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3---24日(星期六---星期日)谈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2004年10月23---24日(星期六---星期日)谈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大盘要止跌走好,取决于蓝筹股和绩差股的抛压减弱,部分蓝筹股和绩差股的长期反复走弱是必然的,但只要不集中出现则对市场的压力将大为减轻,才有利于做多力量的凝聚。今日指标股和部分低价绩差股明显走好,显示抛压有减轻的迹象,大盘有望在1300点附近止跌企稳酝酿新行情。
预计后市大盘有反复走好的可能,消息面的变化仍将左右大市走向! 我们重在把握市场变化中的机会:
在大盘和个股的日常走势上,
投资者经常会遇到股指或股价跌破了重要的价位,
也就是"股指破位"或"股价破位"的情况。
一般来讲,
股价破位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既有技术分析方面的破位,
如某些技术指标的破位、
K线形态的破位等等,
同时也有趋势层面的破位,
如技术形态的关键性跌穿、
中长期均线支撑的向下穿越等等。
破位走势的出现,
]有的可能是中长期转势的逆转,
有的可能是正常的股价短期调整。
因此,
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破位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不应一概而论。 首先,股价从高位盘整区出现的破位现象。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长时间高位运行的庄股上。
如果该类个股以放量跌停或大幅向下跳空等长阴线方式跌破此前的盘整区,
基本上都会伴随着股价的连续"跳水"。
由于破位后跌幅极大,
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应在破位的第一时间减仓出局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而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其次是股指在大盘一些关键点位上出现的破位。
由于历史原因大盘所形成的重要底部和一些关键性的整数关口,
一般都具有较强烈的技术支撑和心理支撑作用。
在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下,
在这些相关点位被跌破后,
通常会引发大量短线资金的介入而出现反弹,
此时的破位常是市场短期见低的信号。
如果在破位前投资者采取谨慎观望策略的话,
那么一旦破位出现后,则不应跟风杀跌,
反而可以考虑通过适当参与把握短线的机会。 第三跌穿中长期均线所形成的破位。
如果盘中跌破这类均线,则不必急于采取行动。
但若是有效突破,则应引起注意。
因为这种情况多代表着中期下跌趋势的确立和形成,
股价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会继续调整。
例如,60日均线被跌破一般意味着波段性高点已经形成;
120日半年线的跌破表明中线调整趋势已经开始,这时应离场观望。
第四是技术形态分析上的破位。
如头肩顶或双重顶的颈线位,
上升趋势线,箱形整理的箱底位,
以及三角形整理的底边线等。
技术形态上的破位一般发生在这些形态的末期,
此时多会伴随着成交量放大的情况出现。
破位之后调整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技术形态的大小。
形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破位之后调整的空间也会越大。
不过由于技术形态在破位之后短时间内可能还会出现对颈线位的反抽确认,
如果没有在形态刚刚破位时出局,
则这时的机会就不应该再被错过。 最后就是各种指标发出的破位信号。
例如布林线中轨的跌穿;
SAR指标的变绿;
MACD指标的高位交叉等等。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
在运用技术指标来判断股价或股指的破位时,
应当尽量以趋势类指标和中长期指标的信号为准。
因为短线指标,如KDJ等,
对股价的变化过于敏感,
常会出现假破位的情况。
另外,
在研判技术指标的破位信号时,
还要多结合基本面的因素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600653就是大盘的风向标
[ Last edited by titanw on 2004-10-22 at 20:37 ]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
2004年10月23日 08:02:38 中财网要求四季度突出做好七项经济工作
20日上午和2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三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第四季度要突出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搞好秋粮收购,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抓好秋冬种,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通过实行市场准入、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等措施,加强对新上项目的引导、控制和监督,防止集中上项目。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依法管好土地。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调整信贷结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炭、电力、铁路运输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各地冬季生产生活的需要。四是认真做好财政税收工作。继续搞好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在财政收入形势好的情况下,尤其要防止铺张浪费,防止年终突击花钱。五是加大市场和物价监管力度。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六是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年终岁末,特别要安排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七是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各类重大事故发生,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新华社 好文,怎么没人来。大家全在睡懒觉。今天是周末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妤 at 2004-10-23 08:37:
好文,怎么没人来。大家全在睡懒觉。今天是周末的。
好久没有,见到你了。
最近,还好吗? 还好的。你呢?也不上QQ去了。是好久不见了。 我常在E话通上。
托大家的福,一切还好! 交易经验的无法替代性
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如何交易的书,
投资者每天都在努力的学习,
并且同时还有很多投资讲座,
我们在听投资讲座和看书时感触也很深,
当时感觉收获很大,
以为从此以后我们的交易将大有改观,
然而一旦回到真实的交易之中的时候,
我们却会发现我们还是处于原来的状态,
交易情况仍然没有本质的变化,
看书和学习时的体会好象难以落实,
自信的感觉还是被亏损所击溃,
一切又回到从前!
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认为关键因素是:
你的交易经验与写书和讲课的人不一样,
写书和讲课的人,
能够将他的理念与系统形成习惯性的行为,
落实到具体真实的交易中去,
但你根本不可能!
并且处理盘面的突然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易经验,
而难以通过看书与听课学会。
市场的关键时刻往往凭经验才能更好的处理与解决,
而不是知识!
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的性质,
也难以通过学习来跳过交易经历的过程。
交易经验才是交易知识与具体交易的关键纽带。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具有深厚的交易理论基础,
各种交易理论和技术分析工具都很熟悉,
各种交易理念和原则也是铭记在心,
但唯独缺乏丰富的交易经验,
丰富的交易经验是做好交易的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的基础。
就交易的知识性角度来看,
因为市场上的知识就那么多,
只要你肯学,
很快就能把市面上的书看完,
并且也能够理解,
但你却永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交易实战经验,
这就是普通投资者与交易老手的最本质区别,
也是你往往可以想到、
看到却无法做到的根本原因。 有什么样的交易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交易风格,
就如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一样。
性格具有难以模仿性,
交易风格同样如此,
你无法通过看书学习来获取。
成功的交易者都是个性鲜明的,
他们通过总结自己的交易来形成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交易理论,
而历史上所有的成功交易者的理论,
最终汇集形成了期货市场上的期货理论,
而到了这个阶段,
期货理论就更多的具有了共性的特征,
而个性特征相对不清晰。
但就投资者而言,
他们学习的都是具有共性的期货理论,
具有共性的期货理论具有很好的学习性和理解性,
但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操作性只能由交易经验来支持,
因为交易是个性化的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靠勤奋努力来掌握期货知识,
却无法靠勤奋努力来获得交易经验,
因为交易经验需要靠时间来积累,
而时间永远是无法跳跃的。 我们都知道市场上有很多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有不少都是由并没有交易经验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
他们靠出售系统来赚钱。
他们的交易系统是建立在大量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从理论上来讲,
肯定具有获利能力,
但开发人员自己却并不用,
而是出售具有获利能力的系统来赚钱,
这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有交易经验。
也有很多人通过朋友那里获得了别人用的效果很好的交易系统,
可这样的系统在他自己手里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帮助,
这同样是因为他并不具备与这个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和交易风格。
我在介绍我自己的交易系统时说:
这是一个相对机械的交易系统,
但其获利能力与交易者本身的能力有关。
确实如此。
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寻找具有获利能力的交易系统,
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交易经验的积累,
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交易经验的重要性,
这样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
没有与交易系统相匹配的交易经验,
任何交易系统都毫无价值。 关键时刻,
生死攸关的时刻,
只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可以帮你。
在沪铜从25600下跌到24500这次行情中,
我自己及客户都是持有空头,
当时获利近1000点,
但当价格突然跳高到25200之时,
新手与老手的区别就开始显现了,
我自己在价格再次回到25200之上时全部走掉,
而有很多客户却没能出来,
当天就涨停板。
很多客户抱怨说行情太快,
来不及出。
其实不是行情太快来不及出,
而是投资者的思考及反应赶不上行情的变化速度才没有出来。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
你根本不可能靠正常的思考来决定出还是留,
而是靠第一反应来决定出还是留。
而第一反应就是来自于丰富的交易经验,
没有交易经验的投资者不会有这种快速的、
本能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你永远不可能从书本上学来!
就如同赛场上的临场发挥和灵光突现一样,
这样的反应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及无法模仿性的特征,
也具有无法学习性的特征,
而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支持才能达到这种忘我的境界。 交易经验包括:
交易心态、
进出场的果断程度、
止损的态度、
对市场的客观程度以及面对同样的交易信号是否该做出不同或相同的决定等,
特别是盘中的震荡,
几乎只能靠经验来处理。
任何一套交易系统都会经常发出错误的交易信号,
而这也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坚持系统交易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认为不可能存在不发出错误交易信号的系统,
交易系统的弱点只能由使用者自身丰富的交易经验来弥补,
因为我们确实无法从数学的角度来找到严格的不需要人的交易模式,
任何系统都只能适应市场的某种状态,
而非所有状态,
这就需要交易者本人去弥补系统的弱点。
系统发出的交易信号本身就需要交易者去评估,
看这个信号的价值有多大,
值得我们投入多大的资金去交易。
在趋势状态中,
系统自然会告诉你该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下交易者本身的经验有时候反倒成了影响交易效果的因素,
但在震荡状态下,
如何保护自己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完成,
因为震荡状态本身的判别就需要交易者自己去鉴定。
在趋势行情中获利不是太难,
但在震荡行情中如何减少亏损则非常非常困难。
做交易难的不是如何赚钱,
难的是如何保护赢利!
凭着交易系统获利确实是可以做得到的,
但如何保护利润则和交易经验密切相关。
相似的交易信号出现了,
并且在不同的品种上,
你是执行还是不执行?
执行多大的程度?
在哪个品种上执行?
资金如何分配?
有时候,
因为选择相同品种的不同合约或者放弃某个品种而交易了另一个品种,
虽然都是根据交易系统来做的,
但最后的交易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是使用同一套系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交易结果的原因。
具有丰富交易经验的人就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一样,
对最有交易价值的品种或合约具有敏锐的感觉,
他可以凭着几乎是自己的本能一样的反应捕做到最具交易价值的对象,
而会放弃相对次要的合约,
这种能力是根本无法通过学习来获取的。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
市场出现新的交易机会了,
而原来的持仓仍处于交易系统的运行之中,
这时候你是结束原来的交易开始新的交易还是放弃新的机会继续持有原来的头寸?
很难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
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来帮你决策。 总之,
我们首先理解交易经验的重要性,
其次,
特别应该清楚:
交易经验具有无法替代性和跳跃性,
只能靠时间来积累,
所以你千万不要盲目的用别人的方法来交易。
交易经验的重要性贯穿交易的每一个环节,
但因为每个人的交易经历的不同,
又使交易出现千变万化的组合,
在这千变万化的组合中,
你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种,
用自己的经验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任何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交易经验同样如此!