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vocom

都等着中国买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9 天

艾略特波浪看盘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06-11-2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幺国际国内都没有钱?国际上没钱,道理很简单,一是卖原材料弄不到多少钱,二是没有按比较优势挣外汇。中国到是肯卖原材料,原油木材煤都卖过。但是中国资源不多,这样做弄不到多少钱,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十个大庆”梦想破灭了。这第二个,就很值得说一说了。按比较优势挣外汇,就是你生产的东西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就能有来钱的路数。一些国家卖原材料可以算是比较优势,但中国肯定不能把卖原材料当比较优势。中国也还是有比较优势的,十亿人,还有一定工程技朮实力,这劳动力配上工程师一定有不少类别的商品生产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但以前就是因为封闭,没怎幺去做。香港这么小个地方按比较优势发展起来了,开始也不过做一些低档的加工业。你有从长计议的宏伟计划,不能全国都按比较优势干,但分很少一部分人去用比较优势去国际上挣钱,总没有太多困难,挣来外汇了还可以帮助全国干大事。1973年代陈云又出来工作,建议搞些手工艺品出口,就是这个思路。但以前就是管得太死了,农村资本主义尾巴都要割掉,根本就是太政治化。其实美苏封锁也不是说就完全封锁,搞些优势产品出口还是有门的,后来外交破局完全可以搞出规模了,但自己没想到。最后搞得靠卖原材料换外汇进口技朮设备,也弄不到多少钱,后来外汇不够都不敢进口了。好几亿农民在田里混工分,香港农民比深圳农民收入高一百倍,都是一样的中国人,这还怎幺让人相信社会主义?你说要忍耐等全国建成四个现代化,好多深圳农民已经忍耐不住逃到香港去了。社会主义国家忍耐不住基本和平演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艾略特波浪看盘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06-11-2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 关于改革前后评价问题,以及本文的分析模式
  
  因为中国是大国,无论改革前后,都做过很多事,做对做错的都有,所以成就与缺陷在两个时代都是非常巨大的。
  
  一种方式是定性式的二元评价。定性式二元评价,就是好坏两种,简单,易懂,如果合了几意就很痛快。说好,就把成就反复强调,这个那个,于是就是好了。说坏,就把缺陷反复强调这么来,于是就是坏了。对于心目中的“好”时代的缺陷,就找理由去不当回事,代价牺牲之类的,总是可以放过去的。认识层次低一些的甚至否认事实编造数据(未必是故意,而是选择性相信虚假宣传或者错误谎言),还有时就会生造一些并非常识的特殊标准,靠语言与逻辑玩花样辩论。二元式评价,总要论证出某时代是“好”的,或者“坏”的,最后都陷入这种模式。对立的两边都会有这种情况。
  
  这种评价方式没有什幺不可以,你管它是幻想还是真实经历,人就喜欢心目中的东西了,心里就喜欢某个时代,别人能怎幺样?但我个人觉得这是很没有意思的一种方式,这个叫表态,价值就是表表态,发现有同道了,信心增强。二元评价相关的论证一般都无甚可观之处。我因为对数据事实比较熟,就发现了不少人有很多靠语言与逻辑都绕不过去的硬问题,更是对二元评价相当不喜欢。所以,我希望有心想了解更多更深入愿意多想想的读者,能够认识到二元评价的问题所在,从二元评价中走出来。当然,就是喜欢二元评价简单定性也行,这是个人自由。
  
  我写《官办经济》这个文章,的确是想尽量避免二元评价的。所以分析起来相当复杂,篇幅长得很,很多问题还是讲不完。我追求的分析模式,是事实数据陈述与理论阐述,希望读者了解更多的事实,也对经济方面的分析方法有所了解。事实数据陈述就只有两种,就是错误的事实数据,或者正确的事实数据,这个硬梆梆,拿出证据证明出错了,就只有认。至于这些事实与数据代表的是“好”还是“坏”,这个属于意义不大的哲学问题,喜欢二元评价的人可自行选择。理论阐述就是一些因果链条,如果用什幺样的方式搞经济,就会有什幺样的结果,如计划经济会效率低,市场经济会过剩。如果不是死缠(如有人可以自己定义一套标准说计划经济效率也高得很),这应该不难接受。至于这些结果是“好”是“坏”,那么又是二元评价的事了,我并不去作这样的结论。例如人说计划经济贫富差距不大,所以好,这个我知道是二元评价了就行了,并没有更多意见。
  
  虽然如此,评价问题,仍然是重要的。对一国政策能有实质影响的人心中的评价,至为关键。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搞改革开放的那些上层人物,对以前时代的许多缺陷评价相当低,所以迫切搞起了改革。如果民众群体呼声能对政策有影响力,那么群众的评价也是管用的。一些所谓“民主”政权,甚至用被煽动的群体意志代替正常思维,直接取得本来没有的逻辑正确性。所以政治家,需要关心“评价”问题,甚至得把评价问题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但我与绝大部分读者都不是政治家,不用这样功利地去弄评价问题(我不是要讨好广大读者,如果那样,完全可以耍一些语言花招,先大吹一通主席英明神武,再小小的说一下主席可能没想到的地方,保管一些人感觉会好得多)。所以,可以回归到更加客观的事实数据陈述,以及冷冰冰的理论阐述。
  
  同时,我也希望政府高层能够正确对待评价问题,不要象“民主”政权一样丧失思维能力。一方面,要冷静地用经济本原分析去寻找正确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民众的评价,知道民众的呼声,把民众评价当作一个重要分析因素。这方面,中国政府在全球应该有一定优势,既不是为“民主”所累用“民主”代替思维放弃责任,甚至煽动民意达到政治目的,又不是独裁政权完全把民意当放对立面胡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艾略特波浪看盘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06-11-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气可鼓不可泄
  
  改革开放前僵化的经济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穷政府”。论起成就来自然是有得可说的,基本的工业体系有了,两弹一星有了,人口增长寿命大幅提高。但这些成就是与解放前极差的状况“纵比”,如果与周边地区进行同时期的“横比”,就会比较为难,一般就只能与坏典型印度对比。印度恰好也是是吃了僵化的亏,政府什幺都管制,搞得经济没有活力。中国政府自己总结说是“农轻重工”比例极不合理,“重的过重”,意思是说重工业比例太高,忽视了其它产业。这不是说“重工业优先”错了,而是比例极不合理,全社会运行效率不高,对重工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利。在计划经济的范畴里,“农轻重工”的比例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你就是想要重工业发展最好,也不是说把资源都投到重工业算最优。怎幺平衡协调发展相当值得研究,到底什幺是理想的比例很难论定,但过去的比例极不合理是可以断定的。一方面本身的计划安排有问题,例如本可以少量安排一些轻工业出口,弄来外汇进口重工业需要的技朮与设备,但可惜的是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这方面有很多重大计划失误。内部僵化管得太死了,农民自发搞点小生产,也不许,政治化到了极端的程度。又经常有政治运动冲击,就算计划得好也会出大乱子,何况计划本身就有缺陷,连“边施工边设计”这种极其危险的计划都有。还有出于政治与军事原因的“三线建设”,一些院校被迫千里搬迁,都是比较折腾的事,虽然并非全无意义,但大大拖慢经济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陈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党内是最深刻的,也就是说,中国从前不是干计划经济的问题,而是计划经济本身都干得太僵化太乱了,就连支持计划经济的人都对以前的错误非常痛心。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内部无论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不支持从前的经济政策,只是改革方向问题,改革是一定的。
  
  政府对于“穷”有切肤之痛。你光印度式地吹说有潜力,工农业产品多少多少是没有用的,政府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能用。有些大摊子的包袱不仅收不上钱还要不断往里填钱,多半是维持性的财政,能拿得出手的资产不多。四下一望,到处都要花钱。基础设施,自己整了三十年好象也弄了不少东西,铁路公路都修了不少,城市地区伴着工厂也修了些火柴盒式的灰黑房子。但到周边地区或者美欧一参观,人家都变成那样了,只有震惊,知道自己搞慢了要急起直追,要花多少钱都不敢想。人民生活,很多地区连温饱都没有达到,讨饭的不少(小时我见过在家门口要饭的农民,是真的只要一碗饭,不是现在这样要钱),和人家根本不能比。各种项目,多得很,钱窟窿一样的国防项目有很多。自己的工厂一百人才顶人家一个,到处都急需引进设备提高效率。知青回城光为了住就建了不少违章房,给他们安排工作得烦死。还好大学生就一小摄,不然不知道怎幺养。这时中国的局面,政府自己总结说是“全面落后”。
  
  这些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你不能光让大家安心等国家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时就能解决了,得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但好在中国政府还能使出不少管用的办法,并非象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往地下一躺就指望联合国救济了。以前虽然干得很乱,但毕竟是在干事,也并非完全白干,如果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加上中国人民又勤劳肯干,还是有出路的。中国政府就这点一直不错,不管穷成什幺样犯过什幺错有什幺天大的困难甚至天下大乱了,都是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盯着前头没有失去信心。老子现在是穷是落后了是犯过大错,我政府工作报告历史决议文都认了,可我再努力搞就不信赶不上你,从政府到人民都是大国思维。几千年混下来的文明大国,执政党曾经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传奇般地夺取政权,底蕴还是有的。明明政府一堆烦心事焦头烂额,开起大会来却斗志昂扬,总书记带头高呼口号,土是土了点,气势还在。很多国家这一点上就不行,从人民到政府都失去信心了,“民主”了,想找是谁犯的错都没有正主。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行,光辉革命历程是吹的,或是硬被拉去搞社会主义的,明明比中国条件还好,却一副丧气样,靠闭关锁国混或者被和平演变干掉。“河殇”这类低水平的东西之所以一会儿就不行了,不合时宜的失败主义论调是原因之一。现在流行的“崩溃论”其实也是这样,大势上看不清楚,看到一些困难就糊涂了,就失去信心到理想主义里面混去了,其结局可想而知。
  
  这就是老毛说的“气可鼓不可泄”,道理是好的。但还得结合“实事求是”,有错就得认,得去改,穷就老实承认,不然成可笑的自吹了。心里有底气,手头上不停找办法,总会发达的,做人与建设国家都是如此。从这个道理上来看,日本韩国虽然偏执,但其发达是合乎逻辑的。台湾以前还有股气,反攻大陆虽然不实际但不可笑。现在台湾已经不行了,整天就是伏低做小,弄一些上不得台盘的小动作,空喊民主,实际上气已经泄掉了,沉沦只是时间问题,并非哪个政党的问题。
  
  邓小平对这些大局问题相当清楚,所以并没有搞“全面反思”“全盘西化”这些投降主义的东西,也不闭关锁关,而是坚定地对外开放。中国政府这个穷人,由穷到富,不过是二十来年的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11-2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不过米时间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9 天

艾略特波浪看盘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06-1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五)新的“轴心”
  
  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的加入已经,而不是将要,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此的认识只是从两三年前才真正开始,以前说的是中国潜力大,或者说中国实际上并不重要。我虽然对此早有预期,但是对中国经济这么快就开始对全球经济起决定性的影响,还是觉得震惊。大投行等全球金融机构的重头分析文章主要就是分析中美两国,已经明确的把中国的重要性提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摩根斯坦利的首席斯蒂芬罗奇的例行文章,大部分都在分析中国的动向,了解相当深入,已经明确阐述了中国官办经济的许多独特之处,我觉得再不是西方人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颇有可观之处。
  
  从经济模式上来说,在中国成为主要玩家之前,世界上只有占全球人口小部分的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其它地区大部分人口还没有找到工业化的道路。这样全球经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工业化完成地区变着花样消费全球资源的过程。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努力,我们已经可以板上钉钉地下结论,中国的工业化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远的将来完成,这个趋势不可阻挡。我们之所以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只是因为人口多地方大,需要时间去建设,并没有本质的困难。政府与经济学家说的种种困难与麻烦好象很着急,是按照完美的标准去要求的,希望工业化过程又快又好又不浪费,代价最小成就最大。但工业化本身没有任何疑问,谁也挡不住,无非是早三年迟三年,多用还是少用几十亿吨能源与资源的问题。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就是只有过快的麻烦,上速度根本不是问题,最慢也是世界第一。从经济构成上看,就是疯狂投资在基础设施大工厂等各种工业化设施上,通过搞出口这样干本钱足够而且有需求,投资与出口成为经济主题,消费虽然增长也不小,但在工业化过程中是从属地位。
  
  由于中国的人口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国土面积也相当大,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等于把那些国家许多年干成的事再来一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数据上真的就是如此,五年建的相当于欧美二十年的总和,全世界一半工程机械在中国干活,连县级市都弄得彻底变样。这样的效应有爆炸性的冲击力。地球资源肯定已经进入了短缺时代,因为中国这个有钱又有需求的大买家等于给各类资源划定了底价,只是怎幺涨的问题。只有等中国工业化进入完成期,一些资源的需求才会陆续开始减少,某些资源需求还会增加。世界经济本来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中,发达国家消费增长按步就班,发展中国家维持会政府出不出乱子都影响不大。这样的相对平衡局面由于中国的加入被冲了个粉碎,再加上美国人的疯狂消费,一举弄出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不平衡。
  
  工业化完成国家消费占GDP比例没有八成也有七成,经济增长确定无疑必须靠消费。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邪恶的消费哲学。因为整个国家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到公司微观经济运行,都是指针驱动利润驱动,把地球不可再生资源拿过来烧掉,假设人靠消费更多过上舒服日子。消费增长不好,经济增长就差,政府就倒台,公司就裁员,引发民众一系列痛苦的感受,从社会组织上已经是以消费为核心。人欲望无止境,住的房子要大,开的车要好,用的能源要多,衣服穿没几天就扔掉(美国人一年买30多件衬衫)。发达国家也有不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绿色环保组织之类的,但总的来说,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利润驱动的大方向。人忙忙碌碌的,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你不消费别人挣不到钱发生经济危机说不定更坏,全社会卷进这种生存状态中。政府为此就上全球去搞军事与金融霸权,去抢资源,弄得全球燥动不安。
  
  中国加进来了,扩大消费之类的说法怎幺看怎幺象这种邪恶的消费主义。现在是在搞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还没有怎幺大搞消费。以后要是工业化完成了,真扩大消费奔美国标准去了,那还得了?可以肯定,这种消费主义在全球是不可维持的。地球资源再多,科技再先进,也比不上消费主义的指数增长。中国闭门发展,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能维持多长时间我不知道,但中国加进来肯定会大大缩短这段时期。
  
  现在中国真的来缩短了,故事开始了,全球经济最大的不平衡发生了。按照丘吉尔的说法以及经济学家的引用,这不是结束的开始,也不是开始的结束,而是开始的开始,好戏才刚开头。美国人印钱扔到全世界,消费主义猛消费,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中最好。中国利用这个机会靠捆绑美元进出口比较优势快速完成工业化。这已经成了一个两方面都乐此不疲的游戏,把全球都卷了进来,是全球经济不折不扣的“邪恶轴心”。一个原本相对平衡的世界,就这样“失衡”了。美国财政外贸双赤越来越多,中国顺差外储GDP都爆发增长。
  
  全球经济学家们对此还是有清醒认识的。经济学家可能是因为学术的数学根基建立在方程的“稳定解”上,对平衡状态有本能的爱好,对越来越大的不平衡忧心忡忡。解药已经开出来了,方向是明确的,美国人要储蓄更多,中国人要消费更多。美国人别老借钱刷卡印钞票了,还是想想怎幺还债吧。中国人,也别拿着银子四处疯买资源大建基础设施与工厂,往全世界卖了产品挣回钱,回头又需要更多资源。还是搞“第三产业”吧,有工作的每家都请个佣人,人给人服务,不怎幺花资源。但中美两国都不是省油的灯。
  
  美国一家军事力量顶其它国家加起来,美元又是最大的国际货币,军事金融科技都是全球霸权,制造业相对来说国际竞争力是不太行了,但最差也可以做到“捆绑”全球经济。它就印美元,就消费,就双赤。没有对应资产也假装有,发债到全球。美军看哪不舒服就上去乱搞一通。谁也不敢和它明着对着干,只好让它绑架了,全球人民还是拿着美元四处花。想让美国经济完蛋,全球经济先得完蛋。想让美国人主动调整,不可能。美国人要能主动调整过来,早调了。它的国民心态已经就那样了,都坚信美国天下无敌,美国人就是可以借钱消费负储蓄。人挣钱能力越来越强,家庭财富越来越多,越来越敢借钱,还钱拿一部分出来就行了,又不用一下还清,永动机一样。你让它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存钱了,公司挣不到钱开始裁员了,这谁知会出什幺事?美国不会这样作贡献的,它宁肯花巨额军费维持霸权,也不会主动收缩。
  
  让中国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别这么猛生产,拿质量越来越好的各种级别便宜货淹全世界了。中国政府也是这样说的,但有底线,就是工业化进程不能受影响。出口到什幺程度才收手,得我们说了算。如果政府没把握,或者说转型一时转不过来,那还是靠出口需求发展经济,我们是按规则来竞争的,没义务给你们质次价高的产品活路。搞第三产业扩大内需的确要做,但我们不会着急。实际速度已经不慢了,只是因为搞基建投资靠出口挣钱机会太好,实在受不了去挣这个钱的诱惑。农民还好几亿没工作,不建工厂招工人,谁给解决问题?
  
  结果就是全球经济在中美邪恶轴心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石油金属矿石价格都升到天上去了,除了中美,全球都怕了。中美不怕,美国反正是印钱买,中国因为好几大块产业竞争力全球最强,经济模式能保证出口增值,除非是买不到,价格高些到不是大问题,说不定价格越高顺差还越大。那些资源不太好产业竞争力又不太强的国家就有些撑不住了,来次中级震荡估计就会倒下一批。资源好的国家到是捞到很多钱,可是钱也不象过去那样稳定可靠了,谁知道以后美元变成啥价?是不是把美元换成欧元?这么多怎幺换啊?欧元就靠得住么?还是上中国买些楼算了?光有钞票,没工业化,打起仗来还是会吃大亏,钱越多越觉得危险。就为了这些事闹心。
  
  我只能描述一下这个全球“失衡”的可怕状况,至于会怎幺演化发展,还真不敢说,确实是史无前例。说不定什幺时候就弄爆了,全球经济天翻地覆。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崩溃论”转“世界崩溃论”了,我们不用着急,看好戏就成了。
  
  (待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4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耐心的看完了  受益匪浅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不错,好文不顶你顶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13:19 , Processed in 0.03817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