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怪一人 发表于 2006-1-4 21:47

因为......所以......。

山东广川 发表于 2006-1-4 21:53

好贴,谢谢pass,
感觉1004至1223是5浪,1223-1067是三浪的A,1067至今是三浪的B,经过一次下跌以后,仍然会继续1004以来的大反弹,这个反弹和1496的反弹级别不是一样的。

cyqpxx 发表于 2006-1-4 21:55

非常感谢

hyl65 发表于 2006-1-4 22:03

波浪。江恩。螺旋理论大杂烩

咱走吧 发表于 2006-1-4 22:04

适合反复读,好帖啊

mig25 发表于 2006-1-4 22:40

P版怎么最后好象少个小结啊!!!

mr.wave 发表于 2006-1-4 22:50

大家好!

大家好!

mr.wave 发表于 2006-1-4 23:54

关于"波浪"的探讨

版主,你好!
      拜读过版主的大作,深为版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入微的分析所折服!
      我是一名死心塌地的"波浪理论"信奉者,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
   一,本人深信"波浪理论"是自然现象在证券市场中的反映,"波浪理论"有效的前提条件是:第一,这个市场足够大;第二,没有一种单一的力量可以长期地随意控制这个市场.我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所以"有效".这包括所有艾略特及其追随者普莱切特所指出的所有"波浪"运动所必须符合的必备特征和常见特征.但这一有效条件仅仅适合于"指数"而不适合于个股,因为我们无法区分哪些个股处于"自然"的波动之中,哪些个股正受到"人为的"操纵.
    二,本人运用"波浪理论"观察跟踪中国股市有5年多时间,结论是"波浪理论"在中国并没有任何的"扭曲和特例";它指引我避开股市中所有的险滩暗礁,并捕捉到其美丽动人的一面.
    对于版主的波浪数法,本人基本认同,但有两点希望得到版主的指教:
    一,关于1783点以来的波浪划分,本人同意为2245点以来的大C浪,且C浪为5子浪结构的划分方法; 但大C浪既为调整浪中的主趋势方向,且为5浪结构,则其3个驱动浪内部应为5浪结构而非"ABC"3浪结构! 这是波浪运行的必要特征! 这对于大C浪的结构划分及大市见底前的走势结构判断极为重要,也是运用"波浪理论"找到C5终点的重要指引.
    二,对于C5为"终结倾斜三角型的形态"以及"C5为"C1及C3平均值的0.618倍"的评断,本人认为言时尚早,因为C5走出"终结倾斜三角型的形态"仅为波浪运行的常见特征,而非必要特征,第5浪可以走出失败浪,也可以走出延长浪(当C1=C3时极易走出,注意,这仅仅是容易出现,而非一定出现),还可以走出标准形态,况且,现时以1223作为C4的终点本人认为也欠缺检验.建立在"可能"的基础上的投资活动,其失败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
    (待续)

mr.wave 发表于 2006-1-5 01:35

关于"波浪"的探讨(续一)

对于"波浪理论"的运用,根据本人的理解和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过早地运用"波浪理论"判断大市的终点是犯了兵家大忌.
    当形态结构未完整时,运用"波浪理论"去判断一个未来的点位,你会发现十次有九次是错的,对的那一次是"碰巧",因为那有违客观规律!香港"波浪理论"大师许祈光先生犯的正是这样一个错误,而且一错再错,导致国内很多人对"波浪理论"产生怀疑和偏见.
   其实,当我们熟知波浪理论的来源,原理和特征后,就会感受到证券市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体,是有生命的,你可以辨别他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触摸到他柔软的肌肤,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呼吸和心跳! 世界上所有人类都有共同的特征,包括眼,耳,口,鼻,头,四肢和躯干,但世界上你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个人.证券市场就象人类一样,你在全世界的证券市场中找不到两条可以重叠的K线图! 这就是"自然规律"!
   理解这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当我们认同"波浪理论"时,就必须分清楚哪些是必备特征(就象人的眼,耳,口,鼻,头,四肢和躯干),哪些是常见特征而非必备特征(就象成年人的身高大部分分布在1.5米到1.9米之间,但也有2米多的高个子和1.2米的小矮人;人的躯干,五官符合黄金分割时最漂亮,但很多人比例失调等等),我们要找到一轮牛市或熊市的终点,在这个终点未出现前要精确地进行判断,就象我们在未见到一个从来未见过的陌生人之前要精确地说出他的身高和特征一样困难.
      再打一个比喻, 在证券市场中,大家就象在玩一个寻宝游戏,宝藏就在山顶,但上山的路象迷宫一样有很多分叉,而且只有一条路可以到达山顶;上山前谁都想得到一张精确的寻宝图以求得到那个宝藏,但实际上那张精确的寻宝图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那条路根本在之前就没有人走过,也不可能有人走过!
      那么,证券市场是不是就不可预测呢?!这是很多人想得到的答案,这就象大家想得到的那张寻宝图一样,根本不会有答案.
   请注意,我们参与证券市场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为了投资赢利.什么是投资?投资就是通过严谨的分析使本金安全并得到合理满意的回报的经济活动,不符合这一定义的经济活动称为投机.(引用BANJAMIN GRAHAM的定义).因此,作为一项投资活动而言,我们需要得到的仅仅是正确有效的指引去指导这项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魔法般的神奇预测!这里只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而容不得半点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冲动的个人英雄主义.
      回过头来看看"波浪理论", 我们同样不能祈求它给我们那张寻宝图,否则,它带给你的只有失望和投资上的风险,当你主观地在数浪中加入自己个人的看法或心存跷幸地认为这次可能有例外的时候,你就会忽略波浪特征所给你的一切提示,因而错误和危险正向你步近.
      正确运用"波浪理论"的第一步是熟练地掌握波浪运动的所有特征,就象下围棋,虽然熟知围棋的所有棋谱和定式不一定能成为高手,但不记定式的人很难成为高手.
      其次,运用"波浪理论"为你的投资活动寻求指引.再看上面的例子,还是以那个陌生人为例,寻找一轮牛市或熊市的终点就象要找到那个陌生人的脚指头一样,在没有见到这个人之前根本就不需要"预测"他长得有多高,但是在找到他的脚指头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那里是他的头,那里是他的躯干,下肢,大腿,小腿,足部以及足部的第一根关节,第二根关节,及至第三根关节,当他的整个躯体形态完整时,足够了,那就是我们要作出投资决策和行动的时候了,我们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丈量他的身高和各个器官的长度,因为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所以,在"波浪理论"的运用实践中,对于投资而言,我认为耐心等待和确认形态的完整性比任何的预测和臆想来得有效和重要得多.
   (待续)

xooxoox 发表于 2006-1-5 02:02

这样分析有无道理?

[ 本帖最后由 xooxoox 于 2006-1-5 02:24 编辑 ]

xooxoox 发表于 2006-1-5 02:31

..

imac72 发表于 2006-1-5 08:46

非常感谢

bndlwjl 发表于 2006-1-5 08:52

在我们没有新的分析方法之前,只能用前人的经典理论来论证它,越多理由的论证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龙德 发表于 2006-1-5 10:02

强贴,谢谢PASS

龙德 发表于 2006-1-5 10:07

原帖由 mr.wave 于 2006-1-5 01:35 发表
对于"波浪理论"的运用,根据本人的理解和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过早地运用"波浪理论"判断大市的终点是犯了兵家大忌.
    当形态结构未完整时,运用"波浪理论"去判断一个未来的点 ...
好,请继续

股市小神童 发表于 2006-1-5 10:08

好贴,非常有意思

pass 发表于 2006-1-5 10:20

原帖由 山东广川 于 2006-1-4 21:53 发表
好贴,谢谢pass,
感觉1004至1223是5浪,1223-1067是三浪的A,1067至今是三浪的B,经过一次下跌以后,仍然会继续1004以来的大反弹,这个反弹和1496的反弹级别不是一样的。
这个划分也很有可能,只是我的帖子一般只说一个观点。:)
另外,这样的划分使得通道被破坏的比较厉害,所以,暂时不这么看。

pass 发表于 2006-1-5 10:23

原帖由 mig25 于 2006-1-4 22:40 发表
P版怎么最后好象少个小结啊!!!
因为最后写到结论但是时候已是凌晨5点,头昏脑涨,文思枯竭,等这几天重新梳理一下,再来献丑。

pass 发表于 2006-1-5 10:29

原帖由 mr.wave 于 2006-1-4 23:54 发表
一,关于1783点以来的波浪划分,本人同意为2245点以来的大C浪,且C浪为5子浪结构的划分方法; 但大C浪既为调整浪中的主趋势方向,且为5浪结构,则其3个驱动浪内部应为5浪结构而非"ABC"3浪结构! 这是波浪运行的必要特征! 这对于大C浪的结构划分及大市见底前的走势结构判断极为重要,也是运用"波浪理论"找到C5终点的重要指引.
    二,对于C5为"终结倾斜三角型的形态"以及"C5为"C1及C3平均值的0.618倍"的评断,本人认为言时尚早,因为C5走出"终结倾斜三角型的形态"仅为波浪运行的常见特征,而非必要特征,第5浪可以走出失败浪,也可以走出延长浪(当C1=C3时极易走出,注意,这仅仅是容易出现,而非一定出现),还可以走出标准形态,况且,现时以1223作为C4的终点本人认为也欠缺检验.建立在"可能"的基础上的投资活动,其失败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
谢谢mr.wave朋友的光临。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因为几个成分指数已经出现浪1与浪4重叠的现象,所以把1783以来定义为驱动浪或许更加适合一些。
对于第二个问题,因为我的文章一般只说一个看法,不然会混淆大家的视听,所以我暂时这么看。

pass 发表于 2006-1-5 10:33

原帖由 xooxoox 于 2006-1-5 02:02 发表
这样分析有无道理?
第一幅图很有意思。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技术分析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