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不要老说550在求国际投行
正所谓:无利不合作“。把风投和550联系在一起的是利益。谈判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誰的筹码重誰就可以多占点便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情况:风投有钱,英利缺钱;英利有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前来洽谈的风投很多,讨价还价的筹码也足够。所以,你不要说这是誰求谁,这是合作,是争取多赢。 原帖由 trustking 于 2006-2-25 14:06 发表
top 您看550的时机在哪里? 谢谢!
凉粉
二级MACD会员
可以請他看看,我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儘管我知道具體的去預測有D 不切實際 生意沒有誰求著誰的
一個買,也個賣,談的攏就 Touch down
談不成 再繼續或者 Giving up囖
[ 本帖最后由 the_top 于 2006-2-25 14:52 编辑 ] 此股不要再跟了,让庄家自己表演去 真正赚大钱的还是做长线,当然中间免不了煎熬,比如600519/000792,中间波动也很大。。。兄弟们,想想550的前景。。。。熬一段时间是值得的。。。 等放量 2006-02-25 10:44 齐士扬 证券日报
华夏基金06年投资策略报告显示——地产、银行、通讯、能源将成投资重点
成长型行业
电网设备:行业景气至少可望延续至2008年 感谢全球通的消息和shine2008兄的分析
对top的推理有不同的看法
1 有大公司在新能源下手,应该对行业和550是好消息,你拿这个应该去吓不动脑分析的小孩
2 新光和英里有人惦记,也不一定是坏事,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让我在你和丁之间,我肯定信丁强
3关于苗买原料的事情,你的表现更像是造谣,人家带多少钱/和谁谈你都知道,那么里昂的那份报告应该你来写
4 你的推理简单来讲就是:550选中了好行业,手里有钻石,但是有人眼红,所以我们就看空550.
5 你推崇的几个热点,在基本面更有糟糕的地方,同样的问题产生了相反的标准,自相矛盾
6 550的走势确实调整,只能说明现在和你的想法吻合,但是按你的理由不止是这样,时间来评判一切
7 现在550走势也符合牛股的调整,没有什么值得奇怪,每只股票调整时都有利空出来,关于550的传言太正常了,比我想象的还好
8 涨多了就调,调多了就涨,现在有坏消息就下,以后有好消息就上,股票就是这样,也劝技术分析的朋友,别把技术太当回事,散户厅的老头老太每个都能头头是道,股票考验的是人的本性,你的沉着/忍耐/勇敢/明智才是根本
9 自己也打算在其他的目标股票到了心理价位,就用部分550换点,但愿550多调会儿,给我这个机会,嘿嘿
10 关于top兄,我今天下雨和老婆去静安寺烧香,提到论坛的你,我老婆提了一个问题挺有意思:那个香港人整天在网上电脑前,不怕得颈椎病吗?哈哈 谢谢top,都说香港监管严,怎么任由庄稼一会儿高科技、一会儿油田的玩?有top在,拿着550才放心,再次谢谢! top兄说实在的,我很佩服您,包括从中看出您独到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从中可以感觉到你有过的丰富的投资经历,我没有跟过你的贴,也没有对你发过任何的看法,只有一次是我确实不清楚您这样做的目的和动力,但这决不是对你的怀疑,而是真心想了解其中的原因。
我不知道是谁把我的帖子翻到这里,但我早在帖子里说了,我只是介绍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并没加任何主观的判断,其中我也让大家留意天威的杨和英利的苗的说法有一定的差距,大家应该自己判断。抛开600550的多空观点,我想也说说我对您几点说法的理解:
第一:关于苗到美国落实原料的问题,这只是其亲口的介绍,大家可以判断其的真伪,当然他没有说出想您说出他自己当成孙子的样子,但有一点,对于现在多晶硅合同,行业内大多为类似战略合作合同,五年期也好,十年期也好都存在,只不过并不能确定价格,而是有所承诺,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定金,价格也是随行业进行波动的。所以你也没必要说看到这些就认为大家没脑子,是呀,所以苗没能力去谈铁矿石大家并没感到意外。
第二,关于政府提供过桥贷款问题也并不向你说的那样难,告诉你我就参与做过一个项目,资金投入需7个亿,当时我们只到位2个亿,项目所在区的政府3天内将财政5亿资金到交行等三家银行,给予过桥贷款,很顺利15天后全部到位,所以只要政府认为这样的事给其政绩带来好处,我看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难,但对于英利来讲,我并不作出评价。 原帖由 franklyer 于 2006-2-25 06:43 发表
老天有眼,真正感谢的应该是天威和丁强,要是那样的话,000625又该感谢谁?那简直是屠城......象000792的投资者才应该感谢红塔,只要对550没有深刻认识,不管是谁,资金有多大,筹码有多少,可以改变短期走势,都改变不 ...
Sun550
这话说得很实在!
Sun550
天威太阳你好
原帖由 defggfed 于 2006-2-25 10:22 发表的确很欣赏云系的超盘手法,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何要退出呢?
还是在对大盘以及STP的判断上失误?退出的话现在肯定又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大家莫笑,当时我就是看到云系的榜单以及老哥的分析文章后在除权的第二 ...
任何投资都要设定进入原则和出局目标,更何况资金量相对大一些的机构和大户,要知道100股和1000万股的入局出局难度是两回事儿,所以滇系的“退出”无可厚非!
根据全球通兄弟提供的数据,简单算算Yingli2006的产值和利润:
1)保守一点,假定2006完成40MW,假定硅料价格每公斤130美元,假定每瓦售价4.2美元,假定每MW消耗硅料10吨。
2)每MW的原料费用为:130×1000×10=130万美元
3)每MW销售:4.2×1000000=420万美元。
4)因为Yingli产业链完整,所以毛利率为:(420-130)/420=69%(暴利吧)
5)40MW产值1.68亿美元,合13.4亿人民币(丁说的因原料问题Yingli2006完成10个亿缘于此?),毛利为13.4×0.69=9.24亿,0550占一半,大约4.6个亿。
6)净利就不好估算了,且算毛利的一半吧,约2.3个亿,为0550的2006EPS贡献为0.7元。
7)估计变电器的2006EPS为0.26。
结论:0550 2006EPS约1.0元,动态PE 11倍。 说真的,我倒一点不佩服top君.术不精,,,
以为STP可以把英利收宫的想法,简直是愚蠢,第一,现在的江苏,无锡正在对施进行的宣传说明了什么?英利本来是河北从中央拿到的示范项目,要开花的时候,被别人摘去,真的以为河北人老昙?第二,就从2家的行业优势来讲,经济整合的效率性来讲,英利不比STP差,客观地讲,静态看,2年内英利比STP的行业风险小的多,原因是英利是上游,依附的天威1年一后还有多景硅原料,STP为什么不去整合中电,原因在这里,现在说什么钱是大爷,也对,也不对,对PV行业,资本才是孙子.要不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自己钱多,自己高PV行业各产业链不就完了,干嘛盯着别人当孙子?
在中国,毕竟是政府握有经济资源的,几年前到桂林.看到那里的机场特别超前(大),问了当地的朋友,才知道是当时的总理给市里拿的总理基金(原因简单的让人不赶相信),真的只有中国这样吗?迪斯尼在香港落户,当时的港府做了多少承诺?阿联酋通过收购英国的公司间接拥有了美国10多个海港,看看议员是什么反应?对新光的无端YY也是这样
不懂经济,不懂政治,不懂国情.也就不懂国际之间经济活动反应的实质问题(外交,政治,文化,),这样的专业人士---误人!!!
以top君无所不知无所不能,2年内把宝钢,鞍钢,武钢,,,,,全部整合了,和印度的那个托拉斯抗衡,我一定叫你爷爷
[ 本帖最后由 franklyer 于 2006-2-25 18:01 编辑 ] oliveguy
根据全球通兄弟提供的数据,简单算算Yingli2006的产值和利润:
1)保守一点,假定2006完成40MW,假定硅料价格每公斤130美元,假定每瓦售价4.2美元,假定每MW消耗硅料10吨。
2)每MW的原料费用为:130×1000×10=130万美元
3)每MW销售:4.2×1000000=420万美元。
4)因为Yingli产业链完整,所以毛利率为:(420-130)/420=69%(暴利吧)
5)40MW产值1.68亿美元,合13.4亿人民币(丁说的因原料问题Yingli2006完成10个亿缘于此?),毛利为13.4×0.69=9.24亿,0550占一半,大约4.6个亿。
6)净利就不好估算了,且算毛利的一半吧,约2.3个亿,为0550的2006EPS贡献为0.7元。
7)估计变电器的2006EPS为0.26。
结论:0550 2006EPS约1.0元,动态PE 11倍。
呵呵!你的算法太理想化了吧,拜托千万别说是我说的数据,谢谢呀! oliveguy
的算法是不一定很对,可是这的确是个正确的思路,,,组建的价格有问题,不会那么高吧?不赶肯定,, 06年英利平均的售价不可能到4.2的,个人认为 组件中oliveguy 只算了多晶硅的成本,其实还有其他的原料消耗和辅助材料消耗的.shine应该更了解些
,这个具体的我就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