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14|回复: 8

二季度数据下周陆续出台 展望下季度或现拐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4 天

发表于 2009-7-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季度数据下周陆续出台 展望下季度或现拐点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送人听闻 浏览:2114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二季度GDP或增7% 物价7月现拐点

  我国第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将于下周揭晓,中国将交上一份怎样的"经济答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位经济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了采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机构对中国二季度GDP增速的预期集中在6.9%~8%之间。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经济的复苏之势已经得到了确认,并将继续保持复苏势头;而物价将在7、8月份出现拐点。
  GDP同比增速或达7%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何志成最为乐观,他预计二季度的GDP增速为8%,"二季度以来,从银行贷款和固定投资等数据就可看出,我国经济增长明显加速。"他认为二季度GDP增速达到8.5%也是有可能的。
  而国家统计局在6月22日曾发表"郭同欣"的署名文章,表示根据4、5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及走势分析,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这被外界解读为代表官方的预测数字。
  中国交通银行研究部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可达7.8%;国泰君安首席分析师李迅雷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7%。他分析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正展现出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政策支持也进一步加强。
  "新增贷款每月均超预期,大量的信贷投放对经济的回升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李迅雷说,在这一系列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每月增速均超市场预期。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也超市场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出口继续缓慢恢复。
  "在这些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势头。"李迅雷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单纯从GDP环比的历史数据来看,二季度到7%并不易,在极端情况下才能达到7.5%。
  "如果这种小概率的事件果真出现,则我们需要对本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后续效果作重新评估。"鲁政委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反弹至6.5%~7.2%之间,中值6.9%。
  CPI、PPI"降幅收窄"现分歧
  纵然我们还没有看到CPI和PPI的真实上升,但"通货膨胀"又再一次成为当下的热点词汇。
  上述统计局发布的文章表示,当前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抬头,"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仍处在低位,但因货币信贷前期增加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社会公众对下阶段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增强。"
  我国5月份CPI下降1.4%,降幅较4月份略有收窄;PPI却下降了7.2%,降幅继续扩大。记者采访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对6月份CPI和PPI的降幅是否会有所收窄存在分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CPI的底部在6、7月份,有望在此期间结束之前底部波动的态势,进而在7、8月份形成拐点,然后呈现回升趋势。他预计6月份CPI为-1.3%。
  李迅雷的预测数字也为-1.3%。他同时表示二季度的CPI也下跌1.3%,"预计7月份之后物价环比将增加到0以上,11月份之后同比也将增加到0以上,由此下半年通缩的压力将逐渐减轻。"
  但鲁政委则认为6月份CPI降幅会加深。他综合商务部和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主要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同时考虑到历年6月食品环比跌幅均较大于5月,因此预计,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跌幅将较5月扩大;而本月非食品环比将与上月大致持平。
  "CPI同比预计为-1.6%,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鲁政委说。
  而较CPI更上游的价格指数PPI的"拐点"恐怕要等到四季度。连平认为6月份PPI降幅将继续扩大,为-7.5%;其他经济学家则认为PPI同比数字略有上升。
  鲁政委表示,整体上6月生产资料环比涨幅已累计达到1.2%;统计局数据显示的6月中、上旬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涨幅可能在1.0%以上。因此6月份PPI跌幅较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为-7.0%。
  "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出现苗头。"鲁政委强调,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一直在0附近震荡,未能形成持续上行趋势,因此本月同比降幅收窄,并不意味着通胀苗头已在上游出现。
  李迅雷也称,最近出来的物价数据显示物价回落仍超市场预期。基于全球经济终端需求恢复仍尚需时日,中国的产出缺口在年内并不支持物价的快速上升。"下半年物价会逐步回升,通货紧缩的压力会进一步减小,至2010年才会呈现温和通胀局面。"(朱小雯   《每日经济新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家机构预测:6月CPI和PPI或继续"双负"

  中国国家统计局定于下周四公布二季度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多家机构预测,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仍将下跌,跌幅可能与5月持平,这将是CPI、PPI连续5个月双双告负。而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后,经济政策是否会发生调整可能也将见分晓。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6月情况看,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水果、肉蛋类价格继续回落,使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下跌,而非食品价格在原材料价格等影响下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去年基数高,"翘尾"因素将使6月CPI同比增幅继续为负。去年6月CPI和PPI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1%和8.8%的历史高位。
  交通银行(601328)预计6月CPI同比增幅将在-1.5%~-1.1%,中值为-1.3%。对于PPI,交通银行预计其6月同比增幅为-7.4%,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比增幅为正。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姜超预计,CPI同比增幅可能为-1.3%,而PPI同比跌幅可能与5月持平,约7.2%。由于原油价格上调,PPI环比增幅可能扩大,达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预计6月CPI和PPI同比增幅分别为-1.5%和-7.8%,较5月进一步下降。
  CPI、PPI增幅同比为负,显示仍处于通缩压力下。对于PPI连续3个月环比正增长,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唐建伟认为,这意味着"通缩压力在减轻"。各机构普遍预计,从10月起,CPI同比增幅将由负转为正,而PPI同比增幅的"转正"则可能稍晚。
  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国家统计局之前曾表示,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幅接近8%。
  专家建议:宏观政策短期不变
  由于信贷高速增长引发对流动性泛滥的担忧,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渐趋强烈,关于经济政策是否应转向的争论也日渐增多,预计即将公布的二季度数据将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经济学家提供新的依据。
  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胀应有所暗示
  据报道,消息人士周二透露,数位权威专家近日会集中南海,汇报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会专家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不要改变,但在经济回暖且通胀预期渐浓的当下,央行货币政策应给予恰当的暗示。
  "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但央行应该做出适当的信号暗示,表示管理层已从货币层面关注到通胀的预期了。"一位参会的经济学家表示,"在短期政策已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更要把政策力度放到经济结构调整上。" (广州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强力扶持 出口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

  分析人士指出,得益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以及我国一系列稳定外需的强力扶持政策,下半年,我国出口有望告别低谷,由"负"转"正"。
  四季度或现正增长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4日透露,1-6月,我国外贸出口较去年同期下降21.7%。
  有分析指出,前六个月出口21.7%的降幅,不仅较1-5月21.8%的出口降幅略有收窄,也显示出我国出口降幅在4月、5月显现超预期扩大后,6月降幅始现收窄。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出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回落,相对降低的基数将对今年下半年出口降幅收窄有所支撑。再考虑到外需逐步回稳以及政策效应显现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出口降幅有望逐步缩小,第四季度有可能实现正增长。
  外部需求回暖可期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复苏迹象,对我国出口最为关键的外部需求回暖可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全球多数大型经济体即将摆脱衰退,从欧元区、英国到美国、墨西哥和日本等国总体指标显示经济在好转。
  美国商品零售额5月份上涨0.5%,为4个月来最大涨幅;欧洲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7个月上升;最近两个月,全球大部分股市止跌回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时也发现,广东东莞不少外贸企业,自5月以来订单已经持续回升,订单已经达到去年最高峰时的七成左右。
  从先行指标来看,5月份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达到50.1,10个月来首次站到临界值之上,而6月份更是回升1.3个百分点达到51.4。而里昂新出口订单指数强劲反弹1.7个百分点至50.9,两个指数一致反弹,显示出口有望开始向好。
  政策作用下半年显现
  宏观政策方面,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六项措施以进一步稳定外需。在过去11个月来,我国已七次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共计2600多个。
  分析人士指出,提高出口退税率至少需要3-6个月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估计会对改善下半年的外贸状况有一些效果,但目前多数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基本到位,并没有继续大幅调整的空间。
  而在出口信保和出口企业融资方面,政府也将加大扶持力度。中国出口信保公司今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由上年的432亿美元提高到840亿美元,覆盖率由目前的6.5%提高到15%左右;将0.63%的保险费率下调30%左右;并鼓励金融机构以保单贷款、出口订单抵押贷款等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
  中国出口信保公司总经理王毅表示,若今年840亿美元出口信保额度全部得以安排,预计出口信保对贸易的渗透率将达到15%左右,将直接拉动500亿美元出口,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加快同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广开外需源也是稳定外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目前对外签署了八个自贸协定和相关安排,涉及16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政策措施也有望下半年出台。据称,商务部外资司已对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做了详细调研,有望消除出口和内销在经营模式、交易结算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建议,应注意到外需市场新增长点和贸易结构调整的机遇。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呈现外包转移趋势。巨大的服务外包市场将为我国整体出口行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卢铮 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4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建华:工业增速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回升

  昨日,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共同召开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启动工作会议。商务部部长助理鲁建华在仪式上表示,有色金属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正式启动,表明我国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又迈出了新步伐。此外,他还表示,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措施逐步到位,工业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
  鲁建华强调,目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实现工业"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任务十分艰巨,我国产业安全还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是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一项基本的必备措施。建设一个覆盖重点敏感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鲁建华表示,目前,已在汽车、钢铁、化肥、纺织、电子信息、物流等10个行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监测企业数已经达到9000多家。鲁建华表示,要积极做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工作,充分发挥预警系统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和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及我国的产业安全服务。 (许岩 证券时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9-7-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不聊生:
参与人数 1奖励 +8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8 2009-7-8 23:17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0 天

开心哈粉

发表于 2009-7-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22*: :*22*:
参与人数 1奖励 +8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8 2009-7-8 23:18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家机构预测:6月CPI和PPI或继续双负

中国国家统计局定于下周四公布二季度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多家机构预测,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仍将下跌,跌幅可能与5月持平,这将是CPI、PPI连续5个月双双告负。而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后,经济政策是否会发生调整可能也将见分晓。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6月情况看,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水果、肉蛋类价格继续回落,使食品价格环比继续下跌,而非食品价格在原材料价格等影响下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去年基数高,“翘尾”因素将使6月CPI同比增幅继续为负。去年6月CPI和PPI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1%和8.8%的历史高位。

    交通银行预计6月CPI同比增幅将在-1.5%~-1.1%,中值为-1.3%。对于PPI,交通银行预计其6月同比增幅为-7.4%,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比增幅为正。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姜超预计,CPI同比增幅可能为-1.3%,而PPI同比跌幅可能与5月持平,约7.2%。由于原油价格上调,PPI环比增幅可能扩大,达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预计6月CPI和PPI同比增幅分别为-1.5%和-7.8%,较5月进一步下降。

  CPI、PPI增幅同比为负,显示仍处于通缩压力下。对于PPI连续3个月环比正增长,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发展研究部唐建伟认为,这意味着“通缩压力在减轻”。各机构普遍预计,从10月起,CPI同比增幅将由负转为正,而PPI同比增幅的“转正”则可能稍晚。

  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国家统计局之前曾表示,预计今年二季度GDP增幅接近8%。

  专家建议:宏观政策短期不变

  由于信贷高速增长引发对流动性泛滥的担忧,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渐趋强烈,关于经济政策是否应转向的争论也日渐增多,预计即将公布的二季度数据将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经济学家提供新的依据。

  央行货币政策

  对通胀应有所暗示

  据和讯报道,消息人士周二透露,数位权威专家近日会集中南海,汇报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与会专家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不要改变,但在经济回暖且通胀预期渐浓的当下,央行货币政策应给予恰当的暗示。

  “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但央行应该做出适当的信号暗示,表示管理层已从货币层面关注到通胀的预期了。”一位参会的经济学家表示,“在短期政策已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更要把政策力度放到经济结构调整上。”
参与人数 1奖励 +20 热心 +1 时间 理由
送人听闻 + 20 + 1 2009-7-8 23:18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5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经济数据16日发布 专家预计二季度GDP达7.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09年7月16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 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 况,并答记者问。
  据此前众多经济学家预测:6月份CPI降幅收窄至-1.3%,PPI增速或为-6.9%,二季度GDP增速或反弹至7.5%。
  社科院金融 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分析师祝宝良及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6月份CPI预测为-1%;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对6月份PPI同比给出了-7.6%的最大降幅,刘煜辉的预测值为-6%。
  业内专家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6.9%-7.5%之间,而由于去年基数原因以及"保增长"措施逐步显现,全年GDP有望呈逐季反弹的态势,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几无可能。
  "预计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5%,受去年基数的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率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GDP增长将达7.5%-8%。"国家信息中心信息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全年GDP有望呈逐季反弹的态势。
  中金公司 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GDP一季度已经实现了6.1%的增长率,二季度预计将达到7.4%,三季度会超过8%,四季度近9%,今年经济"保八"问题不大。(包兴安 证券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都定啊 别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 18:00 , Processed in 0.037286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