和提示潜在风险,这就像大人总是会提醒小孩过马路应该走斑马线一样。连续出台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更加明确了监管层“对贷款管理到位”的思路,有利于强化信用风险管理。采用受托支付方式,是因为银行担心借款人将贷款用于银监会禁止的领域,比如股市。

  保证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4.63,0.17,3.81%)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上半年7.36万亿元新增信贷规模的背景下,信贷资金进入虚拟经济已经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这主要表现在股市、房市行情的好转与信贷资金的大批量投放几乎同步。银监会密集出台贷款管理政策,意在保证绝大多数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同时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如果对信贷风险不严加防范,国家实施的刺激经济措施效果就会打折扣。

  贷款管理政策应会顺利实施

  西南证券(20.96,0.30,1.45%)首席银行业研究员付立春:银监会出台的这些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上半年信贷规模与结构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风险,意在给银行外在压力,促进银行确保信贷规模有效、结构合理、风险可控。在“保增长”方面,天量信贷做得已经非常好,现在监管层正将重心转移到信贷结构和风险上。从最近银监会的态度与政策来看,监管层目前对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很有可能会下大工夫推进这些框架性的监管政策。从银行的角度而言,上半年房贷高速增长,现在也需要反思贷款的信用成本,所以银行更容易配合监管层,因此这些政策的实施会相对顺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7-3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深夜声明"含糊不清"

  7月29日晚10点40分,央行在其网站发布新闻稿指出,"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这是央行六天内第三次喊话。与7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对下半年工作重点的部署相比,央行此次明确提出不会重新动用"规模控制"这一行政手段。这无疑令心忧流动性收紧的市场欢欣鼓舞。昨日银行股大幅上涨,暂时带领中国A股走出暴跌阴影。
  "中国意外"再度上演
  现在的问题是,一向信息披露做得相当不错的央行为什么玩起"半夜鸡叫"?为什么要在深夜刊登这么一篇该行副行长苏宁在上海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稿摘要?
  稍知中国金融形势者都明白,央行上海总部并非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中枢",把地方金融形势分析会的内容隆而重之地"移植"到央行网站上,可谓罕见。
  惟一可牵强附会的理解是,形势使然。一位券商分析师在和早报记者交流时戏言,"央行太辛苦了,还要管股市":新股发行资金不够,就增加资金供应,但是新股却涨疯了;一旦出现猛烈一点的信贷收紧传言,股市就大跌。
  可见的是,在央行的上述公告发表前几个小时,由于投资者担心下半年贷款增长可能开始放缓,以及央行可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国A股29日创下了八个多月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并迅即拖累孟买、中国香港等新兴市场大幅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金融危机"全盛"时期,中国股市的大幅突然下跌,也曾引发全球市场恐慌。自那以后,各国金融监管层的协调明显加强。
  "市场化手段引导信贷"
  部分市场人士在勉强相信上述臆测的同时,心头的疑问仍远未消除。
  细心者不难发现,央行昨天的完整表述是"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有识者指出,不用"规模控制"的方法,并不代表不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下半年加强信贷管理应该是常态,而主要手段应该就是公开市场操作。"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不进行规模控制,并不是说不会收紧,很有可能是意味着不会很猛烈的收紧。 "
  鲁政委分析,所谓市场化手段,笼统上应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定向央票等。但如从"不猛烈收紧"角度考虑,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有可能不会用,主要手段也就剩下定向央票和公开市场操作。
  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这可能是央行的一个信号--意思是告诉大家,不启用金融危机前常用的"规模控制"手段,央行也有办法保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目标,比如被曝出的1000亿元定向"惩罚"央票。
  最新的例子是,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招标发行了450亿元3个月期央票。
  为备战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的发行,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410亿元。但本周"形势"似乎急转直下。450亿元3个月期央票加上周二发行的150亿元1年期央票和50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再减去本周公开市场到期的580亿元资金量,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净回笼了520亿元流动性,创下了近四个月来的新高。上次单周回笼量高点出现在4月6日-12日,当周净回笼600亿元。
  监管层屡屡喊话"控制风险"的效果也已有了。据媒体报道,工行、建行已厘定了最新信贷目标,建行控制在全年9000亿元、工行控制在全年1万亿元以内。工行和建行上半年新增贷款分别为约8255亿元和7090亿元,按上述所报道的目标,这两家"巨无霸"下半年的贷款增长空间明显收窄。
  "语义模糊的信息"
  "总体而言,这(指央行的深夜喊话)是一个语义模糊的信息,很容易引发各种解读和误解。"《华尔街日报》昨天如是评论。
  担心中国需求因贷款收紧而萎缩的投资者显然也感受到了"模糊"。当天北京时间晚上开盘的全球商品市场遭到抛售,其中油价更是在美国库存激增消息的打压下,狂泻3.88美元,收于每桶63.35美元,跌幅接近6%。
  或许,央行的两难,才刚刚开始。一方面保增长需要增加信贷,需要决策者三令五申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又需未雨绸缪,毕竟上半年7.37万亿元的天量新增贷款,对央行来说实在不是好消息。
  也或许,央行根本不难,相对当前事实上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何谓"适度宽松",只在决策者的一念之间。从这点上来说,央行面临着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
  观察人士指出,一切视乎经济走势和社会的稳定。决策者的苦心无可厚非,但天量信贷可能加剧中国经济失衡的现实,也不容忽视。
  市场解读
  "央行喊话无损银行股"
  银行股昨引领大盘企稳
  昨日,以金融股为首的指标股再次挽救了震荡起伏的大盘,成为护盘主力。市场普遍把银行股的强势归结为央行网站29日深夜的官方表态。
  软件显示,上证综指昨日上涨55.13点,其中仅建设银行(601939)(601939)、工商银行(601398)(601398)和中国银行(601988)(601988)三大金融指标股贡献的点数就达到24.69点,占44.8%。深成指昨日上涨201.93点,其中仅当天涨停的深发展A(000001)的贡献就高达20.23点。
  在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看来,央行的此番表态意在把握控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度,在希望信贷减缓的同时又希望支持经济恢复,因此要满足这两点,在政策上就不能太极端,只能是微调,寻找调节的平衡点。
  "对于银行股而言,这一政策的影响应该是没有负面效应的。因为央行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价格也在同时走高。"伍永刚说。
  伍永刚指出,银行股的突然发力除了政策面的因素外,前期涨幅相对较小也是原因之一。在过去的两周里,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2.45%和5.73%,而银行板块的涨幅仅为1.42%和2.64%,远弱于同期大盘。
  不过,伍永刚同时提醒投资者,根据央行的最新表述,货币信贷投放的增长将被"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度引导",这难免对股市资金面有一定负面影响。
(杜琴庆 东方早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7-3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将现资金释放高峰

  公开市场仍将在资金回笼和新股发行间寻求平衡
  净投放1500亿!尽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7月份出现微调,但是回笼力度却低于市场预期,资金投放量反比上月增了50%。
  进入7月后,央行在公开市场作出一系列微调:先提高正回购和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然后又恢复一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并且开始加大央行票据发行量。但是,7月公开市场资金回笼量并没有因此立即上升。
  数据显示,该月公开市场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仅比6月份增加了230亿元。与此同时,在7月份内,到期释放的资金量达到8160亿元,回笼量明显低于释放量,公开市场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500亿元。
  新股发行是央行放松资金回笼的主要原因。从时点上看,7月前两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力度并不弱,合计达到4700亿元。但是从第三周起,单周资金回笼量突然猛降至350亿元,而该周恰好是大盘新股中国建筑发行,仅该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410亿元,占了全月的95%。
  就在公开市场继续向市场投放资金的同时,即将到来的8月份则将又是资金释放的高峰。
  下月公开市场到期释放资金量达到7150亿元,维持今年以来资金释放量的高位水平。再加上债券市场8月到期兑付量,则8月份释放出的资金量将达到8500亿元。
  流动性在8月份高位释放,无疑表明央行还将在公开市场继续回笼资金。但是,大盘新股在8月份的继续发行,则意味着公开市场还需在资金面上维持一定的宽松度。由此可见8月公开市场还将在资金回笼和新股发行之间寻求平衡。
  照此看来,自7月开始微调并未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可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微调没有成效。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以一年央行票据为代表的货币市场收益率水平整体向上平移了近20个基点,市场的资金成本明显上升。
  此外,1年央行票据的出现,延长了资金锁定时间,减少央行平滑移动资金规模。在8月份到期释放的资金中,由短期操作带来的资金释放量占比较上月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可能在预示,未来公开市场逐月到期释放资金规模将会有所收敛。(上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7-3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贷款环比减少 市场流动性无需担心

  新增信贷或低于5000亿,但央行公开市场实际净投放资金1500亿

  经历6月份高达1.53万亿新增贷款的“井喷”之后,7月份新增贷款出现意料之中的回落,结构变化也趋于明显。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7月份的新增信贷可能低于5000亿元。尽管这一规模较上半年有大幅下降,但与往年相比,这仍属于较高水平。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剩余月份的贷款很可能延续这种下降局面。

  贷款虽然大幅回落,但市场无需担心流动性。据统计,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而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却达到8160亿元,回笼量明显低于释放量,公开市场实际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500亿元。

  这一减一增印证了近期央行分支行行长会议确定的思路,即下半年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据工行人士透露,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日益明显,工行已开始调整信贷投放的进度,6月份当月工行新增贷款仅为640亿元,7月份数据可能还低于6月份。建行高层近日则称,该行7月新增贷款应在7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由于上半年信贷增长迅猛,近期监管层频频警示相关风险,虽然目前监管机构尚未对银行进行规模控制,但近期一年期央票和定向央票发行也双双重启,加之银行自身对风险的担忧,7月份信贷很可能明显回落。

  根据近日各家银行对下半年信贷的表态,调结构、控风险的表述正在明显增加。有银行明确提出,下半年将防止贷款盲目过量投放,并将向中小企业倾斜。

  对于7月信贷增长的数据,兴业银行日前发布的月度经济形势展望预计,当月新增信贷或回落至5000亿元左右,从历史角度看仍属相当强劲。

  中金公司报告则指出,由于目前贷款的惯性较强,即便政策在四季度开始调整,对于未来的贷款也很难大幅压缩,预计今年新增贷款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调统司近日发布的二季度宏观形势分析报告明确指出,当前货币信贷投放存在推动和制约两方面因素。部分业内人士指出,预计信贷增长的制约因素的作用将大于推动因素。(上海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7-31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本周净回笼人民币520亿元 较上周增8倍

  为近四个月来最大回笼量,较上周增8倍;再发行450亿元央票,收益率升至1.2473%

  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450亿元央票,这较上周骤增了8倍。至此,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净回笼520亿元人民币,为近四个月来单周最大净回笼量。

  昨天发行的450亿元三月期央票,发行价99.69元,对应收益率继续攀升4个基点至1.2473%。本周公开市场央票发行收益率及正回购利率继续小幅攀升,其中一年央票发行收益率升至1.6984%,自一年期央票重启发行以来已累计上行近20个基点。

  交易员分析认为,央行本周回笼资金在预料之中。因大盘股发行在即,央行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1410亿元,净投放量创半年新高。而本周,大盘新股中国建筑申购资金解冻,央行为防短期流动性再陷泛滥,出手净回笼。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的思路已经非常明确,有大的IPO时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就松一些,新股发行的空档时,就会加大回笼力度。

  目前宽裕的流动性引发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飙升,也为今后的通货膨胀埋下隐患。从6月底开始,央行开始微调货币政策。交易员表示,为了给银行信贷增速,需要减缓货币投放来配合,适度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可能是公开市场接下来的主要目标,小幅净回笼或成为常态。(新京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玩恶搞,得永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8:02 , Processed in 0.032167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