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04
殷殷柳丝,
茵茵绿坪,
缕缕水风,
滟滟水波,
给湖岸平添了些许凉意,
也使酷暑消褪了几分。
湖岸上寥寥数人,
湖面上点点船影,
使诺大的西湖在清幽沉寂中也不乏生趣。
迎着柳风,
撑着花伞,
踱步在绿柳堤,
草坪边,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的我,
早已沉醉于西湖的山光水色树影中。
放眼西湖,
湖滨四周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包围,
各种风格各异的建筑,
为古老的西湖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
虽然此时天淡云闲,
上下空明,
水天一色,
但远处湖边青葱的碧山,
恢弘的建筑在水汽的后面却也隐隐显现出空蒙的映象。
湖面上水风轻扬,
涟漪微动,
几叶小舟随意地飘浮其间,
使整个湖面呈现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象,
形成一个清幽淡远的氛围,
同时也积淀出一种高雅迷人的自然风韵。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05
在耀眼的阳光下,
此时的西湖,
远离繁华,
远离红尘,
也远离喧哗,
在绵长的绿堤掩映下,
在现代建筑群体的衬托中,
她的基调是蓝色和绿色的,
蓝的水和天,
绿的柳和草,
和谐有机地组合在起,
使她显得那么朴素、清淡、平和、安详、宁静。
她不施粉黛,
不加雕琢,
随意自然,
仿佛浓睡刚醒,
天生丽质使其别有一种风姿神韵。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06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并赋予了西湖清秀高贵典雅的气质。
骄阳下的西湖,
湖边虽少游人,
但她不会寂寞空虚,
阳光在湖面上跳跃着正顽皮地与她捉迷藏,
湖畔嬉戏在微风中的翠柳柔条那生动优美的舞姿自让她陶醉沉迷,
柳荫下的游鱼自显出她丰富的内涵,
湖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自让她远离一切粉黛,
隐于绿荫深处的夏蝉此起彼伏的浅吟低唱也自让她其乐融融。
她忠实的、永远的玩伴还有蓝天白云!
头顶有浓绿的树荫,
脚底有如茵的柔草,
身旁是清澈的湖水,
耳边有夏虫的吟唱,
心里有美好的传说,
到处是浓郁的文化,
我双眼目不暇接于我所见,
我双脚无力遍踏那么多景点,
我拙嘴无以言西湖之秀美。
我在迷人的境界中有了飘然欲仙的感觉,
视觉的盛宴使我一再告诉自己:
慢慢走,
慢慢欣赏。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09
在如此秀美的风景之前,
我除了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还能做什么?
我匮乏的语言又如何能将我心情尽情描绘?
虽没能欣赏到西湖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怡淡夜景,
没能欣赏到西湖
“水树乱莺啼”的妩媚春景,
没能欣赏到西湖
“晴日暖,淡烟浮”的清妙轻柔,
但我欣赏了骄阳下毫不矫柔造作的西湖,
此时的西湖,
自有其迷人的风韵,
自有其令人心旷神怡之处,
自有其别具一格的风流情趣,
当然也自令人赏心悦目。
我用天然去雕饰的悠闲的心情去欣赏我目光所及的风景,
在美景当前时我也没太多意炫神迷的遐思,
但我得到了一份与阳光一样亮丽,
与阳光一样有热度的心情。
有如此心情,
太阳的炙热又算得了什么?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10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11
Originally posted by 寒江飞雪 at 2004-10-23 11:03:
假日的茶馆,多一分休闲、多一分舒适。感谢雅总送上优美的诗!
忙碌之余,坐下来静静的品茶赏诗,真是难得的享受!
还有好诗吗?
大家换一下头脑,轻松一下。
寒江版主,也来一首,
大家欢迎:*22*::*22*::*22*: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14
当然如今的西湖已经不能和当年的比了,人为破坏的很严重,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添湖造田运动……。但听说国家已准备退田还湖,真希望能早日还西湖以本来面目。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16
Originally posted by 寒江飞雪 at 2004-10-23 11:14:
当然如今的西湖已经不能和当年的比了,人为破坏的很严重,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添湖造田运动……。但听说国家已准备退田还湖,真希望能早日还西湖以本来面目。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18
到时我们论坛来搞一个“携手游西湖”活动如何!
自觉自愿,自费出游,拉近感情,增进友谊。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1
:*19*: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2
Originally posted by 寒江飞雪 at 2004-10-23 11:18:
到时我们论坛来搞一个“携手游西湖”活动如何!
自觉自愿,自费出游,拉近感情,增进友谊。
好主意,你来牵头搞定如何?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23
西湖的晚霞!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4
秋之韵
春过于含蓄,
夏过于热烈,
而冬又太冷酷,
只有秋才是使人赏心悦目的。
秋,
积极而又不乏稳重,
现实而又不乏浪漫。
秋,
是胸怀博大的智者。
她本没有颜色,
却能容纳五彩缤纷。
谷子的金黄,
高粱的火红,
棉花的雪白,
墨菊的青黑,
松柏的青翠……
都是秋的内容,
都是秋的颜色。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25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4-10-23 11:22:
好主意,你来牵头搞定如何?
要等到休假的时候!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5
秋把成熟和饱满赋予谷子,
也把谦虚的精神给予了他。
金黄的狭长的叶子向上挺着,
那是秋燃起的火焰。
微风拂过,
便是火苗在颤动。
沉甸甸的谷穗低着头,
向辛勤劳动了一年的农民报喜。
在微风的轻拂下,
稻子起伏迭荡,
仿佛晚霞映照下的金波。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6
修长的高粱接受了秋赐的红帽,
把一片高粱变成了火的海洋。
从眼前烧向天边,
烧红了云朵,
烧红了天,
把白云烧成了彩霞,
把太阳烧成了夕阳。
这便是秋的威力,
这便是秋的杰作。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26
夕阳无限美!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7
秋高气爽,
令人心悦。
连那一向以沉默自我封闭的棉桃也受了感染。
棉桃笑开了,
绽出雪白的棉花。
在秋风的催促下,
一朵朵白花竞相开放,
似一朵朵洁白的浪花,
又似天空中飘逸的白云,
更似冬天里树枝上的积雪。
于是,
棉花便拥有了秋的纯洁。
寒江飞雪
发表于 2004-10-23 11:28
西湖的远景
雅铭
发表于 2004-10-23 11:28
秋,
又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墨菊的自卑与松柏的自负。
她不因墨菊的青黑而抛弃他,
而是激励他尽情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采,
把他的自卑化作竞争的动力;
对松柏的孤傲而自大地在四季中炫耀翠绿的衣裳,
秋也不是横眉冷对之,
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
用秋风去提醒他,
使他在骄傲之余意识到将面临冰天雪地的严冬,
意识到要积极努力地去适应变幻的气候。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